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苗育出富民大产业

——记全国巾帼文明岗、民权县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

记者 闫鹏亮 通讯员 耿珍珍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4-08 00:35

王春阁在查看大棚红薯育苗的长势情况 耿珍珍 摄

4月6日,走进民权县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记者看到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列阵,甚为壮观。该农场负责人王春阁如往常一样,穿梭在大棚间查看红薯苗的长势,脚步匆匆,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王春阁今年58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总想着在土地上做文章。2000年,她经由该县农业部门介绍,到山东省德州市的棉花综合防治技术培训班学习,掌握了种植棉花的各项技术,并开了一家棉花综合防治技术门市部,服务种棉群众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2013年9月,王春阁以丈夫韦业明的名字成立了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自己种植棉花,后来由于连年种植棉花,病虫害频发,经济效益降低,王春阁开始另寻让土地生金的良方。

2016年,在省农科院一位专家的指点下,王春阁在王桥镇冯楼村租地20余亩,培育红薯苗,种植脱毒红薯。她利用生物技术,将红薯内的病毒清除出来,培育出无病毒的红薯苗,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事业刚刚起步,一场大雪压塌了红薯窖,她直接亏损20多万元。但是,这次打击并没有阻拦住王春阁的脚步,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向前。

2017年,王春阁再次租地2000亩,成立了王桥镇韦博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育苗面积占700亩,大力发展红薯苗种植。

近年来,大量农产品由线下选购转成线上购买。看到这种情况,王春阁的大儿子韦博和大儿媳妇刘春辉开始拓展网上销路,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发布销售信息,并和快递公司合作,加快发货速度,保障薯苗新鲜度。

“每天线上订单量能达到20万—30万棵;线下西至新疆,北到吉林,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来我们这儿收红薯苗,一天能销售200万—300万棵红薯苗。”韦博介绍道。

民权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都有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和老人就留守在家,除了种田,平时没有什么事做。王春阁看到这种情况,就动员留守在家的妇女到大棚工作,时间自由,活计轻松,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每天收入最高能达到100元。

“我在这里干几年了,每天都能挣几十块钱,够一天日常花销,挺好的。”村民刘巧玲笑着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春阁每年都邀请该县农广校专家为合作社社员讲课、培训,利用合作社把社员培养成会种植、懂科技的新型农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在王桥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下,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通过“家庭农场+经济人+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领该镇2个贫困村五里河村(现更名麻花庄村)、王元子村和4个非贫困村东张楼村、陈店村、赵小楼村、柴庄村的282户贫困户脱贫,同时辐射带动了胡集乡、北关镇、程庄乡、林七乡等周边乡镇的农民致富。

目前该农场有用于红薯苗繁育的春秋大棚571座,有红薯苗快繁玻璃温室1座,年培育红薯苗6亿余棵,可供10万亩大田栽培;建成红薯窖3座,占地面积7.1亩,库存红薯300万公斤;正在新建工厂化高标准育苗车间、脱毒实验室和500吨库容冷库。

近日,全国妇联表彰了一批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荣誉面前,初心不改。王春阁依然心系红薯事业,每天进园区入大棚,干农活,张罗大小琐事,在她看来,让土地长满“金疙瘩”,让农民走上致富路,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只要是我的身体许可,我就没有退休的时候。以前是因为自己家穷,要苦干一番。现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我身后还有这么多群众,我有责任带着他们一块过上好日子。”王春阁说道。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红薯苗育出富民大产业
——记全国巾帼文明岗、民权县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
2021-04-08 00:35   记者 闫鹏亮 通讯员 耿珍珍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王春阁在查看大棚红薯育苗的长势情况 耿珍珍 摄

4月6日,走进民权县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记者看到一排排现代化大棚整齐列阵,甚为壮观。该农场负责人王春阁如往常一样,穿梭在大棚间查看红薯苗的长势,脚步匆匆,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王春阁今年58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总想着在土地上做文章。2000年,她经由该县农业部门介绍,到山东省德州市的棉花综合防治技术培训班学习,掌握了种植棉花的各项技术,并开了一家棉花综合防治技术门市部,服务种棉群众的同时也增加了收入。2013年9月,王春阁以丈夫韦业明的名字成立了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自己种植棉花,后来由于连年种植棉花,病虫害频发,经济效益降低,王春阁开始另寻让土地生金的良方。

2016年,在省农科院一位专家的指点下,王春阁在王桥镇冯楼村租地20余亩,培育红薯苗,种植脱毒红薯。她利用生物技术,将红薯内的病毒清除出来,培育出无病毒的红薯苗,提高红薯产量和品质。事业刚刚起步,一场大雪压塌了红薯窖,她直接亏损20多万元。但是,这次打击并没有阻拦住王春阁的脚步,反而让她更加坚定向前。

2017年,王春阁再次租地2000亩,成立了王桥镇韦博种植专业合作社,其中育苗面积占700亩,大力发展红薯苗种植。

近年来,大量农产品由线下选购转成线上购买。看到这种情况,王春阁的大儿子韦博和大儿媳妇刘春辉开始拓展网上销路,通过网络平台广泛发布销售信息,并和快递公司合作,加快发货速度,保障薯苗新鲜度。

“每天线上订单量能达到20万—30万棵;线下西至新疆,北到吉林,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来我们这儿收红薯苗,一天能销售200万—300万棵红薯苗。”韦博介绍道。

民权县是劳务输出大县,每年都有很多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妇女和老人就留守在家,除了种田,平时没有什么事做。王春阁看到这种情况,就动员留守在家的妇女到大棚工作,时间自由,活计轻松,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老人,每天收入最高能达到100元。

“我在这里干几年了,每天都能挣几十块钱,够一天日常花销,挺好的。”村民刘巧玲笑着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王春阁每年都邀请该县农广校专家为合作社社员讲课、培训,利用合作社把社员培养成会种植、懂科技的新型农民。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在王桥镇党委、镇政府的引导下,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通过“家庭农场+经济人+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领该镇2个贫困村五里河村(现更名麻花庄村)、王元子村和4个非贫困村东张楼村、陈店村、赵小楼村、柴庄村的282户贫困户脱贫,同时辐射带动了胡集乡、北关镇、程庄乡、林七乡等周边乡镇的农民致富。

目前该农场有用于红薯苗繁育的春秋大棚571座,有红薯苗快繁玻璃温室1座,年培育红薯苗6亿余棵,可供10万亩大田栽培;建成红薯窖3座,占地面积7.1亩,库存红薯300万公斤;正在新建工厂化高标准育苗车间、脱毒实验室和500吨库容冷库。

近日,全国妇联表彰了一批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王桥镇业明家庭农场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荣誉面前,初心不改。王春阁依然心系红薯事业,每天进园区入大棚,干农活,张罗大小琐事,在她看来,让土地长满“金疙瘩”,让农民走上致富路,才是最有意义的事。

“只要是我的身体许可,我就没有退休的时候。以前是因为自己家穷,要苦干一番。现在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我身后还有这么多群众,我有责任带着他们一块过上好日子。”王春阁说道。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3月7日)
补录户籍 “特事特办”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柘城:太平沟水域美 ...
包河两岸 花红柳绿
日月湖畔 牡丹争艳
有碍观瞻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