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皆为“四海”酒 “醉心”文化根商丘

文/图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鲁超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9-06-11 02:11

王四海在把玩他收藏的酒器

王四海和他收藏的部分“商丘老酒”

喜欢喝酒的人很多,但能够谈起酒文化来“一套一套”的恐怕就不多了。

王四海,为人爽朗,就如同豫东盛产的白酒,清澈、甘甜、醇香……

喝酒,很多人都会,但如王四海收藏200多瓶老酒的恐怕就不多了。

也许,家中藏有几件别致酒具的人也有不少,但像王四海能够拿出远至新石器时期的酒具,近到清末酒具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关于酒文化,王四海有着不止一个梦想:希望能够收集到更多商丘本地所产的老酒,记录下时代的印记;想写一本关于酒文化的书,将自己所有对于酒文化的理解都囊括其中;期待能够建起民间的酒文化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共同分享历史悠久并且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酒痴”

王四海,是商丘车站的一名铁路职工,一位土生土长的豫东汉子。爽朗、乐观、爱交朋友的王四海经常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把酒言欢。

在王四海的酒柜里,记者很快就被琳琅满目的各种老酒看花了眼。其中,有记者幼时有些许记忆的老酒,也有不少是从未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老酒。甚至,多种老酒当年的厂家早已经不被人所知了。

“河南省是中国酒文化的重地,咱商丘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但有张弓、林河等知名白酒品牌,每个县也都曾经有酒厂,生产出许多品牌的白酒。”王四海说,最初接触到老酒的时候,自己瞬间就唤起了曾经的记忆,并且有种时光追溯的感觉,“有的酒是年轻时候曾经喝过的,有的酒则只是小时候见过的”。

王四海说,许多人家中的藏酒,往往都是将价格贵的酒保存了下来,而比较便宜的则通常都被喝掉了。“放有茅台、五粮液等名贵酒品的人有很多,但对于咱商丘本地产的一些张弓、林河、睢酒等当时售价并不高的酒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就非常少了。”

王四海认为,如果再不对这些商丘本地所产的老酒进行保护,恐怕以后就难见到了。

正是因为性格开朗和爱交朋友,王四海喜欢和收集老酒的事情得到朋友的支持。

“多年来,很多朋友只要遇到了老酒都会帮忙给收集过来。”王四海笑言,虽然自己喜欢喝酒,但是对于商丘本地所产的老酒却从来也不舍得喝,“这样的老酒可以欣赏,可以交换,咋舍得喝啊!”

王四海说,他如今的存酒除了自己寻觅和朋友帮忙收集的以外,还有一些是交换来的,“同样的一款酒,如果我收集到了多瓶的话,就可以拿出一些来去交换自己没有的”。

王四海的老酒都是2000年以前生产的,有200多瓶。在这些藏酒中,大部分是1992年之前的。“在收集的时候,我都是以1992年之前所生产的老酒为主,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勾兑酒,当时的白酒都是真正的酿造酒。”王四海说。

王四海很享受站在酒柜前欣赏自己的藏酒,俨然一位“酒痴”。他说,看着这些藏酒,就能够感觉到商丘酒的历史被定格在了展柜内。

“酒话”

在收集老酒的过程中,王四海发现了酒器中有着更加丰富的文化,于是,他的藏品中也包括进去了酒器等物品。

“酒器最能直观反映出酒的酿造和发展过程,也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里的酒文化。”王四海说,最初中国出现的酿造酒只是酒精度数很低的果酒和米酒,在元代流入欧洲酿酒技术以后,才出现了酒精度数高的白酒。“正是因为酒精度数的变化,所以越早的酒器容量往往就越大,而时代越近的酒器,因为酒精度数高了不少,就变得越小了。”

除了酒器容量的变化,酒器的造型也因酒风与文化相互交融出现着变化。王四海说,“在唐代之前的酒具中酒杯的造型基本上都是有着双耳的耳杯,因为当时的礼仪方式要求必须双手持杯才能体现出尊重,但由于双耳杯运输不方便和容易破碎,在唐代以后就出现了单耳的耳杯。”

酒器的材质,也因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着变化。“古人饮酒时,是非常高雅的行为,往往都是文艺雅士聚集在一起的社交和娱乐活动。”王四海说,也正是因为古时有着曲水流觞的饮酒方式,所以才出现了漆器的酒具。“漆器的酒具盛上酒之后,还可以漂浮在水上,文艺雅士可以一边吟诗作赋,一边取用漂浮在水上的美酒。”

王四海收藏酒具的展柜也如同老酒展柜一样琳琅满目。从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酒具,到齐家仰韶文化的酒具,再到清末的酒具……王四海所收藏的材质涵盖了陶器、铜器、漆器、瓷器、角(骨)器、木器、椰壳、玉器、石器等造型各异的400多件酒具,告诉着你中国酒的文化,酒的历史。

酒与商

王四海说,喜欢上酒文化和他是地道商丘人和热爱商丘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丘是三商之源,而商业的出现和发展都是离不开酒文化的。”王四海说,当商业在商丘出现的时候,当时的商人不但会酿酒,而且也开始经营酒了。“以物易物的商业模式下,运送和交换的商品中就有酒。”

王四海从研究中认为,在商丘建都的商朝,也是一个饮酒非常厉害的时代。“酒在那个时代非常珍贵,在祭祀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俗话说的敬天敬地敬鬼神就一定要用酒来进行。而家喻户晓的‘酒池肉林’的故事,也说明了当时的饮酒盛行。”

“‘勒马回首望张弓’是咱商丘人都知道的一句话,这段历史典故就证明了东汉时商丘就已经有了张弓酒。”王四海说,“西汉时的梁孝王刘武还在商丘大地上修建了有着‘占地三百里’之称的梁园,而文艺墨客则常在宏大的皇家园林内举行梁园雅集。雅集就是文人墨客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作对,当年司马相如就曾经在梁园雅集上写出过《梁园赋》。”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酒文化,王四海的收藏中也囊括了关于酒文化的画、诗作、图书、器皿、牌刻、雕塑、砖刻等方面的物品。

因为和中国酒文化研究会有交流,王四海的藏品经常被借到外地展览。他说,自己想建一座私人酒文化展览馆,可以传承、记载、展示中国的酒文化,在让更多人了解商丘酒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一下商文化的多元性。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报道
一屋皆为“四海”酒 “醉心”文化根商丘
2019-06-11 02:11   文/图 京九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鲁超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王四海在把玩他收藏的酒器

王四海和他收藏的部分“商丘老酒”

喜欢喝酒的人很多,但能够谈起酒文化来“一套一套”的恐怕就不多了。

王四海,为人爽朗,就如同豫东盛产的白酒,清澈、甘甜、醇香……

喝酒,很多人都会,但如王四海收藏200多瓶老酒的恐怕就不多了。

也许,家中藏有几件别致酒具的人也有不少,但像王四海能够拿出远至新石器时期的酒具,近到清末酒具的人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关于酒文化,王四海有着不止一个梦想:希望能够收集到更多商丘本地所产的老酒,记录下时代的印记;想写一本关于酒文化的书,将自己所有对于酒文化的理解都囊括其中;期待能够建起民间的酒文化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共同分享历史悠久并且博大精深的酒文化……

“酒痴”

王四海,是商丘车站的一名铁路职工,一位土生土长的豫东汉子。爽朗、乐观、爱交朋友的王四海经常会约上三五好友一起把酒言欢。

在王四海的酒柜里,记者很快就被琳琅满目的各种老酒看花了眼。其中,有记者幼时有些许记忆的老酒,也有不少是从未见过也没有听说过的老酒。甚至,多种老酒当年的厂家早已经不被人所知了。

“河南省是中国酒文化的重地,咱商丘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但有张弓、林河等知名白酒品牌,每个县也都曾经有酒厂,生产出许多品牌的白酒。”王四海说,最初接触到老酒的时候,自己瞬间就唤起了曾经的记忆,并且有种时光追溯的感觉,“有的酒是年轻时候曾经喝过的,有的酒则只是小时候见过的”。

王四海说,许多人家中的藏酒,往往都是将价格贵的酒保存了下来,而比较便宜的则通常都被喝掉了。“放有茅台、五粮液等名贵酒品的人有很多,但对于咱商丘本地产的一些张弓、林河、睢酒等当时售价并不高的酒能够保存到现在的就非常少了。”

王四海认为,如果再不对这些商丘本地所产的老酒进行保护,恐怕以后就难见到了。

正是因为性格开朗和爱交朋友,王四海喜欢和收集老酒的事情得到朋友的支持。

“多年来,很多朋友只要遇到了老酒都会帮忙给收集过来。”王四海笑言,虽然自己喜欢喝酒,但是对于商丘本地所产的老酒却从来也不舍得喝,“这样的老酒可以欣赏,可以交换,咋舍得喝啊!”

王四海说,他如今的存酒除了自己寻觅和朋友帮忙收集的以外,还有一些是交换来的,“同样的一款酒,如果我收集到了多瓶的话,就可以拿出一些来去交换自己没有的”。

王四海的老酒都是2000年以前生产的,有200多瓶。在这些藏酒中,大部分是1992年之前的。“在收集的时候,我都是以1992年之前所生产的老酒为主,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勾兑酒,当时的白酒都是真正的酿造酒。”王四海说。

王四海很享受站在酒柜前欣赏自己的藏酒,俨然一位“酒痴”。他说,看着这些藏酒,就能够感觉到商丘酒的历史被定格在了展柜内。

“酒话”

在收集老酒的过程中,王四海发现了酒器中有着更加丰富的文化,于是,他的藏品中也包括进去了酒器等物品。

“酒器最能直观反映出酒的酿造和发展过程,也能够展现出不同时代里的酒文化。”王四海说,最初中国出现的酿造酒只是酒精度数很低的果酒和米酒,在元代流入欧洲酿酒技术以后,才出现了酒精度数高的白酒。“正是因为酒精度数的变化,所以越早的酒器容量往往就越大,而时代越近的酒器,因为酒精度数高了不少,就变得越小了。”

除了酒器容量的变化,酒器的造型也因酒风与文化相互交融出现着变化。王四海说,“在唐代之前的酒具中酒杯的造型基本上都是有着双耳的耳杯,因为当时的礼仪方式要求必须双手持杯才能体现出尊重,但由于双耳杯运输不方便和容易破碎,在唐代以后就出现了单耳的耳杯。”

酒器的材质,也因有多方面的原因而出现着变化。“古人饮酒时,是非常高雅的行为,往往都是文艺雅士聚集在一起的社交和娱乐活动。”王四海说,也正是因为古时有着曲水流觞的饮酒方式,所以才出现了漆器的酒具。“漆器的酒具盛上酒之后,还可以漂浮在水上,文艺雅士可以一边吟诗作赋,一边取用漂浮在水上的美酒。”

王四海收藏酒具的展柜也如同老酒展柜一样琳琅满目。从新石器时期的马家窑酒具,到齐家仰韶文化的酒具,再到清末的酒具……王四海所收藏的材质涵盖了陶器、铜器、漆器、瓷器、角(骨)器、木器、椰壳、玉器、石器等造型各异的400多件酒具,告诉着你中国酒的文化,酒的历史。

酒与商

王四海说,喜欢上酒文化和他是地道商丘人和热爱商丘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商丘是三商之源,而商业的出现和发展都是离不开酒文化的。”王四海说,当商业在商丘出现的时候,当时的商人不但会酿酒,而且也开始经营酒了。“以物易物的商业模式下,运送和交换的商品中就有酒。”

王四海从研究中认为,在商丘建都的商朝,也是一个饮酒非常厉害的时代。“酒在那个时代非常珍贵,在祭祀中也是不可缺少的物品,俗话说的敬天敬地敬鬼神就一定要用酒来进行。而家喻户晓的‘酒池肉林’的故事,也说明了当时的饮酒盛行。”

“‘勒马回首望张弓’是咱商丘人都知道的一句话,这段历史典故就证明了东汉时商丘就已经有了张弓酒。”王四海说,“西汉时的梁孝王刘武还在商丘大地上修建了有着‘占地三百里’之称的梁园,而文艺墨客则常在宏大的皇家园林内举行梁园雅集。雅集就是文人墨客一边饮酒一边吟诗作对,当年司马相如就曾经在梁园雅集上写出过《梁园赋》。”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酒文化,王四海的收藏中也囊括了关于酒文化的画、诗作、图书、器皿、牌刻、雕塑、砖刻等方面的物品。

因为和中国酒文化研究会有交流,王四海的藏品经常被借到外地展览。他说,自己想建一座私人酒文化展览馆,可以传承、记载、展示中国的酒文化,在让更多人了解商丘酒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一下商文化的多元性。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拆迁致施工延误 今年将进行完善
新井盖“上岗” 安全隐患被解除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盛夏中感受柘城跨越 ...
一把钢卷尺“流浪地球”
【“两城”联创在行 ...
“三夏”麦田守望者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