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网 >>教育 >>教育资讯 >>

依托学校种植园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

2024-04-16 03:01:48 来源:商丘日报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劳动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间教育学,给我们开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这种源泉是书本教育理论所不知道的。通过劳动,人才具有用心灵去认识周围世界的能力。”劳动教育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确实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位置。教育部于2020年7月组织研究制定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我校科研基地、课题研究浓厚氛围的引领下,衍生出了研究利用学校种植园加强培养学生劳动教育的想法,借此机会可以让学生去体验一下种植的辛苦,同时真正掌握植物种植技能。很多家庭的溺爱,使得孩子丧失了“劳动的机会和能力”。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对劳动教育却相当重视。国外的劳动教育开展的时间也比我们要早。

  有想法就要去行动,于是,课题组成员不仅将种植园劳动教育编入了校本教材,而且组织学生开启了长达一个学期的种植滴水观音的活动,通过翻地、播种、栽苗、拔草、浇水、移盆到最后的收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需要付出的辛劳和坚持不懈、细心呵护的不易。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一、播下种子,撒下希望

  劳动教育不是只为培养精英的教育,而是要让大众形成劳动意识的教育,它能让每个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劳动技能,在大自然中学到知识。通过有趣又真实的体验,让孩子们真正地获得成长,并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活动中学会思考。有了学校种植园实践基地,不但能使我们的劳动教育真正运转起来,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深刻的印迹,而且还能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真正的劳动,使劳动教育具备实操性,同时又充分体现了学校特色。学校给每个班都划分了责任田,同学们一起兴致勃勃地开启了种植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学生们从一开始的茫然到井然有序地安排组员活动,大家一起出谋划策、团结协作。从他们默契配合中,感觉到学生也在活动中不断成长。

  二、护苗行动,延续希望

  教育来源于生活,劳动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让人产生生理上的愉悦和满足,这种满足感是其他的学习活动所不能代替的,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劳动与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并且学会与人相处,学会更好地生活。事实证明,孩子们是非常喜欢这种实践活动的开展,而且每个孩子都让我发现了他们的无限可能。当发现种植园以及植物被破坏的时候,学生首先想到的不是找老师抱怨,而是去积极地想办法解决。他们采用了“轮流值班”的方式来看护自己的实践基地,因为都是在课间看护,因此没有哪一个孩子因为看护基地而耽误学习时间,反而锻炼了他们更好的管理时间,而且培养了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勇于迎难而上的优秀品质。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植物茁壮成长,再到慢慢成熟。孩子们既有成就感,又学到了很多劳动技能。

  三、快乐耕耘,收获希望

  经过几个月的种植,学生终于迎来了滴水观音地大丰收。孩子收获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并将其分装入盆,送到学校各个办公室,为老师们送去一抹绿色,装点着我们的校园环境。还有一些试验田种植的是蔬菜,品种十分丰富,当孩子们把自己种的蔬菜送到学校食堂,出现在大家的午餐中,那种劳动的幸福感真的油然而生。

  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劳动习惯都是需要长期培养。劳动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劳动习惯,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劳动意识,

  劳动,最能够体现劳动者的可爱可敬。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我们的耕耘,使孩子懂得如何生活,如何做人,领悟到生活的真谛;我们的付出,让孩子用双手创造出美好生活,快乐成长!此外,劳动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同时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之需。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停留在传授课本知识上,更多的是进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深化劳动教育以及创新自身的劳动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中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2023YB1126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