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堂村:三大产业夯实小康路

本报记者 蔡明慧 蒋友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7-09 02:11

荣堂村返乡女青年荣君君在村扶贫车间开了家服装加工厂,吸引了四五十名村民在此务工。本报记者 蒋友胜 摄

 

戚效军夫妇今年流转土地种的8424大棚西瓜喜获丰收。本报记者 蒋友胜 摄

手机扫码掌上阅读

7月6日,安颖像往常一样起得很早,先去村里文化广场和村民一起锻炼身体,在拉家常中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想到种植大户戚效军大棚里的葡萄到了关键时期,不放心的她又去了村头的葡萄大棚和戚效军简单聊了几句。一出葡萄大棚,安颖遇到了在对面扶贫车间创办制衣厂的本村26岁的年轻女孩荣君君,两个人又站在路边谈起了厂里下一步的发展。

匆匆回家吃完早饭,安颖立即赶到村室,这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当柘城县惠济乡荣堂村党支部书记以来,33岁的安颖觉得每天有干不完的事情。荣堂村的村民也没有闲着,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营生,日子越过越红火。

荣堂村曾经是贫困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该村依靠党的脱贫政策,经过努力奋斗,逐渐形成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服装加工、光伏发电三大产业,于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踏上了产业兴、百姓富、日子美的小康路。

荣堂村共有土地2666亩,从2016年开始进行土地流转,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流转土地1100亩。

戚效军在外务工多年,两年前看到村里土地流转搞得风生水起,他也回村流转了土地,种植西瓜、黄桃、葡萄、辣椒等经济作物,并注册成立了戚效军果蔬种植农场。

记者见到戚效军的时候,他和妻子林艳云刚从葡萄大棚里出来,已经10点多了,两人连早饭还没顾得上吃。他说:“人勤地不懒,伺候地就和伺候小孩一样,不能有一点疏忽。我这葡萄马上就能采摘上市了,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还有西瓜地里的二茬瓜也要赶紧收完,不敢耽误时间。虽然有几个脱贫户在我这里干活,让我确实省了不少心,但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啥事都喜欢自己动手。通过努力不仅自己能过上好日子,还能带动周围群众致富,累点也值得!”

戚效军所说的带动周围群众致富指的就是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他,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另外还可以到他这里务工,又能有一份收入。通过这样的土地流转,荣堂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村子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恒久的动力。

除了在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荣堂村的村民还有一个家门口就业的好去处——扶贫车间。

2017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荣堂村在村头建了一个扶贫车间。扶贫车间建好后,该村在外务工的荣君君回来创办了一家制衣厂。这家制衣厂有50多台机器,能稳定用工四五十人,其中就有十几个贫困户。36岁的余艳华从制衣厂一建成就在此务工,已是熟练工的她和记者聊天时也没有停下来手中的活。“我这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干活,前几年家里确实有些困难。这三年在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拿2000块钱左右,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的日子比前几年强多了。”余艳华言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获得感。

荣堂村还有一个产业是光伏发电,每年总收益达到24万元。光伏发电站就建在村旁的废闲地上,可以为40户家庭带来稳定收入。除此之外,荣堂村还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贫困户到户增收资金等途径,投资河南厚德钻石、河南华商药业、大邦养殖等公司,每年为近200户村民实现每户平均分红1000余元。

脱贫后的荣堂村有了更高的追求:村里进行了人居环境整治,废坑塘变成了水景观,精心装饰了一条“幸福长廊”,村容村貌换新颜;建成了有舞台、健身器材、弈棋八角亭、篮球场等设施的文化广场,满足了大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老民居变身村史馆,陈列着荣堂村农耕文明的老物件,留住了乡情乡愁,反映了时代变迁。

荣堂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瑞英也是一位女同志,她和荣堂村党支部书记安颖一样,说起话来快言快语,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走在村里的“幸福长廊”,两位女书记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谈起了村里的发展前景——“我们村种植大户多,养殖大户太少,下一步我们要种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据专家考证,我们村还是泓水之战的发生地,村外有老寨墙,村头有采摘园,我们还准备发展乡村旅游。”……

听着“幸福长廊”里两位女书记的描述,记者感受到了荣堂村人满满的幸福感。

荣堂村村情

相关链接

柘城县惠济乡荣堂村下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666亩。全村541户20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499人。截至2019年已脱贫157户490人,兜底脱贫2户9人。该村有共产党员44名,村“两委”成员5名。

在脱贫攻坚中,荣堂村逐渐形成三大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发展了葡萄、西瓜、辣椒、韭菜等特色种植产业;扶贫车间引进了服装加工厂,产销两旺;村光伏发电是扶贫项目,运行平稳。

目前,荣堂村建成了一个村史馆和一个泓水之战展览馆,正在规划恢复村寨墙和环村河,旅游村初具雏形。

(蒋友胜 整理)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荣堂村:三大产业夯实小康路
2020-07-09 02:11   本报记者 蔡明慧 蒋友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荣堂村返乡女青年荣君君在村扶贫车间开了家服装加工厂,吸引了四五十名村民在此务工。本报记者 蒋友胜 摄

 

戚效军夫妇今年流转土地种的8424大棚西瓜喜获丰收。本报记者 蒋友胜 摄

手机扫码掌上阅读

7月6日,安颖像往常一样起得很早,先去村里文化广场和村民一起锻炼身体,在拉家常中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想到种植大户戚效军大棚里的葡萄到了关键时期,不放心的她又去了村头的葡萄大棚和戚效军简单聊了几句。一出葡萄大棚,安颖遇到了在对面扶贫车间创办制衣厂的本村26岁的年轻女孩荣君君,两个人又站在路边谈起了厂里下一步的发展。

匆匆回家吃完早饭,安颖立即赶到村室,这一天的工作才刚刚开始。当柘城县惠济乡荣堂村党支部书记以来,33岁的安颖觉得每天有干不完的事情。荣堂村的村民也没有闲着,他们也都有着自己的营生,日子越过越红火。

荣堂村曾经是贫困村,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该村依靠党的脱贫政策,经过努力奋斗,逐渐形成了种植专业合作社、服装加工、光伏发电三大产业,于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踏上了产业兴、百姓富、日子美的小康路。

荣堂村共有土地2666亩,从2016年开始进行土地流转,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已流转土地1100亩。

戚效军在外务工多年,两年前看到村里土地流转搞得风生水起,他也回村流转了土地,种植西瓜、黄桃、葡萄、辣椒等经济作物,并注册成立了戚效军果蔬种植农场。

记者见到戚效军的时候,他和妻子林艳云刚从葡萄大棚里出来,已经10点多了,两人连早饭还没顾得上吃。他说:“人勤地不懒,伺候地就和伺候小孩一样,不能有一点疏忽。我这葡萄马上就能采摘上市了,现在正是关键时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还有西瓜地里的二茬瓜也要赶紧收完,不敢耽误时间。虽然有几个脱贫户在我这里干活,让我确实省了不少心,但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啥事都喜欢自己动手。通过努力不仅自己能过上好日子,还能带动周围群众致富,累点也值得!”

戚效军所说的带动周围群众致富指的就是村民把土地流转给他,每年都有固定的收益,另外还可以到他这里务工,又能有一份收入。通过这样的土地流转,荣堂村种植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村子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恒久的动力。

除了在种植专业合作社务工,荣堂村的村民还有一个家门口就业的好去处——扶贫车间。

2017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荣堂村在村头建了一个扶贫车间。扶贫车间建好后,该村在外务工的荣君君回来创办了一家制衣厂。这家制衣厂有50多台机器,能稳定用工四五十人,其中就有十几个贫困户。36岁的余艳华从制衣厂一建成就在此务工,已是熟练工的她和记者聊天时也没有停下来手中的活。“我这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外出干活,前几年家里确实有些困难。这三年在这里干活,一个月能拿2000块钱左右,还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家里的日子比前几年强多了。”余艳华言语间流露出满满的获得感。

荣堂村还有一个产业是光伏发电,每年总收益达到24万元。光伏发电站就建在村旁的废闲地上,可以为40户家庭带来稳定收入。除此之外,荣堂村还通过整合涉农资金、贫困户到户增收资金等途径,投资河南厚德钻石、河南华商药业、大邦养殖等公司,每年为近200户村民实现每户平均分红1000余元。

脱贫后的荣堂村有了更高的追求:村里进行了人居环境整治,废坑塘变成了水景观,精心装饰了一条“幸福长廊”,村容村貌换新颜;建成了有舞台、健身器材、弈棋八角亭、篮球场等设施的文化广场,满足了大家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老民居变身村史馆,陈列着荣堂村农耕文明的老物件,留住了乡情乡愁,反映了时代变迁。

荣堂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瑞英也是一位女同志,她和荣堂村党支部书记安颖一样,说起话来快言快语,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走在村里的“幸福长廊”,两位女书记你一言我一语向记者谈起了村里的发展前景——“我们村种植大户多,养殖大户太少,下一步我们要种养结合发展现代农业。”“据专家考证,我们村还是泓水之战的发生地,村外有老寨墙,村头有采摘园,我们还准备发展乡村旅游。”……

听着“幸福长廊”里两位女书记的描述,记者感受到了荣堂村人满满的幸福感。

荣堂村村情

相关链接

柘城县惠济乡荣堂村下辖3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耕地面积2666亩。全村541户209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9户499人。截至2019年已脱贫157户490人,兜底脱贫2户9人。该村有共产党员44名,村“两委”成员5名。

在脱贫攻坚中,荣堂村逐渐形成三大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发展了葡萄、西瓜、辣椒、韭菜等特色种植产业;扶贫车间引进了服装加工厂,产销两旺;村光伏发电是扶贫项目,运行平稳。

目前,荣堂村建成了一个村史馆和一个泓水之战展览馆,正在规划恢复村寨墙和环村河,旅游村初具雏形。

(蒋友胜 整理)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房子没住上 生了一肚...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紫荆路与雪苑路交叉口道路升级改造后 居民盼装红绿灯
碍事电缆线被清理一空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青春不败 梦想必胜
务工老人正在进行手 ...
公安民警在市一高考 ...
柘城县退役军人代表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