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穿出精气神

胡绪全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8-17 00:14

普通百姓吃的变化,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穿的变迁,折射生活品质的提升。

原来人们的穿着,照片可以作证:翻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相册可以看到,那时的衣服基本也都是灰、黑、蓝、绿四种颜色。绿色的军装算稀罕又时髦的,别说在农村,即便在城市,谁有个军帽和军用挎包,会被大家当作金银珠宝一样抢着穿戴。那时的衣服颜色、样式单调,就这还会被当做“传家宝”,修修补补缝缝改改一家人轮着穿。那时能够“炫富”的事就是拿着布票扯几尺“的确良”,去做一件新衬衫。

现在人们的穿着,视频最能说明: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无论男女,无论老少,穿着都是那么时尚、个性,“撞衫”是小概率事件。笔者在农村采访时,不少农家妇女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服装店又满街都是,看到了中意的衣服想买就买。年纪大的人到服装店买,年轻人则更喜欢在网上“淘”,不但可以买到国内的名牌服装,还可以代购世界各地的流行服装。

物质匮乏的时代,吃饱肚子放在第一位,人们收入增加了,衣着方面自然舍得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1956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33.1元,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为1808元,比1956年增长53.6倍。1954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仅为7.8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为648元,比1954年增长82.0倍。

商丘是农业大市,几十年前不要说有制衣厂,就是服装商店都很少,穿衣要自己找裁缝做;现在这里不但城乡遍布服装店、服装摊,我们这里也有了与“穿”有关的产业:夏邑县产业集聚区的纺织产业越做越大,睢县的产业集聚区知名制鞋企业纷至沓来,睢阳区的产业集聚区内衣厂遍地开花,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生产的品牌服装在都市专卖店销售。

不愁吃、不愁穿,是小康社会最低标准。摆脱贫困的城乡居民,衣着更加时尚、更加多彩、更加多元,这是社会物质丰足、审美进步的明显标志,是人们精气神在提升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体现。在有着“中原杂技第一村”美誉的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群众哪怕是在自己村里进行表演,都要穿上演出服;在夏邑县马头镇白庙村,村民每天参加徒步,也都穿上统一样式、统一颜色的运动服;在虞城县城郊乡的郭土楼民俗文化村,不少农村的妇女也时常穿上旗袍,在村里走秀……不少老年人经历过困苦的日子,一件衣服要穿好多年,只要不破就舍不得扔;但是,很多年轻人总是跟着时尚走,过时的衣服很快处理掉。

从“一件衣服走天下”到“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人们穿衣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日子过得穷,怕穿有洞的衣服,衣服磨破了赶紧打个补丁;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不少青年男女就爱穿有洞洞的服装,显得自己有个性。哑然失笑间,那些贫寒的时代已经远去……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穿衣穿出精气神
2020-08-17 00:14   胡绪全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普通百姓吃的变化,反映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穿的变迁,折射生活品质的提升。

原来人们的穿着,照片可以作证:翻开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相册可以看到,那时的衣服基本也都是灰、黑、蓝、绿四种颜色。绿色的军装算稀罕又时髦的,别说在农村,即便在城市,谁有个军帽和军用挎包,会被大家当作金银珠宝一样抢着穿戴。那时的衣服颜色、样式单调,就这还会被当做“传家宝”,修修补补缝缝改改一家人轮着穿。那时能够“炫富”的事就是拿着布票扯几尺“的确良”,去做一件新衬衫。

现在人们的穿着,视频最能说明:打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无论男女,无论老少,穿着都是那么时尚、个性,“撞衫”是小概率事件。笔者在农村采访时,不少农家妇女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服装店又满街都是,看到了中意的衣服想买就买。年纪大的人到服装店买,年轻人则更喜欢在网上“淘”,不但可以买到国内的名牌服装,还可以代购世界各地的流行服装。

物质匮乏的时代,吃饱肚子放在第一位,人们收入增加了,衣着方面自然舍得投入。据有关资料显示,1956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33.1元,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为1808元,比1956年增长53.6倍。1954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仅为7.8元,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为648元,比1954年增长82.0倍。

商丘是农业大市,几十年前不要说有制衣厂,就是服装商店都很少,穿衣要自己找裁缝做;现在这里不但城乡遍布服装店、服装摊,我们这里也有了与“穿”有关的产业:夏邑县产业集聚区的纺织产业越做越大,睢县的产业集聚区知名制鞋企业纷至沓来,睢阳区的产业集聚区内衣厂遍地开花,虞城县产业集聚区生产的品牌服装在都市专卖店销售。

不愁吃、不愁穿,是小康社会最低标准。摆脱贫困的城乡居民,衣着更加时尚、更加多彩、更加多元,这是社会物质丰足、审美进步的明显标志,是人们精气神在提升的外在表现,也是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体现。在有着“中原杂技第一村”美誉的虞城县乔集乡刘楼村,群众哪怕是在自己村里进行表演,都要穿上演出服;在夏邑县马头镇白庙村,村民每天参加徒步,也都穿上统一样式、统一颜色的运动服;在虞城县城郊乡的郭土楼民俗文化村,不少农村的妇女也时常穿上旗袍,在村里走秀……不少老年人经历过困苦的日子,一件衣服要穿好多年,只要不破就舍不得扔;但是,很多年轻人总是跟着时尚走,过时的衣服很快处理掉。

从“一件衣服走天下”到“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在全面小康的道路上,人们穿衣观念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日子过得穷,怕穿有洞的衣服,衣服磨破了赶紧打个补丁;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不少青年男女就爱穿有洞洞的服装,显得自己有个性。哑然失笑间,那些贫寒的时代已经远去……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木板路升级 成了石板路
两家供水企业管网本周连通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视觉新闻
宣传扶贫政策 展现脱...
视觉新闻
视觉新闻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