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脚不歇 踏上新征程

——记睢县蓼堤镇张总旗村驻村第一书记肖爱伟

本报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杜传忠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07-19 01:38

  

肖爱伟在扶贫车间了解制鞋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7月17日,睢县蓼堤镇张总旗村村室墙上的一幅字在太阳照射下格外醒目:“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肖爱伟说:“这是习总书记的一段话,这段话作为他几年驻村工作的座右铭,不仅贴在墙上,而且记在心中、落实到扶贫工作中。”

2015年秋,当时是该县城管大队大队长的肖爱伟被选派到蓼堤镇张总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低矮的村室,被一扇破旧的木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进到院里,齐腰深的荒草随风摇曳,室内空空如也。同来的乡干部劝他去乡里迁就几天,而他却很坚定地摆摆手,“我是来干工作的,只要能放床板就行。”

抓党建 强队伍 打牢脱贫根基

没有村支书,也没有村主任,张总旗村的“两委”干部仅有两个村委委员。初到张总旗村的第一个晚上,肖爱伟躺在临时搭起的木板床上一宿未眠。

村“两委”战斗力薄弱、群众发展积极性不高、缺乏特色产业等问题在他头脑中反复盘旋。他说:“群众在困难时想到党想到政府,没村支部,群众就没主心骨。张总旗想脱贫,必须首先找出领路人。”

肖爱伟入户走访、寻找适合张总旗村的领路人。换届选举那天,村民如同过年一样热闹,每位党员都神采奕奕,很庄严地投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了新一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及支部委员,年龄最小的 27 岁,给村“两委”班子增添了新鲜血液。

肖爱伟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赴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和新乡小刘庄史来贺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信念教育,真正做到心中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工作有形象。

他组织开展“党员佩徽挂牌、设岗定责”承诺活动,设立组织建设、事务管理等多个岗位。让每名党员干部领岗认岗,微信群公开承诺。党支部年底进行评星定级,让普通党员由“无职”变“有为”。一位村民党员说:“过去我们不知道干什么,现在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认领了‘党员责任田’,向群众作了承诺,干不好都没法向支部和群众交账。”

“两委”一班人实施了以农村党建提质、集体经济提升、村级治理量化、生态家园美化、民生福祉优化为主要内容的“两提三化”五大工程。良好的开端,让乡亲们对这个有才干、有想法的“第一书记”另眼看待。

强产业 谋发展 铺就脱贫路

一个个不眠之夜,张总旗村的一草一木一遍遍在肖爱伟的脑子里放着电影,如何规划?如何发展?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思想准备的人。张总旗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根据这一情况,2016年,通过了解市场,肖爱伟鼓励村民种植大蒜,当年喜获丰收,村民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红票子。也是那一年,张总旗村村民一年总收入几百万元。在肖爱伟的带领下,村民又种植山缨椒数百亩,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他组织成立益农信息社,把大蒜、辣椒放到网上卖,解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振兴乡村经济,人才就是保障。如何将人才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肖爱伟打了一副“亲情”牌。退伍军人张明帅在部队锻炼多年并且入了党,复员后开酒店、跑运输,在村民的眼里不但是个能人,而且还是个爱心人士。肖爱伟多次上门做工作,动员他回乡带头创业,终于,张明帅带着资金、技术回来了,在村里办了一个塑料加工厂。于是,村里的留守妇女来了、留守老人来了,村民有收入了,集体经济增加了。近3年来,肖爱伟共引进石膏线生产厂1家,产品出口韩国、年产值百万元的木质窗帘加工厂1家,成立了张总旗村东孟庄种植合作社和代收代种合作社,利用猪场沼气液和粪便发展有机蔬菜大棚,打造“静脉”农业,力争形成集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张总旗村自己的品牌。

脚不歇 再出征 实现乡村振兴

今年5月,张总旗村通过国家验收,退出了贫困村。脱贫摘帽劲不歇。肖爱伟又为张总旗村量身制定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成立新长征生态养殖合作社,把空地变果园、废坑变钱袋,提升村集体经济,利用废坑种植葵花,打造睢县葵花之乡”的乡村振兴规划。

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完善上墙了村规民约及家规家训,开展了好党员、好干部、好代表以及“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和最美村民、最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里又成立了3支广场舞队,并为每支舞队购置了音响设备,提供活动场地。如今,走在张总旗村的大街上,洁净、路平、花簇拥,虽是炎炎夏日,街上仍有急匆匆忙着赶活的人。

坑塘变绿地、荒坡变花园,别致整洁的农家小院,夜晚文化广场上满脸喜悦载歌载舞的农民,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精美田园画卷,一片绿、一重景,绿化工程带给群众的幸福感举目可触,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把心放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奇迹!”这句嵌在村室门楣上的话是肖爱伟的真心话,也是他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2016年6月以来,肖爱伟先后被商丘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商丘市十佳第一驻村书记”等荣誉称号,被睢县县委授予“全县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以他的事迹编排的大型现代扶贫戏《惠河湾》在省黄河艺术节上展演,并在全县巡回演出200余场,反响强烈。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脱贫脚不歇 踏上新征程
——记睢县蓼堤镇张总旗村驻村第一书记肖爱伟
2019-07-19 01:38   本报记者 黄业波 通讯员 杜传忠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肖爱伟在扶贫车间了解制鞋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 黄业波 摄

7月17日,睢县蓼堤镇张总旗村村室墙上的一幅字在太阳照射下格外醒目:“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沉淀多少真情”。肖爱伟说:“这是习总书记的一段话,这段话作为他几年驻村工作的座右铭,不仅贴在墙上,而且记在心中、落实到扶贫工作中。”

2015年秋,当时是该县城管大队大队长的肖爱伟被选派到蓼堤镇张总旗村任驻村第一书记。

低矮的村室,被一扇破旧的木门隔绝了外面的世界。进到院里,齐腰深的荒草随风摇曳,室内空空如也。同来的乡干部劝他去乡里迁就几天,而他却很坚定地摆摆手,“我是来干工作的,只要能放床板就行。”

抓党建 强队伍 打牢脱贫根基

没有村支书,也没有村主任,张总旗村的“两委”干部仅有两个村委委员。初到张总旗村的第一个晚上,肖爱伟躺在临时搭起的木板床上一宿未眠。

村“两委”战斗力薄弱、群众发展积极性不高、缺乏特色产业等问题在他头脑中反复盘旋。他说:“群众在困难时想到党想到政府,没村支部,群众就没主心骨。张总旗想脱贫,必须首先找出领路人。”

肖爱伟入户走访、寻找适合张总旗村的领路人。换届选举那天,村民如同过年一样热闹,每位党员都神采奕奕,很庄严地投了自己神圣的一票,选出了新一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及支部委员,年龄最小的 27 岁,给村“两委”班子增添了新鲜血液。

肖爱伟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赴兰考焦裕禄纪念馆和新乡小刘庄史来贺纪念馆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信念教育,真正做到心中有榜样、努力有方向、工作有形象。

他组织开展“党员佩徽挂牌、设岗定责”承诺活动,设立组织建设、事务管理等多个岗位。让每名党员干部领岗认岗,微信群公开承诺。党支部年底进行评星定级,让普通党员由“无职”变“有为”。一位村民党员说:“过去我们不知道干什么,现在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认领了‘党员责任田’,向群众作了承诺,干不好都没法向支部和群众交账。”

“两委”一班人实施了以农村党建提质、集体经济提升、村级治理量化、生态家园美化、民生福祉优化为主要内容的“两提三化”五大工程。良好的开端,让乡亲们对这个有才干、有想法的“第一书记”另眼看待。

强产业 谋发展 铺就脱贫路

一个个不眠之夜,张总旗村的一草一木一遍遍在肖爱伟的脑子里放着电影,如何规划?如何发展?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思想准备的人。张总旗村主导产业为种植养殖,根据这一情况,2016年,通过了解市场,肖爱伟鼓励村民种植大蒜,当年喜获丰收,村民第一次见到了这么多红票子。也是那一年,张总旗村村民一年总收入几百万元。在肖爱伟的带领下,村民又种植山缨椒数百亩,人均年收入超过6000元。他组织成立益农信息社,把大蒜、辣椒放到网上卖,解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振兴乡村经济,人才就是保障。如何将人才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肖爱伟打了一副“亲情”牌。退伍军人张明帅在部队锻炼多年并且入了党,复员后开酒店、跑运输,在村民的眼里不但是个能人,而且还是个爱心人士。肖爱伟多次上门做工作,动员他回乡带头创业,终于,张明帅带着资金、技术回来了,在村里办了一个塑料加工厂。于是,村里的留守妇女来了、留守老人来了,村民有收入了,集体经济增加了。近3年来,肖爱伟共引进石膏线生产厂1家,产品出口韩国、年产值百万元的木质窗帘加工厂1家,成立了张总旗村东孟庄种植合作社和代收代种合作社,利用猪场沼气液和粪便发展有机蔬菜大棚,打造“静脉”农业,力争形成集饲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张总旗村自己的品牌。

脚不歇 再出征 实现乡村振兴

今年5月,张总旗村通过国家验收,退出了贫困村。脱贫摘帽劲不歇。肖爱伟又为张总旗村量身制定了“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成立新长征生态养殖合作社,把空地变果园、废坑变钱袋,提升村集体经济,利用废坑种植葵花,打造睢县葵花之乡”的乡村振兴规划。

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完善上墙了村规民约及家规家训,开展了好党员、好干部、好代表以及“好媳妇”“好婆婆”“美丽庭院”和最美村民、最美家庭等一系列评选表彰活动。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里又成立了3支广场舞队,并为每支舞队购置了音响设备,提供活动场地。如今,走在张总旗村的大街上,洁净、路平、花簇拥,虽是炎炎夏日,街上仍有急匆匆忙着赶活的人。

坑塘变绿地、荒坡变花园,别致整洁的农家小院,夜晚文化广场上满脸喜悦载歌载舞的农民,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精美田园画卷,一片绿、一重景,绿化工程带给群众的幸福感举目可触,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把心放在哪里,哪里就会出现奇迹!”这句嵌在村室门楣上的话是肖爱伟的真心话,也是他驻村工作的真实写照。2016年6月以来,肖爱伟先后被商丘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商丘市十佳第一驻村书记”等荣誉称号,被睢县县委授予“全县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以他的事迹编排的大型现代扶贫戏《惠河湾》在省黄河艺术节上展演,并在全县巡回演出200余场,反响强烈。

编辑: 贺宇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施工将开始 新路很快就铺好
河畔荒草丛生 该清理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昔日河滩地 今日“小...
走进一线感受城乡之美
创新引领,让世界知 ...
宁陵县在京创业人员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