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德:新闻路上“勿忘人民”

本报记者 李 岩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9-06-28 01:39

张同德二〇〇五年在郑州大学讲授《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被访者提供)

见到张同德老师的时候,他刚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旅游归来,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但精神状态和多年前一样,谈笑风生、意气风发。

“我1949年7月出生,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的人生也像我们的祖国一样,在磨难中成长!”没有寒暄,张同德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地说。

从学生时代起,张同德就爱好语文,喜欢看书。上世纪60年代末,张同德从水电部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先在虞城当知青,后到商丘汽车运输公司做钳工。“你给广播站写个新闻稿呗,也能挣个烟钱!”在长途汽车站做文书时,亲戚的一句玩笑语使张同德萌生了写稿的想法。1981年,张同德写的第一篇稿件《商丘长途汽车站提前完成上半年产量利润计划》被商丘市广播站播发,他收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七角钱!

张同德笑着说:“现在看,那篇稿件哪叫稿件啊,通篇都是数字。”认识到自己底子差、缺少专业知识,张同德就想方设法找人请教。他将新闻名篇抄写下来,比着葫芦画瓢学写新闻。经过勤学苦练、笔耕不缀,张同德采写的稿件屡屡见诸报端。特别是1982年,他撰写的消息《豫鲁皖苏联合开辟省际班车》经新华社播发并被《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后,张同德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同德连年获得商丘地区一等模范通讯员称号,参加《河南日报》组织的全省通讯员表彰大会,并受到国家交通部等部门表彰,这些荣誉和经历激发了张同德更大的创作热情。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7月,一纸调令把张同德调入正在筹备的商丘日报社。《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情系任羊成》等一篇篇用心写就的稿件,见证了张同德作为一名记者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开放同步的赤诚之心。

在新闻之路上,张同德有一位特殊老师,他就是新华社原社长穆青。1986年4月,穆青到宁陵第四次走访“老坚决”潘从正不久,张同德便与人结伴,踏着穆青的足迹来到宁陵县万庄采访,亲眼见到了潘从正老人跪地拖袋修路企盼穆青再来的情景。这一体现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细节,仿佛雕塑一般刻在了张同德的心里、产生了震撼。

潘从正去世后,远在北京的穆青发来唁电,后又专门为其撰写碑文。1990年5月22日,张同德在参加潘从正墓揭碑仪式以后,历经4年采访的一个个镜头涌上心头。他心潮澎湃,一气呵成,写出了获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河南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成为记录穆青和“老坚决”潘从正纯朴友情的佳作。

1991年1月,张同德到北京学习期间慕名拜访了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时近两个小时,穆青全面阐述了“勿忘人民”的新闻理念,并在张同德的采访本上题写“勿忘人民”四个字,后又亲笔修改了他采写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从此以后,张同德认准并努力践行穆青“勿忘人民”的思想,在主持创办《商丘日报·农村版》期间,组织16次科技下乡,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商丘日报·农村版》实施“新闻扶贫”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刊文点名表扬。回忆起20多年前的历历往事,张同德记忆犹新。他说:“我三次与穆老零距离接触,可以说穆老‘勿忘人民’的思想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深刻感悟到做记者就要下大气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做到‘勿忘人民’。”

2003年10月11日, 穆青溘然长逝。2004年11月,郑州大学成立穆青研究中心,后又与新华通讯社合作创办。2005年10月29日,张同德被聘为该研究中心研究员,并代表被聘任的来自新华社、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的14名研究员作大会表态发言。

退居二线乃至退休以后,张同德受邀任商丘科技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他任教12年,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把自己30多年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学生;他历经数载、呕心呖血写出《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把多年来自己聆听、见证、践行穆青“勿忘人民”新闻观的感人经历与深刻感悟,作为每学年的第一课予以讲授。

张同德认为:“许多采访对象都是我的老师。”穆青笔下采写的10个共产党员,张同德便见证了其中的任羊成、潘从正二人,从他们及其他许多采访对象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同德将这些经历、感悟写成论文,与会研讨、广泛传播,还应邀给高校的大学生及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讲授,热情传播穆青的“勿忘人民”精神、潘从正的“缀网劳蛛”精神及任羊成等劳模体现的红旗渠精神。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张同德:新闻路上“勿忘人民”
2019-06-28 01:39   本报记者 李 岩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张同德二〇〇五年在郑州大学讲授《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被访者提供)

见到张同德老师的时候,他刚从内蒙古呼伦贝尔旅游归来,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了,但精神状态和多年前一样,谈笑风生、意气风发。

“我1949年7月出生,作为共和国同龄人,我的人生也像我们的祖国一样,在磨难中成长!”没有寒暄,张同德直奔主题、开门见山地说。

从学生时代起,张同德就爱好语文,喜欢看书。上世纪60年代末,张同德从水电部黄河水利学校毕业后先在虞城当知青,后到商丘汽车运输公司做钳工。“你给广播站写个新闻稿呗,也能挣个烟钱!”在长途汽车站做文书时,亲戚的一句玩笑语使张同德萌生了写稿的想法。1981年,张同德写的第一篇稿件《商丘长途汽车站提前完成上半年产量利润计划》被商丘市广播站播发,他收到了人生的第一笔稿费——七角钱!

张同德笑着说:“现在看,那篇稿件哪叫稿件啊,通篇都是数字。”认识到自己底子差、缺少专业知识,张同德就想方设法找人请教。他将新闻名篇抄写下来,比着葫芦画瓢学写新闻。经过勤学苦练、笔耕不缀,张同德采写的稿件屡屡见诸报端。特别是1982年,他撰写的消息《豫鲁皖苏联合开辟省际班车》经新华社播发并被《人民日报》第一版刊发后,张同德的知名度愈来愈高。上世纪80年代初期,张同德连年获得商丘地区一等模范通讯员称号,参加《河南日报》组织的全省通讯员表彰大会,并受到国家交通部等部门表彰,这些荣誉和经历激发了张同德更大的创作热情。

机遇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1984年7月,一纸调令把张同德调入正在筹备的商丘日报社。《商丘市居民争相购买窝窝头》《国际扶贫会上的工作午餐》《情系任羊成》等一篇篇用心写就的稿件,见证了张同德作为一名记者与时代同行、与改革开放同步的赤诚之心。

在新闻之路上,张同德有一位特殊老师,他就是新华社原社长穆青。1986年4月,穆青到宁陵第四次走访“老坚决”潘从正不久,张同德便与人结伴,踏着穆青的足迹来到宁陵县万庄采访,亲眼见到了潘从正老人跪地拖袋修路企盼穆青再来的情景。这一体现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细节,仿佛雕塑一般刻在了张同德的心里、产生了震撼。

潘从正去世后,远在北京的穆青发来唁电,后又专门为其撰写碑文。1990年5月22日,张同德在参加潘从正墓揭碑仪式以后,历经4年采访的一个个镜头涌上心头。他心潮澎湃,一气呵成,写出了获全国林业好新闻一等奖、河南新闻奖一等奖的通讯《绿丝带结下的友情——记新华社社长穆青和宁陵农民潘从正的友谊》,成为记录穆青和“老坚决”潘从正纯朴友情的佳作。

1991年1月,张同德到北京学习期间慕名拜访了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时近两个小时,穆青全面阐述了“勿忘人民”的新闻理念,并在张同德的采访本上题写“勿忘人民”四个字,后又亲笔修改了他采写的通讯《“勿忘人民”——访新华社社长穆青》。从此以后,张同德认准并努力践行穆青“勿忘人民”的思想,在主持创办《商丘日报·农村版》期间,组织16次科技下乡,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商丘日报·农村版》实施“新闻扶贫”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刊文点名表扬。回忆起20多年前的历历往事,张同德记忆犹新。他说:“我三次与穆老零距离接触,可以说穆老‘勿忘人民’的思想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深刻感悟到做记者就要下大气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感情,真正做到‘勿忘人民’。”

2003年10月11日, 穆青溘然长逝。2004年11月,郑州大学成立穆青研究中心,后又与新华通讯社合作创办。2005年10月29日,张同德被聘为该研究中心研究员,并代表被聘任的来自新华社、复旦大学等全国各地的14名研究员作大会表态发言。

退居二线乃至退休以后,张同德受邀任商丘科技学院、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他任教12年,开设《新闻采访与写作》等课程,把自己30多年从事新闻采写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学生;他历经数载、呕心呖血写出《从穆青教我当记者感悟记者成长之路》,把多年来自己聆听、见证、践行穆青“勿忘人民”新闻观的感人经历与深刻感悟,作为每学年的第一课予以讲授。

张同德认为:“许多采访对象都是我的老师。”穆青笔下采写的10个共产党员,张同德便见证了其中的任羊成、潘从正二人,从他们及其他许多采访对象身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同德将这些经历、感悟写成论文,与会研讨、广泛传播,还应邀给高校的大学生及新闻媒体的编辑、记者讲授,热情传播穆青的“勿忘人民”精神、潘从正的“缀网劳蛛”精神及任羊成等劳模体现的红旗渠精神。

编辑: 张晨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绿化带内 单车“睡觉”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施工将开始 新路很快就铺好
河畔荒草丛生 该清理了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村民在扶贫车间内赶 ...
欢乐中原·文明睢阳
园林工人修剪草坪
爱心团团志愿者在京 ...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