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冬至,回味那些暖心的故事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8-12-19 01:21

◎本期话题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最重家庭观念,全家族的人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冬至快到了,每当想起冬至的饺子,你是不是又想起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心里也更是无比温暖。对我们来说,这不是普通的饺子,是亲情,是爱,是依赖和依恋,是团圆和幸福。在这溢满亲情的爱河里,让我们一起回味最温情的冬至故事吧!

冬至的水饺,特殊的味道

■郭全海(市直)

冬至将至,传统节日的氛围早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喜悦在人们的心中,水饺的味道早已随风弥漫,吹遍大街小巷,飘入千家万户。我禁不住吧嗒吧嗒嘴,想起孩提时冬至水饺的味道,这味道是母爱,是亲情,是牵挂,是孝顺,是思念,

是和谐和幸福。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母爱。我们牙牙学语之时,冬至那天,或坐在被窝里,或坐在小推车上,母亲端着刚出锅的水饺,用碗盛一个,然后用勺子剥开,一点一点放入我们口中,一边喂一边摸着我们的耳朵说,“慢点吃,多吃点,吃了,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口水顺着嘴角流到围在胸前的毛巾上。

后来长大了,可以满大街跑了。冬至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村里玩耍,母亲包的水饺的味道令我不由自主地回到家中。吃饱后,急于去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我,放下碗,夺门而出。母亲端着满满一碗水饺,在后面边追边喊:“再吃一个,再吃一个,不然耳朵要被冻掉了……”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亲情。上高中以后,冬至往往不逢星期天,待星期天回家以后,母亲急忙让父亲到镇上买菜割肉,厨房里顿时响起刀剁案板的声音。母亲说:“不知道冬至在学校吃饺子没有,恰巧你回来,今天包饺子。”我吃着母亲亲手包的水饺,感觉到家的温暖,亲情的幸福。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牵挂。参加工作以后,不在母亲身边,有时因工作忙,竟不知冬至临近。突然接到母亲电话,“马上要冬至了,千万不要忘了吃饺子……”冬至那天,我总会打电话告诉母亲我吃了多少水饺,是什么馅的。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孝。冬至那天,我们早早到菜市场,购买食材,然后亲自和面,擀皮,包水饺。随后将包好的水饺下到水花翻滚的锅里,待煮熟以后,首先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端到父母面前,尽一份孝心,一家人围着餐桌,高兴地吃顿团圆饭。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思念。冬至那天,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饭店,餐桌上也许是觥筹交错、杯盘罗列,也许是仨碟俩碗,几个小菜,不可或缺的是一小盆或几碗水饺。无论菜多么丰盛,大家还是不会忘记吃水饺,因为这是一种思念。让我们再次看到母亲端着碗在身后追逐的身影,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到“再吃一个,不然耳朵要被冻掉了……”让我们再一次闻到幼时水饺的味道,还能感觉到孩提时水饺的味道……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和谐,是一种幸福。冬至那天,扶贫工作人员总要为困难群众送去水饺,送去关心和温暖。冬至那天,工作人员会亲自为环卫工人们包水饺,并送到他们身边,亲手为他们每人盛上满满一碗热情腾腾的水饺,使寒冷的冬天倍感温暖。很多单位、很多工厂……冬至那天,领导们会亲自下厨,为职工包水饺,并送到一线,送到车间,这是和谐社会的体现,这是实现小康社会的象征,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幸福。

怀念儿时冬至饺子

■靳天龙(西安)

每到冬至,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奶奶包的冬至饺子,回味起那美味的饺子,沉浸在那温暖的慈爱之中。

小时候我跟着奶奶生活,冬至一到,奶奶就会包饺子给我吃。“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奶奶忙活包饺子的时候对我说。我就摸着自己的耳朵大声说:“奶奶,我可不想掉耳朵啊。”奶奶笑呵呵地对我说:“你吃了奶奶包的饺子就永远不会掉耳朵啦。”听了奶奶的话,我就高兴得蹦跳起来,喜乐得不得了。

那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可是奶奶总会买点猪肉做饺子,既让我解了馋,又让我感到温暖与快乐。

奶奶在厨房里要忙活好一阵子,把猪肉剁碎,又把姜、葱切碎,和上一些调料拌好馅子。饺子馅香香的,诱人得很,令人垂涎欲滴。奶奶擀饺子皮擀得又圆又快,包的饺子小巧好看,还有花边儿,简直就是艺术品。我也会试着擀几个饺子皮和包几个饺子,可我总是没有奶奶擀的饺子皮圆,包的饺子好看。奶奶就教我擀时用力要均匀,放馅子要放得适当,捏边要捏紧捏好。我和奶奶在屋里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亲情融融,温情洋溢,仿佛忘却了外面冬日的寒冷。

我包一会儿饺子就没有了耐心,奶奶就让我去烧锅。水烧开了,我就喊奶奶下饺子。而此时,奶奶就会让我多加些柴火,用力拉风箱。奶奶把饺子倒进锅里,我就使劲地拉风箱,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香气四溢。水滚开过几次后,饺子就熟了。热气腾腾的肉馅饺子出锅了,香气扑鼻,勾人食欲。盛出饺子后,奶奶总要端一碗先敬天地先祖,念叨一番。我也会跟着奶奶下跪磕头敬天敬地敬先祖。

吃饺子啦,热腾腾的肉馅饺子满口溢香,不一会儿就被我狼吞虎咽地吃光了,身上暖烘烘的,脸蛋红扑扑的,心里美滋滋的。奶奶微笑着看着我,说:“慢慢吃,别烫着,要吃饱啊。”我说:“奶奶,你包的饺子太好吃了,我想吃一辈子。”“好好好,奶奶给你包一辈子的饺子。”奶奶乐呵呵地笑了,“那奶奶就成了不老的老太婆啦。”

每年的冬至,吃了奶奶包的饺子,我的心里就十分的暖和。冬至的饺子里包含着奶奶对我的爱,对我的情。我在饺子里感受到了温暖、快乐和幸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许多年过去了,奶奶早已故去,现在的生活条件比我小时候好了许多,吃饺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可是奶奶包的冬至饺子至今令我记忆深刻,那种美味令我品味不已,那种包含的温情令我怀念不已。

冬至想起妹妹的小拇指

■火 山(夏邑)

每年一到冬至,我就会想起妹妹的小拇指。

1974年的冬至那天,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母亲给我的耳朵抹治疗冻疮的药膏。我的耳朵已冻得烂糟糟了,经常流血。母亲说,这耳朵撂给狗,狗都不吃!这时,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讲的张仲景冬至舍药吃饺子的故事,随口对母亲说,冬至吃饺子就不会冻坏耳朵了。母亲说,那是假的,天天吃饺子,耳朵照样冻烂。我一本正经地瞪着眼申辩说,真的,你看全福兄弟(我家隔墙邻居,当时他父亲是大队会计)耳朵咋不冻?就是因为他年年冬至都吃饺子!

我不知道那天是冬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好大一会,母亲像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说:“那咱今儿就吃饺子!”那时,农民别说是吃饺子,就是吃顿好面馍也是件奢望的事。

包饺子得用小麦面,红薯面、玉米面是包不成饺子的。母亲把盛面的小瓦缸扫个底朝天,才扫出半瓢面。面不够,母亲出去借,跑了十几家也没借到一把面。父亲对母亲说,咱俩不吃,这半瓢面也差不多少了,拿麦,我在碓窑子里搉!

父亲装半碓窑子麦子,一会儿用碓头搉,一会儿用车轴搉。大概有一节课的时间,麦子全碎了,由黄变白。父亲热出一头汗,脱掉帽子,头上像个小蒸笼。父亲把麦沫沫整出来,用小箩一筛,白面就出来了。然后,把箩里较整的再倒进碓窑里,继续搉。我和弟弟妹妹感到很好玩,不时嚷着要帮父亲。大概一个小时后,父亲果然整出了半瓢面。父亲端着面,送给母亲,像得胜的将军见到元帅一样高兴。

没有肉,母亲炒几个鸡蛋,剁碎,再剁碎两个萝卜,混在一起,拌上盐和油,就成了饺子馅。我和弟弟妹妹围着碓窑子,争着用车轴搉着玩耍。

就在饺子快要包好的时候,出事了——妹妹的左手小拇指被我用车轴砸出血了。妹妹哭得像杀猪似的。父母亲忙把小妹抱到赤脚医生那里进行了包扎,还用绳子挂在脖子上,把小手吊在胸口前。看着妹妹用白纱布包着洇出血的手和哭哭啼啼苦着的脸,全家人没有吃饺子的兴致了。

饺子总算做好了。我端着碗往妹妹碗里拨饺子,说,妹妹的手砸伤了,多吃个饺子补补吧!妹妹用手遮住自己的碗说,哥,你个子大,要多吃呀!我看到母亲碗里只有两个饺子,对母亲说:“我吃不完。”说着把碗推向母亲。母亲说:“可劲吃,都吃了耳朵就不会冻坏了。”我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眼里却盈着泪水。

妹妹的手指不仅仅是出血的事,而是小拇指第一节骨头碎了,后来,指甲也掉了,指头变形了,永远勾着。

现在水饺已成为平民百姓的家常便饭,想啥时吃就啥时吃,想吃什么馅的就吃什么馅的,因为家门口超市里就有现成的水饺,有肉馅的、素馅的、蟹黄馅的、虾仁馅的……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社会民生
温情冬至,回味那些暖心的故事
2018-12-19 01:21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本期话题

“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古人最重家庭观念,全家族的人在这一天都会尽量赶回家中,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冬至快到了,每当想起冬至的饺子,你是不是又想起一家人欢聚在一起的幸福情景,心里也更是无比温暖。对我们来说,这不是普通的饺子,是亲情,是爱,是依赖和依恋,是团圆和幸福。在这溢满亲情的爱河里,让我们一起回味最温情的冬至故事吧!

冬至的水饺,特殊的味道

■郭全海(市直)

冬至将至,传统节日的氛围早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喜悦在人们的心中,水饺的味道早已随风弥漫,吹遍大街小巷,飘入千家万户。我禁不住吧嗒吧嗒嘴,想起孩提时冬至水饺的味道,这味道是母爱,是亲情,是牵挂,是孝顺,是思念,

是和谐和幸福。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母爱。我们牙牙学语之时,冬至那天,或坐在被窝里,或坐在小推车上,母亲端着刚出锅的水饺,用碗盛一个,然后用勺子剥开,一点一点放入我们口中,一边喂一边摸着我们的耳朵说,“慢点吃,多吃点,吃了,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口水顺着嘴角流到围在胸前的毛巾上。

后来长大了,可以满大街跑了。冬至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村里玩耍,母亲包的水饺的味道令我不由自主地回到家中。吃饱后,急于去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我,放下碗,夺门而出。母亲端着满满一碗水饺,在后面边追边喊:“再吃一个,再吃一个,不然耳朵要被冻掉了……”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亲情。上高中以后,冬至往往不逢星期天,待星期天回家以后,母亲急忙让父亲到镇上买菜割肉,厨房里顿时响起刀剁案板的声音。母亲说:“不知道冬至在学校吃饺子没有,恰巧你回来,今天包饺子。”我吃着母亲亲手包的水饺,感觉到家的温暖,亲情的幸福。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牵挂。参加工作以后,不在母亲身边,有时因工作忙,竟不知冬至临近。突然接到母亲电话,“马上要冬至了,千万不要忘了吃饺子……”冬至那天,我总会打电话告诉母亲我吃了多少水饺,是什么馅的。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孝。冬至那天,我们早早到菜市场,购买食材,然后亲自和面,擀皮,包水饺。随后将包好的水饺下到水花翻滚的锅里,待煮熟以后,首先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水饺,端到父母面前,尽一份孝心,一家人围着餐桌,高兴地吃顿团圆饭。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思念。冬至那天,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饭店,餐桌上也许是觥筹交错、杯盘罗列,也许是仨碟俩碗,几个小菜,不可或缺的是一小盆或几碗水饺。无论菜多么丰盛,大家还是不会忘记吃水饺,因为这是一种思念。让我们再次看到母亲端着碗在身后追逐的身影,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到“再吃一个,不然耳朵要被冻掉了……”让我们再一次闻到幼时水饺的味道,还能感觉到孩提时水饺的味道……

冬至的水饺是一种和谐,是一种幸福。冬至那天,扶贫工作人员总要为困难群众送去水饺,送去关心和温暖。冬至那天,工作人员会亲自为环卫工人们包水饺,并送到他们身边,亲手为他们每人盛上满满一碗热情腾腾的水饺,使寒冷的冬天倍感温暖。很多单位、很多工厂……冬至那天,领导们会亲自下厨,为职工包水饺,并送到一线,送到车间,这是和谐社会的体现,这是实现小康社会的象征,是一种大爱,是一种幸福。

怀念儿时冬至饺子

■靳天龙(西安)

每到冬至,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奶奶包的冬至饺子,回味起那美味的饺子,沉浸在那温暖的慈爱之中。

小时候我跟着奶奶生活,冬至一到,奶奶就会包饺子给我吃。“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奶奶忙活包饺子的时候对我说。我就摸着自己的耳朵大声说:“奶奶,我可不想掉耳朵啊。”奶奶笑呵呵地对我说:“你吃了奶奶包的饺子就永远不会掉耳朵啦。”听了奶奶的话,我就高兴得蹦跳起来,喜乐得不得了。

那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可是奶奶总会买点猪肉做饺子,既让我解了馋,又让我感到温暖与快乐。

奶奶在厨房里要忙活好一阵子,把猪肉剁碎,又把姜、葱切碎,和上一些调料拌好馅子。饺子馅香香的,诱人得很,令人垂涎欲滴。奶奶擀饺子皮擀得又圆又快,包的饺子小巧好看,还有花边儿,简直就是艺术品。我也会试着擀几个饺子皮和包几个饺子,可我总是没有奶奶擀的饺子皮圆,包的饺子好看。奶奶就教我擀时用力要均匀,放馅子要放得适当,捏边要捏紧捏好。我和奶奶在屋里有说有笑地包着饺子,亲情融融,温情洋溢,仿佛忘却了外面冬日的寒冷。

我包一会儿饺子就没有了耐心,奶奶就让我去烧锅。水烧开了,我就喊奶奶下饺子。而此时,奶奶就会让我多加些柴火,用力拉风箱。奶奶把饺子倒进锅里,我就使劲地拉风箱,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香气四溢。水滚开过几次后,饺子就熟了。热气腾腾的肉馅饺子出锅了,香气扑鼻,勾人食欲。盛出饺子后,奶奶总要端一碗先敬天地先祖,念叨一番。我也会跟着奶奶下跪磕头敬天敬地敬先祖。

吃饺子啦,热腾腾的肉馅饺子满口溢香,不一会儿就被我狼吞虎咽地吃光了,身上暖烘烘的,脸蛋红扑扑的,心里美滋滋的。奶奶微笑着看着我,说:“慢慢吃,别烫着,要吃饱啊。”我说:“奶奶,你包的饺子太好吃了,我想吃一辈子。”“好好好,奶奶给你包一辈子的饺子。”奶奶乐呵呵地笑了,“那奶奶就成了不老的老太婆啦。”

每年的冬至,吃了奶奶包的饺子,我的心里就十分的暖和。冬至的饺子里包含着奶奶对我的爱,对我的情。我在饺子里感受到了温暖、快乐和幸福。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许多年过去了,奶奶早已故去,现在的生活条件比我小时候好了许多,吃饺子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可是奶奶包的冬至饺子至今令我记忆深刻,那种美味令我品味不已,那种包含的温情令我怀念不已。

冬至想起妹妹的小拇指

■火 山(夏邑)

每年一到冬至,我就会想起妹妹的小拇指。

1974年的冬至那天,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母亲给我的耳朵抹治疗冻疮的药膏。我的耳朵已冻得烂糟糟了,经常流血。母亲说,这耳朵撂给狗,狗都不吃!这时,我忽然想起了老师讲的张仲景冬至舍药吃饺子的故事,随口对母亲说,冬至吃饺子就不会冻坏耳朵了。母亲说,那是假的,天天吃饺子,耳朵照样冻烂。我一本正经地瞪着眼申辩说,真的,你看全福兄弟(我家隔墙邻居,当时他父亲是大队会计)耳朵咋不冻?就是因为他年年冬至都吃饺子!

我不知道那天是冬至。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好大一会,母亲像作出一个重大决定,说:“那咱今儿就吃饺子!”那时,农民别说是吃饺子,就是吃顿好面馍也是件奢望的事。

包饺子得用小麦面,红薯面、玉米面是包不成饺子的。母亲把盛面的小瓦缸扫个底朝天,才扫出半瓢面。面不够,母亲出去借,跑了十几家也没借到一把面。父亲对母亲说,咱俩不吃,这半瓢面也差不多少了,拿麦,我在碓窑子里搉!

父亲装半碓窑子麦子,一会儿用碓头搉,一会儿用车轴搉。大概有一节课的时间,麦子全碎了,由黄变白。父亲热出一头汗,脱掉帽子,头上像个小蒸笼。父亲把麦沫沫整出来,用小箩一筛,白面就出来了。然后,把箩里较整的再倒进碓窑里,继续搉。我和弟弟妹妹感到很好玩,不时嚷着要帮父亲。大概一个小时后,父亲果然整出了半瓢面。父亲端着面,送给母亲,像得胜的将军见到元帅一样高兴。

没有肉,母亲炒几个鸡蛋,剁碎,再剁碎两个萝卜,混在一起,拌上盐和油,就成了饺子馅。我和弟弟妹妹围着碓窑子,争着用车轴搉着玩耍。

就在饺子快要包好的时候,出事了——妹妹的左手小拇指被我用车轴砸出血了。妹妹哭得像杀猪似的。父母亲忙把小妹抱到赤脚医生那里进行了包扎,还用绳子挂在脖子上,把小手吊在胸口前。看着妹妹用白纱布包着洇出血的手和哭哭啼啼苦着的脸,全家人没有吃饺子的兴致了。

饺子总算做好了。我端着碗往妹妹碗里拨饺子,说,妹妹的手砸伤了,多吃个饺子补补吧!妹妹用手遮住自己的碗说,哥,你个子大,要多吃呀!我看到母亲碗里只有两个饺子,对母亲说:“我吃不完。”说着把碗推向母亲。母亲说:“可劲吃,都吃了耳朵就不会冻坏了。”我看到母亲脸上露出了笑容,眼里却盈着泪水。

妹妹的手指不仅仅是出血的事,而是小拇指第一节骨头碎了,后来,指甲也掉了,指头变形了,永远勾着。

现在水饺已成为平民百姓的家常便饭,想啥时吃就啥时吃,想吃什么馅的就吃什么馅的,因为家门口超市里就有现成的水饺,有肉馅的、素馅的、蟹黄馅的、虾仁馅的……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步行街上污水多 来往行人意见大
道路坑槽大部分已修复 剩余一处很快就施工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近在咫尺
梁园区:在百年老城 ...
视觉新闻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