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后的麻花庄: 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报记者 闫鹏亮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1-02-05 02:42

  ▼麻花庄电商自主销售团队主播在麻花制作现场网上带货。  本报记者 闫鹏亮 摄

  ◀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制作手工麻花。  本报记者 闫鹏亮 摄

腊月过半,乡村的年味渐浓。

2月3日,在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村民张瑞德家,他正和家人在忙活着给刚装修好的四间新房子配置新电器新家具。“快过年了,俺把房子打扮漂亮点,欢欢乐乐迎大年!”

张瑞德说,自己早年患有心肌梗塞,妻子患有腰间盘突出,因缺少劳动力,在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帮扶工作队与村委会的帮扶,张瑞德有了村公益性岗位,妻子在麻花车间搓麻花,张瑞德又承包了87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两个孩子下学后外出务工,每月都能挣个万把块钱。眼下俺家人均就能收个七八千块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瑞德的脱贫故事只是麻花庄252个脱贫人中的一个缩影,全村的脱贫户能走上致富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靠的自己村的传统产业——麻花产业。

麻花庄的“贡麻花”,是有故事、有知名度的特色食品。经200多年的发展,代代传人的发扬光大,制作技艺日臻完善。在麻花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炸麻花,但在过去,麻花庄村有6家麻花厂、4家小作坊,还有诸多散户。数十年来,无序竞争,相互拆台,积怨不断,犹如一盘散沙聚不拢,全村人捧着麻花产业这个“金饭碗”受穷,成为深度贫困村。

脱贫致富关键要靠产业,如何依托老产业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是当务之急。为此,2017年11月,新到任的河南省司法厅驻村第一书记杨永峰与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涛,动员了贡麻花第九代传承人张国栋、张瑞伟等发挥带头作用,率先行动,统一价格销售,以此带动其他企业、作坊实行统一价格,终止“价格内战”,让麻花庄挣到“第一桶金”。

而麻花庄的麻花生产和销售的春天出现在2019年6月。在杨永峰的积极运作下,麻花庄成立了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统一制作标准,统一产品定价、集中销售。全村从业人员有300余人。

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第一分厂负责人张瑞伟说,现在我们很多村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家门口打卡上班,天天都有活干,口袋有钱赚。2019年,他们村里面的销售总额达到3000万元,2020年突破5000万元。

30多岁的村民张革,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家庭开支全靠其丈夫在外打工维持。她有手工制作麻花的手艺便应聘到新成立的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因技术娴熟、工作效率高,每月都有4000多元的收入。去年中秋节过后,张革的丈夫也从外地回村,成为本村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小两口不出家门口,每月轻松挣1万元钱。张革高兴地说:“以前的收入只能顾上基本生活,现在夫妇俩已经有了些存款,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集体经济发展后,村里设置了21个公益性岗位,让一些不适宜在麻花厂就业的贫困群众也有了收入,并对一些大病户、特困户进行救济。2019年11月,麻花庄村7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如今,通过发展产业,麻花庄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省司法厅驻麻花庄帮扶工作队在驻村过程中争取各类帮扶资金,改造村自来水管网,改建村干道,实施亮化工程和绿化工程,建设法治主题公园等多个项目,同时,他们紧抓麻花庄村今年1月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特色村”的机遇,积极运作打造一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用文化和旅游来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

走进麻花庄村室,只见杨永峰和即将接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宋明正在召开会议,讨论“人才振兴”为麻花庄赋能的有关问题,他们要为麻花庄在外工作的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回归故里、共建家乡、共谋麻花庄大发展的平台。

宋明对麻花庄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2021年,我们重点实施五个重点项目,一是开展村组道路户户通工程,全面消除泥水路,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建设交通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建设汽车站、公交站、物流服务平台。三是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先期已经投入100万元打造乡村旅游特色街,2021年准备再投入120万元,建设各具特色的民居、民宿,提升群众幸福感。四是建设村级老年活动中心。商丘市民政局把麻花庄确定为农村养老试点村,拨付资金240万元已经到位,明年我们要把麻花庄村的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好,让麻花庄村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五是建设麻花产业园。在现有厂房设施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打造麻花产业园,促进产业再升级,为麻花庄村实现振兴提供扎实的基础。”

编辑: 马信志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脱贫后的麻花庄: 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1-02-05 02:42   本报记者 闫鹏亮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麻花庄电商自主销售团队主播在麻花制作现场网上带货。  本报记者 闫鹏亮 摄

  ◀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制作手工麻花。  本报记者 闫鹏亮 摄

腊月过半,乡村的年味渐浓。

2月3日,在民权县王桥镇麻花庄村村民张瑞德家,他正和家人在忙活着给刚装修好的四间新房子配置新电器新家具。“快过年了,俺把房子打扮漂亮点,欢欢乐乐迎大年!”

张瑞德说,自己早年患有心肌梗塞,妻子患有腰间盘突出,因缺少劳动力,在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帮扶工作队与村委会的帮扶,张瑞德有了村公益性岗位,妻子在麻花车间搓麻花,张瑞德又承包了87亩土地发展高效农业种植,两个孩子下学后外出务工,每月都能挣个万把块钱。眼下俺家人均就能收个七八千块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瑞德的脱贫故事只是麻花庄252个脱贫人中的一个缩影,全村的脱贫户能走上致富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靠的自己村的传统产业——麻花产业。

麻花庄的“贡麻花”,是有故事、有知名度的特色食品。经200多年的发展,代代传人的发扬光大,制作技艺日臻完善。在麻花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炸麻花,但在过去,麻花庄村有6家麻花厂、4家小作坊,还有诸多散户。数十年来,无序竞争,相互拆台,积怨不断,犹如一盘散沙聚不拢,全村人捧着麻花产业这个“金饭碗”受穷,成为深度贫困村。

脱贫致富关键要靠产业,如何依托老产业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是当务之急。为此,2017年11月,新到任的河南省司法厅驻村第一书记杨永峰与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涛,动员了贡麻花第九代传承人张国栋、张瑞伟等发挥带头作用,率先行动,统一价格销售,以此带动其他企业、作坊实行统一价格,终止“价格内战”,让麻花庄挣到“第一桶金”。

而麻花庄的麻花生产和销售的春天出现在2019年6月。在杨永峰的积极运作下,麻花庄成立了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统一制作标准,统一产品定价、集中销售。全村从业人员有300余人。

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第一分厂负责人张瑞伟说,现在我们很多村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家门口打卡上班,天天都有活干,口袋有钱赚。2019年,他们村里面的销售总额达到3000万元,2020年突破5000万元。

30多岁的村民张革,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家庭开支全靠其丈夫在外打工维持。她有手工制作麻花的手艺便应聘到新成立的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因技术娴熟、工作效率高,每月都有4000多元的收入。去年中秋节过后,张革的丈夫也从外地回村,成为本村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的员工,小两口不出家门口,每月轻松挣1万元钱。张革高兴地说:“以前的收入只能顾上基本生活,现在夫妇俩已经有了些存款,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

集体经济发展后,村里设置了21个公益性岗位,让一些不适宜在麻花厂就业的贫困群众也有了收入,并对一些大病户、特困户进行救济。2019年11月,麻花庄村7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如今,通过发展产业,麻花庄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实、越走越宽。

省司法厅驻麻花庄帮扶工作队在驻村过程中争取各类帮扶资金,改造村自来水管网,改建村干道,实施亮化工程和绿化工程,建设法治主题公园等多个项目,同时,他们紧抓麻花庄村今年1月被评为“河南省文化和旅游产业特色村”的机遇,积极运作打造一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用文化和旅游来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壮大。

走进麻花庄村室,只见杨永峰和即将接任驻村第一书记的宋明正在召开会议,讨论“人才振兴”为麻花庄赋能的有关问题,他们要为麻花庄在外工作的青年人才搭建了一个回归故里、共建家乡、共谋麻花庄大发展的平台。

宋明对麻花庄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2021年,我们重点实施五个重点项目,一是开展村组道路户户通工程,全面消除泥水路,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建设交通综合服务平台。包括建设汽车站、公交站、物流服务平台。三是开展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先期已经投入100万元打造乡村旅游特色街,2021年准备再投入120万元,建设各具特色的民居、民宿,提升群众幸福感。四是建设村级老年活动中心。商丘市民政局把麻花庄确定为农村养老试点村,拨付资金240万元已经到位,明年我们要把麻花庄村的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好,让麻花庄村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五是建设麻花产业园。在现有厂房设施的基础上,多方筹集资金打造麻花产业园,促进产业再升级,为麻花庄村实现振兴提供扎实的基础。”

编辑: 马信志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网友留言选登(2月4日)
小区物业回复称:人行道上的停车位属于小区 暂不开放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义务消毒 助力春运
买年货 迎新春
立春到 农事忙
扮靓街头迎新春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