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村: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记者 祁 博 黄业波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7-10 05:35

土楼村别致的农家小院,仿佛能让人嗅到书画的墨香。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脱贫致富路上的土楼村村民许多成了画画能手。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手机扫码掌上阅读

先是一只手拿两支毛笔,细的用来勾线、粗的用来渲染。再一会儿,这只手又拿起了第三支笔,用来勾画另一种色彩。只见三支毛笔在这只手上转换有序、各司其职,一个桃子很快跃然纸上。

拿笔的人,是睢县白庙乡土楼村62岁的脱贫户王翠荣。7月8日早上5点多的时候,王翠荣还在村旁的中药种植基地里帮着除草,到9点多的时候,她已经坐在村里的“文化扶贫大院”里画起了工笔画。

作为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农民,割草的活自不在话下。但是,画工笔画这样的细活,王翠荣做得游刃有余,就令人啧啧称奇了。

如果放眼整个土楼村,这样的奇妙感受却比比皆是。

7月8日早晨,记者来到土楼村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大感意外。

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子呢?首先你先要把关于传统村落的印象再回忆一遍,然后再把这些记忆彻底删除——

一道笔直的大路贯穿整个村子,两侧是传统农家院和整洁的小胡同,每个小院和胡同都有一个别致的名字:惠风和畅、春花秋月、晴耕雨读,芳香巷、天香园、梅花胡同……这些小院,在村里有个统称:艺术家小院。

作为传统豫东村落,土楼村曾经的样貌可谓“土”得名副其实。

“2018年以前,村里到处是土路、土墙,村民们整天与土地为伴,手指甲盖中是怎么也洗不干净的土垢。”驻土楼村第一书记姬伟说,“土地产出效益低,又没有产业,贫困成为了村子发展的羁绊。”

土楼受制于“土”,却也沾了“土”的光。那一处处被闲置、撂荒的农家院,成就了村子发展的“第一桶金”。

“2018年我来到土楼村,租下了一个小院,经过收拾,成了我的书画工作室,起名‘惠济斋’”。朱永章是入驻村子的第一批书画艺术家之一,他回忆道,“当时,村子经过排查,选出了42个小院对外出租,租金都很低,为的就是吸引艺术家来此落脚发展。”

艺术与脱贫,用怎么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呢?该村一开始就有着长远的打算。至于这个“打算”具体是什么,并取得了怎么样的成效,请大家从记者下面的见闻描述中自己感受吧——

63岁的黄可安在帮着孩子种植芦荟之余,借着大量书画艺术家到村发展的契机,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会了工笔画的基本技巧,成为了农民画师。平日里,他会在“文化扶贫大院”里作画,甚至“画”春联,并把作品出售给艺术家们。

朱永章致力于土楼村文化村落品牌的推广,每年都会收购村民大量的书画向外出售。一来二去,土楼村在文艺圈里也小有名气了,每年都有大量的村民书画作品销往全国各地。按朱永章的话说,该村现在发生了三个神奇的变化:不识字的农民成为了画师、贫困村成了文旅村、破旧小院成了艺术家小院。

住在睢县县城的河南省书协会员张强在该村租下了一个小院,经过改造,院子出落得精巧别致。檐下听雨喝茶、屋内翰墨飘香,竟也无意间成了网红打卡地。

土楼村的文化氛围,是与乡土气息紧密联系的。在这里,农民与艺术家融合生活,田间耕种与艺术创造间杂进行,这样的景象和气质,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观光。于是,该村也有了酒吧和客栈,有了十多家饭店。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步得到控制以后,每到周末,来该村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村子和村民的收入来源:除了流转土地和到土地上打工之外,村民们还可以为艺术家小院打扫卫生、在家中进行书画创作、制造传统农家食品出售给游客——一条完整的文旅产业链条已经成型,村民的致富路也已经铺就。

34岁的马超从商丘市区来到该村创业,开办了一家艺术品店和一家农家饭店。平日里,他一方面和艺术家们打交道,收购他们的作品;一方面和村民打交道,收购他们的手工食品。游人多的时候,这些东西当然是不愁卖的。在旅游淡季,他就通过网络将它们向外出售。

马超说:“土楼村,给了我们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相关链接

土楼村村情

睢县白庙乡土楼村位于白庙乡政府西南2.5公里处,惠济河东岸。全村辖2个自然村,总人口301户899人,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户131户322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在睢县政协和县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对村内道路、安全饮水、电网等进行了升级改造,村容村貌及民风得到了极大改善。

该村以打造“文化旅游示范村”品牌为核心,依托村文化扶贫大院,采取“文化+产业”的模式,聚拢社会资源,从培训农民工笔画入手,带动26户贫困群众和从事文化扶贫产业的50余人有效持续增收,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该村采取“文化+旅游”的模式,相继打造34个集书法、绘画创作、艺术衍生品设计等不同特色的文化小院。

(黄业波 整理)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土楼村: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2020-07-10 05:35   记者 祁 博 黄业波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土楼村别致的农家小院,仿佛能让人嗅到书画的墨香。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脱贫致富路上的土楼村村民许多成了画画能手。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手机扫码掌上阅读

先是一只手拿两支毛笔,细的用来勾线、粗的用来渲染。再一会儿,这只手又拿起了第三支笔,用来勾画另一种色彩。只见三支毛笔在这只手上转换有序、各司其职,一个桃子很快跃然纸上。

拿笔的人,是睢县白庙乡土楼村62岁的脱贫户王翠荣。7月8日早上5点多的时候,王翠荣还在村旁的中药种植基地里帮着除草,到9点多的时候,她已经坐在村里的“文化扶贫大院”里画起了工笔画。

作为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农民,割草的活自不在话下。但是,画工笔画这样的细活,王翠荣做得游刃有余,就令人啧啧称奇了。

如果放眼整个土楼村,这样的奇妙感受却比比皆是。

7月8日早晨,记者来到土楼村后的第一感受就是大感意外。

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子呢?首先你先要把关于传统村落的印象再回忆一遍,然后再把这些记忆彻底删除——

一道笔直的大路贯穿整个村子,两侧是传统农家院和整洁的小胡同,每个小院和胡同都有一个别致的名字:惠风和畅、春花秋月、晴耕雨读,芳香巷、天香园、梅花胡同……这些小院,在村里有个统称:艺术家小院。

作为传统豫东村落,土楼村曾经的样貌可谓“土”得名副其实。

“2018年以前,村里到处是土路、土墙,村民们整天与土地为伴,手指甲盖中是怎么也洗不干净的土垢。”驻土楼村第一书记姬伟说,“土地产出效益低,又没有产业,贫困成为了村子发展的羁绊。”

土楼受制于“土”,却也沾了“土”的光。那一处处被闲置、撂荒的农家院,成就了村子发展的“第一桶金”。

“2018年我来到土楼村,租下了一个小院,经过收拾,成了我的书画工作室,起名‘惠济斋’”。朱永章是入驻村子的第一批书画艺术家之一,他回忆道,“当时,村子经过排查,选出了42个小院对外出租,租金都很低,为的就是吸引艺术家来此落脚发展。”

艺术与脱贫,用怎么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把这两者联系起来呢?该村一开始就有着长远的打算。至于这个“打算”具体是什么,并取得了怎么样的成效,请大家从记者下面的见闻描述中自己感受吧——

63岁的黄可安在帮着孩子种植芦荟之余,借着大量书画艺术家到村发展的契机,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会了工笔画的基本技巧,成为了农民画师。平日里,他会在“文化扶贫大院”里作画,甚至“画”春联,并把作品出售给艺术家们。

朱永章致力于土楼村文化村落品牌的推广,每年都会收购村民大量的书画向外出售。一来二去,土楼村在文艺圈里也小有名气了,每年都有大量的村民书画作品销往全国各地。按朱永章的话说,该村现在发生了三个神奇的变化:不识字的农民成为了画师、贫困村成了文旅村、破旧小院成了艺术家小院。

住在睢县县城的河南省书协会员张强在该村租下了一个小院,经过改造,院子出落得精巧别致。檐下听雨喝茶、屋内翰墨飘香,竟也无意间成了网红打卡地。

土楼村的文化氛围,是与乡土气息紧密联系的。在这里,农民与艺术家融合生活,田间耕种与艺术创造间杂进行,这样的景象和气质,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此观光。于是,该村也有了酒吧和客栈,有了十多家饭店。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逐步得到控制以后,每到周末,来该村游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村子和村民的收入来源:除了流转土地和到土地上打工之外,村民们还可以为艺术家小院打扫卫生、在家中进行书画创作、制造传统农家食品出售给游客——一条完整的文旅产业链条已经成型,村民的致富路也已经铺就。

34岁的马超从商丘市区来到该村创业,开办了一家艺术品店和一家农家饭店。平日里,他一方面和艺术家们打交道,收购他们的作品;一方面和村民打交道,收购他们的手工食品。游人多的时候,这些东西当然是不愁卖的。在旅游淡季,他就通过网络将它们向外出售。

马超说:“土楼村,给了我们触手可及的‘诗和远方’……”

相关链接

土楼村村情

睢县白庙乡土楼村位于白庙乡政府西南2.5公里处,惠济河东岸。全村辖2个自然村,总人口301户899人,建档立卡时有贫困户131户322人。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在睢县政协和县卫健委的大力支持下,对村内道路、安全饮水、电网等进行了升级改造,村容村貌及民风得到了极大改善。

该村以打造“文化旅游示范村”品牌为核心,依托村文化扶贫大院,采取“文化+产业”的模式,聚拢社会资源,从培训农民工笔画入手,带动26户贫困群众和从事文化扶贫产业的50余人有效持续增收,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同时该村采取“文化+旅游”的模式,相继打造34个集书法、绘画创作、艺术衍生品设计等不同特色的文化小院。

(黄业波 整理)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紫荆路与雪苑路交叉口道路升级改造后 居民盼装红绿灯
碍事电缆线被清理一空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殷商之源”与“ ...
紫薇扮靓街景
文明交通 安全出行
加工美人鱼泳衣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