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长总编走基层

翟庄村:乡村如画育文明新风

记者 宋圣英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7-30 00:55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翟庄村整治坑塘1500平方米,昔日旧坑塘成为如今村内一景。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村内扶贫车间招商引资服装厂,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手机扫码掌上阅读

“很多熟人到我们村之后,都会感到惊讶:这是翟庄吗?有些村民从外地夜里赶回家,看到村里安装了路灯,刷白了墙壁,拓宽了道路,都不敢认家门了!”7月27日,宁陵县孔集乡翟庄村党支部书记杨祖俊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正值盛夏时节,翟庄村文化广场上,一株株白玉兰树亭亭玉立。乡村大舞台两侧,京剧脸谱墙绘分外显眼。东面是两湖碧水。水中锦鲤成群,莲叶田田;四周垂柳依依,鲜花绽放。两湖中有紫藤走廊相隔。碧水扮靓了美丽乡村,承载着最美乡愁。

在翟庄村史馆里,“故道古韵,厚土新俗,生态翟庄”几个大字非常醒目。这里记载着这个故道村庄的“前世今生”。

和许多贫困村一样,翟庄村虽然距离310国道只有一公里,但一直出路狭窄。“2016年之前,村里没有一条正规的路,往外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柏油路。村里都是沙地,一下雨一过车,都是泥窝,深不见底。别说车了,人都出不去。群众盖房子买砖,车都不下路,怕毁车。周围村子都知道,有女不嫁翟庄男。”杨祖俊说。

脱贫攻坚的东风徐徐吹来,翟庄村发生了沧桑巨变。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通了水泥路。村里修建了扶贫车间,引进了制衣企业,村门口打工每月也能挣三五千元。

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是高价彩礼和红白喜事的攀比之风却愈演愈烈,传统礼仪已经演变成为社会陋习,成为乡亲们的一块“心病”。

“2015年之前,红白喜事每桌500元左右,大家还争着往上抬价。”村民翟家英说:“吃不完,也送不出去,饭菜成桶成桶地扔掉,非常可惜。”

2016年,翟庄村“两委”积极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他们首先从群众强烈呼吁的红白喜事入手,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定白事每桌不超过180元,红事每桌不超过300元;招待用烟每盒不能超过10元,招待用酒每瓶不能超过30元。

“谁家没父母?谁家不办事?谁的钱不是一滴汗一滴汗挣来的?这个村规民约出台之后,大家都表示理解支持。家家都愿意省钱,关键还是面子上的事。”后来被选为翟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的翟家英说。

翟庄村情况特殊,村民以餐饮包桌营利的就有4家。他们生意做得很远,“甚至拉着桌椅板凳跑到杞县。”“我首先把包桌的得罪了。”杨祖俊说,一位村民的父亲过三周年,菜谱上有肘子有鸡有鱼,价格一下上去了。他说包桌厨师是他同学,如果包桌价格太低,外村的会笑话东家、笑话厨师。翟家英耐心地给他算了一笔账:12个菜180元,四荤八素够吃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没几个人愿意吃。吃了不搭扔了搭,何必呢?“拿多少钱办多少事,有啥笑话的?这是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研究的意见,谁也不能坏这个规矩!”

“2017年召开的全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观摩推进会上,翟庄村就是一个观摩示范点。这几年翟庄村的移风易俗一直坚持得比较好。”孔集乡党委书记刘江告诉我们,关于“天价彩礼”,以前搞过行政命令式的,但是效果不好。“生产发展了,群众素质提高了,促进乡风文明水到渠成。同时,还要有坚强的组织保障,要有党员干部的示范引导作用。另外,红白理事会吸引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有威望的乡贤参与,充分发挥乡贤作用,慢慢形成了制度性的东西。”

路宽了,灯亮了,环境变美了,民风质朴了,在翟庄打工也能挣钱了,女孩子也愿意嫁到这个村里来了。2017年,翟庄村适龄男青年成媒14对,创史上新高。

破陈规陋习,树时代风尚,翟庄村人让乡村振兴更有文化底蕴。2017年以来,该村每年都要举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然后在广场上披红挂彩隆重表彰。

今年63岁的郑新真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连续两届榜上有名。她照料瘫痪在床的爷爷20多年,一直到97岁的爷爷溘然长逝。现在老公公已经88岁,吃住穿戴拆衣洗被郑新真照顾备至。老人牙口不好吃不动肉,她把肉剁碎做熟后端给老人。言传身教下,郑新真家庭和睦,两个儿子和儿媳妇也很孝顺。去年,郑新真一家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

相关链接

翟庄村村情

翟庄村位于宁陵县孔集乡西南,辖大翟庄、小翟庄两个自然村,482户1562人,耕地面积1750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39人,已脱贫96户229人。2019年,村民年人均收入11748元,目前该村贫困发生率为0.64%。

近年来,翟庄建设光伏扶贫电站一座、扶贫车间两个,带动60户贫困户通过公益性岗位和就业安置,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内九大基础设施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村硬化道路5.26公里,实现公路、网络、自来水户户通,新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卫生室等一应俱全。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道两旁栽植了832棵绿化树、2000多株观赏植物,整治了两个废旧坑塘。

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改革,着力推进以婚丧礼俗整治为重点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婚丧从简厚养薄葬活动,有效解决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突出问题。

(高会鹏 整理)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社长总编走基层
翟庄村:乡村如画育文明新风
2020-07-30 00:55   记者 宋圣英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翟庄村整治坑塘1500平方米,昔日旧坑塘成为如今村内一景。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村内扶贫车间招商引资服装厂,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带动2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脱贫。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手机扫码掌上阅读

“很多熟人到我们村之后,都会感到惊讶:这是翟庄吗?有些村民从外地夜里赶回家,看到村里安装了路灯,刷白了墙壁,拓宽了道路,都不敢认家门了!”7月27日,宁陵县孔集乡翟庄村党支部书记杨祖俊笑眯眯地告诉记者。

正值盛夏时节,翟庄村文化广场上,一株株白玉兰树亭亭玉立。乡村大舞台两侧,京剧脸谱墙绘分外显眼。东面是两湖碧水。水中锦鲤成群,莲叶田田;四周垂柳依依,鲜花绽放。两湖中有紫藤走廊相隔。碧水扮靓了美丽乡村,承载着最美乡愁。

在翟庄村史馆里,“故道古韵,厚土新俗,生态翟庄”几个大字非常醒目。这里记载着这个故道村庄的“前世今生”。

和许多贫困村一样,翟庄村虽然距离310国道只有一公里,但一直出路狭窄。“2016年之前,村里没有一条正规的路,往外只有一条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柏油路。村里都是沙地,一下雨一过车,都是泥窝,深不见底。别说车了,人都出不去。群众盖房子买砖,车都不下路,怕毁车。周围村子都知道,有女不嫁翟庄男。”杨祖俊说。

脱贫攻坚的东风徐徐吹来,翟庄村发生了沧桑巨变。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通了水泥路。村里修建了扶贫车间,引进了制衣企业,村门口打工每月也能挣三五千元。

生产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是高价彩礼和红白喜事的攀比之风却愈演愈烈,传统礼仪已经演变成为社会陋习,成为乡亲们的一块“心病”。

“2015年之前,红白喜事每桌500元左右,大家还争着往上抬价。”村民翟家英说:“吃不完,也送不出去,饭菜成桶成桶地扔掉,非常可惜。”

2016年,翟庄村“两委”积极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他们首先从群众强烈呼吁的红白喜事入手,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定白事每桌不超过180元,红事每桌不超过300元;招待用烟每盒不能超过10元,招待用酒每瓶不能超过30元。

“谁家没父母?谁家不办事?谁的钱不是一滴汗一滴汗挣来的?这个村规民约出台之后,大家都表示理解支持。家家都愿意省钱,关键还是面子上的事。”后来被选为翟庄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的翟家英说。

翟庄村情况特殊,村民以餐饮包桌营利的就有4家。他们生意做得很远,“甚至拉着桌椅板凳跑到杞县。”“我首先把包桌的得罪了。”杨祖俊说,一位村民的父亲过三周年,菜谱上有肘子有鸡有鱼,价格一下上去了。他说包桌厨师是他同学,如果包桌价格太低,外村的会笑话东家、笑话厨师。翟家英耐心地给他算了一笔账:12个菜180元,四荤八素够吃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鱼大肉没几个人愿意吃。吃了不搭扔了搭,何必呢?“拿多少钱办多少事,有啥笑话的?这是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研究的意见,谁也不能坏这个规矩!”

“2017年召开的全省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观摩推进会上,翟庄村就是一个观摩示范点。这几年翟庄村的移风易俗一直坚持得比较好。”孔集乡党委书记刘江告诉我们,关于“天价彩礼”,以前搞过行政命令式的,但是效果不好。“生产发展了,群众素质提高了,促进乡风文明水到渠成。同时,还要有坚强的组织保障,要有党员干部的示范引导作用。另外,红白理事会吸引了不少有影响力的有威望的乡贤参与,充分发挥乡贤作用,慢慢形成了制度性的东西。”

路宽了,灯亮了,环境变美了,民风质朴了,在翟庄打工也能挣钱了,女孩子也愿意嫁到这个村里来了。2017年,翟庄村适龄男青年成媒14对,创史上新高。

破陈规陋习,树时代风尚,翟庄村人让乡村振兴更有文化底蕴。2017年以来,该村每年都要举行“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和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然后在广场上披红挂彩隆重表彰。

今年63岁的郑新真是村里公认的好媳妇,连续两届榜上有名。她照料瘫痪在床的爷爷20多年,一直到97岁的爷爷溘然长逝。现在老公公已经88岁,吃住穿戴拆衣洗被郑新真照顾备至。老人牙口不好吃不动肉,她把肉剁碎做熟后端给老人。言传身教下,郑新真家庭和睦,两个儿子和儿媳妇也很孝顺。去年,郑新真一家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

相关链接

翟庄村村情

翟庄村位于宁陵县孔集乡西南,辖大翟庄、小翟庄两个自然村,482户1562人,耕地面积1750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9户239人,已脱贫96户229人。2019年,村民年人均收入11748元,目前该村贫困发生率为0.64%。

近年来,翟庄建设光伏扶贫电站一座、扶贫车间两个,带动60户贫困户通过公益性岗位和就业安置,每户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内九大基础设施齐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村硬化道路5.26公里,实现公路、网络、自来水户户通,新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处,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卫生室等一应俱全。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道两旁栽植了832棵绿化树、2000多株观赏植物,整治了两个废旧坑塘。

近年来,该村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改革,着力推进以婚丧礼俗整治为重点的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婚丧从简厚养薄葬活动,有效解决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的突出问题。

(高会鹏 整理)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木板路升级 成了石板路
两家供水企业管网本周连通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姬楼村:打火机点亮 ...
夏邑县两河口省级森 ...
李苟庄村:“光棍村 ...
古王集乡打造城市后花园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