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0亩瓜果大棚 1000亩娃娃菜

党建引领助力韩庄村脱贫致富

记者 单保良 商丘网 2019-05-21 07:29

哈密瓜甜了韩庄村群众的幸福生活。艾尔肯江 摄

“560亩瓜果大棚,1000亩娃娃菜,这两年我们韩庄群众靠产业调整打了翻身仗!”春夏交际,大棚西瓜成熟了。5月19日,看着路两侧的西瓜棚门口熙熙攘攘摘瓜买瓜的人群,韩庄村党支部书记宋孝和高兴地夸赞起帮扶他们脱贫攻坚的梁园区委组织部:“我们村群众脱贫致富,是党的建设在基层发挥了作用。”

当天下午,记者走进韩庄高效农业产业园区,从三陵台往西进入邢店路,两侧雪白的塑料大棚向西延伸,每个大棚上都悬挂着“党建项目”红色标志。梁园区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干部于淼告诉记者,穷根不断,富苗难生,韩庄村老百姓最“忧”的事是经济来源少,光靠种粮食作物拔不掉穷根。组织部驻村后,经过调研,决定发挥韩庄村离市区近的优势,发展大棚种植,为村民种上富苗。

从2017年春天开始,帮扶队组织村责任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多次到夏邑县8424西瓜种植基地学习借鉴成熟经验,到无锡市农用大棚厂考察、采购大棚骨架,引导群众建设大棚560座,发展种植娃娃菜近千亩,并积极联系“小南鲜品”线上销售平台、学校和单位餐厅等,拓宽销售渠道。

靠产业带动,到了今年3月,韩庄脱贫41户112人,实现了“脱贫出列”。

村民王志勤下肢瘫痪,没有劳动能力,妻子韩崇明也是年近60岁,家庭生活困难。去年,帮扶队带着帮扶政策找到他们家,动员他们发展8424西瓜大棚种植。好说歹说,韩崇明答应只种植一个大棚8分地。这期间,从育苗到移栽,从开花到结果,帮扶队员经常带着农业科技专家走进他们家的大棚,手把手辅导他们。眼见着西瓜一天天长大,夫妇俩十分高兴,每天以园为家。4月底5月初,西瓜成熟了,西瓜离棚,票子到手,市场就在棚门口,每天的工作就是摘瓜、过秤、点钱,数月的劳累换来了甜蜜的收获。到这时,王志勤夫妇理解了帮扶队员们的良苦用心,主动找到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帮扶队员,请求再扩建5个大棚,用他们的话说,一个大棚不过瘾。

2017年,贫困户王富军家种了一棚西瓜,当年就尝到了甜头,2018年扩建到6个棚3.6亩地。西瓜刚下来那会,每市斤3块多,到收麦子前降到每市斤2.7元,老王扳着指头算算账,3.6亩西瓜能卖3.3万元。今年,价钱还和去年一样,他说,如果不遇见自然灾害,只能比去年卖的更多,因为今年的西瓜长势好。

韩庄村刘河自然村贫困户唐明山是当地出了名的犟脾气,以前就认准了种粮食,麦茬里边套玉米,收了玉米种小麦,年年辛苦月月忙,生活还是维持在温饱线上。帮扶工作队进驻韩庄后,通过资金到户项目帮扶,勉强建了一个8分地的大棚,种植8424品种西瓜,但没想到,8分地西瓜当年收入3.2万元,成了韩庄的“西瓜王”。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听说父亲在家种西瓜的“传奇故事”后,就找到村委会请求流转土地,返乡种地,想和父亲比比高低。村党支部书记宋孝和是个热心人,他说,年轻人有激情有干劲,这是好事,我们会大力支持他们返乡创业。

原村委主任韩崇良一家种植15个大棚,去年,他实验性地种植了少许哈密瓜,结果出现了“物以稀为贵”的景象,几个棚的哈密瓜被游玩的市民采摘一空。西瓜和哈密瓜让这位30多年的老党员第一次感受到了赚钱的快乐。原党支部书记韩立亮也坚持每年建造6个棚,平均收入每年每亩1万元。

党员带头,群众跟进,加上组织部帮扶措施、帮扶政策、帮扶技术及时落地,党建引领兴产业的脱贫成效在这个村十分明显。

村里在福建从事蔬菜经营的年轻党员尚进良看准了商机,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建成2000平方米冷库,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创新引进合作社+农户的现代种植模式,在邢店路以北大力发展以娃娃菜为主的蔬菜种植,积极协调贫困户入社或在冷库从事蔬菜包装、运输等工作。每年繁忙季节,村里三五十名群众进地务工,每人每天可收入80余元。同时,在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他们积极开发“小南鲜品”线上销售平台、商丘市实验学校、商丘市文化路小学、中原银行、商丘监狱、区行政服务中心机关餐厅等专供渠道,全面打开了销路。

党旗在黄土地上飘扬,照亮了奋进的道路,孕育了甘甜的硕果,2017年、2018年,韩庄村连年被评为区综合目标先进村,2019年4月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

梁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海涛深有感触地说,韩庄的成效,是梁园干群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时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缩影。眼下,全区上下正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造福人民的征途上,党的声音永远是主旋律,在千顷碧野万亩林海上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560亩瓜果大棚 1000亩娃娃菜
党建引领助力韩庄村脱贫致富
2019-05-21 07:29   记者 单保良   商丘网   我要评论 

哈密瓜甜了韩庄村群众的幸福生活。艾尔肯江 摄

“560亩瓜果大棚,1000亩娃娃菜,这两年我们韩庄群众靠产业调整打了翻身仗!”春夏交际,大棚西瓜成熟了。5月19日,看着路两侧的西瓜棚门口熙熙攘攘摘瓜买瓜的人群,韩庄村党支部书记宋孝和高兴地夸赞起帮扶他们脱贫攻坚的梁园区委组织部:“我们村群众脱贫致富,是党的建设在基层发挥了作用。”

当天下午,记者走进韩庄高效农业产业园区,从三陵台往西进入邢店路,两侧雪白的塑料大棚向西延伸,每个大棚上都悬挂着“党建项目”红色标志。梁园区委组织部驻村帮扶干部于淼告诉记者,穷根不断,富苗难生,韩庄村老百姓最“忧”的事是经济来源少,光靠种粮食作物拔不掉穷根。组织部驻村后,经过调研,决定发挥韩庄村离市区近的优势,发展大棚种植,为村民种上富苗。

从2017年春天开始,帮扶队组织村责任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致富带头人多次到夏邑县8424西瓜种植基地学习借鉴成熟经验,到无锡市农用大棚厂考察、采购大棚骨架,引导群众建设大棚560座,发展种植娃娃菜近千亩,并积极联系“小南鲜品”线上销售平台、学校和单位餐厅等,拓宽销售渠道。

靠产业带动,到了今年3月,韩庄脱贫41户112人,实现了“脱贫出列”。

村民王志勤下肢瘫痪,没有劳动能力,妻子韩崇明也是年近60岁,家庭生活困难。去年,帮扶队带着帮扶政策找到他们家,动员他们发展8424西瓜大棚种植。好说歹说,韩崇明答应只种植一个大棚8分地。这期间,从育苗到移栽,从开花到结果,帮扶队员经常带着农业科技专家走进他们家的大棚,手把手辅导他们。眼见着西瓜一天天长大,夫妇俩十分高兴,每天以园为家。4月底5月初,西瓜成熟了,西瓜离棚,票子到手,市场就在棚门口,每天的工作就是摘瓜、过秤、点钱,数月的劳累换来了甜蜜的收获。到这时,王志勤夫妇理解了帮扶队员们的良苦用心,主动找到党支部书记和驻村帮扶队员,请求再扩建5个大棚,用他们的话说,一个大棚不过瘾。

2017年,贫困户王富军家种了一棚西瓜,当年就尝到了甜头,2018年扩建到6个棚3.6亩地。西瓜刚下来那会,每市斤3块多,到收麦子前降到每市斤2.7元,老王扳着指头算算账,3.6亩西瓜能卖3.3万元。今年,价钱还和去年一样,他说,如果不遇见自然灾害,只能比去年卖的更多,因为今年的西瓜长势好。

韩庄村刘河自然村贫困户唐明山是当地出了名的犟脾气,以前就认准了种粮食,麦茬里边套玉米,收了玉米种小麦,年年辛苦月月忙,生活还是维持在温饱线上。帮扶工作队进驻韩庄后,通过资金到户项目帮扶,勉强建了一个8分地的大棚,种植8424品种西瓜,但没想到,8分地西瓜当年收入3.2万元,成了韩庄的“西瓜王”。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听说父亲在家种西瓜的“传奇故事”后,就找到村委会请求流转土地,返乡种地,想和父亲比比高低。村党支部书记宋孝和是个热心人,他说,年轻人有激情有干劲,这是好事,我们会大力支持他们返乡创业。

原村委主任韩崇良一家种植15个大棚,去年,他实验性地种植了少许哈密瓜,结果出现了“物以稀为贵”的景象,几个棚的哈密瓜被游玩的市民采摘一空。西瓜和哈密瓜让这位30多年的老党员第一次感受到了赚钱的快乐。原党支部书记韩立亮也坚持每年建造6个棚,平均收入每年每亩1万元。

党员带头,群众跟进,加上组织部帮扶措施、帮扶政策、帮扶技术及时落地,党建引领兴产业的脱贫成效在这个村十分明显。

村里在福建从事蔬菜经营的年轻党员尚进良看准了商机,义无反顾回到家乡,建成2000平方米冷库,成立了专业种植合作社,创新引进合作社+农户的现代种植模式,在邢店路以北大力发展以娃娃菜为主的蔬菜种植,积极协调贫困户入社或在冷库从事蔬菜包装、运输等工作。每年繁忙季节,村里三五十名群众进地务工,每人每天可收入80余元。同时,在区委组织部的支持下,他们积极开发“小南鲜品”线上销售平台、商丘市实验学校、商丘市文化路小学、中原银行、商丘监狱、区行政服务中心机关餐厅等专供渠道,全面打开了销路。

党旗在黄土地上飘扬,照亮了奋进的道路,孕育了甘甜的硕果,2017年、2018年,韩庄村连年被评为区综合目标先进村,2019年4月被命名为市级文明村。

梁园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张海涛深有感触地说,韩庄的成效,是梁园干群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时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缩影。眼下,全区上下正在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造福人民的征途上,党的声音永远是主旋律,在千顷碧野万亩林海上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已完成雨、污水管网 ...
道路封闭超一年 施工...
十一前能收获的农作物 可以进行“夏种”
路口暂不安装红绿灯 车辆过往应主动避让行人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乡村的夜晚咋变得这么亮
坐田间村头 讲“土话...
应天公园景观树木栽种中
城乡焕然一新 产业红...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