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融入中原经济区 商丘崛起正当时
——部分出席2010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嘉宾有关中原经济区的阐释集锦
【来源: 商丘网—商丘日报 】 【时间: 2010-10-16 07:05:29 】

日新月异的郑州新区(资料图片)

时值重阳,天高云淡。在2010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举办之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教授齐聚商丘,为构建中原经济区、加快商丘发展献计献策。为使大家对中原经济区的概念、作用及其重要意义有一个全面了解,特集纳一组他们有关中原经济区的观点、看法和论断,以飨读者。

刘伟(北京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中原经济区要尽快 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有先后顺序,发展有梯度秩序。中部地区有些方面可能落后,但这也可能是后发优势。不过,后发优势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落后的马太效应,就是越落后就越落后,还有一个就是落后的后发优势,由于落后变得比别人掌握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如果中原地区没有一个经过充分的论证、没上升到国家战略的经济区,不纳入全国经济区建设一盘棋中,就有可能在这个十字路口上更加落后,彻底塌陷下去。

中原经济区要比其他经济区域更需要市场化、更不怕市场化。没有市场化,根本没有出路。在中原经济区的规划中,要有阶段性的制度创新和实际情况吻合起来。必要性突出,及时性论证思路总体上非常明确。怎样能够更深入,尽快上升为国家战略?数来数去很多地区都有国家级战略,就河南你这儿没有,这是要吃大亏的,我也很着急。

现在中原经济区的规划设想中,有六大功能,发展目标中有“五新三化”、构建十大体系,这个框架很明确。但是从功能目标任务来看、从全国来说,中原经济区要解决的问题难度更大,要解决问题的力度也要更大。城乡是两方面,一个是速度,一个是质量。城乡差距太大,产能过剩怎么办?中国真实的城镇化比率也就30%,如果中国农民达到中国经济实力应用的消费水平,金融危机带来的系列问题就会消化掉了。现在搞的是新型城镇化,用新的方式改造农民,如果说这是一个全中国的难题的话,在中原的发展中最典型。如果能解决城乡一体化统筹,那个意义是了不起的,中原城乡统筹的意义最大。

赵振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博士生导师):

建议中原经济区发展 要走出“三条道路”

中原经济区的构想是河南拿出的一个能够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规划,定位好,有借鉴、复制意义。在中原经济区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战略定位,走出“三条道路”:一是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原地区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以发展农业带动工业,以发展工业带动服务业,走出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怪圈。二是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原地区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处理好工业发展与环境、就业、城市化、提高收入等方面关系。三是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原地区特点的城市化道路。要在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城市建设、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探索。

欧继中(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发展经济区

河南优势多

不是任何一个地区都可以成为经济区的。一个地区能否成为经济区,主要取决于这个地区的区位空间、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生产力布局、发展阶段等因素,同时,还有历史、文化等社会发展因素的制约。 在《中原经济区战略研究》课题调研过程中,课题组对河南的经济总量、地理区位、环境特点等做了全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发展中原经济区,我们基本具备相应的能力和实力。同时,还有坚强的政治保障。河南省委、省政府长期坚持探索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之路。去年12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河南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结合新形势、新要求,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谋划,对中原崛起进行战略考量,为构建中原经济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喻新安(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

中原经济区有助于 各地市之间互联互通

在中原经济区里的这些地区总体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三农”问题非常突出。中原经济区将有助于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形成区域内各地市之间的互联互通。该区域生产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7,小麦产量占1/2,这个区域的协调发展,将更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近年来,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以来,当然也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的资本投资回报率发生了重大变化,东部在下降,中部在上升。国家统计局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全国分地区总资产贡献率北京从8.19%下降到6.22%,浙江从12.44%下降到10.3%。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河南的上升幅度最大,原来是9.99%,现在是20.32%。因为河南的区位条件、工业发展结构以及生产要素等成本为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张占仓(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新的发展模式是动态均衡的网格状方式

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等14个区域规划。省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张占仓说:“从新规划所表达出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看,与前30年东部地区以点状或线状开发为特色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不同,这是一种新的、动态均衡的网格状方式,探索各地争雄、百花齐放的发展道路。”

张占仓说,这些规划突出了两个要点:一是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二是考虑地方的比较优势。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问题,争取把它上升到国家战略,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王发曾(河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中原经济区是 科学发展的选择

这一经济区域承东启西、联南通北 。“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地区,是一个山水相连、血脉相亲、文脉相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的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这一经济区域承东启西、联南通北,正处于我国沿海经济带承启西北内陆地区以及北方联通南方的关键位置。”王发曾说,当前,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科学发展的选择。

王发曾说,中原崛起不光是京广―陇海“黄金十字”交会区几个市的事,各具特色的黄淮4市,豫北、豫西、豫西南5市,也只有彻底融入中原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大格局,形成与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良性互动的发展,中原崛起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河南下决心建设中原经济区,表明正在实施的中原城市群战略获得了新的施展和支撑平台,中心城市带动战略被推上了新的高度。

耿明斋(河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

中原城市群是 经济区的有力支撑

“从全球范围看,凡是完成工业化、高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要素都聚集在少数城市群区域。从全国范围看,沿海地区率先崛起对产业和人口也产生很强的吸附能力,并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耿明斋说,他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在我省,省内要素正日趋向中原城市群地区聚集。

根据要素向心集聚的规律,涵盖18个市的中原城市群内部还是应该有梯次的。所谓“一极两圈三层”格局的划分有其内在合理性。“一极”即指郑汴新区,也即核心层,将成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两圈”即通过加快城市群轨道交通体系和高速铁路建设,在河南省内形成以郑州综合交通枢纽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和“一小时交通圈”;“三层”即中原城市群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

除郑州和开封以外的7个中原城市群城市组成紧密层,辐射层包括商丘、南阳、鹤壁、濮阳、三门峡、安阳、信阳、周口、驻马店这周边9个省辖市。

在建设中原城市群的同时,耿明斋认为,“应坚持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城镇化道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有所谓“小城镇论”、“大城镇论”的争论。正因为此,耿明斋认为,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必须依托中原城市群,将中原城市群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最有力支撑,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

本篇文章来源于商丘网 原文链接:http://epaper.sqrb.cn/sqrb/html/2010-10/16/content_97485.htm

【作者: 本报记者 侯国胜 整理 】

豫ICP备05019403号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网站联系电话:0370-2628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