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天故里披新绿

文/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绍峰 图/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贾晶晶 崔坤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9-06-26 04:22

风景如画的葛天公园

迎宾公园

石桥镇万顷梨园

高速公路旁的生态廊道

国有林场幼苗培育

采访团在“万碧风口”采访

阅读提示

用脚步丈量葛天故里,以亲身感受梨乡蜕变。酷暑盛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丘报业全媒体增强“四力”采访团第六分团来到了中国酥梨之乡宁陵,深入县城的大街小巷和多个乡镇,感受这里的生态文明之美。

绿是生态之本,水是生态之源。万顷梨园、绿色林海、一望无际的田野、流水淙淙的大沙河,无不展现出了她的妩媚与风情。

A 公园宜人

6月18日,宁陵县迎宾公园内,76岁的市民訾友山正悠闲地在紫藤树绿色走廊下和同龄人王新华聊天,两位老人尽情地享受着平静的生活。“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看看俺俩多幸福,这都是享共产党的福……”见记者来采访,老人高兴地说。

据了解,迎宾公园原是一个村庄所在地,三年前,拆迁了原有的村庄,建起了这座占地75亩的公园。公园虽然和连霍高速公路宁陵县站毗邻,但公园内却很幽静,偶尔能听到几声蝉鸣。

百草园是宁陵县城南部的一处初具规模的公园。记者漫步在公园内,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花园。随行采访的宁陵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守涛介绍,公园内种植有100多种中草药和多种乔木、灌木,公园建设到了收尾阶段,开放后将四季有花,因为公园内也种植了梅花。另外,这个公园也是一个科普园,市民在这里可以认识100多种中草药。

18日下午,记者来到宁陵县西部的大沙河旁。站在河岸上,可以看到清清河水里游动的鱼儿。河水穿过景观桥,静静地向南流去。河畔的葛天公园是宁陵县占地最大的公园,也是宁陵县人气最旺的景点。每逢周末,这里游人如织,成了一个热闹的世界。“生态环境好了,天也蓝了。经过这次大气污染攻坚战的治理,2018年一年,全县优良天数为271天,2019年,全县优良天数已有81天。这个成绩,位居在六县第一名。”宁陵县环保局党组书记顾光勇对记者说。

B 水清岸绿

据了解,大沙河发源于民权县睢州坝,为古黄河支流之一。如今,大沙河河岸两旁已经形成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绿化带,主要种植的是香花槐、白蜡、垂柳、女贞、国槐等。

“通过河道绿化,有效地改善了宁陵的生态环境,为宁陵建设提供了优质水源,打造出‘林水相依’的绿色生态景观。”陪同记者采访的宁陵县林业局副局长侯波介绍说。

清水河是大沙河的一条支流,河道弯弯曲曲,穿越整个县城。“这里的水在三年前又黑又臭,近两年来通过治理,河水的确变清了,夏天也没蚊子了,现在的河水都可以洗脚了。”采访中,在附近做生意的居民梁秀萍对记者说。

“老宁陵”们都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宁陵县流传着一句俗语:宁陵县,穷光蛋,除了大坑没啥看。这四大坑,目前已经作为四大风景湖重点开发。宁陵县城关镇宣传委员王安军向记者介绍,四大湖均在城关镇辖区,目前,全镇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城湖改造开发的工作中。

“四大湖的改造开发一直是宁陵人民的梦想,也是历届宁陵县委、县政府尤为重视的工作之一。现在,这项工程已正式启动。四大湖改造开发需要将8000多户老城居民搬迁安置,然后引来清水河的水,将四湖串联起来,让死水变成活水,四季清澈。湖四周建设公园、湿地等景观,计划绿化面积4.9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60亿元。目前,周围居民搬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几年后,这里将是宁陵最美的地方。”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C 林绿如海

位于宁陵县西北部的国有林场,曾经是宁陵的“北大荒”。18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发现这里早已成为一片林海。即便是无人机帮忙,也很难窥视“林海”全貌。“‘大风一起,刮满犁底,大风一停,沟满壕平!’这是上世纪50年代宁陵县西北部的真实写照,就连吃饭也是‘一碗饭半碗沙’。”谈及植树造林的往事,林场“林二代”职工侯明林说。“1985年,我们造林都是住地窨子,午饭都是在地里吃,有时厨师送包子到地里,包子表面都是一层沙土。”老职工杨春升说。

通过一代又一代“造林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林场大部分宜林地已经绿化,且长势良好,全场有绿化面积近2万亩。

说起宁陵的植树造林工作,不能不说“老坚决”潘从正。老人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宁陵“造林人”。在“老坚决”墓地,77岁的石桥镇万庄村潘学礼老人回忆起了当年风沙肆虐的情景。“俺村向西北一里多,就是‘万碧风口’,我年轻的时候,这个风口经常刮来黄风,大风一刮,都是黄沙,天地都看不见了。大风过后,家家锅台上、被窝里也都是黄沙。”

“‘万碧风口’自古就是一个风口。1958年,大风刮来,将俺家的两间草屋掀翻了,屋顶刮跑了,现在想起来都害怕,但现在再看看,到处都是绿树,也看不见村庄了……”万庄村79岁的老人万时荣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一行踏着乡间小道再次来到昔日的“万碧风口”,只见风口的主要位置已是大树参天,早已看不到当年风沙的踪影。但置身于此,会突然感觉凉风习习,阵阵送爽。“仅2018年春天,全县就植树造林8000亩,2018年至今,全县共植树造林3.2万亩,林木覆盖率31.17%,森林覆盖率24.31%。目前我县已被授予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随行采访的宁陵县林业局副局长侯波介绍。

D 花果飘香

19日下午,石桥镇刘花桥村女青年刘丽敏和同伴赫圆圆坐在自家小院里的梨树下纳凉,石桌上摆着切开的西瓜,两三个儿童在旁边嬉戏玩耍。村民们尽情地、悠闲地享受着环境给他们带来的绿色生活。

刘花桥村是著名的宁陵县万顷梨园景区的中心村。目前,仅石桥镇酥梨种植就有5万余亩,是河南省最大的酥梨集中产区。酷暑盛夏,漫步在梨园内,一点也感觉不到天气的炎热。皇家梨园内,古老的梨树遮天蔽日,宛如来到了一个个巨伞之下,非常惬意。

据了解,万顷梨园景区自200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6届梨花节、12届酥梨采摘节。目前,这里已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景区内建成了皇家梨园、贵妃园、御景园、百年梨树王、金顶阁、梨园六亭等经典特色景点,形成了“春赏花、夏乘荫、秋品果、冬观枝”的四季美景。

“石桥镇交通便利,是‘宁陵会客厅,商丘西花园’,景区年接待游客已超过70万人次。”随行采访的石桥镇宣传委员史家进说。

在梨园景区采访,记者发现到处是“农家乐”,更有梨酒、梨膏和以梨为原料的农家菜。昔日依靠种植发家致富的农民们,开始依托景区优势做起了旅游生意。采访中,记者参观了“梨花小镇”的建设现场,一栋栋别致的农家小楼拔地而起。随行人员介绍说,2017年7月,石桥镇顺利通过省级特色小乡镇评审。眼下,“梨花小镇”已经开建。梨花小镇计划总投资31亿元,其中前期计划投入6亿元,建成后,这里有望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们相信,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奋斗下,宁陵会一天比一天更美,一年比一年更好。

相关链接:

生态宁陵 长寿福地

近年来,宁陵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站位定航向,理清思路谋发展,多方驱动抓造林,以“两河三带”、黄河故道生态走廊、贫困村绿化及特色经济林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聚焦环境保护,保障天蓝水净。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抓好散煤燃烧、“三车”尾气、秸秆及垃圾焚烧、非法加油站、“散乱污”企业、渣土运输等治理工作,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全县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分别位列六县第一名,水污染防治工作位列第三名。

开展国土绿化,打造生态林业。把国土绿化提速行动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污染治理等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林果化、村庄宜林荒地绿化和环村防护林带建设,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林1.5万亩,走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目前,全县农田林网25万亩,经济林25万亩,林木覆盖率31.17%,实现林业总产值12.7亿元,初步形成酥梨、白蜡条(杆)加工、家居制造、木材加工四大林业产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

目前,宁陵县先后被授予全国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白蜡条(杆)生产基地、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会鹏

记者手记

家乡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一直深爱着宁陵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我的根在这里,我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们都生活在这片热土上。 十几年前,我在这片土地上曾经采写了大量的监督报道,甚至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认为我对家乡失去了感情。其实不然,我始终怀着一颗治病救人的心去搞舆论监督,总是渴望家乡各方面尽快好起来,尽快美起来! 作为宁陵的儿子,我一直关注着宁陵的发展,希望家乡建设日新月异。连日来,冒着酷暑,我和同事们先后来到宁陵县的逻岗镇、石桥镇、城关镇采访,并与县林业局、环保局、城管局、农业局等单位的同志座谈,了解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石桥镇万庄村,我们来到昔日的“万碧风口”,查看这里的造林成就,感受这里的神奇蜕变;在国有林场,我们走进茂密的森林,采访这里的老职工,听他们回忆这里战风沙、斗干旱的经历;在万顷梨园景区,我们深入梨园深处,感受体验生态环境给宁陵人民带来的绿色生活,听取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展望;在城关镇四湖施工现场,我们聆听四湖建设者畅谈四湖改造的美好未来,聚焦宁陵县水环境建设的沧桑巨变。 几天来,看到了宁陵发展的新成就,听到了宁陵的美好前景,感到了家乡的发展已经驶上了历史的快车道。作为媒体人,我有义务把家乡宣传好,有责任为宁陵的经济发展鼓与呼,用一腔热血和满腔热情投身到宁陵火热的生活中。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绍峰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主题采访
葛天故里披新绿
2019-06-26 04:22   文/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绍峰 图/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贾晶晶 崔坤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风景如画的葛天公园

迎宾公园

石桥镇万顷梨园

高速公路旁的生态廊道

国有林场幼苗培育

采访团在“万碧风口”采访

阅读提示

用脚步丈量葛天故里,以亲身感受梨乡蜕变。酷暑盛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商丘报业全媒体增强“四力”采访团第六分团来到了中国酥梨之乡宁陵,深入县城的大街小巷和多个乡镇,感受这里的生态文明之美。

绿是生态之本,水是生态之源。万顷梨园、绿色林海、一望无际的田野、流水淙淙的大沙河,无不展现出了她的妩媚与风情。

A 公园宜人

6月18日,宁陵县迎宾公园内,76岁的市民訾友山正悠闲地在紫藤树绿色走廊下和同龄人王新华聊天,两位老人尽情地享受着平静的生活。“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看看俺俩多幸福,这都是享共产党的福……”见记者来采访,老人高兴地说。

据了解,迎宾公园原是一个村庄所在地,三年前,拆迁了原有的村庄,建起了这座占地75亩的公园。公园虽然和连霍高速公路宁陵县站毗邻,但公园内却很幽静,偶尔能听到几声蝉鸣。

百草园是宁陵县城南部的一处初具规模的公园。记者漫步在公园内,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花园。随行采访的宁陵县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王守涛介绍,公园内种植有100多种中草药和多种乔木、灌木,公园建设到了收尾阶段,开放后将四季有花,因为公园内也种植了梅花。另外,这个公园也是一个科普园,市民在这里可以认识100多种中草药。

18日下午,记者来到宁陵县西部的大沙河旁。站在河岸上,可以看到清清河水里游动的鱼儿。河水穿过景观桥,静静地向南流去。河畔的葛天公园是宁陵县占地最大的公园,也是宁陵县人气最旺的景点。每逢周末,这里游人如织,成了一个热闹的世界。“生态环境好了,天也蓝了。经过这次大气污染攻坚战的治理,2018年一年,全县优良天数为271天,2019年,全县优良天数已有81天。这个成绩,位居在六县第一名。”宁陵县环保局党组书记顾光勇对记者说。

B 水清岸绿

据了解,大沙河发源于民权县睢州坝,为古黄河支流之一。如今,大沙河河岸两旁已经形成了一条长达15公里的绿化带,主要种植的是香花槐、白蜡、垂柳、女贞、国槐等。

“通过河道绿化,有效地改善了宁陵的生态环境,为宁陵建设提供了优质水源,打造出‘林水相依’的绿色生态景观。”陪同记者采访的宁陵县林业局副局长侯波介绍说。

清水河是大沙河的一条支流,河道弯弯曲曲,穿越整个县城。“这里的水在三年前又黑又臭,近两年来通过治理,河水的确变清了,夏天也没蚊子了,现在的河水都可以洗脚了。”采访中,在附近做生意的居民梁秀萍对记者说。

“老宁陵”们都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宁陵县流传着一句俗语:宁陵县,穷光蛋,除了大坑没啥看。这四大坑,目前已经作为四大风景湖重点开发。宁陵县城关镇宣传委员王安军向记者介绍,四大湖均在城关镇辖区,目前,全镇干部职工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城湖改造开发的工作中。

“四大湖的改造开发一直是宁陵人民的梦想,也是历届宁陵县委、县政府尤为重视的工作之一。现在,这项工程已正式启动。四大湖改造开发需要将8000多户老城居民搬迁安置,然后引来清水河的水,将四湖串联起来,让死水变成活水,四季清澈。湖四周建设公园、湿地等景观,计划绿化面积4.9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60亿元。目前,周围居民搬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几年后,这里将是宁陵最美的地方。”宁陵县委书记李振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C 林绿如海

位于宁陵县西北部的国有林场,曾经是宁陵的“北大荒”。18日下午,记者来到这里采访,发现这里早已成为一片林海。即便是无人机帮忙,也很难窥视“林海”全貌。“‘大风一起,刮满犁底,大风一停,沟满壕平!’这是上世纪50年代宁陵县西北部的真实写照,就连吃饭也是‘一碗饭半碗沙’。”谈及植树造林的往事,林场“林二代”职工侯明林说。“1985年,我们造林都是住地窨子,午饭都是在地里吃,有时厨师送包子到地里,包子表面都是一层沙土。”老职工杨春升说。

通过一代又一代“造林人”的不懈努力,目前林场大部分宜林地已经绿化,且长势良好,全场有绿化面积近2万亩。

说起宁陵的植树造林工作,不能不说“老坚决”潘从正。老人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宁陵“造林人”。在“老坚决”墓地,77岁的石桥镇万庄村潘学礼老人回忆起了当年风沙肆虐的情景。“俺村向西北一里多,就是‘万碧风口’,我年轻的时候,这个风口经常刮来黄风,大风一刮,都是黄沙,天地都看不见了。大风过后,家家锅台上、被窝里也都是黄沙。”

“‘万碧风口’自古就是一个风口。1958年,大风刮来,将俺家的两间草屋掀翻了,屋顶刮跑了,现在想起来都害怕,但现在再看看,到处都是绿树,也看不见村庄了……”万庄村79岁的老人万时荣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一行踏着乡间小道再次来到昔日的“万碧风口”,只见风口的主要位置已是大树参天,早已看不到当年风沙的踪影。但置身于此,会突然感觉凉风习习,阵阵送爽。“仅2018年春天,全县就植树造林8000亩,2018年至今,全县共植树造林3.2万亩,林木覆盖率31.17%,森林覆盖率24.31%。目前我县已被授予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随行采访的宁陵县林业局副局长侯波介绍。

D 花果飘香

19日下午,石桥镇刘花桥村女青年刘丽敏和同伴赫圆圆坐在自家小院里的梨树下纳凉,石桌上摆着切开的西瓜,两三个儿童在旁边嬉戏玩耍。村民们尽情地、悠闲地享受着环境给他们带来的绿色生活。

刘花桥村是著名的宁陵县万顷梨园景区的中心村。目前,仅石桥镇酥梨种植就有5万余亩,是河南省最大的酥梨集中产区。酷暑盛夏,漫步在梨园内,一点也感觉不到天气的炎热。皇家梨园内,古老的梨树遮天蔽日,宛如来到了一个个巨伞之下,非常惬意。

据了解,万顷梨园景区自200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16届梨花节、12届酥梨采摘节。目前,这里已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景区内建成了皇家梨园、贵妃园、御景园、百年梨树王、金顶阁、梨园六亭等经典特色景点,形成了“春赏花、夏乘荫、秋品果、冬观枝”的四季美景。

“石桥镇交通便利,是‘宁陵会客厅,商丘西花园’,景区年接待游客已超过70万人次。”随行采访的石桥镇宣传委员史家进说。

在梨园景区采访,记者发现到处是“农家乐”,更有梨酒、梨膏和以梨为原料的农家菜。昔日依靠种植发家致富的农民们,开始依托景区优势做起了旅游生意。采访中,记者参观了“梨花小镇”的建设现场,一栋栋别致的农家小楼拔地而起。随行人员介绍说,2017年7月,石桥镇顺利通过省级特色小乡镇评审。眼下,“梨花小镇”已经开建。梨花小镇计划总投资31亿元,其中前期计划投入6亿元,建成后,这里有望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们相信,在全县人民的不懈奋斗下,宁陵会一天比一天更美,一年比一年更好。

相关链接:

生态宁陵 长寿福地

近年来,宁陵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升站位定航向,理清思路谋发展,多方驱动抓造林,以“两河三带”、黄河故道生态走廊、贫困村绿化及特色经济林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国土绿化,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

聚焦环境保护,保障天蓝水净。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抓好散煤燃烧、“三车”尾气、秸秆及垃圾焚烧、非法加油站、“散乱污”企业、渣土运输等治理工作,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8年,全县大气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分别位列六县第一名,水污染防治工作位列第三名。

开展国土绿化,打造生态林业。把国土绿化提速行动融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污染治理等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林果化、村庄宜林荒地绿化和环村防护林带建设,发展一村一品经济林1.5万亩,走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目前,全县农田林网25万亩,经济林25万亩,林木覆盖率31.17%,实现林业总产值12.7亿元,初步形成酥梨、白蜡条(杆)加工、家居制造、木材加工四大林业产业板块,实现销售收入9亿元。

目前,宁陵县先后被授予全国优质酥梨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白蜡条(杆)生产基地、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中国葛天文化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高会鹏

记者手记

家乡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一直深爱着宁陵这片土地,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我的根在这里,我的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们都生活在这片热土上。 十几年前,我在这片土地上曾经采写了大量的监督报道,甚至因此遭到了很多人的不理解,认为我对家乡失去了感情。其实不然,我始终怀着一颗治病救人的心去搞舆论监督,总是渴望家乡各方面尽快好起来,尽快美起来! 作为宁陵的儿子,我一直关注着宁陵的发展,希望家乡建设日新月异。连日来,冒着酷暑,我和同事们先后来到宁陵县的逻岗镇、石桥镇、城关镇采访,并与县林业局、环保局、城管局、农业局等单位的同志座谈,了解了全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石桥镇万庄村,我们来到昔日的“万碧风口”,查看这里的造林成就,感受这里的神奇蜕变;在国有林场,我们走进茂密的森林,采访这里的老职工,听他们回忆这里战风沙、斗干旱的经历;在万顷梨园景区,我们深入梨园深处,感受体验生态环境给宁陵人民带来的绿色生活,听取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展望;在城关镇四湖施工现场,我们聆听四湖建设者畅谈四湖改造的美好未来,聚焦宁陵县水环境建设的沧桑巨变。 几天来,看到了宁陵发展的新成就,听到了宁陵的美好前景,感到了家乡的发展已经驶上了历史的快车道。作为媒体人,我有义务把家乡宣传好,有责任为宁陵的经济发展鼓与呼,用一腔热血和满腔热情投身到宁陵火热的生活中。商丘报业全媒体记者 成绍峰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路面施工为何没有安全防护措施
夜晚大车常碾压 井盖易损存隐患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特色种植助农增收 道...
再造一个新梁园
健康人生 绿色无毒
切磋乒乓球技 推进全...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