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的郑素真:“现在的好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侯国胜 高会鹏 丁新举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4-15 07:37

郑素真老人近照。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左图:天气晴好,孙女李丹会陪奶奶到公园散步休闲。右图:现在,郑素真仍可穿针引线,她在为重孙女缝补沙包。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扫码看视频报道

“今天上午咱吃大桌。”66岁的大儿媳李秀荣望着婆婆郑素真和年均86岁的六婶许秀琴、七婶桑兴芝笑着说,“人家记者都专门来报道俺娘,咱也得聚聚,谁都不许走哈。”

“你说啥?做棉靴?”郑素真望着李秀荣说。“请咱吃大桌嘞。”桑兴芝扯扯郑素真的袖子,趴在她耳边大声说。“中,中,今天都不能走,我的钱多得很,吃饭花不完。”郑素真“大气”话一出,笑声一片。

春日上午的阳光暖而不燥。在宁陵县税务局家属院一处有一小片菜地的小院里,郑素真妯娌仨坐在院子里一边剥葱,一边和家人聊着家长里短。由于郑素真耳背,时不时的就需要家里人趴在她耳边充当翻译。3个老人性格都比较开朗,再加上孩子们的插科打诨,笑声一阵阵从小院里传出去。

郑素真出生于1920年,自幼父母双亡,随哥嫂生活,18岁嫁于宁陵县程楼乡李七庄李相营为妻。李相营兄弟7个,其排行老三。兄弟众多,家里缺吃少穿,穷的叮当响。桑兴芝介绍说:“那时候,家里穷的没有那样嘞,一间小东屋,一人多高,娶了俺嫂子她们妯娌6个,到我结婚时,住的是小厨房,结婚当天,新铺盖上就落一层灰。”

结婚后,又碰到大灾情。郑素真说:“涝三年,旱三年,蚂蚱过后又三年,人都没啥吃,树上的叶子都捋吃完,最苦的时候,用茅草根加干树叶子做馍。”她擦了擦眼角又说:“啥苦日子都过完了,现在的好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贫困交加,食不果腹,导致郑素真在解放前所生的两个孩子全部夭折。她现有四子一女,皆出生于建国后。自1986年以后,她和老伴就进城随大儿子李举贤一家生活,李举贤现年71岁。如今,儿子儿媳把伺候老人当作“天字第一号工程”。

郑素真善裁缝,乐于助人,进城之前,四邻八乡小孩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一家不找她剪裁的。“单裤子、薄褂子、棉裤、袄……谁家找我我都做。”老人笑呵呵地说。进城后,老人从不闲着,孙子、孙女的四季衣裳都是她做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只要邻居家有请,老人有求必应,总是乐呵呵地帮忙做衣裳。

李举贤没退休前,老人每天还想着法的给儿孙们做好吃的。“做的花卷、蒸的菜馍,家里人都喜欢吃。”李秀荣说。2011年,90岁的李相营去世后,考虑到郑素真身体状况,孩子们再不允许她做家务了。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自己的房间和被子都是自己打扫和整理。

在李举贤家东墙上,悬挂着一面写有“家和万事兴”的贴金绣,这幅作品是李举贤退休后耗时39天完成的。“他天天忙十几个小时,当时看见他做女工,大家都感到很可笑。做好后,往家里一挂,大家才明白爸爸的苦心。”李举贤女儿李丹说。

李举贤家院门外挂着“文明家庭”的牌子,李举贤感慨地说:“只有家和,才能做到孝,只有孝,才能称得上文明呀!”李举贤家是出了名的“家和”。他家是两层小楼的独院,父亲和母亲刚到自己家住时,李举贤和爱人、孩子住二楼,老人住一楼。父亲去世后,为方便照顾母亲,李举贤和爱人就挪到一楼住在母亲对门房间,儿子一家住在二楼。“四世同堂住一个院,不生气、不吵架,天天过得高兴得很,这样的家庭上哪找去?!”80岁的邻居黄世英说。

心里有娘,就不离家。退休10余年来,除一次到连云港办事5天外,李举贤再也没出过远门。傍晚,娘屋里只要一有啥动静,他总要起来看看。就是母亲上厕所,他只要感到时间一长,就大声喊“娘”,听到应声才放心。

儿好,儿媳妇更好,用老人的话说“小孩都好得很,孝顺得很”。李秀荣是李七庄出了名的好儿媳,“大人小孩没有不夸她哩!”桑兴芝说。作为医生,李秀荣除伺候好老人吃喝、哄她开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只要老人有点不舒服,她能立即观察、诊治,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孙女李丹是做食疗养生的,给奶奶做的食疗食谱,为老人的健康也发挥出了很好的作用。

郑素真的休息状况特别好,一般早上7时起床,晚上8时休息,夜间极少起夜,每天平均有效睡眠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她饮食有节,几十年来,吃饭都特别少,更不暴饮暴食。“早上小半碗汤,一小块馍;中午,6个水饺,从不多吃;晚上,喝点奶或吃点其他啥,一日三餐,十分规律。”李秀荣说。老人还爱运动,每天总要在院子里走几圈或到公园转转。到公园给老人录镜头时,她说啥也不拄拐杖,一个人走的稳稳当当,大气都不喘。

老人头发白中带灰,梳得整整齐齐,衣服干净整洁,两手上都带着金、银戒指。记者指着金戒指大声问她:“现在这生活和解放前比,咋样?”老人笑眯眯地说:“现在这生活,以前敢想不?感谢共产党!大家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好!”

郑素真的长寿之道

“新闻1+1”

郑素真老人有四子一女,他们团结和睦,孝敬老人,家庭气氛和谐。老人长寿主要有4个原因:

家庭和谐,儿孙孝顺。老人性格温和,七妯娌自年轻至今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她子孙辈所有人都孝顺她,其所在的大儿子家,都以她为中心,对她照顾得很周到。老人儿媳妇和孙女都从医,对老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饮食有节,清淡为主。长期以来,无论饭菜是否可口,老人一日三餐只吃到六分饱,而且从不挑食,以素食为主,不暴饮暴食。孙女为老人做的食疗安排,有益于老人补充和吸收各种营养元素。

喜欢锻炼,注意卫生。老人每天都要自己走几圈,天晴好时,还喜欢到公园转转。老人不喜欢用拐杖,更不喜欢别人搀扶,喜欢自己一个人走动。她还爱干净,经常洗澡,衣服被褥自己叠得整洁干净。

睡眠充足,生活规律。老人每天早上7时起床,晚上8时休息,夜间极少起夜,每天平均有效睡眠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

(侯国胜)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101岁的郑素真:“现在的好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2021-04-15 07:37   商丘日报融媒体记者 侯国胜 高会鹏 丁新举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郑素真老人近照。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左图:天气晴好,孙女李丹会陪奶奶到公园散步休闲。右图:现在,郑素真仍可穿针引线,她在为重孙女缝补沙包。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扫码看视频报道

“今天上午咱吃大桌。”66岁的大儿媳李秀荣望着婆婆郑素真和年均86岁的六婶许秀琴、七婶桑兴芝笑着说,“人家记者都专门来报道俺娘,咱也得聚聚,谁都不许走哈。”

“你说啥?做棉靴?”郑素真望着李秀荣说。“请咱吃大桌嘞。”桑兴芝扯扯郑素真的袖子,趴在她耳边大声说。“中,中,今天都不能走,我的钱多得很,吃饭花不完。”郑素真“大气”话一出,笑声一片。

春日上午的阳光暖而不燥。在宁陵县税务局家属院一处有一小片菜地的小院里,郑素真妯娌仨坐在院子里一边剥葱,一边和家人聊着家长里短。由于郑素真耳背,时不时的就需要家里人趴在她耳边充当翻译。3个老人性格都比较开朗,再加上孩子们的插科打诨,笑声一阵阵从小院里传出去。

郑素真出生于1920年,自幼父母双亡,随哥嫂生活,18岁嫁于宁陵县程楼乡李七庄李相营为妻。李相营兄弟7个,其排行老三。兄弟众多,家里缺吃少穿,穷的叮当响。桑兴芝介绍说:“那时候,家里穷的没有那样嘞,一间小东屋,一人多高,娶了俺嫂子她们妯娌6个,到我结婚时,住的是小厨房,结婚当天,新铺盖上就落一层灰。”

结婚后,又碰到大灾情。郑素真说:“涝三年,旱三年,蚂蚱过后又三年,人都没啥吃,树上的叶子都捋吃完,最苦的时候,用茅草根加干树叶子做馍。”她擦了擦眼角又说:“啥苦日子都过完了,现在的好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贫困交加,食不果腹,导致郑素真在解放前所生的两个孩子全部夭折。她现有四子一女,皆出生于建国后。自1986年以后,她和老伴就进城随大儿子李举贤一家生活,李举贤现年71岁。如今,儿子儿媳把伺候老人当作“天字第一号工程”。

郑素真善裁缝,乐于助人,进城之前,四邻八乡小孩穿的衣服几乎没有一家不找她剪裁的。“单裤子、薄褂子、棉裤、袄……谁家找我我都做。”老人笑呵呵地说。进城后,老人从不闲着,孙子、孙女的四季衣裳都是她做的。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只要邻居家有请,老人有求必应,总是乐呵呵地帮忙做衣裳。

李举贤没退休前,老人每天还想着法的给儿孙们做好吃的。“做的花卷、蒸的菜馍,家里人都喜欢吃。”李秀荣说。2011年,90岁的李相营去世后,考虑到郑素真身体状况,孩子们再不允许她做家务了。但她是个闲不住的人,自己的房间和被子都是自己打扫和整理。

在李举贤家东墙上,悬挂着一面写有“家和万事兴”的贴金绣,这幅作品是李举贤退休后耗时39天完成的。“他天天忙十几个小时,当时看见他做女工,大家都感到很可笑。做好后,往家里一挂,大家才明白爸爸的苦心。”李举贤女儿李丹说。

李举贤家院门外挂着“文明家庭”的牌子,李举贤感慨地说:“只有家和,才能做到孝,只有孝,才能称得上文明呀!”李举贤家是出了名的“家和”。他家是两层小楼的独院,父亲和母亲刚到自己家住时,李举贤和爱人、孩子住二楼,老人住一楼。父亲去世后,为方便照顾母亲,李举贤和爱人就挪到一楼住在母亲对门房间,儿子一家住在二楼。“四世同堂住一个院,不生气、不吵架,天天过得高兴得很,这样的家庭上哪找去?!”80岁的邻居黄世英说。

心里有娘,就不离家。退休10余年来,除一次到连云港办事5天外,李举贤再也没出过远门。傍晚,娘屋里只要一有啥动静,他总要起来看看。就是母亲上厕所,他只要感到时间一长,就大声喊“娘”,听到应声才放心。

儿好,儿媳妇更好,用老人的话说“小孩都好得很,孝顺得很”。李秀荣是李七庄出了名的好儿媳,“大人小孩没有不夸她哩!”桑兴芝说。作为医生,李秀荣除伺候好老人吃喝、哄她开心以外,更重要的是,只要老人有点不舒服,她能立即观察、诊治,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孙女李丹是做食疗养生的,给奶奶做的食疗食谱,为老人的健康也发挥出了很好的作用。

郑素真的休息状况特别好,一般早上7时起床,晚上8时休息,夜间极少起夜,每天平均有效睡眠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她饮食有节,几十年来,吃饭都特别少,更不暴饮暴食。“早上小半碗汤,一小块馍;中午,6个水饺,从不多吃;晚上,喝点奶或吃点其他啥,一日三餐,十分规律。”李秀荣说。老人还爱运动,每天总要在院子里走几圈或到公园转转。到公园给老人录镜头时,她说啥也不拄拐杖,一个人走的稳稳当当,大气都不喘。

老人头发白中带灰,梳得整整齐齐,衣服干净整洁,两手上都带着金、银戒指。记者指着金戒指大声问她:“现在这生活和解放前比,咋样?”老人笑眯眯地说:“现在这生活,以前敢想不?感谢共产党!大家越来越好,国家越来越好!”

郑素真的长寿之道

“新闻1+1”

郑素真老人有四子一女,他们团结和睦,孝敬老人,家庭气氛和谐。老人长寿主要有4个原因:

家庭和谐,儿孙孝顺。老人性格温和,七妯娌自年轻至今从没红过脸、吵过架。她子孙辈所有人都孝顺她,其所在的大儿子家,都以她为中心,对她照顾得很周到。老人儿媳妇和孙女都从医,对老人的身体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饮食有节,清淡为主。长期以来,无论饭菜是否可口,老人一日三餐只吃到六分饱,而且从不挑食,以素食为主,不暴饮暴食。孙女为老人做的食疗安排,有益于老人补充和吸收各种营养元素。

喜欢锻炼,注意卫生。老人每天都要自己走几圈,天晴好时,还喜欢到公园转转。老人不喜欢用拐杖,更不喜欢别人搀扶,喜欢自己一个人走动。她还爱干净,经常洗澡,衣服被褥自己叠得整洁干净。

睡眠充足,生活规律。老人每天早上7时起床,晚上8时休息,夜间极少起夜,每天平均有效睡眠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

(侯国胜)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联通公司表示 积极配合居民挪走碍事的电缆柜
网友留言选登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活力商丘
101岁的徐广芝:“这...
利民河景观带贯穿睢 ...
调整产业结构 加快技...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