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两宋龙兴之地 应天府南京

2024-02-20 07:49:09 来源:商丘日报

  商丘在北宋被称作应天府南京。商丘,是两宋龙兴之地,分别是北宋、南宋的“应天之城”和“中兴之地”。

  应天府,北宋之前叫宋州。应天之名,来自宋太祖赵匡胤的尊号。应天,是“顺应天命”之意,而宋太祖所谓的“顺应天命”,相传来自商丘的帝喾、阏伯的两次“天命”占卜暗示。

  赵匡胤在后周时为归德军节度使,先去宋州(商丘)城南四十余里的高辛帝喾庙,后去城西南的火神阏伯庙占卜前途,两次占卜结果都是他有“天命”,以后要做皇帝。他从此精神大振,后来做了后周的殿前都点检,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登帝位,忆起龙兴之前在做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时得神灵预示一事,将自己创立的朝代命名为“宋”。

  赵匡胤称帝后,认为宋地是一个灵验的地方,便立国号为宋。《商丘县志》载,“以商丘为太祖兴王之地,以宋建号,以火纪德”。

  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辖宁陵、宋城、谷熟、下邑、楚丘、虞城6县。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赵恒建宋州为南京。既然叫“京”,其规格就得和东京开封相“匹配”。真宗祭老子祠还没回到开封,便下旨先修建一座归德殿,作为新南京的主殿,接着规划京城和宫城。真宗在修建南京的同时,还下旨追赠当年太祖皇帝的幕僚勋旧,这种特殊的恩礼可以转让给他们的子孙。另外,还特地修建了一座鸿庆宫,用来安放和供奉太祖皇帝、太宗皇帝的“御容(皇帝的画像)”。南京应天府与首都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北京大名府合称“四京”。除东京开封府外,其他三京都叫“陪都”。

  南京城周十五里四十步,分外城和宫城。外城共六门,东二门南曰延和、北曰昭仁,西二门南曰顺城、北曰回銮,南一门曰崇礼,北一门曰静安。内城曰宫城,周二里三百六十步,门曰重熙、颁庆。外城与宫城之间有隔城,有门东曰承庆、西曰祥辉。城外还有关城(西外城),周二十五里八十三步,东、南、北各有一门。

  商丘自古交通方便、商旅辐辏,在春秋战国和西汉时都是一大商业都会,唐以来又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到北宋时,应天府(今商丘)已成为全国第二大都市,是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方圆几百里的重要商品集散地,“商贾徙宋者颇众”,商业空前兴旺。

  因为是南京,在这里当一把手的人级别和东京开封府尹相当,比一般州郡的知州、知府要高得多。晏殊、欧阳修、张方平、叶梦得等人都曾担任过南京的最高行政长官。同时,这里又是适合人居的城市之一,有些宰相退休后也选择在这里度过晚年,如与范仲淹同道改革的杜衍、本地人张方平、虞城人赵概等,长期在这里生活。著名的“睢阳五老”,就是指杜衍、王涣、毕世长、冯平、朱贯,皆为大宋朝中重臣,辞官后寓居南京(今商丘市睢阳区)颐养天年,经常晏集赋诗,时称“睢阳五老会”。

  应天府不仅曾是大宋王朝“龙兴之地”、北宋陪都“四京”,更为重要的是南宋开国之都,并成为大宋王朝“中兴之地”。

  宋高宗赵构(1107—1187年),字德基,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曾被封为康王。此人天性聪明,知识渊博,记忆力很强,每日能读诵书籍千余言,博闻强记;臂力也很强,史书记载他能拉动一石五斗(约200斤力的弓,岳飞能拉动300斤力的弓)。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赵构于应天府南京城南门外幸山筑“中兴坛”。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登基即皇帝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改元建炎,史称南宋,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商丘因此成为南宋第一个都城。同年九月,赵构听说金兵南侵,不问消息是否属实,立即准备南逃。十月,赵构从商丘出发,月底逃到扬州。在金军进逼下,赵构南徙扬州、建康(今南京)、杭州、越州等地,最终在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都临安(杭州),称“行在所”。


本报融媒体记者 白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