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巫溪奏响脱贫攻坚新乐章

农民日报 2017-05-22 16:15

【摘要】 “冬吃洋芋春吃渣,一年四季没钱花,空守青山无片瓦,村里光棍一大把。”这首民谣是曾经的重庆市巫溪县最真实的写照。如今,巫溪县狠抓产业扶贫,推动红色旅游,探索出了脱贫攻坚新长征路上的巫溪三部曲。

记者邓俐 实习生陈雨

“冬吃洋芋春吃渣,一年四季没钱花,空守青山无片瓦,村里光棍一大把。”这首民谣是曾经的重庆市巫溪县最真实的写照。如今,巫溪县狠抓产业扶贫,推动红色旅游,探索出了脱贫攻坚新长征路上的巫溪三部曲。

被动变主动,精神扶贫是起点

“扶贫队送鸡苗,希望贫困户养大再出售,谁知他转手就卖了……”10月1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采访团走进巫溪,一位对口帮扶贫困村的干部道出了他曾经的困惑。如何调动贫困户积极性成了摆在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抓精神扶贫,先让村党支部思想脱贫,再带动村民脱贫!”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熊莉给出了答案。

塘坊镇双柏村村民杨世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前他家住在四壁透风的D级危房里,靠务农勉强过活。扶贫攻坚战打响后,县里派来扶贫工作队为他谋划脱贫。杨世清却没有信心:“我认命了,凑合过吧。”

村干部也没有信心。“两年前,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只有10多户外出务工,产业发展为零,他们就等着国家政策来救助。”村支书向正先告诉记者,“那会儿我也很沮丧,他们自己不想改变,任我说破了嘴皮也没用。”

得知这一情况后,熊莉开始积极行动。“扶贫工作队组织村干部到邻近地区通过产业脱贫的典型村和户去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同时又请专家对村里的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产业发展的建议。”

这一系列做法扶起了村里的脱贫信心,村干部开始带领群众改变基础设施,硬化了12公里进村公路,把自来水通到了各家各户。向正先说:“通过山羊养殖、光伏发电等脱贫项目,今年所有贫困户都将有稳定的收入。”

“当年,红军长征穿越崇山峻岭,挑战‘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此播下革命的火种。今天,我们一样要战胜重重困难,让贫困户们化被动为主动,让精神扶贫助推巫溪完成脱贫攻坚的新长征。”县委书记唐德祥说。

天堑变通途,产业创收是支柱

中梁乡石锣村是典型的高山村,全村1050人分布在海拔600米至1600米的山坳间。石锣人祖祖辈辈只有一个梦想——修一条连通外界的公路。

村支书匡厚明立志要带领村民圆祖祖辈辈的公路梦。1999年,村民们用锄头、簸箕、石磙等原始工具,靠肩挑背扛,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17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匡厚明说:“国家当年支持了30万元爆破物资费,800多名村民人均集资100元,还义务修路145个工日才有了这条路。”

道路通畅后,2013年,匡厚明投入12万多元,在全村办起第一个山羊养殖场,喂养100多只能繁母羊。2014年,母羊一下崽,他立马带着羊去贫困户陈清吉、陈清元家,免费送给他们养。如今这两家的羊已发展到近30只,仅靠卖羊一项,一年能挣两三千元。2013年至今,匡厚明的山羊养殖场一共借给11户贫困户132只能繁母羊。目前,石锣村山羊养殖户发展到了58户,总存栏量达到3000余只。

为了帮助村民致富,石锣村还办起了资金互助社,共有入社农户167户,其中贫困户58户,贫困户入社率达85%,互助资金总额111.3万元,滚动放贷500余万元。社员们已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山羊养殖3000只、种植2400亩核桃和300亩中药材,改造危房30栋。

2015年,石锣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匡厚明坚定地说:“路通了,资金也有了,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资源变资本,旅游致富是保障

位于渝陕鄂交界处的徐家镇岔路村,是1932年12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首次入川(今渝)之地。如今,这里除了秀美山色,还有生意红火的农家乐。“2013年,村里大力发展旅游,来这儿听红军故事、看革命遗址的人越来越多,我就回来开了这家农家乐。”天源山庄的老板张少焕说,“现在一年利润近100万元,红色旅游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要带动村里人富起来。”

天源山庄目前一半以上的蔬菜都由周围农户供应,还有15个村民就近务工,每人每月能赚2000元。此外,张少焕还为村民代销腊肉,“光今年夏天就帮村民卖了1万多元。”

目前,该村共有乡村旅游接待点6家,星级农家乐3家。今年已接待游客4万余人,旅游收入200万元,预计到年底可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

借着红色旅游的东风,通城镇长红村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近年来声名鹊起。长红村的巴渝民宿是巫溪县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的又一旅游项目,该项目是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和巫溪县委、县政府合作牵头推进的精准扶贫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由重庆市巴渝民宿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长红村集体经济组织及17户建卡贫困户,分别采取以房联营、以地入股的合作模式,组建项目公司建设运营。

今年5月26日正式开工,预计11月底完工。该项目共建设18栋民宿,其中17栋为贫困户所有,最大房间数量192间。“我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转转,看着房子一点点建起来,对脱贫的信心也是一天天多起来。”58岁的徐达友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选出来的代表,负责项目的施工、协调和监督。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巫溪这片见证了红军长征的红色热土上,新一代巫溪人将弘扬红军精神,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对象”,不畏艰难,走好新的长征路,顺利实现全县脱贫致富!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评论
[农民日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巫溪奏响脱贫攻坚新乐章
2017-05-22 16:15     农民日报   我要评论 

【摘要】 “冬吃洋芋春吃渣,一年四季没钱花,空守青山无片瓦,村里光棍一大把。”这首民谣是曾经的重庆市巫溪县最真实的写照。如今,巫溪县狠抓产业扶贫,推动红色旅游,探索出了脱贫攻坚新长征路上的巫溪三部曲。

记者邓俐 实习生陈雨

“冬吃洋芋春吃渣,一年四季没钱花,空守青山无片瓦,村里光棍一大把。”这首民谣是曾经的重庆市巫溪县最真实的写照。如今,巫溪县狠抓产业扶贫,推动红色旅游,探索出了脱贫攻坚新长征路上的巫溪三部曲。

被动变主动,精神扶贫是起点

“扶贫队送鸡苗,希望贫困户养大再出售,谁知他转手就卖了……”10月1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重庆全媒体“走转改”采访团走进巫溪,一位对口帮扶贫困村的干部道出了他曾经的困惑。如何调动贫困户积极性成了摆在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抓精神扶贫,先让村党支部思想脱贫,再带动村民脱贫!”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熊莉给出了答案。

塘坊镇双柏村村民杨世清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前他家住在四壁透风的D级危房里,靠务农勉强过活。扶贫攻坚战打响后,县里派来扶贫工作队为他谋划脱贫。杨世清却没有信心:“我认命了,凑合过吧。”

村干部也没有信心。“两年前,9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只有10多户外出务工,产业发展为零,他们就等着国家政策来救助。”村支书向正先告诉记者,“那会儿我也很沮丧,他们自己不想改变,任我说破了嘴皮也没用。”

得知这一情况后,熊莉开始积极行动。“扶贫工作队组织村干部到邻近地区通过产业脱贫的典型村和户去实地参观学习,增强发展产业脱贫的信心。同时又请专家对村里的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提出产业发展的建议。”

这一系列做法扶起了村里的脱贫信心,村干部开始带领群众改变基础设施,硬化了12公里进村公路,把自来水通到了各家各户。向正先说:“通过山羊养殖、光伏发电等脱贫项目,今年所有贫困户都将有稳定的收入。”

“当年,红军长征穿越崇山峻岭,挑战‘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此播下革命的火种。今天,我们一样要战胜重重困难,让贫困户们化被动为主动,让精神扶贫助推巫溪完成脱贫攻坚的新长征。”县委书记唐德祥说。

天堑变通途,产业创收是支柱

中梁乡石锣村是典型的高山村,全村1050人分布在海拔600米至1600米的山坳间。石锣人祖祖辈辈只有一个梦想——修一条连通外界的公路。

村支书匡厚明立志要带领村民圆祖祖辈辈的公路梦。1999年,村民们用锄头、簸箕、石磙等原始工具,靠肩挑背扛,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17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匡厚明说:“国家当年支持了30万元爆破物资费,800多名村民人均集资100元,还义务修路145个工日才有了这条路。”

道路通畅后,2013年,匡厚明投入12万多元,在全村办起第一个山羊养殖场,喂养100多只能繁母羊。2014年,母羊一下崽,他立马带着羊去贫困户陈清吉、陈清元家,免费送给他们养。如今这两家的羊已发展到近30只,仅靠卖羊一项,一年能挣两三千元。2013年至今,匡厚明的山羊养殖场一共借给11户贫困户132只能繁母羊。目前,石锣村山羊养殖户发展到了58户,总存栏量达到3000余只。

为了帮助村民致富,石锣村还办起了资金互助社,共有入社农户167户,其中贫困户58户,贫困户入社率达85%,互助资金总额111.3万元,滚动放贷500余万元。社员们已通过这种方式发展山羊养殖3000只、种植2400亩核桃和300亩中药材,改造危房30栋。

2015年,石锣村成功实现整村脱贫。匡厚明坚定地说:“路通了,资金也有了,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资源变资本,旅游致富是保障

位于渝陕鄂交界处的徐家镇岔路村,是1932年12月贺龙率领的红三军首次入川(今渝)之地。如今,这里除了秀美山色,还有生意红火的农家乐。“2013年,村里大力发展旅游,来这儿听红军故事、看革命遗址的人越来越多,我就回来开了这家农家乐。”天源山庄的老板张少焕说,“现在一年利润近100万元,红色旅游让我过上了好日子,我要带动村里人富起来。”

天源山庄目前一半以上的蔬菜都由周围农户供应,还有15个村民就近务工,每人每月能赚2000元。此外,张少焕还为村民代销腊肉,“光今年夏天就帮村民卖了1万多元。”

目前,该村共有乡村旅游接待点6家,星级农家乐3家。今年已接待游客4万余人,旅游收入200万元,预计到年底可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

借着红色旅游的东风,通城镇长红村的红三军司令部旧址近年来声名鹊起。长红村的巴渝民宿是巫溪县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的又一旅游项目,该项目是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和巫溪县委、县政府合作牵头推进的精准扶贫改革试点项目。项目由重庆市巴渝民宿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长红村集体经济组织及17户建卡贫困户,分别采取以房联营、以地入股的合作模式,组建项目公司建设运营。

今年5月26日正式开工,预计11月底完工。该项目共建设18栋民宿,其中17栋为贫困户所有,最大房间数量192间。“我每天都要到工地上转转,看着房子一点点建起来,对脱贫的信心也是一天天多起来。”58岁的徐达友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选出来的代表,负责项目的施工、协调和监督。

八千里路云和月。在巫溪这片见证了红军长征的红色热土上,新一代巫溪人将弘扬红军精神,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攻对象”,不畏艰难,走好新的长征路,顺利实现全县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 姬艳峰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文化路包河桥路面塌陷 市政部门已计划对桥板进行更换
弱电入地 可破“线杆立在路中间”难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生产车间 热火朝天
工人在生产流水线上作业
志愿者在行动
无人机、机器人消防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