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殷商之源故事 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

本报记者 白 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3-04 06:23

商丘是殷商之源。商丘的城市名片确立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视察河南时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2019年,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成立。目前,我市正在深入研究揭示殷商之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着力展现殷商之源的文化魅力。

保护古城、复兴古城,承载着全市900余万人民的期待,更承载了商丘五千年历史的光荣与梦想。2013年,我市擂响古城保护建设和复兴古城的战鼓。“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商丘古都城,正以全新的面貌亮相2020年!

日前,我市出台《推进殷商之源文化和商丘古都城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专案》(以下简称《专案》)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商丘气派、河南特色、中国精神、世界影响的文化项目、文艺精品、文化品牌、文化产业,讲好殷商之源故事,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不断提高殷商之源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为加快我市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讲好殷商之源故事

现在您每天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节目,会经常看到我市“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宣传片。2019年以来,我市加强了“殷商之源”文化宣传,精心打磨提升央视宣传片,启动在河南电视台、高铁及重要站点的城市形象宣传,全方位推介宣传殷商之源文化;组织了“我的殷商源故事”集中采访活动和“情系殷商源、发现新商丘”“互换春天”“互换秋天”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全媒体传播殷商之源文化。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调研时作出的“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的重要指示,为构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商丘高地、推动商丘高质量发展服务,2019年11月16日,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成立。殷商之源文化研究作为商丘文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正式提到议事日程,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黄河文化研究、大运河文化研究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组织倡议殷商文化研究会会员及社会文化爱好者有计划地研究、传播殷商文化。

目前我市正在推动殷商之源文化考古发掘,以申遗的标准和要求编制宋国古都城的考古发掘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尽快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立项,全面完成明清商丘古城修复性保护展示工程并加快业态植入,启动商朝最早都城南亳的田野考古调查,加大对帝喾陵、微子祠、伊尹墓等遗存的修复保护展示利用。加强地下遗存勘探发掘,完善考古文献,深入研究揭示殷商之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着力展现殷商之源文化魅力。

古都城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加强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风雨,铸就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商丘。2013年5月,商丘古城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擂响古城保护建设和复兴古城的战鼓。七年来,古城保护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尽管疫情还没有结束,早春三月商丘古都城的城湖上,白天鹅在静静起舞。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的格局更加凸显,“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商丘古都城正在以全新的面貌亮相2020年!

《方案》提出:“全面完成明清商丘古城修复性保护展示工程,力争加入明清古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联盟,让商丘古城活起来、动起来,尽快把商丘古城打造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地、创业产业的聚集地、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以商丘古都城为抓手,加大文化遗产资源勘探修缮保护力度。2019年以来,商丘古都城修复与展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我市重点实施了归德府城墙修复性保护与展示工程、城湖绿化景观、环城墙外道路及景观、93条历史街巷修复(部分)、四关道路和牌坊修复、府衙、范文正书院、59处历史遗存建筑修复(部分)等项目建设。“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商丘工作站”和“河南省文物考古院商丘工作站”(简称“两站”)建设于2019年上半年启动,“两站”建设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切实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2019年4月23日,我市组织召开了大运河通济渠南关段遗址保护规划座谈会,聘请清华大学编制《大运河南关码头世界文化遗产区保护规划》。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南关段本体保护工程和大运河通济渠夏邑济阳段遗址保护工程均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正在按照批复进行实施;已完成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公园保护方案和规划编制工作,待国家文物局批复后实施。我市将深入挖掘梳理运河沿线历史文化、人文风俗、旅游景观等各方面资源,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

以扩大非遗对外交流为重点,坚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欢天喜地闹元宵”“商丘好人”“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等主题非遗展演展示进社区、进基层、进校园活动,其中“非遗进校园”演出100余场,惠及学生1.2万余人。打造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志》,加强抢救性保护工作,向国内外积极推荐商丘非遗文化。

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

我市主动对接融入全省规划,争取更多的商丘元素、项目进入全省大盘子,争取国家和省里更多支持。我市计划把考古界关注的睢阳区南部、虞城县南部一带列为“国家殷商文化大遗址考古公园”项目。方案提出:“以国家殷商之源文化大遗址考古公园为龙头,对散布在黄河故道沿线的火文化、商文化、微子文化、圣人文化、汉梁文化、忠烈文化、红色文化等串点连线,全线、全景、全业展现殷商之源黄河文化的无穷魅力。”

《专案》要求,实施殷商之源文化研究发掘利用专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商丘专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商丘专项、商丘文艺繁荣振兴专项、商丘文化品牌培育提级专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专项等“七个专项”,加快我市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0年,我市将抓好宋国古都城考古发掘、商都南亳考古调查、明清归德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等重点文物考古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抓好殷商之源文化博物馆、明清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大运河世界遗产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科幻影视城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举办好第八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中国科幻科教科普电影周、“商丘好人”文化活动周等重点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商丘气派、河南特色、中国精神、世界影响文化项目、文艺精品文化产业,讲好殷商之源故事,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讲好殷商之源故事 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
2020-03-04 06:23   本报记者 白 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商丘是殷商之源。商丘的城市名片确立为“殷商之源、通达商丘”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视察河南时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2019年,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成立。目前,我市正在深入研究揭示殷商之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着力展现殷商之源的文化魅力。

保护古城、复兴古城,承载着全市900余万人民的期待,更承载了商丘五千年历史的光荣与梦想。2013年,我市擂响古城保护建设和复兴古城的战鼓。“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商丘古都城,正以全新的面貌亮相2020年!

日前,我市出台《推进殷商之源文化和商丘古都城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实施专案》(以下简称《专案》)提出:“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商丘气派、河南特色、中国精神、世界影响的文化项目、文艺精品、文化品牌、文化产业,讲好殷商之源故事,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不断提高殷商之源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为加快我市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讲好殷商之源故事

现在您每天打开电视机收看央视节目,会经常看到我市“殷商之源·通达商丘”宣传片。2019年以来,我市加强了“殷商之源”文化宣传,精心打磨提升央视宣传片,启动在河南电视台、高铁及重要站点的城市形象宣传,全方位推介宣传殷商之源文化;组织了“我的殷商源故事”集中采访活动和“情系殷商源、发现新商丘”“互换春天”“互换秋天”等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全媒体传播殷商之源文化。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调研时作出的“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的重要指示,为构筑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商丘高地、推动商丘高质量发展服务,2019年11月16日,商丘殷商文化研究会成立。殷商之源文化研究作为商丘文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正式提到议事日程,结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黄河文化研究、大运河文化研究及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组织倡议殷商文化研究会会员及社会文化爱好者有计划地研究、传播殷商文化。

目前我市正在推动殷商之源文化考古发掘,以申遗的标准和要求编制宋国古都城的考古发掘保护展示和利用规划,尽快向国家文物局申报立项,全面完成明清商丘古城修复性保护展示工程并加快业态植入,启动商朝最早都城南亳的田野考古调查,加大对帝喾陵、微子祠、伊尹墓等遗存的修复保护展示利用。加强地下遗存勘探发掘,完善考古文献,深入研究揭示殷商之源文化的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着力展现殷商之源文化魅力。

古都城文化传承创新不断加强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化、五千年的风雨,铸就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商丘。2013年5月,商丘古城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擂响古城保护建设和复兴古城的战鼓。七年来,古城保护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

尽管疫情还没有结束,早春三月商丘古都城的城湖上,白天鹅在静静起舞。内城、城湖、城郭“三位一体”的格局更加凸显,“一城阅尽五千年”的商丘古都城正在以全新的面貌亮相2020年!

《方案》提出:“全面完成明清商丘古城修复性保护展示工程,力争加入明清古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联盟,让商丘古城活起来、动起来,尽快把商丘古城打造成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地、创业产业的聚集地、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以商丘古都城为抓手,加大文化遗产资源勘探修缮保护力度。2019年以来,商丘古都城修复与展示项目建设步伐加快,我市重点实施了归德府城墙修复性保护与展示工程、城湖绿化景观、环城墙外道路及景观、93条历史街巷修复(部分)、四关道路和牌坊修复、府衙、范文正书院、59处历史遗存建筑修复(部分)等项目建设。“城市考古与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商丘工作站”和“河南省文物考古院商丘工作站”(简称“两站”)建设于2019年上半年启动,“两站”建设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

切实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2019年4月23日,我市组织召开了大运河通济渠南关段遗址保护规划座谈会,聘请清华大学编制《大运河南关码头世界文化遗产区保护规划》。大运河通济渠商丘南关段本体保护工程和大运河通济渠夏邑济阳段遗址保护工程均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复,正在按照批复进行实施;已完成大运河南关码头遗址公园保护方案和规划编制工作,待国家文物局批复后实施。我市将深入挖掘梳理运河沿线历史文化、人文风俗、旅游景观等各方面资源,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

以扩大非遗对外交流为重点,坚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组织开展“红红火火过大年”“欢天喜地闹元宵”“商丘好人”“传承文化根脉·共筑民族未来”“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等主题非遗展演展示进社区、进基层、进校园活动,其中“非遗进校园”演出100余场,惠及学生1.2万余人。打造大型系列电视纪录片《商丘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像志》,加强抢救性保护工作,向国内外积极推荐商丘非遗文化。

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

我市主动对接融入全省规划,争取更多的商丘元素、项目进入全省大盘子,争取国家和省里更多支持。我市计划把考古界关注的睢阳区南部、虞城县南部一带列为“国家殷商文化大遗址考古公园”项目。方案提出:“以国家殷商之源文化大遗址考古公园为龙头,对散布在黄河故道沿线的火文化、商文化、微子文化、圣人文化、汉梁文化、忠烈文化、红色文化等串点连线,全线、全景、全业展现殷商之源黄河文化的无穷魅力。”

《专案》要求,实施殷商之源文化研究发掘利用专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商丘专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商丘专项、商丘文艺繁荣振兴专项、商丘文化品牌培育提级专项、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项、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专项等“七个专项”,加快我市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变,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0年,我市将抓好宋国古都城考古发掘、商都南亳考古调查、明清归德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等重点文物考古保护展示利用工作,抓好殷商之源文化博物馆、明清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廊道、大运河世界遗产考古遗址公园、中国科幻影视城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举办好第八届中国·商丘国际华商节、中国科幻科教科普电影周、“商丘好人”文化活动周等重点文化活动,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商丘气派、河南特色、中国精神、世界影响文化项目、文艺精品文化产业,讲好殷商之源故事,奏响黄河文化大合唱商丘强音。

 

编辑: 屠良冀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慢性病门诊如有不便可申请变更定点医院
电缆线坠落 成了“绊马索”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市第四水厂改扩建项 ...
洪河湿地景观带建设 ...
防疫不松懈 应时植树忙
减少接触 健康用餐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