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不误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李振礼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20-02-26 02:19

2月24日,在宁陵县乔楼乡程庄村,脱贫户骆学锋和老伴正在家中忙着织渔网。赋闲在家的儿子、儿媳也前来帮忙,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说起织渔网的过程,骆学锋介绍,两年前他和老伴一块学的,别看渔网小,可和他家的脱贫有很大关系。

2015年,骆学锋被评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为家庭共同面对的难题。2017年,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骆学锋和老伴学会了织渔网,不仅脱了贫,而且有了收入的“源头活水”。

今年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不能走亲访友,儿子、儿媳看到父母一针一线织渔网,也萌生学织渔网的想法。经过两天的学习,就织出了“名堂”,比父母织得还好、还快。

“在家没事干,有织渔网的活儿,不仅挣了钱,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这个年过得有意义啊!”儿媳妇李永亚笑着说。

据了解,骆学锋和老伴一天能织10多条渔网,现在有了儿子、儿媳的帮衬,四个人一天能织30多条,一天轻轻松松赚200多元。

骆学锋一家,只是乔楼乡群众依靠织渔网脱贫的一个缩影。

目前,乔楼乡形成了以李集村为中心,以4个扶贫车间为依托的渔网编织加工“基地”,每年能织出渔网140多万条,年产值900多万元,有效带动全乡1200多户26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

乔楼乡党委书记马士云介绍,抗“疫”需要引导群众居家隔离,但他们乔楼乡的群众在居家隔离期间,用勤劳的双手织出10万多条渔网,织出了致富网,真正做到了抗“疫”、生产两不误。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抗“疫”不误脱贫致富
2020-02-26 02:19   本报记者 高会鹏 通讯员 李振礼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2月24日,在宁陵县乔楼乡程庄村,脱贫户骆学锋和老伴正在家中忙着织渔网。赋闲在家的儿子、儿媳也前来帮忙,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说起织渔网的过程,骆学锋介绍,两年前他和老伴一块学的,别看渔网小,可和他家的脱贫有很大关系。

2015年,骆学锋被评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为家庭共同面对的难题。2017年,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骆学锋和老伴学会了织渔网,不仅脱了贫,而且有了收入的“源头活水”。

今年春节,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不能走亲访友,儿子、儿媳看到父母一针一线织渔网,也萌生学织渔网的想法。经过两天的学习,就织出了“名堂”,比父母织得还好、还快。

“在家没事干,有织渔网的活儿,不仅挣了钱,一家人在一起说说笑笑,这个年过得有意义啊!”儿媳妇李永亚笑着说。

据了解,骆学锋和老伴一天能织10多条渔网,现在有了儿子、儿媳的帮衬,四个人一天能织30多条,一天轻轻松松赚200多元。

骆学锋一家,只是乔楼乡群众依靠织渔网脱贫的一个缩影。

目前,乔楼乡形成了以李集村为中心,以4个扶贫车间为依托的渔网编织加工“基地”,每年能织出渔网140多万条,年产值900多万元,有效带动全乡1200多户2600多名群众就业增收。

乔楼乡党委书记马士云介绍,抗“疫”需要引导群众居家隔离,但他们乔楼乡的群众在居家隔离期间,用勤劳的双手织出10万多条渔网,织出了致富网,真正做到了抗“疫”、生产两不误。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慢性病门诊如有不便可申请变更定点医院
电缆线坠落 成了“绊马索”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视觉新闻
商丘30吨爱心胡萝卜 ...
抓好防控保生产
忙趁春风植新绿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