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从山东逃荒要饭来到虞城县田庙乡的何、陈、王、郝、李5家不同姓的村民,在黄河故道边搭起来 草庵子;现在,这里成了300多人的村庄,村里景色优美,村民生活富裕。

“五户庵”变成了“小新庄”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7-09 02:25

7月7日,田庙乡石庄村小新庄村民何金旺(左)在他的养鸡场里,与石庄村第一书记张卫兵(右)交谈。他今年养了1万多只鸡,带动3户村民实现增收。 记者 刘建谠 摄

7月7日,在虞城县田庙乡石庄村的小新庄,记者看到黄河故道边,一群群羊在滩中吃草,故道之上,郁郁葱葱,青草白羊,美丽如画。

“这几年,俺村路宽了,路灯也亮了,一到晚上,村里的年轻人都出来跳舞,这日子,比以前那可好过多了。”村民闫金秀高兴地说。

小新庄村,现有人口310人,65户村民。该村是田庙乡石庄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原来不叫“小新庄”而是叫“五户庵”。

多年前,从山东逃荒要饭来到田庙的何、陈、王、郝、李5家不同姓的村民,来到石庄村西北角这个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搭起了5个草庵子,人们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就叫“五户庵”。

“上世纪50年代,这里风沙太厉害,我们盛面的面缸都不敢开,一打开就会进沙子。后来,俺几家在村边栽上篱笆,荆棘,风沙过不来,就在村边落下,成了现在的土岗子。那时候啥也种不成,日子简直没法过。”村民何金学说着眼含泪花。村边,高低不平的土岗还见证着当年的风沙之害。

近年来,田庙村按照“西果、东蔬、北养殖”的发展思路,鼓励30余户村民从事鸡鸭养殖,村中产业得以飞速发展,村中道路焕然一新,村容村貌得以显著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85岁的村民闫金秀家有一个儿子,小两口成家后在本地打零工,两个孙子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以前,俺村里都数俺家最穷。现在,俺家光电车就有好几辆,大水泵小水泵几台,邻居谁用谁来拿。还是党的政策好,俺才过上了这样的好生活,哪想到能过到今天这个样。”

种鸭养殖户郝景通,5年前在北京从事建材生意,吃了不少苦,也没有挣到多少钱。现在看到家里政策好,他联合村里9户村民建起14个大棚养殖种鸭,孵化鸭苗,每个棚用工3-4人,用来除粪、喂食、拾蛋、刷水槽、消毒等,带动村民近40人实现增收。

村后黄河滩上,村民何秀亭的儿子正在林子里放羊。他说:“俺村养羊的有30多家,驻村工作队和村里还给我们提供产业资金帮扶,我们真是想不到。”

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石永行成立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吸引全村20余户村民参与其中,他们除享受租用土地费用,还享受合作社分红,每月上班还有工资。

“最近,我们准备在现有木兰暮宿地、千亩水库、月牙湖、龙王潭景点和遗址基础上,着力开发新庄生态环境,让新庄成为石庄村新的生态名片。”虞城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驻田庙乡石庄村第一书记张卫兵说。

走在新庄村新铺的街道上,看着那整齐的路灯和村民家门口的小花园,记者嗅到阵阵花香……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多年前,从山东逃荒要饭来到虞城县田庙乡的何、陈、王、郝、李5家不同姓的村民,在黄河故道边搭起来 草庵子;现在,这里成了300多人的村庄,村里景色优美,村民生活富裕。
“五户庵”变成了“小新庄”
2020-07-09 02:25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7月7日,田庙乡石庄村小新庄村民何金旺(左)在他的养鸡场里,与石庄村第一书记张卫兵(右)交谈。他今年养了1万多只鸡,带动3户村民实现增收。 记者 刘建谠 摄

7月7日,在虞城县田庙乡石庄村的小新庄,记者看到黄河故道边,一群群羊在滩中吃草,故道之上,郁郁葱葱,青草白羊,美丽如画。

“这几年,俺村路宽了,路灯也亮了,一到晚上,村里的年轻人都出来跳舞,这日子,比以前那可好过多了。”村民闫金秀高兴地说。

小新庄村,现有人口310人,65户村民。该村是田庙乡石庄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原来不叫“小新庄”而是叫“五户庵”。

多年前,从山东逃荒要饭来到田庙的何、陈、王、郝、李5家不同姓的村民,来到石庄村西北角这个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地方,搭起了5个草庵子,人们给这个地方起了个名字就叫“五户庵”。

“上世纪50年代,这里风沙太厉害,我们盛面的面缸都不敢开,一打开就会进沙子。后来,俺几家在村边栽上篱笆,荆棘,风沙过不来,就在村边落下,成了现在的土岗子。那时候啥也种不成,日子简直没法过。”村民何金学说着眼含泪花。村边,高低不平的土岗还见证着当年的风沙之害。

近年来,田庙村按照“西果、东蔬、北养殖”的发展思路,鼓励30余户村民从事鸡鸭养殖,村中产业得以飞速发展,村中道路焕然一新,村容村貌得以显著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85岁的村民闫金秀家有一个儿子,小两口成家后在本地打零工,两个孙子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以前,俺村里都数俺家最穷。现在,俺家光电车就有好几辆,大水泵小水泵几台,邻居谁用谁来拿。还是党的政策好,俺才过上了这样的好生活,哪想到能过到今天这个样。”

种鸭养殖户郝景通,5年前在北京从事建材生意,吃了不少苦,也没有挣到多少钱。现在看到家里政策好,他联合村里9户村民建起14个大棚养殖种鸭,孵化鸭苗,每个棚用工3-4人,用来除粪、喂食、拾蛋、刷水槽、消毒等,带动村民近40人实现增收。

村后黄河滩上,村民何秀亭的儿子正在林子里放羊。他说:“俺村养羊的有30多家,驻村工作队和村里还给我们提供产业资金帮扶,我们真是想不到。”

2015年,村党支部书记石永行成立了专业养殖合作社,吸引全村20余户村民参与其中,他们除享受租用土地费用,还享受合作社分红,每月上班还有工资。

“最近,我们准备在现有木兰暮宿地、千亩水库、月牙湖、龙王潭景点和遗址基础上,着力开发新庄生态环境,让新庄成为石庄村新的生态名片。”虞城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驻田庙乡石庄村第一书记张卫兵说。

走在新庄村新铺的街道上,看着那整齐的路灯和村民家门口的小花园,记者嗅到阵阵花香……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紫荆路与雪苑路交叉口道路升级改造后 居民盼装红绿灯
碍事电缆线被清理一空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紫薇扮靓街景
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
加工美人鱼泳衣
青春不败 梦想必胜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