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玫:300个留守孩子的“妈妈”

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闫占廷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9-02 05:47

她放弃城里安稳的工作,返乡创业办了一所留守儿童实验学校。历经十年的风风雨雨,她为乡村留守娃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她就是被称为“300个孩子一个妈”的魏金玫。

2000年,商丘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魏金玫,在宁陵县城一家幼儿园当上了老师。两年后,魏金玫和乔楼乡八里曹村小伙王铭喜结连理。

在多次乡村走访时,魏金玫发现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他们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名叫王涵的孩子身世悲惨: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离家出走,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由于家庭贫困,濒临失学的边缘。王涵的遭遇极大地触动了魏金玫,她深深地沉思:我能为这些乡村留守娃做些什么?

2010年,30岁的魏金玫作出一个令人惊诧的决定:辞去县城安稳的工作,返回乔楼乡办一所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建起一个“家”! 当初家人不解,亲友质疑,她却倔强地走上了漫漫教育路。

万事开头难。对于一名年轻女性来说,创办宁陵县第一所留守儿童学校,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学校选址、资金难题、师资短缺,各种社会舆论压力……酸、甜、苦、辣,魏金玫全都尝尽,但办好乡村教育、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的信念,在她心里却从未动摇过。

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又四处向亲戚朋友借贷,魏金玫在乔楼乡首先创办了一家乡村幼儿园。为了节省开支,她事事亲力亲为:粉刷墙体、布置教室、摆放桌椅、清扫地面……看到妻子柔弱而又坚强的身影,丈夫王铭心软了,开始支持她在乡村办学。2012年春,夫妇俩在幼儿园的基础上,又倾尽全力创办了乔楼乡留守儿童实验学校。

创办之初,学校仅有35名留守儿童,而目前已发展有350多名学生,其中90%是留守儿童。10年时间,生源增加了10倍之多。如果探究学校发展的秘诀是什么,答案便是:“让读不起书的孩子有学上,让缺少关爱的孩子有个家。”这句话也是魏金玫办学的初衷和宗旨。

留守不可怕,学校就是家!在这个“家”中,魏金玫身兼多职:“我是一名校长,更是一个妈妈,300多名学生我都能叫出名字,知道每个人的生日。”在生活上,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整夜陪伴着生病的孩子;在学习上,她悉心辅导、认真检查学生的功课;开通了“亲情热线”,为孩子搭建和父母沟通的桥梁;孩子过生日,学校便送上生日蛋糕,祝福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贤内助”的王铭,是学校的专职厨师和兼职司机,包揽学校的后勤保障,站在爱人魏金玫的背后默默地付出着。“有困难,我们一起扛!夫妻一条心,黄土可以变成金。”王铭不但是这样说,还是这样做的。10多年的风风雨雨,夫妻俩总是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为了更好地帮扶贫困学生,魏金玫夫妇对留守儿童不但减免学费,而且赠送书包、校服和学习用品,每学期还补助400元生活费。为了方便学生上下学,学校还配备了4辆校车接送孩子,这样不但免除了爷爷奶奶奔波接送之苦,还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全乡29个村。

留守儿童中有一个男孩,因为缺少父母管教任性妄为,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被一所县直学校勒令劝退。转来时经常捣乱违纪,学习成绩一塌糊涂。魏金玫将他带到办公室里,不是一顿严厉呵斥,而是和他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她天天辅导他的功课,陪伴他写作业,让他感受到了母亲般的关爱。慢慢地,这个男孩终于成长为一个有上进心、懂得感恩的人。

魏金玫的真诚与爱心感动了很多家长,他们送来了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上面写着:“辛勤园丁 师德育人”“精心培养 教育有方”“童年岁月苦 老师哺育甜”……家长由衷的褒扬,热情的激励,不但坚定了魏金玫的办学方向,更让她拥有了前行的动力。

“教育的本质是爱,只有付出爱才能教书育人。”这就是魏金玫——一位300个留守孩子的“妈妈”,她以执着的爱与责任为一批批留守儿童筑起希望之梦。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魏金玫:300个留守孩子的“妈妈”
2021-09-02 05:47   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闫占廷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她放弃城里安稳的工作,返乡创业办了一所留守儿童实验学校。历经十年的风风雨雨,她为乡村留守娃撑起一个温暖的“家”。她就是被称为“300个孩子一个妈”的魏金玫。

2000年,商丘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的魏金玫,在宁陵县城一家幼儿园当上了老师。两年后,魏金玫和乔楼乡八里曹村小伙王铭喜结连理。

在多次乡村走访时,魏金玫发现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他们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比如,一名叫王涵的孩子身世悲惨:父亲外出打工,母亲离家出走,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由于家庭贫困,濒临失学的边缘。王涵的遭遇极大地触动了魏金玫,她深深地沉思:我能为这些乡村留守娃做些什么?

2010年,30岁的魏金玫作出一个令人惊诧的决定:辞去县城安稳的工作,返回乔楼乡办一所寄宿制学校,为留守儿童建起一个“家”! 当初家人不解,亲友质疑,她却倔强地走上了漫漫教育路。

万事开头难。对于一名年轻女性来说,创办宁陵县第一所留守儿童学校,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学校选址、资金难题、师资短缺,各种社会舆论压力……酸、甜、苦、辣,魏金玫全都尝尽,但办好乡村教育、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的信念,在她心里却从未动摇过。

拿出家里仅有的积蓄,又四处向亲戚朋友借贷,魏金玫在乔楼乡首先创办了一家乡村幼儿园。为了节省开支,她事事亲力亲为:粉刷墙体、布置教室、摆放桌椅、清扫地面……看到妻子柔弱而又坚强的身影,丈夫王铭心软了,开始支持她在乡村办学。2012年春,夫妇俩在幼儿园的基础上,又倾尽全力创办了乔楼乡留守儿童实验学校。

创办之初,学校仅有35名留守儿童,而目前已发展有350多名学生,其中90%是留守儿童。10年时间,生源增加了10倍之多。如果探究学校发展的秘诀是什么,答案便是:“让读不起书的孩子有学上,让缺少关爱的孩子有个家。”这句话也是魏金玫办学的初衷和宗旨。

留守不可怕,学校就是家!在这个“家”中,魏金玫身兼多职:“我是一名校长,更是一个妈妈,300多名学生我都能叫出名字,知道每个人的生日。”在生活上,她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会生活自理,整夜陪伴着生病的孩子;在学习上,她悉心辅导、认真检查学生的功课;开通了“亲情热线”,为孩子搭建和父母沟通的桥梁;孩子过生日,学校便送上生日蛋糕,祝福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作为“贤内助”的王铭,是学校的专职厨师和兼职司机,包揽学校的后勤保障,站在爱人魏金玫的背后默默地付出着。“有困难,我们一起扛!夫妻一条心,黄土可以变成金。”王铭不但是这样说,还是这样做的。10多年的风风雨雨,夫妻俩总是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为了更好地帮扶贫困学生,魏金玫夫妇对留守儿童不但减免学费,而且赠送书包、校服和学习用品,每学期还补助400元生活费。为了方便学生上下学,学校还配备了4辆校车接送孩子,这样不但免除了爷爷奶奶奔波接送之苦,还把服务范围扩大到全乡29个村。

留守儿童中有一个男孩,因为缺少父母管教任性妄为,是出了名的问题学生,被一所县直学校勒令劝退。转来时经常捣乱违纪,学习成绩一塌糊涂。魏金玫将他带到办公室里,不是一顿严厉呵斥,而是和他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她天天辅导他的功课,陪伴他写作业,让他感受到了母亲般的关爱。慢慢地,这个男孩终于成长为一个有上进心、懂得感恩的人。

魏金玫的真诚与爱心感动了很多家长,他们送来了一面面鲜红的锦旗,上面写着:“辛勤园丁 师德育人”“精心培养 教育有方”“童年岁月苦 老师哺育甜”……家长由衷的褒扬,热情的激励,不但坚定了魏金玫的办学方向,更让她拥有了前行的动力。

“教育的本质是爱,只有付出爱才能教书育人。”这就是魏金玫——一位300个留守孩子的“妈妈”,她以执着的爱与责任为一批批留守儿童筑起希望之梦。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
网友留言选登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隔离不隔爱 隔疫不隔情
采摘猕猴桃供应市场
开挖河沟使积水外排
安全发展一起抓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