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让群众富裕 让村庄更美

文/图 本报记者 单保良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10-22 01:19

李杰走进农户家中进行调查

一位不到40岁的干部,驻村近3年,把一个本不富裕的村庄打造成市级文明村、区级先进村,3年实现了村庄文明花开,群众生活富裕,以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共产党员精神,脚踏黄土,肩扛责任,心系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他就是梁园区财政局驻水池铺乡吴楼村第一书记李杰。

10月20日,记者在吴楼村看到,村口扶贫车间3条生产线正在全力作业,50多名身穿制服的工人正在紧张生产手抓饼,院子里,两名女工正在操作自动装卸传输机,往一辆大货车上装货。李杰告诉记者,这是村里招商引资项目河南哆麦食品公司梁园生产基地,每天加工手抓饼20吨,产品全部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吴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兴建说:“区财政局帮扶吴楼3年来,给老百姓做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实事,老百姓的心里都记着哩!”

张支书的一席话在吴楼群众中得到了印证。

2017年春天,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区财政局长郑振林带着班子成员来到吴楼开展精准扶贫,同时给吴楼村带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新村民”,那就是李杰。

驻村以后,李杰牢记局党组的殷切期望,牢记局长的嘱托:“驻村的担子很重,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两委”班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工作你都要全盘考虑,整体推进,要让吴楼群众看到新变化,获得幸福感。”

上任后,李杰没有丝毫懈怠,他走在了调研的路上。那些日子,杨絮仿佛三月桃花雪,陪伴着他走村入户。春夏交替,风霜雪雨,攻坚不停,劳作不止,3年下来,村里变了。

为改善吴楼村常年缺少灌溉机井的情况,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89万元,为全村铺设地埋管道2万米,新打机井45眼、机井配套45眼,增加变压器5台,地埋低压电缆2万米,发展地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160亩。争取省级财政“一事一议”项目35万元,新建水泥道路3500平方米。为吴楼小学购置价值2万元的课桌椅100套,争取财政资金26万元,用于吴楼小学校园改造建设,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积极牵线搭桥,实现优质项目资源对接。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河南哆麦食品公司进驻扶贫车间,开展就业扶贫。该项目在吴楼投资280万元,带动吴楼及周边群众50多人就业,实现了吴楼群众在家门口打工,既挣了钱,又能顾家。结合河长制工作要求,申请区级养护资金15万元,对穿越村内的陈良河吴楼段进行土方养护90立方米、砌石护坡修补49平方米、混凝土重修260平方米、清淤140立方米、区间绿化150平方米,把昔日“龙须沟”打造成村里一道风景线。

为改善吴楼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内垃圾整治,区财政局为吴楼村购置大型垃圾箱5个,自卸垃圾车一辆,并建立了长效机制。申请财政资金26万元专门定制800个捕蝇笼分发给吴楼村群众,并规划设计新建花池600米、老墙刷白5460平方米、新建围墙长26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新建健身小广场一处,安装健身器材6个,投入资金3万元制作党建、扶贫、精神文明宣传文化墙1000平方米。组织区财政局青年志愿者开展以“净化美化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主题的清洁家园行动,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在李杰的努力下,贫困户庞自亮的残疾儿子庞红伟得到了送医帮扶;为贫困户孙传海等4人安置了公益岗位;为刘学义等6户贫困户安装了安全饮用水;筹措资金3万元,为贫困户郑建申新建砖房30平方米、平整院落180平方米、新建围墙28米、新建羊圈1座;为贫困户郑申亮拉建了围墙,铺平了院落……

打造村级学习型战斗堡垒,是驻村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职责,3年来,李杰坚持组织吴楼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寻常百姓家。他长期坚持走访党员家庭,征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意见建议,动员新老党员积极参与吴楼村党务、村务工作,在精准帮扶中创新开启了“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的“吴楼模式”。

迈进新时代,文明开新花。在吴楼村,一股新风扑面来,移风易俗落到实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宗教信仰坚持党的领导,全村涌现出了9户星级文明户、8户文明家庭,通过村民评选,10位好婆婆、10位好媳妇、1位道德模范、1位新乡贤,在全乡举办的表彰大会上披红戴花走向领奖台。通过评选典型,示范带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有力推动了吴楼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眼下,走进吴楼,果园环抱的一个新时代村庄正绽放光彩,全村呈现出浓郁的氛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李杰说,只要吴楼需要,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按照脱贫攻坚“四个不摘”原则,与吴楼群众一起奋斗。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李杰:让群众富裕 让村庄更美
2019-10-22 01:19   文/图 本报记者 单保良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李杰走进农户家中进行调查

一位不到40岁的干部,驻村近3年,把一个本不富裕的村庄打造成市级文明村、区级先进村,3年实现了村庄文明花开,群众生活富裕,以敢于担当的新时代共产党员精神,脚踏黄土,肩扛责任,心系群众,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坚实的脚印。他就是梁园区财政局驻水池铺乡吴楼村第一书记李杰。

10月20日,记者在吴楼村看到,村口扶贫车间3条生产线正在全力作业,50多名身穿制服的工人正在紧张生产手抓饼,院子里,两名女工正在操作自动装卸传输机,往一辆大货车上装货。李杰告诉记者,这是村里招商引资项目河南哆麦食品公司梁园生产基地,每天加工手抓饼20吨,产品全部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吴楼村党支部书记张兴建说:“区财政局帮扶吴楼3年来,给老百姓做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大实事,老百姓的心里都记着哩!”

张支书的一席话在吴楼群众中得到了印证。

2017年春天,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区财政局长郑振林带着班子成员来到吴楼开展精准扶贫,同时给吴楼村带来了一位年轻有为的“新村民”,那就是李杰。

驻村以后,李杰牢记局党组的殷切期望,牢记局长的嘱托:“驻村的担子很重,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两委”班子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些工作你都要全盘考虑,整体推进,要让吴楼群众看到新变化,获得幸福感。”

上任后,李杰没有丝毫懈怠,他走在了调研的路上。那些日子,杨絮仿佛三月桃花雪,陪伴着他走村入户。春夏交替,风霜雪雨,攻坚不停,劳作不止,3年下来,村里变了。

为改善吴楼村常年缺少灌溉机井的情况,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资金289万元,为全村铺设地埋管道2万米,新打机井45眼、机井配套45眼,增加变压器5台,地埋低压电缆2万米,发展地埋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3160亩。争取省级财政“一事一议”项目35万元,新建水泥道路3500平方米。为吴楼小学购置价值2万元的课桌椅100套,争取财政资金26万元,用于吴楼小学校园改造建设,为学生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积极牵线搭桥,实现优质项目资源对接。通过招商引资,引导河南哆麦食品公司进驻扶贫车间,开展就业扶贫。该项目在吴楼投资280万元,带动吴楼及周边群众50多人就业,实现了吴楼群众在家门口打工,既挣了钱,又能顾家。结合河长制工作要求,申请区级养护资金15万元,对穿越村内的陈良河吴楼段进行土方养护90立方米、砌石护坡修补49平方米、混凝土重修260平方米、清淤140立方米、区间绿化150平方米,把昔日“龙须沟”打造成村里一道风景线。

为改善吴楼村人居环境,搞好村内垃圾整治,区财政局为吴楼村购置大型垃圾箱5个,自卸垃圾车一辆,并建立了长效机制。申请财政资金26万元专门定制800个捕蝇笼分发给吴楼村群众,并规划设计新建花池600米、老墙刷白5460平方米、新建围墙长26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新建健身小广场一处,安装健身器材6个,投入资金3万元制作党建、扶贫、精神文明宣传文化墙1000平方米。组织区财政局青年志愿者开展以“净化美化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主题的清洁家园行动,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在李杰的努力下,贫困户庞自亮的残疾儿子庞红伟得到了送医帮扶;为贫困户孙传海等4人安置了公益岗位;为刘学义等6户贫困户安装了安全饮用水;筹措资金3万元,为贫困户郑建申新建砖房30平方米、平整院落180平方米、新建围墙28米、新建羊圈1座;为贫困户郑申亮拉建了围墙,铺平了院落……

打造村级学习型战斗堡垒,是驻村第一书记的一项重要职责,3年来,李杰坚持组织吴楼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入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走进寻常百姓家。他长期坚持走访党员家庭,征求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意见建议,动员新老党员积极参与吴楼村党务、村务工作,在精准帮扶中创新开启了“一帮一”“多帮一”结对帮扶的“吴楼模式”。

迈进新时代,文明开新花。在吴楼村,一股新风扑面来,移风易俗落到实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破除封建迷信,宗教信仰坚持党的领导,全村涌现出了9户星级文明户、8户文明家庭,通过村民评选,10位好婆婆、10位好媳妇、1位道德模范、1位新乡贤,在全乡举办的表彰大会上披红戴花走向领奖台。通过评选典型,示范带动,身边事感动身边人,有力推动了吴楼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眼下,走进吴楼,果园环抱的一个新时代村庄正绽放光彩,全村呈现出浓郁的氛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李杰说,只要吴楼需要,我会一直坚守在这里,按照脱贫攻坚“四个不摘”原则,与吴楼群众一起奋斗。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购买农机“省补”有限额 先报先得
已申请增设基站 恐明年才能实施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秋高气爽好出游 身边...
全省驻村第一书记扶 ...
视觉新闻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