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车间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

本报记者 蒋友胜 通讯员 马学贤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5-03 07:40

实施“巧媳妇”工程的柘城县农村扶贫车间生产场景。 本报记者 蒋友胜 摄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柘城县针对占贫困人口近50%的农村贫困妇女精准施策,实施了柘城县“巧媳妇”工程,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百村万人十亿”工程的目标:实现了全县142个贫困村扶贫车间全覆盖,基本实现了1万人在家门口就业,今年可望创造10亿元的产值。

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许许多多农村妇女不再抛家离子到外地务工,过“候鸟式”生活,而是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过上了“每天八小时”上班的幸福生活。以下是柘城县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万千农村妇女中的两位代表。

李春丽是柘城县张桥镇张桥村人,今年26岁,以前一直在沿海打工,张桥村扶贫车间建好后,她就回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再不去外地奔波了。李春丽告诉记者:“这是我上班的第5个月。刚来的时候还有点迟疑,担心在扶贫车间上班挣不到钱。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车间,干了几个月,每月的工资都准时发,我一个月能领到2500元钱。虽然在大城市里打工挣得多,可各项花销也多,每个月也只能攒下一点钱。但在这儿上班,下班就回家,不但能挣钱,还能照顾孩子,不让孩子当‘留守儿童’,真是扶贫车间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

扶贫车间不仅吸引着年轻人,其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让一些年龄较大的妇女也产生了上班的冲动。李翠莲今年58岁,也报名参加培训到扶贫车间上了班。上班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李翠莲说:“像我这年龄,出去打工根本找不着工作。现在来扶贫车间上班,活不累,每个月还能挣一两千块钱的工资。对我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白天按时上下班,晚上吃过饭还能到广场上跳跳广场舞,身体都变好了。”

李春丽把在扶贫车间上班的真实经历告诉给同龄的伙伴们,很多人都从外地回来到扶贫车间应聘。哪个年轻的妈妈在外边打工时,不日日夜夜思念着家里的孩子?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天天能看到孩子,钱还不少挣,谁不想回来?扶贫车间,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候鸟式”生活的年轻人回了家乡。

据悉,实施“巧媳妇”工程的张桥村扶贫车间,自去年10月投产以来,吸引了包括贫困村民在内的70多名农村妇女到这儿务工。现在,每个月可以加工生产服装10多万件。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扶贫车间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
2018-05-03 07:40   本报记者 蒋友胜 通讯员 马学贤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实施“巧媳妇”工程的柘城县农村扶贫车间生产场景。 本报记者 蒋友胜 摄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柘城县针对占贫困人口近50%的农村贫困妇女精准施策,实施了柘城县“巧媳妇”工程,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百村万人十亿”工程的目标:实现了全县142个贫困村扶贫车间全覆盖,基本实现了1万人在家门口就业,今年可望创造10亿元的产值。

建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让许许多多农村妇女不再抛家离子到外地务工,过“候鸟式”生活,而是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有了稳定的收入,过上了“每天八小时”上班的幸福生活。以下是柘城县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万千农村妇女中的两位代表。

李春丽是柘城县张桥镇张桥村人,今年26岁,以前一直在沿海打工,张桥村扶贫车间建好后,她就回到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再不去外地奔波了。李春丽告诉记者:“这是我上班的第5个月。刚来的时候还有点迟疑,担心在扶贫车间上班挣不到钱。抱着试试的态度来到车间,干了几个月,每月的工资都准时发,我一个月能领到2500元钱。虽然在大城市里打工挣得多,可各项花销也多,每个月也只能攒下一点钱。但在这儿上班,下班就回家,不但能挣钱,还能照顾孩子,不让孩子当‘留守儿童’,真是扶贫车间给我带来了幸福生活。”

扶贫车间不仅吸引着年轻人,其方便舒适的工作环境还让一些年龄较大的妇女也产生了上班的冲动。李翠莲今年58岁,也报名参加培训到扶贫车间上了班。上班后,她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李翠莲说:“像我这年龄,出去打工根本找不着工作。现在来扶贫车间上班,活不累,每个月还能挣一两千块钱的工资。对我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白天按时上下班,晚上吃过饭还能到广场上跳跳广场舞,身体都变好了。”

李春丽把在扶贫车间上班的真实经历告诉给同龄的伙伴们,很多人都从外地回来到扶贫车间应聘。哪个年轻的妈妈在外边打工时,不日日夜夜思念着家里的孩子?现在,在家门口上班,天天能看到孩子,钱还不少挣,谁不想回来?扶贫车间,让越来越多的农村“候鸟式”生活的年轻人回了家乡。

据悉,实施“巧媳妇”工程的张桥村扶贫车间,自去年10月投产以来,吸引了包括贫困村民在内的70多名农村妇女到这儿务工。现在,每个月可以加工生产服装10多万件。

责任编辑: 屠良冀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