当前位置: 理论 >> 应天时评

高校游览参观岂能成“付费生意”

2023-07-03 07:53:01 来源:商丘日报

  去高校参观,尤其是去知名高校参观,在现实中的确有着需求。而且,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询问“如何进校园,怎么才能预约成功”。而据报道,关于大学校园开放的讨论,从年初起就曾一度登上热搜。一些高校有序恢复对公众开放的做法,用行动阐明了开放的态度,但是一些走偏之举也值得警惕,如,将高校游览参观做成“付费生意”。

  具体来看,在社交平台搜索“入校参观”,付费入校相关广告随之出现。有的称:“可以帮忙预约进校,清华300元一位,北大400元一位,大人小孩都要收费。”还有就是,有研学机构表示,“清华一日营”报价为一大一小1380元,费用包含2顿正餐、清华大学艺博普展门票、研学材料、研学服务等。

  事实上,高校向公众有序开放应成为常态。一方面,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利用公共资源,特别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发展建立起来的,理应有序渐进地向社会开放;另一方面,高校开放也是一个城市开放、包容、共享应有的姿态。况且,高校开放满足了公众合理的参观需求,更有利于促进高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融合发展。

  针对高校放开,也有反对者认为,学校毕竟不是公园,教学秩序、校园安全都应该纳入考虑范围。但这也并不是难解之题。例如,根据实际情况,分时分区域逐渐有序开放,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对社会开放,一些公共区域也可以对外开放。

  而且,一些高校的做法就值得借鉴。5月17日起,同济大学对公众开放,校外访客可凭借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从指定校门进入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已在着手开发建设个人参观预约系统,过渡期间,公众可以致电校园管理办公室,由办公室老师帮忙完成信息登记后进入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7月8日起恢复校园预约参观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需对“黄牛”加强治理。据报道,有博主整理了几种进入高校渠道:找本校学生帮忙预约、通过研学机构带队进入、“黄牛”有偿带入。“黄牛”的出现,难免埋下消费安全隐患,对此相关部门当加大治理。此外,学校管理部门、师生等志愿者充当导游、讲解,引导游客和市民参观,也是不错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