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商丘要闻

张清云:深藏功名 乡村躬耕六十年

2023-07-24 05:02:45 来源:商丘日报

  7月21日,宁陵县赵村乡桑庄村的一处农家小院里,92岁的抗美援朝老英雄张清云听说记者前来采访,慌忙走出堂屋,和我们一一握手。老人精神矍铄、步履坚稳、满面春风。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他侃侃而谈,让我们一下子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

  1950年2月,18岁的张清云参军入伍,后来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119师357团的一名战士。从1950年的10月25日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到1953年的10月27日战后返国,他在朝鲜战场经历了近百场战斗的洗礼。

  “我们当时跨过鸭绿江是乘坐火车过去的,跨过国境线不久,就是战场了,我们从闷罐车上下来,就遭到了敌机的轰炸,场面惨烈。”张清云老人回忆说。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砥平里地区对“联合国军”实施的进攻战斗是最惨烈的一仗。1951年2月1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从北面和东面向砥平里攻击。敌军武器装备先进、防御工事坚固,飞机还在空中猛烈轰炸。“那场战斗打下来,好多战友都牺牲了,鲜血染红了阵地,我们连最后只剩下4个人,部队不得不撤出战斗。我们是六连六班,班长叫徐亚柱,他也不幸牺牲了。”回忆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张清云眼含泪水。

  怀着对敌军的仇恨,砥平里战斗之后战士们打起仗来特别勇敢。在之后的战斗中,由于我志愿军作战勇猛,敌军节节败退。“我们一直追着打,一直攻占汉城(今韩国首都首尔)。由于敌军火力封锁,志愿军粮草供应不上,弹药也缺乏,只好撤退到三八线。”张清云说。

  1952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美军对140高地的争夺战,也让张清云一辈子忘不了。“先是我们占领了140高地,敌人当然不甘心,又向山上反击过来,战斗很激烈。俺那两个加强排一共102人,最后只就剩15个人,两个排长也都牺牲了。生死关头,怎么办?我是当年7月1日火线入的党。我说我是党员,大家都听我的,人在阵地在,决不后退一步。敌人连续反扑4次,我们打退敌人4次,守住了阵地,打死敌人80余人。”张清云说,“我右胳膊上至今还有两处深深的伤疤,左耳朵也震聋了。”

  记者采访得知,在朝鲜惨烈的战场上,张清云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由于其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他多次受到了部队的嘉奖,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火线入党,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至今,老人的胳膊、手掌上仍清晰可见战斗留下的痕迹。

  1957年5月复员时,张清云选择回到家乡务农。由于勤劳肯干有威信,他当过初级社的社长、生产队的队长和村委会干部,带领乡亲们一起搞好农业生产。他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把余生献给了这片热土。他深藏功名60多年、一生清贫,展现出的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赤子初心。

  “想想战场上那些牺牲的战友,我觉得能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还争什么名和利?这辈子能当兵,跨过鸭绿江和美国兵交战,保家卫国,我觉得这辈子值了,从没有后悔过!”张清云坚定地说。

  面对镜头,张清云老人用他的记忆和经历,缓缓道出那些战争的残酷、环境的艰苦,那许许多多只有亲历者才能够讲出的细节,让我辈看到胜利的来之不易。

  “现在我非常满足,每月领着几千块钱津贴,我感谢党的领导,感谢党的好政策!”采访结束时,老人开心地说。


本报融媒体记者 成绍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