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商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记者 侯国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11-23 00:49

2020年11月20日,是一个必将载入商丘城市发展史的光荣日子。

当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副省长、市委书记王战营代表商丘1000万人民赴京参会并领取了“全国文明城市”奖牌。这标志着商丘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商丘精神文明建设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体在民、利益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三年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带领全市人民以势不可挡的攻坚合力,众志成城,勠力前行,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经过三年持之不懈的艰苦奋战,如今,商丘终于圆梦——夺得了这个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可喜的是,在本次大会上,柘城县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且永城市为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不仅是对城市发展的有力助推,更是对群众期待的最好回应。

顶层设计 汇聚同频共振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着力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纽带和重要抓手。搞好这项工作,需要顶层设计、全域创建一盘棋,需要各级各部门应时而动,更需要社会各界不令而行,以城市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实践者,从而汇聚同频共振磅礴伟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得‘牌’,而是要将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让全市人民将这块‘文明牌’扛在肩上,挂进心里,全面提升城市幸福指数。”河南省副省长、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如是说。

2018年2月,商丘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9年3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度测评结果,商丘排名靠前。2020年9月,商丘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名单,争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场券”。

创建如战场,催阵鼓声响。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高点站位,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促进政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强力推进。为此,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和6名市委常委任执行副指挥长、18名在职副市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3个专项工作组,并抽调32名工作人员,形成了书记、市长挂帅,四大班子全员全程参与、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为把全市干群力量凝聚起来,我市依托《高质量发展“一方案十专案”》,把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全方位的工作都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挂起钩来,进一步提高了创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为压实压紧责任,我市坚持高位谋划,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了《商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商丘市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清单》等10余份文件,13家市直主要责任单位和三区向市主要领导签订了《创文任务责任书》,全市300多家文明单位、116所学校、113个社区、28个社会公益组织全部纳入创建范畴;同时,我市还将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市民参与治“冷”、农村创建治“弱”、小区楼院治“乱”等“创建七治”54项工程任务层层分解,既到面,又到点、到人,还细化到事。

全局联动一盘棋。2018年至今,副省长、市委书记王战营,市长张建慧亲力亲为、以上率下,深入基层调研创建工作90多次,并按照减文短会的原则,长则一两个小时、短则三五十分钟,随时随地召开分门别类的疑难问题解决会、加压推进会100多场次,把同类简单问题压成“干货”当场解决、把焦点难点问题以“解剖麻雀”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为全面打通创建“经络”制定了顶层方案,为深入推进全域创建提供了榜样力量。在创建攻坚阶段,他们坚持焚膏继晷的工作状态,早晨查、晚调度,13个专项工作组同样“连轴转”,定期调研督导、现场督促落实,全市整体创建工作以日日新的变化强力推进。

推进机制全方位。全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七治”54项工程为抓手,每月集中安排2至3个专项行动,逐月逐项打响、打胜“顽疾”“歼灭战”;建立实地点位联络员制度。市创文办全体人员每人或多人包一类点位,进行专业指导和督促任务落实,极大地推进1500多个实地点位规范化建设;坚持日督导、周通报、月排名、季奖惩工作机制,保持了创建常态化、日常化,做到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变化、月月见成效;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限化”要求,对标38类实地点位,建立了点位督导员制度,督导员按照《创文标准口袋书》标准,坚持每日督导、对标销号,同时,还对市直单位和三区进行“千分制”打分,重点巡回督导了街道、社区创文工作。仅2019年,就下发整改通知单234张;实施奖优罚劣举措。3年来,累计通报表扬了150多家市直单位及三区街道、乡镇、校园,累计奖励创文资金1000多万元,同时,对30多个街道、乡镇、窗口单位等“挂黑旗”,并采取了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处罚措施,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

为在实战中锤炼队伍,进一步发挥好文明创建促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作用,市委提出在创建中“甄别干部、识别干部、任用干部”,推出了一批勇担当、有作为的优秀人才。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功能型党支部“党建引领创建”作用,促进基层干事群体脱颖而出,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的昂扬斗志,形成了乐于奉献、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良好创建氛围。

人民至上 文明创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改造老旧小区1070个,新建改造152条道路、1663条背街小巷,改造升级农贸市场23个,中心城区实施河道治理项目11个,新建、改造城区公厕631座……

这一串串数字就是文明城市创建利民惠民的最好印证。一份财政报表显示:我市财政民生支出连年递增,今年达4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3%。

创文是方向,惠民是目的。3年间,我市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持之以恒补短板,集中力量提升城市“颜值”,区域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华丽蝶变,小区环境越来越美,出行环境越来越通畅……城市变化给市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生态河,以前的违法搭建场地变成了小游园,以前一条路甚至都没有一个公厕,如今百米之内见公厕,‘方便’真方便。”家住文化路包河附近的68岁的居民王琴枝高兴地说。

污泥半河的包河以前是“无风臭千家”,清淤、注水、修廊桥,在桥头建了公厕,并将附近的违章建筑清除后修成绿化带……一系列的工程实施后,这里变成了市民早晚锻炼、休憩游玩的“香饽饽”。王琴枝和老伴李德让有个习惯,就是晨练后到离包河仅100多米的农贸市场买菜。“中午炒俩菜,喝两杯,日子美得很。”李德让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群众的事无小事。从小处做实功夫,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的关键。为实现让群众购物称心,除改造升级农贸市场外,我市还启动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并且在固定时间、固定区域开辟临时摊点,积极推进“地摊经济”发展,构建了“10分钟便民生活圈”;为让群众行得顺心,按照“应画尽画”原则,施画机动车停车位7843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6700个,有效缓解了出行难、停车难;为让群众游得开心,在神火大道、南京路、宋城路主次干道建成了繁花似锦的“城市花廊”,同时,实施了18个园林绿化项目,新增绿地865万平方米,绘就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美好图景。

城市治理,重在共建共享,贵在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将精神文明建设之“虚”外化为市政建设之“实”。

绿色是城市的灵魂。为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我市实施了运河、古宋河、包河等10河部分河段带状公园建设工程,并且建成了日总污水处理能力56.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34%的7座污水处理厂,扎实推进了覆盖3.45万户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与此同时,还开展了雨污水管网集中清淤、积水点集中改造、河道养护专项治理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从根本上治理了一系列城市顽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提高群众居住质量,是增进群众获得感的关键。2020年,我市计划实施改造的357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81个,完成投资约1.85亿元。改造完成的小区颜值高了、功能全了,居住更舒适、更方便。

市电业局家属院建于1987年,是我市近年来集中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之一。“以前,楼前私搭乱建、楼道内也堆满了杂物,可以说是脏乱差。”这些是居民的普遍反映。改造就要“面子”“里子”一起改。为此,把道路、绿化、供排水等居民反映突出的点全部进行了改造。“现在,我们小区就像公园一样,我每天早晨5点半都会到小区广场散步、锻炼身体。”带着口罩的86岁的鲁慧兰兴致勃勃地说。

带着口罩锻炼看似是小事,却是抗疫大局的需要,更体现着居民的文明素质。

人民至上,不仅仅体现在党委、政府作为上,还体现在艰难危急关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无私奉献上。今年的全民抗疫无不处处闪耀着奉献的文明之光。

疫情发生后,全市动员组织“爱在梁园”“跟我来”等10个县(市、区)志愿服务队守卡点、做宣传、送物资,参与志愿服务20万人次,2万多名退休老党员、小区居民志愿者参与全天候值守,200多家诚信企业捐赠数千万元,全市取消、推迟、简化红白喜事2万多场次,宋静、张红星、任玉良、来玉典、王根柱、王飞等200个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商丘好人”走上疫情防控第一线,示范带动成千上万的群众参与到抗疫中来,用实际行动共同展现了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越是危险越向前,这是对“白衣商丘好人”的真实写照。2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期,由商丘8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河南省第11批援鄂医疗队毅然出征湖北,冒着生命危险奋战任务最艰巨的抗疫一线39天,治愈出院344人。他们无我奉献的家国情怀,受到李兰娟院士和广大患者及各地合作医疗团队的一致好评。

全民创建 绘就文明幸福底色

无论是“商丘好人爱心早餐”,还是“爱心团团”;无论是水上义务救援队,还是“文化公益小舞台”,文明创建已经从“替民当家”转变为共建共治的全民创建行动。

创建自觉,是文明城创建的鲜明底色。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跟我来”到“我要来”,这点点滴滴的变化,无不彰显出城市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今年10月21日,是“商丘好人爱心早餐”启动四周年。当天,商丘市国强置业负责人张怀明再次捐赠大米20袋、食用油40桶。3年前,商丘好人李东亮找到张怀明介绍了“商丘好人”爱心早餐项目,了解情况后,张怀明走进了志愿者队伍,如今,他累计为该项目捐献款物40万元。除此以外,他还为商丘市见义勇为基金捐款15万元,在爱心助学和修“爱心路”等方面捐款300多万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加入了为早餐择菜、洗菜、做饭、刷碗等义工队伍。目前,该项目志愿者已超过1.3万人,累计为环卫工人、弱势群体等提供免费早餐26万份,项目获“河南省我为正能量代言贡献奖”。

“义务救援、不收钱物、出现意外、后果自负”,这是商丘86名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向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人民群众生命至上”,这86名普普通通的冬泳爱好者,人均开展志愿服务1100小时以上,挽救了64人的生命,打捞出溺水者遗体337具,打捞群众财产价值880多万元。他们走进2000多所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如今已有182万名学生受到教育。多年来,该组织获得“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全国社会搜救力量突出贡献奖”等省级以上荣誉数十项。

一颗星微光闪闪,千万颗星辉耀太空。“爱心团团”发起者是几名爱心女性,如今参与者下有五六岁的儿童,上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人数600多名,这些志愿者不仅每星期都要开展日常的以城市清洁为主题的“清新商丘”志愿活动,每月还为303名特困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辅导学业、“周末妈妈”等活动。“文化公益小舞台”志愿者进基层、进社区、进农村文化演出1100多场次,疫情期间线上录播展演,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被文化部评为“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温暖回家路 温暖送百家”志愿组织参与者有100家文明单位、21家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双节期间为外出务工回家人群提供接送站服务,几年来,已提供服务22万多人次。

“既要积极鼓励、激励民间志愿活动自发、自觉开展,又要强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努力形成志愿活动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全周说。

为此,商丘市成立了志愿服务专项工作组,建立了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县(市、区)志愿服务中心,完善了长效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41个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壮大,同时建立起了“清洁家园”“交通文明岗”“烟头革命”“文明餐桌”等志愿服务队4000多支,招募志愿者85万余人,服务群众280余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商丘志愿服务活动排名位居河南省前三,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政府处处为便民。为打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市在最短时间内全部完成128项改革事项、建成并高效运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6%,政务服务网、便民网、12345马上办便民服务热线等深受百姓欢迎,各政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医院、车站、银行等公共场所积极创建文明窗口,“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众“治”成城成大事,文明创建初心红。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全市人民心连心、手挽手,正在为创造更加满意的美好生活砥砺前行。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众志成城——商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综述
2020-11-23 00:49   记者 侯国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2020年11月20日,是一个必将载入商丘城市发展史的光荣日子。

当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副省长、市委书记王战营代表商丘1000万人民赴京参会并领取了“全国文明城市”奖牌。这标志着商丘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首创首成的奋斗目标,迈出了商丘精神文明建设史上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步。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主体在民、利益在民、根基在民、血脉在民。三年来,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带领全市人民以势不可挡的攻坚合力,众志成城,勠力前行,向全国文明城市阔步迈进。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经过三年持之不懈的艰苦奋战,如今,商丘终于圆梦——夺得了这个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可喜的是,在本次大会上,柘城县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并且永城市为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不仅是对城市发展的有力助推,更是对群众期待的最好回应。

顶层设计 汇聚同频共振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着力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纽带和重要抓手。搞好这项工作,需要顶层设计、全域创建一盘棋,需要各级各部门应时而动,更需要社会各界不令而行,以城市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争当创建文明城市的参与者、实践者,从而汇聚同频共振磅礴伟力。

“全国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性荣誉,涵盖经济社会各领域,是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品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为了得‘牌’,而是要将其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让全市人民将这块‘文明牌’扛在肩上,挂进心里,全面提升城市幸福指数。”河南省副省长、商丘市委书记王战营如是说。

2018年2月,商丘市被中央文明办确定为2018-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9年3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2018年度测评结果,商丘排名靠前。2020年9月,商丘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名单,争得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入场券”。

创建如战场,催阵鼓声响。商丘市委、市政府坚持高点站位,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促进政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强力推进。为此,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指挥长,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协主席和6名市委常委任执行副指挥长、18名在职副市级领导任副指挥长的创建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3个专项工作组,并抽调32名工作人员,形成了书记、市长挂帅,四大班子全员全程参与、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为把全市干群力量凝聚起来,我市依托《高质量发展“一方案十专案”》,把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等全方位的工作都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挂起钩来,进一步提高了创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为压实压紧责任,我市坚持高位谋划,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了《商丘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商丘市2019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任务清单》等10余份文件,13家市直主要责任单位和三区向市主要领导签订了《创文任务责任书》,全市300多家文明单位、116所学校、113个社区、28个社会公益组织全部纳入创建范畴;同时,我市还将交通秩序治“堵”、市容卫生治“脏”、生态环境治“污”、公共服务治“差”、市民参与治“冷”、农村创建治“弱”、小区楼院治“乱”等“创建七治”54项工程任务层层分解,既到面,又到点、到人,还细化到事。

全局联动一盘棋。2018年至今,副省长、市委书记王战营,市长张建慧亲力亲为、以上率下,深入基层调研创建工作90多次,并按照减文短会的原则,长则一两个小时、短则三五十分钟,随时随地召开分门别类的疑难问题解决会、加压推进会100多场次,把同类简单问题压成“干货”当场解决、把焦点难点问题以“解剖麻雀”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为全面打通创建“经络”制定了顶层方案,为深入推进全域创建提供了榜样力量。在创建攻坚阶段,他们坚持焚膏继晷的工作状态,早晨查、晚调度,13个专项工作组同样“连轴转”,定期调研督导、现场督促落实,全市整体创建工作以日日新的变化强力推进。

推进机制全方位。全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七治”54项工程为抓手,每月集中安排2至3个专项行动,逐月逐项打响、打胜“顽疾”“歼灭战”;建立实地点位联络员制度。市创文办全体人员每人或多人包一类点位,进行专业指导和督促任务落实,极大地推进1500多个实地点位规范化建设;坚持日督导、周通报、月排名、季奖惩工作机制,保持了创建常态化、日常化,做到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变化、月月见成效;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限化”要求,对标38类实地点位,建立了点位督导员制度,督导员按照《创文标准口袋书》标准,坚持每日督导、对标销号,同时,还对市直单位和三区进行“千分制”打分,重点巡回督导了街道、社区创文工作。仅2019年,就下发整改通知单234张;实施奖优罚劣举措。3年来,累计通报表扬了150多家市直单位及三区街道、乡镇、校园,累计奖励创文资金1000多万元,同时,对30多个街道、乡镇、窗口单位等“挂黑旗”,并采取了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等处罚措施,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落实。

为在实战中锤炼队伍,进一步发挥好文明创建促进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作用,市委提出在创建中“甄别干部、识别干部、任用干部”,推出了一批勇担当、有作为的优秀人才。同时,我市还充分发挥功能型党支部“党建引领创建”作用,促进基层干事群体脱颖而出,此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干部的昂扬斗志,形成了乐于奉献、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良好创建氛围。

人民至上 文明创建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改造老旧小区1070个,新建改造152条道路、1663条背街小巷,改造升级农贸市场23个,中心城区实施河道治理项目11个,新建、改造城区公厕631座……

这一串串数字就是文明城市创建利民惠民的最好印证。一份财政报表显示:我市财政民生支出连年递增,今年达42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3%。

创文是方向,惠民是目的。3年间,我市始终从群众需求出发,持之以恒补短板,集中力量提升城市“颜值”,区域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容市貌华丽蝶变,小区环境越来越美,出行环境越来越通畅……城市变化给市民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前的臭水沟变成了生态河,以前的违法搭建场地变成了小游园,以前一条路甚至都没有一个公厕,如今百米之内见公厕,‘方便’真方便。”家住文化路包河附近的68岁的居民王琴枝高兴地说。

污泥半河的包河以前是“无风臭千家”,清淤、注水、修廊桥,在桥头建了公厕,并将附近的违章建筑清除后修成绿化带……一系列的工程实施后,这里变成了市民早晚锻炼、休憩游玩的“香饽饽”。王琴枝和老伴李德让有个习惯,就是晨练后到离包河仅100多米的农贸市场买菜。“中午炒俩菜,喝两杯,日子美得很。”李德让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群众的事无小事。从小处做实功夫,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的关键。为实现让群众购物称心,除改造升级农贸市场外,我市还启动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并且在固定时间、固定区域开辟临时摊点,积极推进“地摊经济”发展,构建了“10分钟便民生活圈”;为让群众行得顺心,按照“应画尽画”原则,施画机动车停车位78437个、非机动车停车位26700个,有效缓解了出行难、停车难;为让群众游得开心,在神火大道、南京路、宋城路主次干道建成了繁花似锦的“城市花廊”,同时,实施了18个园林绿化项目,新增绿地865万平方米,绘就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美好图景。

城市治理,重在共建共享,贵在通过科学施策、综合治理,将精神文明建设之“虚”外化为市政建设之“实”。

绿色是城市的灵魂。为打造绿色环保的生态环境,我市实施了运河、古宋河、包河等10河部分河段带状公园建设工程,并且建成了日总污水处理能力56.5万吨、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7.34%的7座污水处理厂,扎实推进了覆盖3.45万户的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与此同时,还开展了雨污水管网集中清淤、积水点集中改造、河道养护专项治理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从根本上治理了一系列城市顽疾,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提高群众居住质量,是增进群众获得感的关键。2020年,我市计划实施改造的357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其中已完工81个,完成投资约1.85亿元。改造完成的小区颜值高了、功能全了,居住更舒适、更方便。

市电业局家属院建于1987年,是我市近年来集中改造完成的老旧小区之一。“以前,楼前私搭乱建、楼道内也堆满了杂物,可以说是脏乱差。”这些是居民的普遍反映。改造就要“面子”“里子”一起改。为此,把道路、绿化、供排水等居民反映突出的点全部进行了改造。“现在,我们小区就像公园一样,我每天早晨5点半都会到小区广场散步、锻炼身体。”带着口罩的86岁的鲁慧兰兴致勃勃地说。

带着口罩锻炼看似是小事,却是抗疫大局的需要,更体现着居民的文明素质。

人民至上,不仅仅体现在党委、政府作为上,还体现在艰难危急关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无私奉献上。今年的全民抗疫无不处处闪耀着奉献的文明之光。

疫情发生后,全市动员组织“爱在梁园”“跟我来”等10个县(市、区)志愿服务队守卡点、做宣传、送物资,参与志愿服务20万人次,2万多名退休老党员、小区居民志愿者参与全天候值守,200多家诚信企业捐赠数千万元,全市取消、推迟、简化红白喜事2万多场次,宋静、张红星、任玉良、来玉典、王根柱、王飞等200个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商丘好人”走上疫情防控第一线,示范带动成千上万的群众参与到抗疫中来,用实际行动共同展现了全市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

越是危险越向前,这是对“白衣商丘好人”的真实写照。2月21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期,由商丘8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河南省第11批援鄂医疗队毅然出征湖北,冒着生命危险奋战任务最艰巨的抗疫一线39天,治愈出院344人。他们无我奉献的家国情怀,受到李兰娟院士和广大患者及各地合作医疗团队的一致好评。

全民创建 绘就文明幸福底色

无论是“商丘好人爱心早餐”,还是“爱心团团”;无论是水上义务救援队,还是“文化公益小舞台”,文明创建已经从“替民当家”转变为共建共治的全民创建行动。

创建自觉,是文明城创建的鲜明底色。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从“跟我来”到“我要来”,这点点滴滴的变化,无不彰显出城市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今年10月21日,是“商丘好人爱心早餐”启动四周年。当天,商丘市国强置业负责人张怀明再次捐赠大米20袋、食用油40桶。3年前,商丘好人李东亮找到张怀明介绍了“商丘好人”爱心早餐项目,了解情况后,张怀明走进了志愿者队伍,如今,他累计为该项目捐献款物40万元。除此以外,他还为商丘市见义勇为基金捐款15万元,在爱心助学和修“爱心路”等方面捐款300多万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很多六七十岁的老人也加入了为早餐择菜、洗菜、做饭、刷碗等义工队伍。目前,该项目志愿者已超过1.3万人,累计为环卫工人、弱势群体等提供免费早餐26万份,项目获“河南省我为正能量代言贡献奖”。

“义务救援、不收钱物、出现意外、后果自负”,这是商丘86名水上义务救援队队员向社会作出的公开承诺。“人民群众生命至上”,这86名普普通通的冬泳爱好者,人均开展志愿服务1100小时以上,挽救了64人的生命,打捞出溺水者遗体337具,打捞群众财产价值880多万元。他们走进2000多所学校开展防溺水宣传,如今已有182万名学生受到教育。多年来,该组织获得“全国学雷锋先进典型”“全国社会搜救力量突出贡献奖”等省级以上荣誉数十项。

一颗星微光闪闪,千万颗星辉耀太空。“爱心团团”发起者是几名爱心女性,如今参与者下有五六岁的儿童,上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人数600多名,这些志愿者不仅每星期都要开展日常的以城市清洁为主题的“清新商丘”志愿活动,每月还为303名特困学生提供生活补助、辅导学业、“周末妈妈”等活动。“文化公益小舞台”志愿者进基层、进社区、进农村文化演出1100多场次,疫情期间线上录播展演,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被文化部评为“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温暖回家路 温暖送百家”志愿组织参与者有100家文明单位、21家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双节期间为外出务工回家人群提供接送站服务,几年来,已提供服务22万多人次。

“既要积极鼓励、激励民间志愿活动自发、自觉开展,又要强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努力形成志愿活动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全周说。

为此,商丘市成立了志愿服务专项工作组,建立了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县(市、区)志愿服务中心,完善了长效工作机制。截至目前,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参与政府购买服务,41个志愿服务社会组织得到进一步壮大,同时建立起了“清洁家园”“交通文明岗”“烟头革命”“文明餐桌”等志愿服务队4000多支,招募志愿者85万余人,服务群众280余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商丘志愿服务活动排名位居河南省前三,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政府处处为便民。为打造便利高效的政务环境,全市在最短时间内全部完成128项改革事项、建成并高效运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最多跑一次”实现率达96%,政务服务网、便民网、12345马上办便民服务热线等深受百姓欢迎,各政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医院、车站、银行等公共场所积极创建文明窗口,“文明服务我出彩 群众满意在窗口”活动受到群众交口称赞。

众“治”成城成大事,文明创建初心红。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全市人民心连心、手挽手,正在为创造更加满意的美好生活砥砺前行。

编辑: 杨宁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人行道升级改造后 “...
家长与网易达成70%退款协议
两个路口的红绿灯都复明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和飞社区棚户区改造 ...
电影《驻村第一书记 ...
师生共献爱心 助力爱...
大型现代豫剧《驻村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