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青云,老社区里的新变化

■总策划:张浩哲 ■执行策划:单保良 文/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晚报记者 宋亚威 刘红强 □图/晚报记者 贾晶晶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17-09-15 08:40

整改后的站前路

阅读提示

青云,一个充满了老商丘记忆的社区。

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漂亮的服饰,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美味的小吃,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精彩的周末,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繁华的日常;这里曾有……

繁华背后尽沧桑。身为“中心区的中心”,青云社区长久以来也承载着超出它负荷的压力。商铺、商贩大量挤占道路,夜市过后满地泔水油污,人来人往,治安混乱……曾几时起,“青云”二字竟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老舍先生创作的话剧《龙须沟》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五年跨越,三年巨变,如今的青云社区,活脱脱一个《龙须沟》的翻版。今日的青云还是往昔青云,却又不再是往日青云,它褪去慵散,只留繁花。

百年老街的沉浮

前进街道办事处青云社区位于凯旋路以东,民主路以北,向阳路以西,陇海铁路以南,面积0.42平方公里。面积虽然不大,却是繁华的核心区,中心区的中心。

青云社区的名字取自青云街。青云街的历史可谓久远。因为时间太久了,现今人们只知道解放前此路已存在,却不知道其起点于何处。

商丘市始于朱集镇,青云街便是朱集镇最早的街道之一。记者查询到的资料显示,上世纪初,随着陇海铁路的建成通车,朱集镇的商业渐趋繁荣,于是有了铁道两旁的民安街、青云街等大小四五条街道。发展中,朱集镇又有了青云一街,青云二街,青云南大街、北大街,青云东街、西街……建国前的朱集镇地图,“青云”二字俯拾皆是。

在饱受战争的摧残后,青云街一度落寞,直至解放后才再度热闹起来。在记者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云街周边热闹非凡。这是一个三五同学可以折腾一天的区域。先去站前路路北的音像批发店淘些廉价磁带,再去路南的体育用品店饱览一番斧钺钩叉,向阳路、食品街上的小吃摊随便填下肚子,一头扎进游戏厅直至电影开始上演,擦黑时分到夜市上胡吃海塞一顿,这才打着饱嗝慢悠悠回家。

可就是在那个热闹的年代,青云街的疲态已经尽显。商业的繁荣催生了大量商贩,你一寸我一尺蚕食着原本不宽的街道,行人通行未必接踵却已摩肩;客来客往,手起物落,垃圾已成堆,污水自横流。还有青云街上的几所旱厕,简直成了考验勇气和耐受力的场所。一段时间里,进来就被堵到出不去的青云街成了行人能避则避的路线。

改变就在不经意间

用老眼光看待事物是不对的。这一点在青云社区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不过两三年的时间,青云社区已经大变。站在青云街与向阳路交叉口,一眼望到了尽头,道路中央竟然没有任何遮拦。记者不禁有了错觉感,这还是青云街吗?

街道中没有了横七竖八的车辆和占地为王的商贩;各个门店前居然还留了一条两米宽的铺着彩砖的人行道;门头牌匾也不再是张扬个性的空间,规格样式大致统一,不再给人繁花迷眼的错觉;还有那个标志性的旱厕,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原址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漂亮的水冲公厕。

大隐隐于市,当年的青云社区办公场所便有如此的深邃感。不熟悉的行人,很可能在此三过居委会而不知。青云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许秀华在社区工作已近20年,对办公条件的变化最有体会。从厕所对面的一间小屋,到建设通讯商城时获得的两间配房,办公室看着大了,可冬冷夏热、春冻秋捂的环境没有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这一年,青云社区居委会与前进街道办事处、市公安局协商合作,对位于青云街的家属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家属院门前原有的两间挤占道路的门面被取消,居委会在此建起了3层总面积720平方米的新办公楼。

居委会不再是让人压抑的“趴趴屋”,而是更好体现“开门办事”工作作风的敞亮大厅。在这里,便民服务大厅、监控室、前进红色网络教育家园、社区市民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民服务的优质化,从环境带给群众的心理暗示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说起这种改变,前进工商所所长杨辉也有说不完的感慨。他在前进工商所上班10多年,其中竟然有6年时间在外“避难”。“避难”确实是无奈之举。前进工商所位于站前路北一胡同内,门前便是原来的菜市场和万里汽车站。之前,这段道路全部为土路,车辆一过尘沙滚滚。还有不知从哪里渗透进来的积水,“锲而不舍”地向工商所里汇集。杨辉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脸盆从办公室里向外刮积水。那几年上班先刮水,开门先遮口鼻的的日子让前进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难受透了。忍无可忍之下,他们选择了举所“避难”。

这一“躲”就是6年。直到2015年10月份,环境改造后的青云社区大变样,老所所在胡同的下水道整体提升,路面完成硬化,“有水水泥路,无水扬灰路”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杨辉才带着同事们回到了“老家”安营扎寨。

2015年,商丘火车站南广场改造提升工程被列入当年的“十件实事”。借此契机,青云社区对辖区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改造。硬化精品街、青云街、欧亚时装城后小巷路面计508米,修复87号院、125号院排水管道110米,规范整治门头招牌200余家,弱电整治4个家属小区,设置健身场所一处,投放健身器材15件,青云街设置绿化坛10余处。

许秀华骄傲地说:“现在的青云社区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脏、乱、差的青云社区。虽然不敢说已经全面实现了‘六化’,但我敢说青云社区现在已经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

党建融入生活

从桐花电线电缆厂退休后,仝宪信一直没有闲着,他在精品街,也就是原来的曹家胡同开了一件不大的杂货铺,继续发挥着余热。现如今,这个杂货铺俨然成了附近群众的党员活动站,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

一定有人好奇仝宪信老人为啥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其实答案很简单,已经72岁的他是附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更是附近几栋居民楼的楼院长。

楼院长不是什么高级别干部,而是融入群众生活的党员代表。为做好基层党建,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青云社区建立了“三纵三横”党建工作体系。“三纵”体现隶属关系,自上至下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驻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三横”体现协作方式,社区“大党委”对应“社区党建联谊会”、网格党支部(驻社区党支部)对应“网格党建议事会”、楼院党小组对应“党建联谊小组”。

现在,青云社区有“大党委”1个,设专职委员5人,兼职委员6人,实行了党建网格化管理,下设4个党支部,网格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以楼院为单位成立8个党小组,楼院长任党小组组长。

仝宪信任楼院长后,直接拉近了居委会与群众的距离。以前有什么事情要通知,居委会限于人力,多是选择张榜公布,很多文化程度不高、出行不便、早出晚归的居民往往不能及时了解信息。而现在,仝宪信只要在各个楼洞、胡同招呼一声,各种声音传递的信息就能迅速“声声入耳”。

因为是信得过的身边人任“家长”,邻里关系日渐融洽,各家各户越来越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收发快递、拿物送药、接送孩子……只要招呼一声,大家就能围绕着仝宪信的“活动站”运转起来。前段时间一位居民突发重病,在楼道长的招呼下,大家各显其能,给老人做饭、洗衣的按时到岗;捐资捐物的慷慨解囊;处理琐事杂事的忙前忙后……近邻胜过远亲的理想家居环境在此实现。

因为靠近火车站、汽车站,人员复杂、人流密集,精品街这种背街小巷的治安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甚至“女人不敢出门,男人小心出门”已成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常态。2016年,青云社区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全市一流的监控中心,对辖区交通路口、背街小巷、家属楼院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监控全覆盖”。楼道长带领下的各家各户也团结起来,增强义务巡逻队力量,坚持护路及辖区夜间巡逻,使社区治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这五年
【砥砺奋进的五年】青云,老社区里的新变化
2017-09-15 08:40   ■总策划:张浩哲 ■执行策划:单保良 文/晚报首席记者 贾若晨 晚报记者 宋亚威 刘红强 □图/晚报记者 贾晶晶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整改后的站前路

阅读提示

青云,一个充满了老商丘记忆的社区。

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漂亮的服饰,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美味的小吃,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精彩的周末,这里曾有那个年代最繁华的日常;这里曾有……

繁华背后尽沧桑。身为“中心区的中心”,青云社区长久以来也承载着超出它负荷的压力。商铺、商贩大量挤占道路,夜市过后满地泔水油污,人来人往,治安混乱……曾几时起,“青云”二字竟成了脏、乱、差的代名词。

老舍先生创作的话剧《龙须沟》描写了北京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现了新旧时代两重天的巨大变化。五年跨越,三年巨变,如今的青云社区,活脱脱一个《龙须沟》的翻版。今日的青云还是往昔青云,却又不再是往日青云,它褪去慵散,只留繁花。

百年老街的沉浮

前进街道办事处青云社区位于凯旋路以东,民主路以北,向阳路以西,陇海铁路以南,面积0.42平方公里。面积虽然不大,却是繁华的核心区,中心区的中心。

青云社区的名字取自青云街。青云街的历史可谓久远。因为时间太久了,现今人们只知道解放前此路已存在,却不知道其起点于何处。

商丘市始于朱集镇,青云街便是朱集镇最早的街道之一。记者查询到的资料显示,上世纪初,随着陇海铁路的建成通车,朱集镇的商业渐趋繁荣,于是有了铁道两旁的民安街、青云街等大小四五条街道。发展中,朱集镇又有了青云一街,青云二街,青云南大街、北大街,青云东街、西街……建国前的朱集镇地图,“青云”二字俯拾皆是。

在饱受战争的摧残后,青云街一度落寞,直至解放后才再度热闹起来。在记者的记忆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青云街周边热闹非凡。这是一个三五同学可以折腾一天的区域。先去站前路路北的音像批发店淘些廉价磁带,再去路南的体育用品店饱览一番斧钺钩叉,向阳路、食品街上的小吃摊随便填下肚子,一头扎进游戏厅直至电影开始上演,擦黑时分到夜市上胡吃海塞一顿,这才打着饱嗝慢悠悠回家。

可就是在那个热闹的年代,青云街的疲态已经尽显。商业的繁荣催生了大量商贩,你一寸我一尺蚕食着原本不宽的街道,行人通行未必接踵却已摩肩;客来客往,手起物落,垃圾已成堆,污水自横流。还有青云街上的几所旱厕,简直成了考验勇气和耐受力的场所。一段时间里,进来就被堵到出不去的青云街成了行人能避则避的路线。

改变就在不经意间

用老眼光看待事物是不对的。这一点在青云社区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不过两三年的时间,青云社区已经大变。站在青云街与向阳路交叉口,一眼望到了尽头,道路中央竟然没有任何遮拦。记者不禁有了错觉感,这还是青云街吗?

街道中没有了横七竖八的车辆和占地为王的商贩;各个门店前居然还留了一条两米宽的铺着彩砖的人行道;门头牌匾也不再是张扬个性的空间,规格样式大致统一,不再给人繁花迷眼的错觉;还有那个标志性的旱厕,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原址上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漂亮的水冲公厕。

大隐隐于市,当年的青云社区办公场所便有如此的深邃感。不熟悉的行人,很可能在此三过居委会而不知。青云社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许秀华在社区工作已近20年,对办公条件的变化最有体会。从厕所对面的一间小屋,到建设通讯商城时获得的两间配房,办公室看着大了,可冬冷夏热、春冻秋捂的环境没有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2015年。这一年,青云社区居委会与前进街道办事处、市公安局协商合作,对位于青云街的家属院进行了升级改造。家属院门前原有的两间挤占道路的门面被取消,居委会在此建起了3层总面积720平方米的新办公楼。

居委会不再是让人压抑的“趴趴屋”,而是更好体现“开门办事”工作作风的敞亮大厅。在这里,便民服务大厅、监控室、前进红色网络教育家园、社区市民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民服务的优质化,从环境带给群众的心理暗示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说起这种改变,前进工商所所长杨辉也有说不完的感慨。他在前进工商所上班10多年,其中竟然有6年时间在外“避难”。“避难”确实是无奈之举。前进工商所位于站前路北一胡同内,门前便是原来的菜市场和万里汽车站。之前,这段道路全部为土路,车辆一过尘沙滚滚。还有不知从哪里渗透进来的积水,“锲而不舍”地向工商所里汇集。杨辉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拿出脸盆从办公室里向外刮积水。那几年上班先刮水,开门先遮口鼻的的日子让前进工商所的工作人员难受透了。忍无可忍之下,他们选择了举所“避难”。

这一“躲”就是6年。直到2015年10月份,环境改造后的青云社区大变样,老所所在胡同的下水道整体提升,路面完成硬化,“有水水泥路,无水扬灰路”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杨辉才带着同事们回到了“老家”安营扎寨。

2015年,商丘火车站南广场改造提升工程被列入当年的“十件实事”。借此契机,青云社区对辖区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改造。硬化精品街、青云街、欧亚时装城后小巷路面计508米,修复87号院、125号院排水管道110米,规范整治门头招牌200余家,弱电整治4个家属小区,设置健身场所一处,投放健身器材15件,青云街设置绿化坛10余处。

许秀华骄傲地说:“现在的青云社区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脏、乱、差的青云社区。虽然不敢说已经全面实现了‘六化’,但我敢说青云社区现在已经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

党建融入生活

从桐花电线电缆厂退休后,仝宪信一直没有闲着,他在精品街,也就是原来的曹家胡同开了一件不大的杂货铺,继续发挥着余热。现如今,这个杂货铺俨然成了附近群众的党员活动站,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都能在这里得到解决。

一定有人好奇仝宪信老人为啥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其实答案很简单,已经72岁的他是附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更是附近几栋居民楼的楼院长。

楼院长不是什么高级别干部,而是融入群众生活的党员代表。为做好基层党建,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青云社区建立了“三纵三横”党建工作体系。“三纵”体现隶属关系,自上至下为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驻区党支部)、楼院党小组;“三横”体现协作方式,社区“大党委”对应“社区党建联谊会”、网格党支部(驻社区党支部)对应“网格党建议事会”、楼院党小组对应“党建联谊小组”。

现在,青云社区有“大党委”1个,设专职委员5人,兼职委员6人,实行了党建网格化管理,下设4个党支部,网格长兼任党支部书记,以楼院为单位成立8个党小组,楼院长任党小组组长。

仝宪信任楼院长后,直接拉近了居委会与群众的距离。以前有什么事情要通知,居委会限于人力,多是选择张榜公布,很多文化程度不高、出行不便、早出晚归的居民往往不能及时了解信息。而现在,仝宪信只要在各个楼洞、胡同招呼一声,各种声音传递的信息就能迅速“声声入耳”。

因为是信得过的身边人任“家长”,邻里关系日渐融洽,各家各户越来越像其乐融融的一家人。收发快递、拿物送药、接送孩子……只要招呼一声,大家就能围绕着仝宪信的“活动站”运转起来。前段时间一位居民突发重病,在楼道长的招呼下,大家各显其能,给老人做饭、洗衣的按时到岗;捐资捐物的慷慨解囊;处理琐事杂事的忙前忙后……近邻胜过远亲的理想家居环境在此实现。

因为靠近火车站、汽车站,人员复杂、人流密集,精品街这种背街小巷的治安问题长年得不到解决,甚至“女人不敢出门,男人小心出门”已成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常态。2016年,青云社区投资100多万元建成全市一流的监控中心,对辖区交通路口、背街小巷、家属楼院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探头站岗、鼠标巡逻、监控全覆盖”。楼道长带领下的各家各户也团结起来,增强义务巡逻队力量,坚持护路及辖区夜间巡逻,使社区治安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文化路包河桥路面塌陷 市政部门已计划对桥板进行更换
弱电入地 可破“线杆立在路中间”难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生产车间 热火朝天
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
志愿者在行动
无人机、机器人消防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