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疆绽放青春的两棵胡杨树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吴海良 实习生 任婷婷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0-08-27 23:34

从商丘师范学院到新疆墨玉县,5000公里。

商丘师范学院毕业生蒿瑞娜和李全胜扎根边疆,3年。

他们从同志同向、相知相爱,到缔结连理,7年。

李全胜说,瑞娜既是我的好战友,也是我的好伴侣。

蒿瑞娜说,全胜既是我的好伴侣,也是我的好战友。

他们说,我们爱家乡的白杨,也爱这里的胡杨。

情定西部

七夕节前,记者电话采访了这两名扎根祖国边疆的商丘师范学院毕业生,倾听他们的事业与爱情。

2017年7月,商丘师范学院毕业生李全胜和同班同学蒿瑞娜,踏上列车,西行40多个小时,来到祖国的最西端——新疆和田,成了一名支援西部建设的大学毕业生。

3年来,李全胜和蒿瑞娜收获了青春和家庭。从同班同学到恋人,他们把爱当成金,深埋“心疆”。从恋人到夫妻,他们把家庭当成根据地,深度经营。从战友到伴侣,他们牵手两指,扎根边疆,并肩作战。他们说,我们是两棵默默相对相爱的白杨树,又是两棵蔓枝缠绕的胡杨根,我们相爱,也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2017年10月,他们一起来到墨玉县的托胡拉乡。李全胜任墨玉县托胡拉乡人民政府科员、英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2018年2月,蒿瑞娜被选派到扎瓦镇夏普吐勒艾日克村。2019年10月,两人携手同涉爱河5年后,圆满上岸,结为夫妇。志同道合,让他们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情暖边疆

从一名大学生到服务边疆的基层干部,从校园到边疆,从学习语言到熟悉风俗,一路走来,感触很多。李全胜时时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他始终记得初到和田时许下的誓言,立志新疆、扎根和田,像胡杨一样在这里茁壮成长,为建设大美和田贡献力量。

回忆刚来时的情形,全胜和瑞娜不通当地语言,就用翻译软件和比画进行交流,从微笑入手,从心开始。最难忘的是,家境贫寒的维吾尔姑娘阿依谢姆的父亲出了车祸。在自己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瑞娜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并联系村委会申请助学金,帮助她的母亲在村里就业。阿依谢姆考上了大学,瑞娜还特意送她一部手机作为奖励。瑞娜说,我在这里就像家里,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我很快乐。

从相爱的大学象牙塔中,到相守边疆的胡杨树下,李全胜和蒿瑞娜就像连理枝一样,缠绕扶持,心心相印。他们工作的地方,距离虽然只有15公里,但必须走乡道、跨国道,穿过3个城镇。瑞娜说,比起牛郎织女七夕一见,我们能够时常见面,很幸福。全胜说,虽然相见不易,但更知爱的力量,爱更炽烈了。

虽然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但基层工作的复杂和繁琐,全胜和瑞娜却并没有时间见面。后来,全胜给瑞娜送了一只宠物狗, 两人还一起种了一棵小胡杨。夕阳窗前,瑞娜常常看着狗说话。皎洁月下,全胜默默绕着胡杨一圈一圈溜达。

瑞娜说,我们也吵架,因为生活的距离吵架,工作的不理解吵架。全胜说,我们吵得电话很热,吵着吵着,我们的爱也越来越热了。

扎根边疆

8月的和田,葡萄挂满长廊的季节。他们家的走廊上挂着一串串粒大、皮薄、甘甜的葡萄。工作之余,全胜和瑞娜更喜欢到贫困户家做客,淳朴的民风和村民的热情,让他们满足、快乐和幸福。

现在,他们亲手种的那棵胡杨已亭亭如盖。

考虑到瑞娜怀孕,组织给他们分配了一套两室的居所,并将瑞娜从原驻村工作队调到全胜所在的村工作,并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孩子将在今年10月出生,全胜和瑞娜各择自己的姓氏给孩子取名李蒿,并希望孩子继承他们扎根边疆的志愿,成为新一代的“疆二代”。

虽然在疆工作的规定时间是5年,全胜和瑞娜却决心一辈子扎根这里。他们说,3年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深深爱上了这里,已经离不开这里。瑞娜说,热爱就是生活,就是理想,自己的理想就是当好一名基层干部,仰头聚信,伏身干事。

李全胜和蒿瑞娜说,老家有可爱的白杨树,这里有可爱的胡杨林。指着庭院里的胡杨,他们立志要做胡杨树,深深扎根在这里,挺立在这里,一辈子。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在边疆绽放青春的两棵胡杨树
2020-08-27 23:34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吴海良 实习生 任婷婷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从商丘师范学院到新疆墨玉县,5000公里。

商丘师范学院毕业生蒿瑞娜和李全胜扎根边疆,3年。

他们从同志同向、相知相爱,到缔结连理,7年。

李全胜说,瑞娜既是我的好战友,也是我的好伴侣。

蒿瑞娜说,全胜既是我的好伴侣,也是我的好战友。

他们说,我们爱家乡的白杨,也爱这里的胡杨。

情定西部

七夕节前,记者电话采访了这两名扎根祖国边疆的商丘师范学院毕业生,倾听他们的事业与爱情。

2017年7月,商丘师范学院毕业生李全胜和同班同学蒿瑞娜,踏上列车,西行40多个小时,来到祖国的最西端——新疆和田,成了一名支援西部建设的大学毕业生。

3年来,李全胜和蒿瑞娜收获了青春和家庭。从同班同学到恋人,他们把爱当成金,深埋“心疆”。从恋人到夫妻,他们把家庭当成根据地,深度经营。从战友到伴侣,他们牵手两指,扎根边疆,并肩作战。他们说,我们是两棵默默相对相爱的白杨树,又是两棵蔓枝缠绕的胡杨根,我们相爱,也爱这里的每一个人。

2017年10月,他们一起来到墨玉县的托胡拉乡。李全胜任墨玉县托胡拉乡人民政府科员、英巴格村“访惠聚”工作队队员。2018年2月,蒿瑞娜被选派到扎瓦镇夏普吐勒艾日克村。2019年10月,两人携手同涉爱河5年后,圆满上岸,结为夫妇。志同道合,让他们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情暖边疆

从一名大学生到服务边疆的基层干部,从校园到边疆,从学习语言到熟悉风俗,一路走来,感触很多。李全胜时时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他始终记得初到和田时许下的誓言,立志新疆、扎根和田,像胡杨一样在这里茁壮成长,为建设大美和田贡献力量。

回忆刚来时的情形,全胜和瑞娜不通当地语言,就用翻译软件和比画进行交流,从微笑入手,从心开始。最难忘的是,家境贫寒的维吾尔姑娘阿依谢姆的父亲出了车祸。在自己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瑞娜垫付了2000元医药费,并联系村委会申请助学金,帮助她的母亲在村里就业。阿依谢姆考上了大学,瑞娜还特意送她一部手机作为奖励。瑞娜说,我在这里就像家里,我爱他们,他们也爱我,我很快乐。

从相爱的大学象牙塔中,到相守边疆的胡杨树下,李全胜和蒿瑞娜就像连理枝一样,缠绕扶持,心心相印。他们工作的地方,距离虽然只有15公里,但必须走乡道、跨国道,穿过3个城镇。瑞娜说,比起牛郎织女七夕一见,我们能够时常见面,很幸福。全胜说,虽然相见不易,但更知爱的力量,爱更炽烈了。

虽然每周有一天的休息时间,但基层工作的复杂和繁琐,全胜和瑞娜却并没有时间见面。后来,全胜给瑞娜送了一只宠物狗, 两人还一起种了一棵小胡杨。夕阳窗前,瑞娜常常看着狗说话。皎洁月下,全胜默默绕着胡杨一圈一圈溜达。

瑞娜说,我们也吵架,因为生活的距离吵架,工作的不理解吵架。全胜说,我们吵得电话很热,吵着吵着,我们的爱也越来越热了。

扎根边疆

8月的和田,葡萄挂满长廊的季节。他们家的走廊上挂着一串串粒大、皮薄、甘甜的葡萄。工作之余,全胜和瑞娜更喜欢到贫困户家做客,淳朴的民风和村民的热情,让他们满足、快乐和幸福。

现在,他们亲手种的那棵胡杨已亭亭如盖。

考虑到瑞娜怀孕,组织给他们分配了一套两室的居所,并将瑞娜从原驻村工作队调到全胜所在的村工作,并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孩子将在今年10月出生,全胜和瑞娜各择自己的姓氏给孩子取名李蒿,并希望孩子继承他们扎根边疆的志愿,成为新一代的“疆二代”。

虽然在疆工作的规定时间是5年,全胜和瑞娜却决心一辈子扎根这里。他们说,3年的工作和生活,让自己深深爱上了这里,已经离不开这里。瑞娜说,热爱就是生活,就是理想,自己的理想就是当好一名基层干部,仰头聚信,伏身干事。

李全胜和蒿瑞娜说,老家有可爱的白杨树,这里有可爱的胡杨林。指着庭院里的胡杨,他们立志要做胡杨树,深深扎根在这里,挺立在这里,一辈子。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这些路灯下半夜又亮了
降雨导致线路故障 维修人员正在排查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全民艺术普及周启动仪式
“七夕”领证
柿黄村:柿子树下走 ...
社区工作人员拾金不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