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小康 夏邑在发力

本报记者 韩 丰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7-10-16 07:55

巍峨壮观的“天下第一长寿阁”这一地标性建筑成为县城一大景点。刘守良 摄

仙鹤雕塑亮相夏邑。本报记者 韩 丰 摄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夏邑人民为圆梦小康扎实奋斗,创造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5098元、5445元增加到24179元、9415元。

夏邑是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以来,该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发力,已完成脱贫人口88202人。其中,2016年完成脱贫退出20个村,减贫人口38000人,占省市下达脱贫目标任务的102.5%。在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观摩评比中,位居全市第一名。去年年底,在代表河南省迎接全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中,其经验和做法得到了考核组充分肯定,形成了夏邑“新模式”。

按照“倒排工期、攻坚拔寨”要求,夏邑计划2017年脱贫59个村、16000人;2018年将全面脱贫摘帽。如今,扶贫进展如何?能否完成既定目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到夏邑农村进行了专访。

地处夏邑县北岭镇南端的孙后寨村,8年前还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仅有3000元的经济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孙后寨村村主任孙坚在村里成立了坚佳果蔬种植合作社。依托全村种植西瓜和辣椒的优势,引导群众采取贷款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形式,扩大果蔬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村里西瓜种植大棚达2000个。一举挖掉了“穷根子”,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

2014年,该县制定了《夏邑县特色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等13个配套方案和办法。围绕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这三条主渠道,全县24个乡镇持续发力,努力促使低收入农民腰包鼓起来。

夏邑的产业富民之路,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培养农民“触网”创业,电商扶贫风生水起。目前,全县已开各类网店2000余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网销各类产品近百种,电商扶贫成为精准脱贫的崭新亮点。

走进夏邑县何营乡王营村,记者被村里独特的建筑所吸引,该村面临夏桑路,村民大都聚居在马路两旁,而且住房的建筑结构出奇地一致:前面是临街店铺,后面是工厂厂房。陪同我们采访的乡电商办主任申永亮笑着对我们说:“这是王营村独特的建筑,戏称为‘前店+后厂’。”

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去年被阿里巴巴集团认定为中国淘宝专业村,转眼间走红全国。

记者在村支部书记王圣雷那里了解到,全村1600人,因枣夹核桃在网上销售走红,全村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就有1000人左右,全村的淘宝网店就有100多家。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1万元。

培育扶贫企业。夏邑紧紧抓住被国家质监总局定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机遇,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首选产业,全县双孢蘑菇标准菇房发展到1.1万座,重点村200余个,年产量16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种植户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已带动8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利用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农村土地流转、产业脱贫担保贷款、资产收益等各种方式,引导和扶持华鹏棉业、方舟棉业、双联肉食、雪玉粉业等200多家骨干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扶贫帮扶,吸纳贫困人口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在贫困村兴建各类原料生产基地150多个,发展优势特色产业30多万亩。太平镇扶持骨干花卉园林公司在多个乡镇流转土地,建立花卉苗木基地20000亩,带动2200贫困户实现增收和稳定脱贫。双联肉食有限公司在骆集乡建设6个“村企共建村”, 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新建现代化、标准化肉鸭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2016年带动基地农户发展肉鸭10万只,鸭农年均增加收入20%以上。

着力金融扶贫。该县出台《夏邑县财政扶贫互助资金支持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划拨2500万元政府贷款担保金,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信社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放大5倍原则,贫困家庭可以使用5万元的3户担保贴息贷款,2016年已经发放8000万元扶持贷款。同时,县财政拿出1500万元资金,联合河南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为全县所有贫困家庭购买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努力实现扶贫路上零风险。按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1:5的比例,由银行组织发放企业生产经营性贷款,每家龙头企业最多可贷3000万元,并要求企业每贷款10万元新安排1名贫困人员就业,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制定了《夏邑县精准脱贫项目辅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政府和贫困户协议形式,对贫困对象精准脱贫每户注入一定的项目辅助资金,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实现“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对贫困户产业发展予以奖励,并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标准。目前已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开,已发放到户948.02万元,惠及贫困户3630户。

策划:刘道明 郭文剑

本期统筹: 宋圣英 苏强华 袁正建 胡绪全 侯国胜 韩 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改革•印记—河南篇
全面建小康 夏邑在发力
2017-10-16 07:55   本报记者 韩 丰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巍峨壮观的“天下第一长寿阁”这一地标性建筑成为县城一大景点。刘守良 摄

仙鹤雕塑亮相夏邑。本报记者 韩 丰 摄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夏邑人民为圆梦小康扎实奋斗,创造了丰硕成果。五年来,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15098元、5445元增加到24179元、9415元。

夏邑是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以来,该县紧扣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发力,已完成脱贫人口88202人。其中,2016年完成脱贫退出20个村,减贫人口38000人,占省市下达脱贫目标任务的102.5%。在2016年全市脱贫攻坚观摩评比中,位居全市第一名。去年年底,在代表河南省迎接全国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中,其经验和做法得到了考核组充分肯定,形成了夏邑“新模式”。

按照“倒排工期、攻坚拔寨”要求,夏邑计划2017年脱贫59个村、16000人;2018年将全面脱贫摘帽。如今,扶贫进展如何?能否完成既定目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到夏邑农村进行了专访。

地处夏邑县北岭镇南端的孙后寨村,8年前还是一个年人均纯收入仅有3000元的经济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孙后寨村村主任孙坚在村里成立了坚佳果蔬种植合作社。依托全村种植西瓜和辣椒的优势,引导群众采取贷款入股、土地入股、劳动力入股等形式,扩大果蔬种植规模达到1000亩。村里西瓜种植大棚达2000个。一举挖掉了“穷根子”,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

2014年,该县制定了《夏邑县特色产业扶持脱贫实施方案》等13个配套方案和办法。围绕产业富民、就业富民、创业富民这三条主渠道,全县24个乡镇持续发力,努力促使低收入农民腰包鼓起来。

夏邑的产业富民之路,积极探索“电商+扶贫”模式,培养农民“触网”创业,电商扶贫风生水起。目前,全县已开各类网店2000余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网销各类产品近百种,电商扶贫成为精准脱贫的崭新亮点。

走进夏邑县何营乡王营村,记者被村里独特的建筑所吸引,该村面临夏桑路,村民大都聚居在马路两旁,而且住房的建筑结构出奇地一致:前面是临街店铺,后面是工厂厂房。陪同我们采访的乡电商办主任申永亮笑着对我们说:“这是王营村独特的建筑,戏称为‘前店+后厂’。”

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去年被阿里巴巴集团认定为中国淘宝专业村,转眼间走红全国。

记者在村支部书记王圣雷那里了解到,全村1600人,因枣夹核桃在网上销售走红,全村从事生产、加工、销售的人员就有1000人左右,全村的淘宝网店就有100多家。仅此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就突破1万元。

培育扶贫企业。夏邑紧紧抓住被国家质监总局定为“国家级出口食用菌质量安全示范区”的机遇,把食用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首选产业,全县双孢蘑菇标准菇房发展到1.1万座,重点村200余个,年产量16万吨,产值超过12亿元,种植户年人均收入达1万元,已带动8000余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利用产业化扶贫贷款贴息资金、农村土地流转、产业脱贫担保贷款、资产收益等各种方式,引导和扶持华鹏棉业、方舟棉业、双联肉食、雪玉粉业等200多家骨干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直接参与扶贫帮扶,吸纳贫困人口转移就业4000人以上。在贫困村兴建各类原料生产基地150多个,发展优势特色产业30多万亩。太平镇扶持骨干花卉园林公司在多个乡镇流转土地,建立花卉苗木基地20000亩,带动2200贫困户实现增收和稳定脱贫。双联肉食有限公司在骆集乡建设6个“村企共建村”, 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新建现代化、标准化肉鸭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 2016年带动基地农户发展肉鸭10万只,鸭农年均增加收入20%以上。

着力金融扶贫。该县出台《夏邑县财政扶贫互助资金支持贫困户小额贷款贴息实施方案》,划拨2500万元政府贷款担保金,与邮政储蓄银行、农信社签订合作协议,按照放大5倍原则,贫困家庭可以使用5万元的3户担保贴息贷款,2016年已经发放8000万元扶持贷款。同时,县财政拿出1500万元资金,联合河南中原农业保险公司为全县所有贫困家庭购买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努力实现扶贫路上零风险。按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1:5的比例,由银行组织发放企业生产经营性贷款,每家龙头企业最多可贷3000万元,并要求企业每贷款10万元新安排1名贫困人员就业,月工资不低于2000元。制定了《夏邑县精准脱贫项目辅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以政府和贫困户协议形式,对贫困对象精准脱贫每户注入一定的项目辅助资金,通过项目实施有效实现“输血”向“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对贫困户产业发展予以奖励,并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标准。目前已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铺开,已发放到户948.02万元,惠及贫困户3630户。

策划:刘道明 郭文剑

本期统筹: 宋圣英 苏强华 袁正建 胡绪全 侯国胜 韩 丰

责任编辑: 田戈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文化路包河桥路面塌陷 市政部门已计划对桥板进行更换
弱电入地 可破“线杆立在路中间”难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生产车间 热火朝天
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
志愿者在行动
无人机、机器人消防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