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 >> 河南新闻

牢记嘱托·沿着足迹看变化 郑州篇丨大河之滨春潮涌

2023-03-28 09:28:40 来源:河南日报

殷切嘱托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1.png

繁忙的郑州国际陆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阳 胡舒彤

仲春时节,位于黄河之滨的郑州,山明水秀、春意涌动。

2014年5月和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郑州实地考察调研,深入企业工厂、走进开放口岸,谈创新、话转型,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

厚望如山,催人奋进。连日来,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足迹回访,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游人如织,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潮涌,郑州国际陆港活力满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郑州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行稳致远。

12.png

黄河国家地质公园。

黄河岸边“新”意浓浓

3月24日,位于郑州市惠济区的黄河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

“4月1日黄河保护法即将全面实施,近日来馆里开展主题活动的团体特别多。”该馆社教部主任张笑蕾说。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博物馆,走进展厅参观展览,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水患治理、生态保护等的历史变迁。

三年多过去了,总陈列面积不过1200平方米的黄河博物馆内看似变化不大,实则“新”意浓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接待量的成倍增加。从一天四五场讲解,到现在每天十场左右。”张笑蕾说。

在千秋治河展厅,一张风化严重、盐碱侵蚀石头的图片诉说着黄河水患带来的灾难。“这是历史上黄河经历的最大一次水患,36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95后的讲解员张明月说,在三门峡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谣:道光二十三,黄河涨上天;冲了太阳渡,捎带万锦滩。

“正因为历史上黄河水患带来那么多灾难,才让如今的黄河安澜显得如此可贵。”张明月感慨。

在交流中,张明月兴奋地告诉记者,这两天,老家商丘有考古新发现,因黄河泥沙淤积导致宋国故城“城摞城”现象。“黄河文化博大精深,有学不完的知识,讲不完的故事。”

除了慕名前来参观的游客,渴望到博物馆里当志愿者的人也越来越多。趁着出国留学前夕,浙江大学毕业生闵媛媛正在这里做义工。

“虽然从小生活在郑州,但并没有深入了解过黄河,通过社会实践,我要把黄河故事带到国外,让更多的人认识黄河,传播黄河文化。”闵媛媛说。

当络绎不绝的游客在黄河博物馆内汲取文化营养时,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内,春风沉醉,游人如织。

2019年9月17日,在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观景平台,习近平总书记眺望黄河郑州段,但见天高水阔,林草丰茂,一片勃勃生机。

近年来,围绕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做了一系列“加减法”。

“在污染源的处理上做减法。”郑州黄河文化公园经济发展局负责人毛志明说,从2019年底开始,园区对可能造成污染的业态进行优化,紧挨河道的餐饮、住宿等度假区域进行拆迁,牺牲经济收入,为生态让路,增强园区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生态修复上做加法。站在炎黄广场上,朝着炎黄二帝雕塑的方向望去,绿色的松树、柏树中,夹杂着一些粉色桃花。“这是去年新栽的,通过见缝插针,补植补栽,从绿化到彩化,园区正在从绿起来向美起来转变。”毛志明说。

与此同时,黄河国家地质公园通过传播方式上的创新,夯实文化软实力,编制研学课程,探索黄河文化的转型升级,利用科技手段,让黄河文化活起来。

2.png

3月27日,郑州市中铁装备盾构机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组装盾构机。

创新发展高端制造

3月26日,在国网新源河南洛宁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上,中铁装备的技术服务人员正为国产首台大倾角斜井“永宁号”TBM提供现场技术服务。

据介绍,为防止上千吨的斜井TBM从接近40度的坡上下溜,他们设计了双重防溜车系统,增加设备的掘进和换步可靠性。该项技术的运用不仅验证了设备的稳定性,为项目如期完工提供了强力保障,还填补了我国大倾斜井施工建设领域的技术空白,在我国掘进机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中铁装备创新工作室,谈及2014年向总书记汇报盾构机原理的情景,中国中铁装备集团首席专家王杜娟说:“场景历历在目。我们始终牢记嘱托,胸怀‘国之大者’,研制了世界最大直径TBM、首台紧凑型超小转弯半径TBM等一大批创新产品,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

近年来,随着宇通客车、民权制冷等越来越多的品牌崛起,河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支持制造业“头雁”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整合国内外优质品牌资源;支持具备条件的地方建设商标品牌示范基地,培育品牌产业集群的步伐越走越坚定。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郑州煤矿机械集团时指出,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

春日的郑煤机产业园,结构件生产线焊工师傅手持焊枪,火热的焊花从枪口喷出;电液控生产线设备高速运转,机械手上下料灵活高效,物料配送智能快速,天车叉车往返来回……园区到处都在演绎拼经济的“春耕”景象。

多年来,郑煤机牢记嘱托,深耕装备制造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做大做强民族工业。煤机业务板块坚持以智能驱动产品成套化发展,以数字驱动业务全流程变革,持续引领煤矿综采行业发展方向;汽车零部件业务板块在做强做优传统业务的同时,全面探索和启动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最新公布的202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1%。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8.0%,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5.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2.9%。

通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河南成功研发出全球采高最高液压支架、国内首款无人驾驶纯电动拖拉机等产品,在高铁轴承、光互连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正引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328070919.png

繁忙的郑州国际陆港。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摄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近年来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契机,在开放通道、开放平台、开放环境等方面狠下功夫,对外开放呈现新面貌。

3月19日10时许,伴随着长长的汽笛声,首趟中欧班列(中豫号·安阳)满载110台挖掘机从河南万庄铁路专用线二号线驶出,将经由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一路向西直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此条班列的开通,标志着我省又多了一条融入“一带一路”及国际贸易的新通道。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州国际陆港时对河南加快对外开放提出要求:“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

九年来,中豫港务集团畅通了内陆河南通向欧洲、中亚、东盟以及日韩等四个方向的国际物流干线通道,连接空港、海港,通过空铁、海铁联运过境中转,实现“陆海空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2022年3月,中豫港务集团揭牌成立,聚焦优势再造和制度型开放战略,布网连链、攥指成拳,打造全省陆港业务“一张网”,河港业务“一条链”,着力推进将分散优势变为集中优势。同年4月,河南中欧班列统一命名“中欧班列(中豫号)”,五地六列中欧班列分别从位于郑州、洛阳、新乡、漯河、南阳的铁路场站同时出发,开往欧洲、中亚和RCEP成员国越南、泰国、老挝等。

河南中欧班列开行线路由最初的单一线路和口岸,目前初步构建了“多站点多口岸”国际物流网络和“1+N”境内外物流枢纽体系,畅通郑州通向欧洲、中亚、东盟以及日韩等四个方向的国际物流干线通道,境内外合作伙伴超过6000家。截至2月底,全省中欧班列(中豫号)累计开行7711列,累计货值293.4亿美元。

3月的信阳港·淮滨中心港,集装箱装卸一派繁忙。河南制造的家具登船通过海河联运方式运往欧洲;澳大利亚的铁矿砂、江苏纺织品所需原料从这里运进国内……去年6月,河南省“两河两港”内河航运6个项目开工;8月河南中豫港口集团揭牌成立,负责全省四级及以上航道、港口、岸线和临港产业等领域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随着全省内河航运功能复苏和重大项目开工,‘豫货出海’‘海货入豫’将越来越顺畅。”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港口部经理李炜说。

目前,河南内河水运主要以化工产品、矿产品、建筑材料、钢铁、粮食、板材、煤炭等大宗类货物运输为主,2022年全省水运完成货物吞吐量4271万吨。

随着RCEP的深入实施及我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能力的提升,河南打造对外开放大通道逐渐通畅。郑州海关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全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54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2%,规模居全国第8位,跃居中西部第1位。

暖风吹拂的三月,中原大地正百舸奋楫,扬帆远航。

记者手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晓阳 胡舒彤

连日来,记者深入黄河沿岸、企业工厂采访,各行各业牢记总书记嘱托,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创新成为一大高频词。

围绕生态保护和黄河文化,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做了一系列“加减法”,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和手段,赋能黄河文化数字化,努力打造黄河文化的会客厅;中铁装备研制了世界最大直径TBM、首台紧凑型超小转弯半径TBM等一大批创新产品,用实际行动推动中国制造业走向世界;郑煤机做强做优传统业务的同时,全面向新能源领域转型,并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中豫港务集团畅通内陆河南通向欧洲、中亚、东盟以及日韩等四个方向的国际物流干线通道,连接空港、海港,实现“陆海空丝绸之路”的无缝衔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放眼全省,河南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创新潮水如同当下的浓浓春意,在各行各业奔腾涌动,中原儿女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赓续前行、奋勇争先。

微信图片_20230328070807.jpg

责任编辑: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