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阅读方式呈现多元化
随着新阅读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阅读方式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10月8日,记者走进我市部分图书馆和书店,采访了一些阅读爱好者,发现市民的阅读方式已逐步开始向多元化发展,纸质阅读、电子阅读、有声阅读……线上线下各种阅读方式同步进行,已成为如今人们最常见的读书状态。新时代新阅读,正以多种形式呈现。
阅读纸质书籍最静心
当天下午,记者走访市区几家书店发现,前来选书和看书的读者很多。各大书店为了吸引更多读者,首先从硬件上对书店进行改造升级,将传统、单一的书店改造成集读书、休闲、文化创意于一体的综合性书店,为读者提供清心优雅的阅读空间,吸引一大批读者前往购书阅读。
“纸质阅读仍受市民欢迎。”新华书店长江路店门市部主任张继刚告诉记者,数字化阅读虽然越来越普及,但仍有不少家长更青睐于让孩子阅读纸质书,纸质书不仅方便做标注,还可以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视力。“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也在不断开展文化活动,意在让更多人加入阅读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张继刚说,“在阅读方式多元化的今天,每一种阅读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就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是养成阅读好习惯。”
“拿着纸质书籍,我才觉得自己是在看书。”市民董丽丽说,相比电子书,她倾向于看纸质书。手捧一本书翻阅纸张,比托着一部电子产品滑动屏幕更能让人静下心来,体会书中韵味及阅读带来的愉悦。上班族蔡晓慧同样也更青睐于纸质阅读。她说,因为平时上班总是要面对电脑和手机,阅读纸质书可以减少面对电子产品的时间,而且读起来更有仪式感。
记者了解到,除了年轻人外,我市很多老年人也钟情于到书店阅读。退休后的杜彦杰多年来一直保持着阅读的好习惯,他告诉记者:“我自小就爱看书,年轻的时候忙于工作,静下心来看书的时间不多。退休后,终于有了大把的阅读时间,书店有安静舒适的阅读氛围,让浮躁的心立刻平静下来。”
线上阅读受年轻群体青睐
对很多“上班族”来说,结束了一周紧张忙碌的工作,周末只想好好休息,而去实体书店选购图书需要消耗不少时间和精力,也让许多渴望放松身心的“上班族”提不起兴趣。所以,很多人选择了网络书店。
工作多年的孙伟说:“我挺爱看书的,以前也买过不少书。现在家里的书柜存放的都是以前买的书,现在电子阅读产品既方便又快捷,种类也很齐全,我闲下来就会看看电子书,不用花时间去书店选购。”
很多与孙伟一样的年轻人平时的工作、生活节奏太快,没有太多时间坐在书房里“啃书”。因此,他们更多地将阅读“阵地”转移到了网络上,用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等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完成读书计划,非常方便。
在行政单位上班的张涵是一名党员,注册了学习强国App后,张涵最初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学习的,没想到平台上丰富的学习内容让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每天在工作之余,抽空看点时政文章,听听音乐,分享趣闻、收藏经典、学习范文、完成答题,感觉也挺有意思的。尤其是与同事比赛挑战答题成功后,还有小小的喜悦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年轻人平时工作忙,休息日就想在家好好休息放松,不想把时间花费在去实体书店选购纸质书上面,大多数人选择的读书方式就是从网络书店购书和通过电子阅读产品学习。在他们看来,看电子书容易将阅读时间碎片化,也导致降低了阅读的专注性以及持久性,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特点更像是一种浅阅读。
有声阅读成“新宠”
不分时间地点,只要有一部手机和一副耳机,便可随时享受有声阅读。“听书”正在成为潮流,也让原本不爱阅读的人爱上了阅读。
记者在多个听书App上看到,各种类型的有声书目非常丰富,既包括《红楼梦》《资治通鉴》《孙子兵法》等传统经典,又包括《三体》《盗墓笔记》《雪中悍刀行》等当下流行书籍,涵盖小说、纪实文学、相声评书、百科知识等。
“健身、购物、做家务时都能听。”市民孙浩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大学时是个“书虫”,工作后日益繁忙,减少了阅读量,当他发现了有声图书后,再次打开了阅读的大门。“刚开始也不习惯,只能听些消遣类小说,慢慢适应后,稍专业的图书也能听进去了。”在孙浩看来,如今生活节奏加快,想要提高阅读效率,就得把破碎的时间都利用起来,利用有声的方式阅读,可以打破很多场景的限制。
“原来不喜欢‘听书’,晚上休息的时候总是拿着手机不是刷抖音,就是追剧,长期下来感觉很伤视力,而且容易失眠。后来就开始尝试‘听书’,一本书听下来眼睛也可以休息,很多书配上舒缓的音乐还有助眠的功效,渐渐我就爱上了‘听书’。”今年30岁的杨晓梅讲述了自己爱上“听书”的原因。“95后”的夏夏告诉记者:“听书可以解放双手、双眼,将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比如上下班、做家务时都可以听书。我‘听书’已有两年了,我听过专业的书籍、有趣的小说,这些书籍帮助我培养了读书的兴趣,好的阅读习惯将一直帮助我获取更多的知识。”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