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厕所革命”改出文明新风尚

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何燕子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12-07 05:44

演集镇时庄村独具特色的公厕。何燕子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从“厕所革命”动员号角吹响到捷报频传,永城市共完成改厕24.84万户,其中三格化粪池式19.71万户,接入污水管网式5.13万户,实现了常住户无害化、卫生化厕所全覆盖,建立了常态化的运行维护机制。

民之所向,素履以往。从编制方案、图纸规划、招标采购到施工建设、装修调试、建立机制,所有工作紧锣密鼓、无缝衔接;从访居民、发厕具到跑管道、转工地,所有人员夜以继日、马不停蹄。时过境迁,“厕所革命”正在照亮永城农村每一户的“小角落”,改厕工作迈出一小步,美好生活跨出一大步。

“小厕所”改出“新生活”

作为永城市唯一的“全国文明村”,演集镇陆楼村进行了改厕初体验。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把改厕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全村286户村民中改造双瓮漏斗式厕所250户。如今,已经实现改厕全覆盖。

然而,没有轻轻松松就能取得胜利的“革命”。一开始,因固有的传统思想,村民改厕的积极性并不高。为推动“厕所革命”,永城市各乡镇在交通干线、乡镇集市、各村村口悬挂条幅、张贴标语,深入宣传发动。

在“厕所革命”中,陆楼村通过党建大喇叭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厕带来的诸多好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改厕。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村干部带头改、党员带头改、村民代表带头改。

“曾经的旱厕,一到夏天蚊虫飞舞,臭气熏天,外出读书的孩子们回到家都很不适应。”看到镇村都在宣传改厕工作,“十星级文明户”付家文主动参与,领回器材,动手改厕。

如今,走进付家文家的后院,洁净的卫生厕所映入眼帘,雅致的莲花图案门帘,蓝白相间的小瓷砖,蹲便、垃圾桶、厕纸等一应俱全。“以前的茅房变成了现在的洗手间,上厕所既干净又舒适。”付家文指着自家后院的一大片菜地笑着说,“厕所没有一点臭味,发酵后的粪便还可以当肥料。我也劝说周边亲戚和邻居,这是党的好政策,早一天改造早一天受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渐渐地,不少村民看到了改厕的好处,从1户到100户,从1万户到20多万户,逐渐实现了“不想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从干净整洁到美丽风景

改厕不仅让农村厕所从“脏臭差”到“洁净美”,更成为乡村田园风光的一道亮丽风景。

行走在各个美丽乡村,中式庭院风格的木质厕所、木桩错落装饰点缀着鲜花竹条的田园风厕所、竹门石砌的汉风汉韵厕所……风格迥异的厕所不在少数。

在时庄村游客服务中心后面,一座徽派风格的旅游公厕甚为吸睛,门窗上的镂空雕花十分精致,烟灰色水墨风瓷砖凸显底蕴,废旧酒坛改造而成的艺术花瓶值得玩味。在卫生间的建造和设计上,精细化、人性化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卫生间内设有婴儿座椅、母婴护理台、残疾人扶手等专用设施。内部照明、通风、除臭、环保设施应有尽有,舒缓的音乐以及免费的WiFi、手纸、洗手液、烘手机、护手霜等尽显贴心。

“乡村旅游要发展,厕所就要大‘革命’,不能让公厕建设的滞后成为横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道坎。”演集镇党委书记朱建光说。

“厕所革命”的永城经验

自改厕工作开展以来,永城市财政拨款1.5亿元用于“厕所革命”,其中,1.3亿元用于免费向农户提供厕具,2000万元用于专项奖补。永城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改厕费用由市、乡两级财政全额承担。

制定永城市“厕所革命”技术安装规范,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图纸施工、统一施工队伍。改厕统一编号,建立台账,一村一册,一户一档,张贴服务标识牌和服务热线电话,创建系统平台联网管理。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改厕管理工作服务站,市统一配发抽液车165辆、改厕易损件8700套。

自2018年12月3日,河南省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会在永城市召开后,甘肃、内蒙古、河北、安徽、山东等和河南省内18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有16000多人次来永考察交流。永城市“厕所革命”得到国家和省奖励9185.8万元,其中,国家奖励居全国县级第一名。

“乡村要美丽,厕所要革命。”如今,在永城,伴随着一个个卫生厕所的诞生,群众卫生意识普遍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正不断照进现实。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永城:“厕所革命”改出文明新风尚
2020-12-07 05:44   记者 袁国豪 通讯员 何燕子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演集镇时庄村独具特色的公厕。何燕子 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进“厕所革命”,努力补齐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短板。

小厕所,大民生。近年来,从“厕所革命”动员号角吹响到捷报频传,永城市共完成改厕24.84万户,其中三格化粪池式19.71万户,接入污水管网式5.13万户,实现了常住户无害化、卫生化厕所全覆盖,建立了常态化的运行维护机制。

民之所向,素履以往。从编制方案、图纸规划、招标采购到施工建设、装修调试、建立机制,所有工作紧锣密鼓、无缝衔接;从访居民、发厕具到跑管道、转工地,所有人员夜以继日、马不停蹄。时过境迁,“厕所革命”正在照亮永城农村每一户的“小角落”,改厕工作迈出一小步,美好生活跨出一大步。

“小厕所”改出“新生活”

作为永城市唯一的“全国文明村”,演集镇陆楼村进行了改厕初体验。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把改厕作为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全村286户村民中改造双瓮漏斗式厕所250户。如今,已经实现改厕全覆盖。

然而,没有轻轻松松就能取得胜利的“革命”。一开始,因固有的传统思想,村民改厕的积极性并不高。为推动“厕所革命”,永城市各乡镇在交通干线、乡镇集市、各村村口悬挂条幅、张贴标语,深入宣传发动。

在“厕所革命”中,陆楼村通过党建大喇叭和村民代表大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改厕的重要意义,让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厕带来的诸多好处,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改厕。同时,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村干部带头改、党员带头改、村民代表带头改。

“曾经的旱厕,一到夏天蚊虫飞舞,臭气熏天,外出读书的孩子们回到家都很不适应。”看到镇村都在宣传改厕工作,“十星级文明户”付家文主动参与,领回器材,动手改厕。

如今,走进付家文家的后院,洁净的卫生厕所映入眼帘,雅致的莲花图案门帘,蓝白相间的小瓷砖,蹲便、垃圾桶、厕纸等一应俱全。“以前的茅房变成了现在的洗手间,上厕所既干净又舒适。”付家文指着自家后院的一大片菜地笑着说,“厕所没有一点臭味,发酵后的粪便还可以当肥料。我也劝说周边亲戚和邻居,这是党的好政策,早一天改造早一天受益。”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渐渐地,不少村民看到了改厕的好处,从1户到100户,从1万户到20多万户,逐渐实现了“不想改”到“我要改”的转变。

从干净整洁到美丽风景

改厕不仅让农村厕所从“脏臭差”到“洁净美”,更成为乡村田园风光的一道亮丽风景。

行走在各个美丽乡村,中式庭院风格的木质厕所、木桩错落装饰点缀着鲜花竹条的田园风厕所、竹门石砌的汉风汉韵厕所……风格迥异的厕所不在少数。

在时庄村游客服务中心后面,一座徽派风格的旅游公厕甚为吸睛,门窗上的镂空雕花十分精致,烟灰色水墨风瓷砖凸显底蕴,废旧酒坛改造而成的艺术花瓶值得玩味。在卫生间的建造和设计上,精细化、人性化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三卫生间内设有婴儿座椅、母婴护理台、残疾人扶手等专用设施。内部照明、通风、除臭、环保设施应有尽有,舒缓的音乐以及免费的WiFi、手纸、洗手液、烘手机、护手霜等尽显贴心。

“乡村旅游要发展,厕所就要大‘革命’,不能让公厕建设的滞后成为横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道坎。”演集镇党委书记朱建光说。

“厕所革命”的永城经验

自改厕工作开展以来,永城市财政拨款1.5亿元用于“厕所革命”,其中,1.3亿元用于免费向农户提供厕具,2000万元用于专项奖补。永城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改厕费用由市、乡两级财政全额承担。

制定永城市“厕所革命”技术安装规范,做到“三统一”,即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图纸施工、统一施工队伍。改厕统一编号,建立台账,一村一册,一户一档,张贴服务标识牌和服务热线电话,创建系统平台联网管理。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改厕管理工作服务站,市统一配发抽液车165辆、改厕易损件8700套。

自2018年12月3日,河南省农村改厕工作推进会在永城市召开后,甘肃、内蒙古、河北、安徽、山东等和河南省内18个省辖市、102个县(市、区)有16000多人次来永考察交流。永城市“厕所革命”得到国家和省奖励9185.8万元,其中,国家奖励居全国县级第一名。

“乡村要美丽,厕所要革命。”如今,在永城,伴随着一个个卫生厕所的诞生,群众卫生意识普遍增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正不断照进现实。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人行道升级改造后 “...
“公厕”实为私有 卫生已经改善
路灯已经调整 过往安全多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
“世界艾滋病日”, ...
高铁北广场 拆除围挡...
夏邑县实验小学“宪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