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岁李秀兰:“不是自夸,我一辈子干啥啥中”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侯国胜 高会鹏 丁新举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4-29 03:12

李秀兰老人近照。

▲重孙在喂老人吃香蕉。

▲老人每天都帮儿媳做些简单家务。

扫码看视频报道

“乖,上银行,我都是自己去取钱。”

4月26日上午,宁陵县乔楼乡乔楼村102岁的李秀兰一边和记者唠嗑,一边从崭新的袄里掏出一个捆着红绳的存折。解开绳子,打开存折,里边是身份证和银行卡。她拿出卡晃晃,得意地说:“国家给我的钱都在这里面。”

“您咋不让儿子给您放着?”

“我自己能取。”

“您会取不?”

“耶耶耶,你看你说嘞,我能不会呀?!”

“咋取?”

“都是俺儿孙带着我去银行,我把卡一交,密码一说,钱就出来了。”

“您儿要不带您去咋办?”

“他敢?不带我去我不愿意他。”

“您密码能记住不?”

“咋能记不住?!”

“密码是多少?”

“那不能给你说……”

李秀兰身体棒、记忆好、耳朵灵,说话幽默风趣,她和记者的对话,惹笑了一屋子人。

大家正乐呵呵地聊着,乔楼乡党委书记马士云过来了。她坐在老人身边的马扎上,趁老人说话停顿的功夫,拉起老人的手问:“您还认得我不?”老人扭头一看,乐了:“乖闺女,这不是乡里马书记?过年还来看我嘞,我活恁大年纪,县里、乡里、村里都稀罕我得很!”屋里又笑声一片。

李秀兰1919年出生于睢阳区高辛镇,20岁嫁到宁陵县乔楼乡乔楼村。除一女夭折外,老人现有二子二女,重孙辈已有十几人。其现随62岁的长子一家生活,四世同堂,家庭和谐。长媳程志勤说,婆婆一辈子性格要强,能干会算,就是最困难时期,家里都没人去逃荒要饭,家家户户分地后,没几年家里就成了附近的“冒尖户”。

听媳妇夸自己,老人笑着说:“我耳朵灵得很,听满庄子,谁家说我个啥话,我听得可清。”老人话锋一转,开始了“李氏风格”的自夸,“不是自夸,我一辈子干啥啥中,那真是能!”

老人穿着前面尖尖的绣花靴,鞋面干净整洁。她指着自己的小脚说:“这是六七岁时我自己裹的!就用7寸多一点布,到十几岁,见有人家不裹脚的,就放开了。”

李秀兰没出嫁前,娘家种桑养蚕。她说,她天不明就爬到桑树上摘桑叶,天一明,就摘够了七八床蚕吃的桑叶。听她说自己会爬树,一圈子人都愣了:这小脚,能爬树?看大家疑惑,老人更来了劲:“看来你不信?我给你说,我爬树快得很。”说着,老人比划出抱树的姿势,“两手抱着树,两脚一用力,嗖嗖嗖,就上去了,下树更快,到树半腰,一撒手,就往下蹦,咚,坐地上一点事没有。”老人说完,自己拍着手先笑起来,然后望着记者的脸问:“我能不能?”记者赶紧给她翘起大拇指:“老人家,厉害!”

嫁到乔楼村后,一直到解放前,李秀兰吃了很多苦,用她自己的话说,那苦的没法说。“外头人”吴广荣13岁丧父,18岁给地主种地,家里穷的叮当响。“收十个地主给你仨,有时候还不给,天天吃饭稀汤照影,看那时候,咋敢想能活到现在?”她感慨地说,“为能吃个饱饭,我就纺花,半斤线子,一夜不合眼纺完。”为避免打瞌睡,她就把碎树叶或碎烟叶卷起来吸,慢慢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一直到今年才在儿子的劝导下戒掉。

改革开放后,李秀兰劳作的劲头越来越高。每年秋收后,谷子、蜀黍、豆子、玉米、小麦……把家里7个大囤一个个都装满。“二儿子订婚时,买的大鱼3尺多长,半扇子猪肉一走一晃。”老人越说越带劲,“乖,你说,那时候,谁不夸我能?!”

和李秀兰老人聊天,明显有一个感觉,就是时间过得特别快,因为她特别善谈,而且特别幽默,就是和自己儿子也常开玩笑。前几年,老人得了白内障,医生让保守治疗,大儿子就和她开玩笑说:“娘,您又不做针线活,治它干啥?”没过多久,大儿子也得了白内障,就对她说:“娘,我得看看去。”老人说:“你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做针线活,治它干啥?”逗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老伴吴广荣77岁去世后,李秀兰慢慢地从耕作种地转移到做家务活上来。看孩子、做饭、洗衣服,老人一天天的也不闲着。一直到近90岁,老人在孩子们的劝说下,才慢慢脱离家务劳动。说到做家务,程志勤夸婆婆做啥啥好吃。听到媳妇夸,老人又来了劲:“我不是夸我自家嘞,要说做个煎饼、烙个馍、擀个咸卷,闺女、媳妇都没我做得好吃。”

老人爱热闹、爱听戏。三里五庄一见老寿星来听戏,就在她旁边围一圈人,都爱找她拉呱。她说:“乖,你看人家都稀罕我嘞很,看样我还能活两年。”记者赶紧接话:“最低还要活20年。”“那可是,现在吃得好、穿得好,共产党领导得好,还有恁多人常来看我,看样我还得抖劲活。”话音刚落,又是一片笑声。

采访结束,已经快到中午1点了。临走,老人拿出一沓钱说:“今天都不能走,我请客。”这时,程志勤插话:“你这就600元,吃饭得花1000元,不够咋弄?”“不够?我赊账!看你娘是个小气人不?”老人的“大气”幽默,惹得大家出了门还都笑得合不拢嘴。

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新闻1+1”

李秀兰的长寿之道

老人李秀兰为何能到102岁高寿?采访得知其长寿之道如下:

长寿基因:老人家有长寿基因,父母均活到90多岁,其他亲人也都长寿。

性格方面:和善直爽,快人快语,有话必须说出,不生闷气,和睦邻里,很受村民尊重。一生争强好胜,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无论干农活、干家务活,还是为人处世,处处爱争先。102岁的她,还坚持择菜做饭,喂养家里的小鸡小鸭。

饮食习惯:老人一生特别勤劳,40多岁时仍经常爬树采摘桑叶喂蚕。年轻时晚上纺棉花、织布经常到深夜,为了缓解疲劳,老人养成了吸烟的习惯,但从不喝酒。饮食习惯良好,以素食为主。饭量多年来一直适当控制,每顿可吃一至两碗饭,爱吃水果。

生活习惯:爱听戏,邻村有庙会或唱大戏,她就让儿媳带着自己去。爱睡觉,特别是冬天更是早睡晚起,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爱出门散步,和人唠嗑。

子女孝顺:四世同堂,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把老人当成宝贝。大儿媳经常带上她外出散心游玩。

社会因素:每个月300元的百岁老人补贴,每逢年节,县、乡政府都来慰问老人。(丁新举)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102岁李秀兰:“不是自夸,我一辈子干啥啥中”
2021-04-29 03:12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侯国胜 高会鹏 丁新举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李秀兰老人近照。

▲重孙在喂老人吃香蕉。

▲老人每天都帮儿媳做些简单家务。

扫码看视频报道

“乖,上银行,我都是自己去取钱。”

4月26日上午,宁陵县乔楼乡乔楼村102岁的李秀兰一边和记者唠嗑,一边从崭新的袄里掏出一个捆着红绳的存折。解开绳子,打开存折,里边是身份证和银行卡。她拿出卡晃晃,得意地说:“国家给我的钱都在这里面。”

“您咋不让儿子给您放着?”

“我自己能取。”

“您会取不?”

“耶耶耶,你看你说嘞,我能不会呀?!”

“咋取?”

“都是俺儿孙带着我去银行,我把卡一交,密码一说,钱就出来了。”

“您儿要不带您去咋办?”

“他敢?不带我去我不愿意他。”

“您密码能记住不?”

“咋能记不住?!”

“密码是多少?”

“那不能给你说……”

李秀兰身体棒、记忆好、耳朵灵,说话幽默风趣,她和记者的对话,惹笑了一屋子人。

大家正乐呵呵地聊着,乔楼乡党委书记马士云过来了。她坐在老人身边的马扎上,趁老人说话停顿的功夫,拉起老人的手问:“您还认得我不?”老人扭头一看,乐了:“乖闺女,这不是乡里马书记?过年还来看我嘞,我活恁大年纪,县里、乡里、村里都稀罕我得很!”屋里又笑声一片。

李秀兰1919年出生于睢阳区高辛镇,20岁嫁到宁陵县乔楼乡乔楼村。除一女夭折外,老人现有二子二女,重孙辈已有十几人。其现随62岁的长子一家生活,四世同堂,家庭和谐。长媳程志勤说,婆婆一辈子性格要强,能干会算,就是最困难时期,家里都没人去逃荒要饭,家家户户分地后,没几年家里就成了附近的“冒尖户”。

听媳妇夸自己,老人笑着说:“我耳朵灵得很,听满庄子,谁家说我个啥话,我听得可清。”老人话锋一转,开始了“李氏风格”的自夸,“不是自夸,我一辈子干啥啥中,那真是能!”

老人穿着前面尖尖的绣花靴,鞋面干净整洁。她指着自己的小脚说:“这是六七岁时我自己裹的!就用7寸多一点布,到十几岁,见有人家不裹脚的,就放开了。”

李秀兰没出嫁前,娘家种桑养蚕。她说,她天不明就爬到桑树上摘桑叶,天一明,就摘够了七八床蚕吃的桑叶。听她说自己会爬树,一圈子人都愣了:这小脚,能爬树?看大家疑惑,老人更来了劲:“看来你不信?我给你说,我爬树快得很。”说着,老人比划出抱树的姿势,“两手抱着树,两脚一用力,嗖嗖嗖,就上去了,下树更快,到树半腰,一撒手,就往下蹦,咚,坐地上一点事没有。”老人说完,自己拍着手先笑起来,然后望着记者的脸问:“我能不能?”记者赶紧给她翘起大拇指:“老人家,厉害!”

嫁到乔楼村后,一直到解放前,李秀兰吃了很多苦,用她自己的话说,那苦的没法说。“外头人”吴广荣13岁丧父,18岁给地主种地,家里穷的叮当响。“收十个地主给你仨,有时候还不给,天天吃饭稀汤照影,看那时候,咋敢想能活到现在?”她感慨地说,“为能吃个饱饭,我就纺花,半斤线子,一夜不合眼纺完。”为避免打瞌睡,她就把碎树叶或碎烟叶卷起来吸,慢慢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一直到今年才在儿子的劝导下戒掉。

改革开放后,李秀兰劳作的劲头越来越高。每年秋收后,谷子、蜀黍、豆子、玉米、小麦……把家里7个大囤一个个都装满。“二儿子订婚时,买的大鱼3尺多长,半扇子猪肉一走一晃。”老人越说越带劲,“乖,你说,那时候,谁不夸我能?!”

和李秀兰老人聊天,明显有一个感觉,就是时间过得特别快,因为她特别善谈,而且特别幽默,就是和自己儿子也常开玩笑。前几年,老人得了白内障,医生让保守治疗,大儿子就和她开玩笑说:“娘,您又不做针线活,治它干啥?”没过多久,大儿子也得了白内障,就对她说:“娘,我得看看去。”老人说:“你一个大老爷们也不做针线活,治它干啥?”逗得一家人捧腹大笑。

老伴吴广荣77岁去世后,李秀兰慢慢地从耕作种地转移到做家务活上来。看孩子、做饭、洗衣服,老人一天天的也不闲着。一直到近90岁,老人在孩子们的劝说下,才慢慢脱离家务劳动。说到做家务,程志勤夸婆婆做啥啥好吃。听到媳妇夸,老人又来了劲:“我不是夸我自家嘞,要说做个煎饼、烙个馍、擀个咸卷,闺女、媳妇都没我做得好吃。”

老人爱热闹、爱听戏。三里五庄一见老寿星来听戏,就在她旁边围一圈人,都爱找她拉呱。她说:“乖,你看人家都稀罕我嘞很,看样我还能活两年。”记者赶紧接话:“最低还要活20年。”“那可是,现在吃得好、穿得好,共产党领导得好,还有恁多人常来看我,看样我还得抖劲活。”话音刚落,又是一片笑声。

采访结束,已经快到中午1点了。临走,老人拿出一沓钱说:“今天都不能走,我请客。”这时,程志勤插话:“你这就600元,吃饭得花1000元,不够咋弄?”“不够?我赊账!看你娘是个小气人不?”老人的“大气”幽默,惹得大家出了门还都笑得合不拢嘴。

图片均由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新闻1+1”

李秀兰的长寿之道

老人李秀兰为何能到102岁高寿?采访得知其长寿之道如下:

长寿基因:老人家有长寿基因,父母均活到90多岁,其他亲人也都长寿。

性格方面:和善直爽,快人快语,有话必须说出,不生闷气,和睦邻里,很受村民尊重。一生争强好胜,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无论干农活、干家务活,还是为人处世,处处爱争先。102岁的她,还坚持择菜做饭,喂养家里的小鸡小鸭。

饮食习惯:老人一生特别勤劳,40多岁时仍经常爬树采摘桑叶喂蚕。年轻时晚上纺棉花、织布经常到深夜,为了缓解疲劳,老人养成了吸烟的习惯,但从不喝酒。饮食习惯良好,以素食为主。饭量多年来一直适当控制,每顿可吃一至两碗饭,爱吃水果。

生活习惯:爱听戏,邻村有庙会或唱大戏,她就让儿媳带着自己去。爱睡觉,特别是冬天更是早睡晚起,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10个小时。爱出门散步,和人唠嗑。

子女孝顺:四世同堂,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把老人当成宝贝。大儿媳经常带上她外出散心游玩。

社会因素:每个月300元的百岁老人补贴,每逢年节,县、乡政府都来慰问老人。(丁新举)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4月28日)
两个存疑的公交车站名都改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正是花开好时节 日月...
水草清理
视觉新闻
视觉新闻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