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奋进路 再看商丘城

本报记者 翟华伟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9-15 07:48

商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崔 坤 摄

行走在秋日的商丘,你能会处处领略路畅景美,日月湖景区层林尽染、碧波粼粼,汉梁文化公园亭台楼榭、曲径迂回,商丘古城古色古香、古韵古风……

回眸五年奋进路,请君再看商丘城。

五年来,我市把准定位、务实重干,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提升。

以打造美好城市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硬件设施升级,街头巷尾变化喜人,“路畅、地净、水清、生态、智慧、精美”的城市画卷徐徐铺展。

坚持“区域枢纽、开放前沿”战略定位,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高铁普铁“双十字”即将成型,“米”字型高速网络逐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基地地位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显著增强。

城市软实力显著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

“绣花精神”进行治理

城市美好生态宜居

漫步市区,花木扶疏,雅致苍翠,绿水逶迤,穿城而过,你会发现城市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城区越发生态宜居。

近年来,我市以“绣花精神”治理城市,铁腕治污,打通断头河、清淤扩容、河岸护砌、建设提升改造雨污水管网、建设生态景观,河道水质持续向好。水清河畅、景美岸绿、人水和谐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民生。持续治堵,科学规划建设连接路网,打造交通枢纽,提高道路交通容量,利用老城区改造,拓宽、加密支路,畅通道路微循环。近年来,中心城区实施了200多条道路新建改造任务。截至目前,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从201条463公里增加到343条824公里,道路网密度从4.36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6.86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从16.78平方米提升到26.38平方米,路网结构逐步完善。

围绕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河道绿廊、城市绿网,实施园林绿化项目147个,相继建成汉梁文化公园、街头绿地等一批大型、小型公园,市花月季成为风景,推窗见绿、移步有景成为现实,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城市画卷。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配合道路新建改造,实现“路通灯亮”,主次干道亮灯率、设施完好率实现双达标。城区上千条背街小巷路灯安装完成,“光明”照在市民心坎上。

持续提升基础能力 立体交通枢纽形成

我市城区交通体系持续更新,归德、凯旋高架,双桥畅通道南道北,一条条道路犹如彩色匹练,延展城市风景,提升城市气质,承载民生幸福。

善作善成,久久为功。近年来,我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把准“区域枢纽、开放前沿”战略定位,持续提升基础能力,以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抓手,形成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群区为核心,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提升,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我市把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前提,加快推进铁路、快速通道、航空、航运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米”字型枢纽经济设施网络,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体系逐步形成。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80公里,高铁普铁“双十字型”铁路枢纽全面形成;商合杭高铁商丘段开通运行,高铁商丘站北广场项目建成投用,京雄商高铁、商丘动车存车场8条存车线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9公里,形成“四纵四横”网络格局;实施“三环九放射”快速通道项目计划。商丘机场项目可批复前期要件已办理齐全报国家待批;民权通用机场实现首飞。内河航运方面,重点实施沱浍河、涡河航运开发工程,力争打通豫东地区通往华东及长三角地区的两条水上运输通道,实现通江达海目标。

以河南省三大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商丘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打造物流业发展高地,推进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冷链、食品、医药、建材等四大行业物流产业。其中,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豫鲁苏皖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年交易额300多亿元,商丘价格已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科创工作位列前茅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市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省级高新区4家,居全省第一位;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家,居全省第一位;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家,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县域全覆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居全省第三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家、国家备案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23家、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1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同时,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在18个地市中率先建立了商丘科学院。2016年以来,共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25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五年奋进路 再看商丘城
2021-09-15 07:48   本报记者 翟华伟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商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本报记者 崔 坤 摄

行走在秋日的商丘,你能会处处领略路畅景美,日月湖景区层林尽染、碧波粼粼,汉梁文化公园亭台楼榭、曲径迂回,商丘古城古色古香、古韵古风……

回眸五年奋进路,请君再看商丘城。

五年来,我市把准定位、务实重干,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持续提升。

以打造美好城市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硬件设施升级,街头巷尾变化喜人,“路畅、地净、水清、生态、智慧、精美”的城市画卷徐徐铺展。

坚持“区域枢纽、开放前沿”战略定位,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高铁普铁“双十字”即将成型,“米”字型高速网络逐步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基地地位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显著增强。

城市软实力显著提升。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

“绣花精神”进行治理

城市美好生态宜居

漫步市区,花木扶疏,雅致苍翠,绿水逶迤,穿城而过,你会发现城市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城区越发生态宜居。

近年来,我市以“绣花精神”治理城市,铁腕治污,打通断头河、清淤扩容、河岸护砌、建设提升改造雨污水管网、建设生态景观,河道水质持续向好。水清河畅、景美岸绿、人水和谐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民生。持续治堵,科学规划建设连接路网,打造交通枢纽,提高道路交通容量,利用老城区改造,拓宽、加密支路,畅通道路微循环。近年来,中心城区实施了200多条道路新建改造任务。截至目前,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从201条463公里增加到343条824公里,道路网密度从4.36公里/平方公里提高到6.86公里/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从16.78平方米提升到26.38平方米,路网结构逐步完善。

围绕打造“10分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河道绿廊、城市绿网,实施园林绿化项目147个,相继建成汉梁文化公园、街头绿地等一批大型、小型公园,市花月季成为风景,推窗见绿、移步有景成为现实,呈现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城市画卷。目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2平方米。配合道路新建改造,实现“路通灯亮”,主次干道亮灯率、设施完好率实现双达标。城区上千条背街小巷路灯安装完成,“光明”照在市民心坎上。

持续提升基础能力 立体交通枢纽形成

我市城区交通体系持续更新,归德、凯旋高架,双桥畅通道南道北,一条条道路犹如彩色匹练,延展城市风景,提升城市气质,承载民生幸福。

善作善成,久久为功。近年来,我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把准“区域枢纽、开放前沿”战略定位,持续提升基础能力,以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抓手,形成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群区为核心,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枢纽+通道+网络”的物流服务体系,促进我市城市枢纽功能和产业集聚辐射能级提升,实现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我市把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作为发展枢纽经济的重要前提,加快推进铁路、快速通道、航空、航运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米”字型枢纽经济设施网络,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体系逐步形成。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80公里,高铁普铁“双十字型”铁路枢纽全面形成;商合杭高铁商丘段开通运行,高铁商丘站北广场项目建成投用,京雄商高铁、商丘动车存车场8条存车线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9公里,形成“四纵四横”网络格局;实施“三环九放射”快速通道项目计划。商丘机场项目可批复前期要件已办理齐全报国家待批;民权通用机场实现首飞。内河航运方面,重点实施沱浍河、涡河航运开发工程,力争打通豫东地区通往华东及长三角地区的两条水上运输通道,实现通江达海目标。

以河南省三大物流产业集聚区之一的商丘豫东综合物流产业集聚区为核心区,打造物流业发展高地,推进一批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了农产品冷链、食品、医药、建材等四大行业物流产业。其中,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是豫鲁苏皖地区规模最大的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年交易额300多亿元,商丘价格已成为全国农产品价格的“风向标”。

科创工作位列前茅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近年来,我市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体制机制,激活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第一资源,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引进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省级高新区4家,居全省第一位;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5家,居全省第一位;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化基地7家,居全省第一位,实现县域全覆盖;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居全省第三位;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6家、国家备案入库的科技型中小企业223家、省级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1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11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同时,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5个;在18个地市中率先建立了商丘科学院。2016年以来,共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256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1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患者跑出医院 不慎落入河中
网友留言选登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英雄李学生母校师生 ...
特色产业促增收
背起书包 有序进校
永城市:满城绿色入画来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经协商授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