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申树兰

一生赤诚心向党

记者 王 冰 通讯员 刘瑞英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10-21 00:22

1937年,伴随着抗日战争的隆隆炮火,她出生在柘城县一个贫苦农家;1945年,8岁的她两次为解放军掩护枪支,安全通过敌人盘查;1953年,16岁的她由于思想进步、工作突出,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以后,她以一名共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带头、事事领先,成了一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花木兰”。

她就是柘城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申树兰。从入党至今已68个春秋,一路走来,她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工作,她对党的那份忠诚、热情与热爱,始终如初,令人敬仰。

在老人家靠着客厅西墙的桌子上,放着一幅装裱着的《商丘日报》,上面刊登的一篇文章《李平之风,山高水长》申树兰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这其中的感人故事她永生难忘。

那是1945年的6月麦收季节,当时只有八岁的申树兰随父母一起到邻近的太康县逃荒。一天,在太康县十字张寨他们遇到同村的地下党员魏殿员,魏殿员与十字张寨地下党员张金印一起晚上做地下工作,白天收麦。申树兰就跟着他,帮他拿枪。一次,魏殿员碰到敌人,他急忙将自己的枪交给申树兰,申树兰从容地将枪藏到篮子的麦穗下面,躲过敌人的盘查。当时魏殿员一心想回柘城老家开展地下革命工作,经过商量,魏殿员利用申树兰家的小推车作掩护,推车的左边坐着藏匿手枪的申树兰,右边装着小麦和杂物,几个人像难民一样去柘城。果然,行至现在柘城县安平镇大桥时遇到敌人的盘查,机警的申树兰再次成功躲开敌人的搜查。

老人说,当天傍晚时分,她随魏殿员一起来到柘城县城东的王店村,在一座破庙里,她见到几个带枪的人,后来才知道是抗大毕业的陈子良、王飞霄,王飞霄可是当时柘城周边大名鼎鼎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这时,与王飞霄站在一起的学生模样的女人伸出手摸着申树兰的头说:“你这么小就能躲过敌人的盘查,了不起,以后还能打敌人嘞!”

“后来申树兰才知道她叫李平,当时才19岁,是开封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因革命需要,随王飞霄一起到柘城。半年后,由于叛徒告密,李平在代口村的一次突围战中牺牲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申树兰抱着对共产党的特殊感情,相继投身到镇压反革命运动、土改运动等工作中。1953年2月2日是申树兰刻骨铭心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县里经过考察,认为她工作突出、思想进步,破格吸收她为刘胡兰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申树兰1981年到柘城县委组织部工作,1983年调任柘城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因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深受广大群众爱戴。1993年2月,申树兰从柘城县人民法院退休。

在刚退休后的一年里,她的母亲、丈夫和哥哥相继因病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一齐向她袭来,她的精神几乎崩溃。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投身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法宣传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持道德追求,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说起这些年置身公益的感受,申树兰中气十足。

闲不住的申树兰退体后更多的是致力于当地红色文化研究,尤其是革命烈士李平事迹宣传和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她与王飞霄首先在李平墓前立起了一块刻有“惠水泱泱,云山苍苍。李平之风,山高水长”的碑文。同时,她积极寻找有关李平的生平资料,宣讲她的事迹,让后人更多地了解李平、记住李平,让后人铭记现在幸福的生活是无数英烈的热血换来的。

如今,李平烈士墓被柘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了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申树兰犹如一树高洁的兰花,经风雨逾坚贞,历艰辛而不挠,在中华大地上以自己向上向善的力量,诠释着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并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柘城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申树兰
一生赤诚心向党
2021-10-21 00:22   记者 王 冰 通讯员 刘瑞英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1937年,伴随着抗日战争的隆隆炮火,她出生在柘城县一个贫苦农家;1945年,8岁的她两次为解放军掩护枪支,安全通过敌人盘查;1953年,16岁的她由于思想进步、工作突出,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以后,她以一名共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处处带头、事事领先,成了一名“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花木兰”。

她就是柘城县人民法院退休法官申树兰。从入党至今已68个春秋,一路走来,她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无论身在何处,从事何种工作,她对党的那份忠诚、热情与热爱,始终如初,令人敬仰。

在老人家靠着客厅西墙的桌子上,放着一幅装裱着的《商丘日报》,上面刊登的一篇文章《李平之风,山高水长》申树兰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这其中的感人故事她永生难忘。

那是1945年的6月麦收季节,当时只有八岁的申树兰随父母一起到邻近的太康县逃荒。一天,在太康县十字张寨他们遇到同村的地下党员魏殿员,魏殿员与十字张寨地下党员张金印一起晚上做地下工作,白天收麦。申树兰就跟着他,帮他拿枪。一次,魏殿员碰到敌人,他急忙将自己的枪交给申树兰,申树兰从容地将枪藏到篮子的麦穗下面,躲过敌人的盘查。当时魏殿员一心想回柘城老家开展地下革命工作,经过商量,魏殿员利用申树兰家的小推车作掩护,推车的左边坐着藏匿手枪的申树兰,右边装着小麦和杂物,几个人像难民一样去柘城。果然,行至现在柘城县安平镇大桥时遇到敌人的盘查,机警的申树兰再次成功躲开敌人的搜查。

老人说,当天傍晚时分,她随魏殿员一起来到柘城县城东的王店村,在一座破庙里,她见到几个带枪的人,后来才知道是抗大毕业的陈子良、王飞霄,王飞霄可是当时柘城周边大名鼎鼎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人物。这时,与王飞霄站在一起的学生模样的女人伸出手摸着申树兰的头说:“你这么小就能躲过敌人的盘查,了不起,以后还能打敌人嘞!”

“后来申树兰才知道她叫李平,当时才19岁,是开封师范学校的进步学生,因革命需要,随王飞霄一起到柘城。半年后,由于叛徒告密,李平在代口村的一次突围战中牺牲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申树兰抱着对共产党的特殊感情,相继投身到镇压反革命运动、土改运动等工作中。1953年2月2日是申树兰刻骨铭心的日子。就是在这一天,县里经过考察,认为她工作突出、思想进步,破格吸收她为刘胡兰式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申树兰1981年到柘城县委组织部工作,1983年调任柘城县人民法院副院长,因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深受广大群众爱戴。1993年2月,申树兰从柘城县人民法院退休。

在刚退休后的一年里,她的母亲、丈夫和哥哥相继因病去世,接二连三的打击一齐向她袭来,她的精神几乎崩溃。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很快从悲痛中走出来,投身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普法宣传等社会公益事业中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持道德追求,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说起这些年置身公益的感受,申树兰中气十足。

闲不住的申树兰退体后更多的是致力于当地红色文化研究,尤其是革命烈士李平事迹宣传和研究。经过多年努力,她与王飞霄首先在李平墓前立起了一块刻有“惠水泱泱,云山苍苍。李平之风,山高水长”的碑文。同时,她积极寻找有关李平的生平资料,宣讲她的事迹,让后人更多地了解李平、记住李平,让后人铭记现在幸福的生活是无数英烈的热血换来的。

如今,李平烈士墓被柘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了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申树兰犹如一树高洁的兰花,经风雨逾坚贞,历艰辛而不挠,在中华大地上以自己向上向善的力量,诠释着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并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人。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
地下水位抬高 致地下室积水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商丘好人”爱心早 ...
“在这儿吃早饭,暖 ...
秋高气爽 秋色如画
十里花海 秋景宜人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经协商授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