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理论 >> 应天时评

给“路边摊”一点空间

2023-05-22 02:35:01 来源:商丘日报

  “小巷生烟火,明光照夜空。引来城外客,醉倒座边翁。酒屋霓灯绿,商家日子红。何须求大雅,方寸也兴隆。”这是中国诗歌网上一首名为《地摊》的诗,描绘的是城市街区普通群众日常生活的温暖画卷。

  前些年,不少城市为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下大力气治理“路边摊”,使“路边摊”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特别是反反复复的疫情形势,让一些城市治理的思路开始发生转变,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逐渐占据了主流,精细化和人性化管理让有条件解禁“路边摊”的做法开始频见于各级政府。

  近日,深圳将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的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无数网友由衷点赞。新修订的《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将允许街道办根据方便群众、布局合理、监管有序的原则划定摊贩经营场所,并拟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这意味着深圳继北京、上海、兰州等地之后,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

  其实在很多中小城市,“路边摊”从未走远。商丘市平原路与建设路三局公园附近,每到周末宛若农村集贸市场,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衣服的、卖花鸟虫鱼的、卖古玩瓷器的,仿佛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神火大道东边宜兴路规范管理的夜市,无论冬夏,一到傍晚各种小吃摊一字摆开,还有卖玩具和零食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路边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人间烟火,也是城市中的勃勃生机。“路边摊”作为一种边缘性的城市经济活动,曾是一道沾染着烟火气息的城市风景,各个商贩们吆喝着自己种的农产品、手工制作的小物件、日用百货等,与人们进行着讨价还价,让高楼林立的城市增添了不少生活气息,也增添了更多温暖画面。

  随着时代发展,“路边摊”经济形态与经营形式也在变化更新,“后备箱”地摊越来越多,更有不少年轻人加入其中,在街头售卖文创产品、新式奶茶、个性咖啡,这些具备创新创业属性的“地摊”,不断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灵动的活力。

  在杭州,武林之星“O2Park武林夜”市集上,咖啡特调小点心、烤肠肉串卤味摊、手办饰品小玩具……一个个“路边摊”吸引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成都,街头到处是撸串的市民和游客,一根根长长的竹签,串起一片片新鲜食材,一边喝啤酒一边品美食,好不惬意;在淄博,街头烧烤三件套——火炉、小饼和蘸料,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来到这里,坐着马扎、围着方桌,天马行空地聊天……“路边摊”在全国很多城市“卷土重来”,主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城市管理政策的宽松。

  中央文明办已经明确,从2020年开始,占道经营、流动商贩等不再被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考核,这为城市解禁“路边摊”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务院发布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则明确规定,在划定区域摆地摊无需营业执照,这也使“路边摊”回归有了更充足的理由。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期待更多城市因地制宜,多动脑筋,给“路边摊”一点空间,以个性化的扶持方案塑造符合城市区域功能且具有城市特色的“摊景”,形成良好的“摆摊生态”,让“路边摊”持续留在城市生活之中,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