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 >> 应天时评

带领乡亲学艺增收是非遗传承的可靠路径

2023-05-22 02:35:01 来源:商丘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以非物质形态而存在的并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世世代代相传承的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色性和地域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然而在现实中,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或因传承人减少,或因影响力趋弱,逐步消失,如上世纪50年代,我国有戏曲戏剧368个种类,到80年代初减少到317个,2005年只剩下267个,其中一半剧种只能业余演出,有60个剧种没有保存音像资料。由此不难看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紧迫而重要。在目前碎片化和市场化的保护策略下,“非遗”保护正陷入愈保护愈消亡的境地。究其原因,大多数“非遗”是群体性拥有的,把着眼点放在社群环境的维护上,才能构建起强大的基础。“非遗”没有社会受众和群体基础,就没有强大的“生命力”,保护的边际效应也会趋弱,最终面临消亡的风险。

  广西罗城仫佬山乡剪纸艺人罗华清在村里开设“仫佬族剪纸技艺展示传习馆”,亲手传授乡亲们学习剪纸技艺,带领大家制作香囊、绣花鞋和衣帽、手提包饰品等仫佬族剪纸特色文创作品,在传承仫佬族文化的同时,促进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从这个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例子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需要结合市场经济环境,找到一条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保护路径,如此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外部供血到自我造血的转变,最终达到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目的。

  我国是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目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已达1557项。从已有的经验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是必然路径。但在市场化的探索过程中,始终存在市场困惑。为此,除了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外,还需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人要基于保护的初衷出发,变个人封闭为群体开放,改变传统技艺的私传模式,向更多有兴趣和爱好的人开放,尤其是要针对特定群体开展普及与推广,像农业生产那样走“基地+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如此才能形成规模效应,让非物质文化在商业化过程中站稳脚跟,实现致富增收。

  对于各级政府来说,不妨借助于乡村振兴这个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资金和政策要素的作用,通过政策杠杆的撬动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和市场化铺平道路,最终让保护预期成为现实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