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机手成了致富状元

本报记者 闫鹏亮 通讯员 张增峰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7-07-05 09:22

刚刚过去的三夏,对民权县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峰和他的社员们来说,是一个颇有收获的时节。

“今年是个好年景!俺合作社的30多台收割机单机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农户粮食丰收了,咱社员也是大丰收嘞!”7月2日,刚忙完三夏收种,旺丰合作社的农机活又“接上了茬”,张国峰正带领社员们驾驶拖拉机在本乡赵洪坡村的“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园”里作业。轰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只见他从容不迫,虽然是农机手但穿着很时髦。

“这些‘铁疙瘩’可都是给咱干活挣钱的家伙!”张国峰指着身后作业的拖拉机嘿嘿地笑着说。

高高瘦瘦的个子,黑黝黝的脸庞,张国峰是民权县花园乡大济村地地道道的庄稼小伙,经历过以前农业生产条件落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他对农业机械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2003年,俺就开始‘玩’农机了!”小张说着打开了话匣子。

2003年,怀揣着致富梦,尚且年轻气盛的张国峰看到搞农机作业是条“致富路”,也能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减轻劳动强度,他一鼓劲买了一台拖拉机,配套上背负式收割机。这一干就是几年,但愣是不出效益。“一天要出几次毛病,最多只能收二三十亩小麦,可没少作难费劲。”在惜时如金的夏收农忙时节,这台老式机械留给张国峰最多的是无奈和沮丧。2009年,他卖掉机器外出打工。

2012年,外出务工有了一些积蓄的张国峰回到家乡。“咱是农民,就得种地!俺这辈子还是和农机有缘!”张国峰千方百计说服家人又搞起了农机。当年初春,一阵清脆的喇叭声在大济村村头响起,在村民不解的眼光中,张国峰购置的一台自走式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台大型拖拉机先后开进了村。从小型到大型,从老式到新式,这一年,是他农机作业转型的开始。也就是这一年,张国峰给了人们一个意外,他捧回了一块农机作业收入的“蛋糕”:全年农机作业收入达到了10万元。

尝到了甜头的张国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借力政府的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他的农机“蛋糕”也越做越大。五年时间匆匆而过,对张国峰而言,这是他的农机事业发展的黄金五年。如今,他已从一名农机手,发展成为拥有50台各类农机具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牵头组建的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农机合作社品牌。去年,旺丰合作社农机作业面积达1.5万亩,作业收入180余万元,方圆村庄的农机手都说:“加入农机合作社有奔头!”

现在,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机库棚,购买了小轿车,渐渐富裕的张国峰成为周边村民羡慕和学习的“农机致富状元”。“说到底,还是国家的惠农政策好,俺这辈子铁定和‘铁牛’打交道了!”张国峰说。

去年,张国峰开始在农忙时搞起了“跨区作业接待站”。“咱搞农机发展得好了,就该回报一下社会!”他说。凡是来跨区接待站“打尖”的过往收割机手,在这里能免费吃上热饭、洗上热水澡、睡个好觉,接待站还无偿提供作业信息和作业路线图,无偿帮机手维修保养机车。不仅如此,他对村里老弱病残户还免费提供耕、种、收作业服务,老少爷们一致为他“点赞”。

“俺和社员商议了,准备把村里和周边的土地流转承包起来,大伙齐心协力大干一把!再过四五年,你再来这看看,准会发展得更好!”说这话时,张国峰劲头十足,他坚毅、果敢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一位乡村农机手对美好未来的自信和向往。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脱贫攻坚记者蹲点
乡村农机手成了致富状元
2017-07-05 09:22   本报记者 闫鹏亮 通讯员 张增峰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刚刚过去的三夏,对民权县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峰和他的社员们来说,是一个颇有收获的时节。

“今年是个好年景!俺合作社的30多台收割机单机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农户粮食丰收了,咱社员也是大丰收嘞!”7月2日,刚忙完三夏收种,旺丰合作社的农机活又“接上了茬”,张国峰正带领社员们驾驶拖拉机在本乡赵洪坡村的“花生全程机械化示范园”里作业。轰轰隆隆的机器声中,只见他从容不迫,虽然是农机手但穿着很时髦。

“这些‘铁疙瘩’可都是给咱干活挣钱的家伙!”张国峰指着身后作业的拖拉机嘿嘿地笑着说。

高高瘦瘦的个子,黑黝黝的脸庞,张国峰是民权县花园乡大济村地地道道的庄稼小伙,经历过以前农业生产条件落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岁月,他对农业机械有着深厚的感情。“早在2003年,俺就开始‘玩’农机了!”小张说着打开了话匣子。

2003年,怀揣着致富梦,尚且年轻气盛的张国峰看到搞农机作业是条“致富路”,也能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减轻劳动强度,他一鼓劲买了一台拖拉机,配套上背负式收割机。这一干就是几年,但愣是不出效益。“一天要出几次毛病,最多只能收二三十亩小麦,可没少作难费劲。”在惜时如金的夏收农忙时节,这台老式机械留给张国峰最多的是无奈和沮丧。2009年,他卖掉机器外出打工。

2012年,外出务工有了一些积蓄的张国峰回到家乡。“咱是农民,就得种地!俺这辈子还是和农机有缘!”张国峰千方百计说服家人又搞起了农机。当年初春,一阵清脆的喇叭声在大济村村头响起,在村民不解的眼光中,张国峰购置的一台自走式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台大型拖拉机先后开进了村。从小型到大型,从老式到新式,这一年,是他农机作业转型的开始。也就是这一年,张国峰给了人们一个意外,他捧回了一块农机作业收入的“蛋糕”:全年农机作业收入达到了10万元。

尝到了甜头的张国峰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借力政府的农机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实施,他的农机“蛋糕”也越做越大。五年时间匆匆而过,对张国峰而言,这是他的农机事业发展的黄金五年。如今,他已从一名农机手,发展成为拥有50台各类农机具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牵头组建的旺丰农机专业合作社也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农机合作社品牌。去年,旺丰合作社农机作业面积达1.5万亩,作业收入180余万元,方圆村庄的农机手都说:“加入农机合作社有奔头!”

现在,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机库棚,购买了小轿车,渐渐富裕的张国峰成为周边村民羡慕和学习的“农机致富状元”。“说到底,还是国家的惠农政策好,俺这辈子铁定和‘铁牛’打交道了!”张国峰说。

去年,张国峰开始在农忙时搞起了“跨区作业接待站”。“咱搞农机发展得好了,就该回报一下社会!”他说。凡是来跨区接待站“打尖”的过往收割机手,在这里能免费吃上热饭、洗上热水澡、睡个好觉,接待站还无偿提供作业信息和作业路线图,无偿帮机手维修保养机车。不仅如此,他对村里老弱病残户还免费提供耕、种、收作业服务,老少爷们一致为他“点赞”。

“俺和社员商议了,准备把村里和周边的土地流转承包起来,大伙齐心协力大干一把!再过四五年,你再来这看看,准会发展得更好!”说这话时,张国峰劲头十足,他坚毅、果敢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一位乡村农机手对美好未来的自信和向往。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文化路包河桥路面塌陷 市政部门已计划对桥板进行更换
弱电入地 可破“线杆立在路中间”难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生产车间 热火朝天
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
志愿者在行动
无人机、机器人消防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