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图景 升腾新希望

本报记者 宋圣英 马晓伟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9-06 03:12

  

示范区领导参加义务植树。

  

示范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数字化监管大厅。

  

应天公园内市民在晨练。

  

随处可见的公厕。

  

治理后的包河水质明显改善。

  

民主路与中州路交叉口街心公园内市民在乘凉。

启程于酷暑,在绿茵如画的永城大地穿梭;收官于金秋,在波光粼粼的日月湖旁访谈。8月31日,本报庆祝改革开放40年商丘成就百版大型主题报道全媒体采访组来到县(市、区)最后一站——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这片年轻的热土上,记者体验“示范”,感受创新,叩问民生福祉,聆听时代足音。

2011年5月,伴随着深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商丘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丘新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2012年3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商丘新区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同意设立中共商丘新区工作委员会、商丘新区管理委员会。

从此,在商丘市区东南部,如破土新竹一般,一座座高楼、一块块绿地、一片片园区、一个个社区等相继诞生,一个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逐渐形成,一幅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幸福蓝图徐徐铺展。

示范引领筑起商丘希望

自诞生之始,示范区便承担起先行先试、改革探索的重任。

商丘市委、市政府赋予示范区“按照规定设立机构调整和人事管理权”。“示范区可以按照精简高效、改革创新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同时,优先支持示范区享有各项财政政策。“市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或政策性资金,对示范区建设项目尽可能多地予以倾斜。”支持示范区在金融投资、自主创新体系、城乡统筹、土地流转等领域改革创新,先试先行。支持示范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支持示范区公共资源管理体制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示范区既有新老城区,又有整片农村;既有工业,又有农业,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必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几年来,我们科学谋划,创新实干,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共建共享能力;不断推动项目建设,增强以城带乡能力;不断推动三产协调发展,增强以工促农能力;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示范区党工委书记何振岭说。

2018年1—7月份,示范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亿元,同比增长57%,增长率超过全市3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同时,示范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全市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组团发展伊始美好前途

走进示范区,到处是工地塔吊林立,工厂机器轰鸣,项目建设和生产一派红火景象。示范区坚定不移抓好组团发展和复合型建设。现代电子信息组团、先进装备制造园组团、沙河组团、日月湖组团规划已编制完成,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开发区境内的36亿元的神火铝箔、32亿元的红星百汇、20亿元的海尔工业园、17亿元的香江新能源物流车、12亿元的宝华重汽、10亿元的诚捷锂电装备、10亿元的歌拉瑞电梯等项目正在建设。物流园区境内的民生热电、中原佳海、传化公路港、白云世贸、中部电商园等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和马上运营。商务中心区境内的绿地星级酒店、建业总部港,豫东规划设计院、发投大厦、会展中心、市民中心、日月河工程、森林公园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上突出中高端。对电动车、环保装备等传统产业按照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的要求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进精益制造、品牌制造,支持企业发展个性定制、高端定制,推动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

环境优美营造宜业宜居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示范区新在何处?

新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初秋时节,万物欣荣。漫步于日月湖景区幽曲小径,凉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2017年示范区续建和新建道路62条、改造提升7条。罩面道路总长30.4公里,罩面约70万平方米,全市第一。道路绿化一路一景,木兰大道、晨风大道、商夏路等7个项目已完成;完成绿化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依托日月湖景区和应天公园建设的“商丘好人”主题公园已建成对外开放;日月湖景区获国家4A级称号。在中心城区的街道、公园、广场等重点部位,新建了320处“核心价值观”固定公益广告设施;精心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道、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社区,先后制作公益广告近300万平方米。蓝天白云,碧水绿地,优质天数明显增多,空气质量较以往有着大幅改善。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美的环境引来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进驻于示范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现已成为示范区的主导产业。投资36亿元的神火双零铝箔、投资36亿元的民生热电项目、一期投资30亿元的中原佳海项目、投资3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16亿元的传化公路港、投资15亿元的万达广场、投资12亿元的中部电商园等项目加速推进,全面助力示范区经济社会加速腾飞。

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上下,实绣花,真扶贫,助脱贫,全方位发力,多举措实施,脱贫成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围绕“厕所革命”,示范区出资拆除所有旱厕,计划3年内完成生态改造。目前,生态厕所已完成改造1万多户,预计年底完成3万户,到2020年年底全部完成。新改造的环保厕所不仅生态,而且清洁,能够三层过滤,最后的渣液返回农田,供农作物生长吸收,实现二次利用。

同时,示范区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贾寨镇的千亩芦笋基地、百亩黄花菜,民安侯楼的千亩杂果基地、丁楼的草莓种植基地,张阁镇张堂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周集乡、张阁镇的养猪场,贾寨镇的奶牛厂等乡村产业,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调动了广大群众的致富积极性,助推着乡村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周集乡宋楼村等5个贫困村已经脱贫退出,158户39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平台街道办事处和民安街道筹备组的6个贫困村计划今年退出。

在产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脱贫措施层层发力下,扶贫成效十分明显。群众富了,腰包鼓了,心情舒畅了,业余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每逢节假日,秧歌队、锣鼓队等文艺队都会活跃在大街小巷、乡村文化广场,唱戏、拉二胡的群众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广场的常客,这一切给美丽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百城提质城乡面貌蝶变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着力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等工作重点,高标准、高起点、全方位谋划,把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作为着力点,做到与环境改善相结合、与设施配套相结合、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与功能提升相结合、与组团式发展复合型建设相结合,使城市发展水平快速提升。2017年8月12日,省长陈润儿率领全省百城提质工程现场会与会人员先后到示范区日月湖景区、文化艺术中心、畅通路等现场观摩。

棚户区改造是头等的民生大事。在安置房建设方面,选址时以突出群众方便出行为核心,示范区拿出重点地段用于安置房建设;选择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统筹地下室、停车场、学校、燃气等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一次到位;安置房建设以国字头的央企建设为主。16个安置房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顺利推进。二号安置房、中州新城一期等已分配入住。

为确保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个拆迁村庄都成立了由一名处级干部任指挥长的项目拆迁指挥部,就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迅速化解,做到了和谐拆迁、环保拆迁、平安拆迁;积极借鉴郑州、淮北等地经验出台了示范区货币化补偿政策,确保新房兑现公平合理。

当前,示范区百业兴旺,万象更新。社区建设项目稳妥推进;一中、一高、实验小学、商丘医专新校区、商丘工学院新校区、商丘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纷纷开建;商务中心区附近,总部经济、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主导产业正在形成;开发区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显现峥嵘;物流区三方物流、四方物流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日月河景观带、包河绿化等绿化工程建设以及内河治理紧锣密鼓进行之中。走进新时代,开拓新征程。示范区迈上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成为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探路者、排头兵。

(摄影 本报记者马晓伟 邢栋 魏文慧)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最新报道
开创新图景 升腾新希望
2018-09-06 03:12   本报记者 宋圣英 马晓伟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示范区领导参加义务植树。

  

示范区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局数字化监管大厅。

  

应天公园内市民在晨练。

  

随处可见的公厕。

  

治理后的包河水质明显改善。

  

民主路与中州路交叉口街心公园内市民在乘凉。

启程于酷暑,在绿茵如画的永城大地穿梭;收官于金秋,在波光粼粼的日月湖旁访谈。8月31日,本报庆祝改革开放40年商丘成就百版大型主题报道全媒体采访组来到县(市、区)最后一站——商丘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在这片年轻的热土上,记者体验“示范”,感受创新,叩问民生福祉,聆听时代足音。

2011年5月,伴随着深化改革开放的春风,商丘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丘新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2012年3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商丘新区机构编制问题的批复》,同意设立中共商丘新区工作委员会、商丘新区管理委员会。

从此,在商丘市区东南部,如破土新竹一般,一座座高楼、一块块绿地、一片片园区、一个个社区等相继诞生,一个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逐渐形成,一幅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幸福蓝图徐徐铺展。

示范引领筑起商丘希望

自诞生之始,示范区便承担起先行先试、改革探索的重任。

商丘市委、市政府赋予示范区“按照规定设立机构调整和人事管理权”。“示范区可以按照精简高效、改革创新的原则,合理设置机构。”同时,优先支持示范区享有各项财政政策。“市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或政策性资金,对示范区建设项目尽可能多地予以倾斜。”支持示范区在金融投资、自主创新体系、城乡统筹、土地流转等领域改革创新,先试先行。支持示范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支持示范区公共资源管理体制创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示范区既有新老城区,又有整片农村;既有工业,又有农业,城乡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必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几年来,我们科学谋划,创新实干,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共建共享能力;不断推动项目建设,增强以城带乡能力;不断推动三产协调发展,增强以工促农能力;不断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示范区党工委书记何振岭说。

2018年1—7月份,示范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9亿元,同比增长57%,增长率超过全市33个百分点,居全市第一位。同时,示范区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城市建设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成绩显著,在全市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组团发展伊始美好前途

走进示范区,到处是工地塔吊林立,工厂机器轰鸣,项目建设和生产一派红火景象。示范区坚定不移抓好组团发展和复合型建设。现代电子信息组团、先进装备制造园组团、沙河组团、日月湖组团规划已编制完成,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开发区境内的36亿元的神火铝箔、32亿元的红星百汇、20亿元的海尔工业园、17亿元的香江新能源物流车、12亿元的宝华重汽、10亿元的诚捷锂电装备、10亿元的歌拉瑞电梯等项目正在建设。物流园区境内的民生热电、中原佳海、传化公路港、白云世贸、中部电商园等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和马上运营。商务中心区境内的绿地星级酒店、建业总部港,豫东规划设计院、发投大厦、会展中心、市民中心、日月河工程、森林公园等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上突出中高端。对电动车、环保装备等传统产业按照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的要求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进精益制造、品牌制造,支持企业发展个性定制、高端定制,推动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

环境优美营造宜业宜居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示范区新在何处?

新在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初秋时节,万物欣荣。漫步于日月湖景区幽曲小径,凉风拂面,让人心旷神怡。

2017年示范区续建和新建道路62条、改造提升7条。罩面道路总长30.4公里,罩面约70万平方米,全市第一。道路绿化一路一景,木兰大道、晨风大道、商夏路等7个项目已完成;完成绿化面积约120万平方米。依托日月湖景区和应天公园建设的“商丘好人”主题公园已建成对外开放;日月湖景区获国家4A级称号。在中心城区的街道、公园、广场等重点部位,新建了320处“核心价值观”固定公益广告设施;精心打造核心价值观主题街道、主题广场、主题公园、主题社区,先后制作公益广告近300万平方米。蓝天白云,碧水绿地,优质天数明显增多,空气质量较以往有着大幅改善。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美的环境引来上百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进驻于示范区。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现代服务业现已成为示范区的主导产业。投资36亿元的神火双零铝箔、投资36亿元的民生热电项目、一期投资30亿元的中原佳海项目、投资30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园、投资16亿元的传化公路港、投资15亿元的万达广场、投资12亿元的中部电商园等项目加速推进,全面助力示范区经济社会加速腾飞。

生态文明助力乡村振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示范区上下,实绣花,真扶贫,助脱贫,全方位发力,多举措实施,脱贫成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围绕“厕所革命”,示范区出资拆除所有旱厕,计划3年内完成生态改造。目前,生态厕所已完成改造1万多户,预计年底完成3万户,到2020年年底全部完成。新改造的环保厕所不仅生态,而且清洁,能够三层过滤,最后的渣液返回农田,供农作物生长吸收,实现二次利用。

同时,示范区实施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贾寨镇的千亩芦笋基地、百亩黄花菜,民安侯楼的千亩杂果基地、丁楼的草莓种植基地,张阁镇张堂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周集乡、张阁镇的养猪场,贾寨镇的奶牛厂等乡村产业,如雨后春笋节节高,形成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调动了广大群众的致富积极性,助推着乡村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周集乡宋楼村等5个贫困村已经脱贫退出,158户397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平台街道办事处和民安街道筹备组的6个贫困村计划今年退出。

在产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脱贫措施层层发力下,扶贫成效十分明显。群众富了,腰包鼓了,心情舒畅了,业余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了。每逢节假日,秧歌队、锣鼓队等文艺队都会活跃在大街小巷、乡村文化广场,唱戏、拉二胡的群众成为乡村文化活动广场的常客,这一切给美丽乡村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百城提质城乡面貌蝶变

示范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着力增强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改善公共服务水平、着力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等工作重点,高标准、高起点、全方位谋划,把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作为着力点,做到与环境改善相结合、与设施配套相结合、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与功能提升相结合、与组团式发展复合型建设相结合,使城市发展水平快速提升。2017年8月12日,省长陈润儿率领全省百城提质工程现场会与会人员先后到示范区日月湖景区、文化艺术中心、畅通路等现场观摩。

棚户区改造是头等的民生大事。在安置房建设方面,选址时以突出群众方便出行为核心,示范区拿出重点地段用于安置房建设;选择甲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统筹地下室、停车场、学校、燃气等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做到一次到位;安置房建设以国字头的央企建设为主。16个安置房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顺利推进。二号安置房、中州新城一期等已分配入住。

为确保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每个拆迁村庄都成立了由一名处级干部任指挥长的项目拆迁指挥部,就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迅速化解,做到了和谐拆迁、环保拆迁、平安拆迁;积极借鉴郑州、淮北等地经验出台了示范区货币化补偿政策,确保新房兑现公平合理。

当前,示范区百业兴旺,万象更新。社区建设项目稳妥推进;一中、一高、实验小学、商丘医专新校区、商丘工学院新校区、商丘妇女儿童医院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纷纷开建;商务中心区附近,总部经济、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主导产业正在形成;开发区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显现峥嵘;物流区三方物流、四方物流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迅速;日月河景观带、包河绿化等绿化工程建设以及内河治理紧锣密鼓进行之中。走进新时代,开拓新征程。示范区迈上高质量发展的金光大道,成为深化改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探路者、排头兵。

(摄影 本报记者马晓伟 邢栋 魏文慧)

责任编辑: 贺宇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新建机动车道 一周内...
施工留“尾巴” 居民...
线杆断了 路人过往要当心
反光贴存在错误 限高梁实测高于3米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卫生界慈善义工为社 ...
“两城”联创在行动
民权县一位病患贫困 ...
邮政爱心助农 宁陵酥...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