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案》的通知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4-16 07:00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11日

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市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专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在观念、结构、体制、创新方面攻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着力打造开放发展新格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完善政策推动产业融合,着力提升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我市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四化”目标,形成省内领先、具备国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速4%、8%、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为15:41: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8%左右。

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推进结构改革“一去三改”重点任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到2020年,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型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发展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行业领先的大型龙头企业;引导优势企业集聚,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补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做大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一批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面、肉、乳、果蔬等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满足城乡居民绿色食品消费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全市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左右。

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枢纽经济偏好型产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完善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大数据等运营体系,建成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与结算中心等服务平台,商丘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工程完工并运营。拓展特色文化旅游、生态精品线走廊和发展全域旅游等窗口产业。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

发展网络经济。在做好金融机构引进工作、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快向县域延伸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金融业发展助力产业转型,以网络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积极构建链条完整、协作配套、集聚集约、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着力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基础上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引导企业以技术为支撑,在关键技术上下功夫,保持创新创业活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施“三品”战略,在“增品种”上下功夫、在“强品质”上求实效、在“创品牌”上做文章,着力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品牌,推动企业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2.着力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实施转型攻坚行动,持续做强食品、纺织服装制鞋、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打造市域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品牌。坚持集群集聚发展,突出链式承接和集群引进,引导龙头项目和产业链关联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聚,积极培育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向产业链高端发展。贯彻“豫酒振兴”战略,加快推进酒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争2020年,食品制造、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1200亿元,纺织服装制鞋产业超1000亿元。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3.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区域特色,坚持战略需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环保设备、健康保健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引进项目、技术、资本、人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新材料产业要坚持差异化、精深化、高端化发展,推进金刚石制品由中低端磨料磨具向高端产品发展,加快推动碳纤维材料深加工研发和应用,实现碳纤维品种系列化和工艺多元化。电子信息产业要突出高端带动和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发展智能通信终端、高性能集成电路等,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围绕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创立品牌、增强效益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4.着力优化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材和环保技术设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广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运用环境管制、政府补贴等政策工具,严格规范和管理,激励和约束化工、建材传统行业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全面提高传统行业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安全水平,推进工业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神火双零铝箔、恒天永安智能高端化纤等项目建设,围绕市场需求,重点扩大中高端产品规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从原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转型升级。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政府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

5.着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推动制造业从“商丘制造”向“商丘智造”转型升级。支持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积极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市级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基金,引进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模式,积极吸引智能化改造知名企业落户商丘,加强与知名院校和智能化改造企业对接合作,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改造方案。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食品、电子信息等行业为重点,每年筛选100家左右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工程。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二)加快发展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

以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由种养业大市向种养业强市转变。坚持以优势产业基础为发展导向,实施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建立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合力推动食品行业向高端绿色智能融合转型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和巩固以面、肉、乳、果蔬制品为主导产业的食品加工优势地位。

6.着力调优种植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种植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推广先进适用良种和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效率。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优质小麦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认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广新技术,开展规模化种植,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努力建成100万亩以上单品种成方连片种植、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高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面积10万亩,水果面积稳定在90万亩,产品品质和档次进一步提高。大力示范推广生态循环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7.着力发展优质畜禽和水产品养殖。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发展一批规模化生猪、家禽养殖企业和“公司+农户”代养大户,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畜禽产业发展水平。推进绿色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区域化布局,重点抓好夏邑县、睢阳区、柘城县、睢县4个生猪调出大县(区)生猪生产,扶持年出栏3000—10000头养殖场区。加快宁陵牧原、睢阳区正邦高老庄、民权正大、睢县花花牛等畜牧重点项目建设。以河南惠民禽业、虞城乐为牧业、阿健农牧、商丘爱格禽业和柘城宇康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在睢县、虞城县、柘城县和睢阳区大力发展蛋鸡、蛋鸭、肉鸭生产。积极推广“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经合组织+养殖场户”模式,不断扩大我市畜禽养殖规模,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水产品产业化经营,建设黄河故道生态长廊特色养殖示范带、水库沿线生态资源保护区和城湖周边生态休闲渔业圈。

牵头单位:市畜牧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8.着力推进种养业循环一体化。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积极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建设。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有机结合,按照生态承载容量,合理布局畜牧养殖场,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粮、菜、果协同发展。推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粪便收集、贮运、处理、利用设施,利用畜禽粪便发展大型供气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推动将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机肥。加快构建“种植业—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肥还田”“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促进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

牵头单位:市畜牧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农业局、市粮食局、市环保局

9.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区域资源优势,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向优势区域集聚,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就近供应、就地生产,带动区域主导产业壮大,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高标准粮田、土地整治、粮棉油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一村一品”建设,与乡(镇)、村合作发展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乡(镇)、村。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粮食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

10.着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一是做优面制品。加快专用面粉发展,着力开发面制品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粉、功能性淀粉糖等食品以及保健、医药等方面的有效供给。丰富主食加工产品,推进面、玉米、杂粮杂豆主食制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二是做强肉制品。调整肉类结构,按照适当降低猪肉比重、增加牛羊肉比重、稳定禽肉比重的思路,优化肉类结构,到202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5万吨。三是做大乳制品。调整乳制品结构,以科迪乳品产业化集群为依托,扩大巴氏奶、低温酸奶等低温乳制品生产供应。积极实施优质乳工程,推广低温生产工艺,实施绿色化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降本保鲜。四是做特果蔬制品。依托各县(区)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净菜、蔬菜汁、发酵蔬菜饮料、乳酸发酵菜汁饮料等深加工。建立黄河故道优质苹果和城市近郊鲜果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宁陵酥梨、虞城红富士苹果等大型水果基地。以虞城县双洋食品、睢阳区饮之健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壮大果蔬产业化集群,发展水果罐头、果浆、果酱、果饮料,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品质。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建立夏邑、民权两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依托金之荣食品、天邦农业等龙头企业形成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化集群,开发食用菌酱菜类、菌汤类、休闲食品类等菌类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增值效益。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11.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农产品等级、质量追溯和包装标识等标准,形成既与国际标准接轨又适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地方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为载体,以标准化菜(果)园、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为重点,集中连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支持“三品一标”产品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展会,鼓励各县(区)、行业协会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展销会、博览会、互联网等多渠道开展品牌推介,推进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带动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实现“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年均递增6%以上,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350个,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个、农业企业品牌5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50个。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畜牧局、市粮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全域旅游、金融保障等,加大新动能培育力度,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汇聚。

12.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我市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按照“一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的空间发展思路,建设改造一批大型电商物流产业园和仓配一体化分拨中心。支持以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商丘豫东综合物流产业园建设,强化区域中转、集散分拨、辐射周边功能。建设中部国际(商丘)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豫鲁苏皖接合部区域性电子商务物流枢纽。加强与京东、阿里巴巴等成熟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合作,吸引其在我市建设仓储和分拨中心,带动我市电商企业整体运营水平提升。重点依托服装制鞋、食品等产业基础,发展特色鲜明的服装、鞋、特色食品电子商务,扩大我市相关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医药流通企业聚集优势,打造医药电商平台,依托必康百川集团建设智慧物流分检中心、医药电商物流配送、医药衍生大健康产业等,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全新的医药电商平台。利用肥料产业优势,鼓励企业和经销商发展肥料电子商务,扩大化肥销售辐射范围。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发展以销定产模式,鼓励电商企业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和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以满足商丘及周边近亿人口对进口奶粉、食品等主要商品的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全球经贸合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50亿元。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13.壮大现代物流业。依托国家示范物流园区豫东综合物流产业园在物流、商贸等产业领域的良好基础,进一步推进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铁路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骨干物流企业。主打进口商品和满足区域消费升级的内需型商品,以两类商品的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为重点突破口,着力搭建智慧物流平台,整合聚集区域物流资源,打造物流组织中心,培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枢纽经济区。高起点建设中原佳海国际商贸城,完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白云世贸商城、亿丰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功能,重点加快配套物流配送、金融结算、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商贸市场的档次和规模,扩大商贸市场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园为核心区打造物流发展高地,使园区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新高地和带动商丘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到2020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

14.做好金融保障。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以市政府、地方城投公司为主体,整合各金融机构、投资企业等相关资源,搭建枢纽经济建设投融资平台,为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力争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国开行、中原资产、中原股票交易中心等金融机构早日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动海通棉业、高老庄食品等企业赴海外上市。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维护金融债权,妥善处置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到2020年,力争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40家。

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商丘银监分局

15.抓好全域旅游。抓好旅游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加大对商丘古城实施整体保护性修复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以古城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配套完善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酒店等设施,形成文化旅游核心区。充分挖掘黄河故道文化历史,利用流域生态优势,加快黄河故道开发,沿黄河故道开发建设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打造吸引游客的重要生态走廊。加大对国内知名文化旅游企业的引进力度,鼓励其在商丘拓展业务,重点在商丘古城、主城区分别形成文化旅游品牌街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1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000万人次。

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市水利局、市工商局

(四)发展网络经济

积极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加快网络经济大市建设。

16.加快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降低交易成本,带动企业利润和投资利润率上升。加大网络设备和研究开发投资,形成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17.实行多元化发展模式。探索政府与行业组织推广、企业自愿组合与自主发展和传统商业与新兴商业联合、网上营销与网下支付组合等多种发展形式,鼓励发展商务信息服务、网络营销、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和支付型电子商务等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18.改善网络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制定与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严格执法与执法监督。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逐步建立企业、各类机构、家庭和个人信用记录,形成社会化信用体系,为网络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市转型发展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方向,成立重点产业工作专班,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实施“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产业转型升级督导考核机制,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把产业转型升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二)强化运行监测协调

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新增长点的监测体系,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变化趋势,认真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着力提升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指导好产业发展。重点关注用电量、税收等先行指标的变化情况,深入查找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制定对策措施,切实增强运行调节的前瞻性和精准度,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三)细化产业升级项目推进机制

建立市、县两级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库,编制重大产业升级发展项目年度计划。每年筛选确定一批投资规模大、竞争能力强、转型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项目,集聚财税、金融、土地、环境等资源,集中支持转型发展。对重点升级产业领域攻坚开展督导活动,确保投资进度和工程进度按照时间节点,达成目标任务。推动实施一批对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重点制造业项目,加快实施一批跨越发展、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继续谋划储备项目,围绕龙头企业引进带动能力强和具有补链、延链、强链作用的集群项目。

(四)推行技术创新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建立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开展集成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技术创新机制。

(五)健全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

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引进高端人才。完善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机制,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双主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与专业名校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与技能培训对接。制定企业家培育计划,培养一批注重产业升级的优秀企业家队伍。重点加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围绕重点升级产业建立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搭建“大工匠”工作室、“职工创客”工作室等双创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机制

鼓励围绕主导产业、针对延链补链、突出引大引强进行招商,着眼培育产业集聚群,提高专业招商水平。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省内外大型骨干企业,对成功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施奖励。充分发挥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省级先进制造业基金、互联网+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集群培育提升,支持各县(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进一步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投融资机构建设,通过投资补贴、贴息和建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制度等办法,支持企业成立风险投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鼓励发展新金融业态,积极引进融资租赁公司、租赁产业基金等融资服务机构,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加大新型融资服务产品对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印发《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案》的通知
2018-04-16 07:00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各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企业和大中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案》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商丘市委办公室

商丘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4月11日

关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专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我市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专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在观念、结构、体制、创新方面攻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转型。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主动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着力打造开放发展新格局。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着力完善政策推动产业融合,着力提升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着力创新驱动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我市产业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实现“四化”目标,形成省内领先、具备国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速4%、8%、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为15:41: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8%左右。

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推进结构改革“一去三改”重点任务,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以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为重点,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到2020年,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型产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发展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行业领先的大型龙头企业;引导优势企业集聚,形成相互配套、功能互补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做大农产品原料基地,建设一批与龙头企业有效对接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产品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影响范围广的知名品牌。面、肉、乳、果蔬等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满足城乡居民绿色食品消费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到2020年,全市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7%左右。

发展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枢纽经济偏好型产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完善电商平台、物流平台、大数据等运营体系,建成综合保税区、国际贸易与结算中心等服务平台,商丘古城修复性保护与展示工程完工并运营。拓展特色文化旅游、生态精品线走廊和发展全域旅游等窗口产业。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

发展网络经济。在做好金融机构引进工作、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快向县域延伸机构网点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网络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金融业发展助力产业转型,以网络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二、重点任务

(一)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

以提高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目标,积极构建链条完整、协作配套、集聚集约、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着力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基础上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引导企业以技术为支撑,在关键技术上下功夫,保持创新创业活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完善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实施“三品”战略,在“增品种”上下功夫、在“强品质”上求实效、在“创品牌”上做文章,着力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品牌,推动企业产品向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质监局、市环保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2.着力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实施转型攻坚行动,持续做强食品、纺织服装制鞋、装备制造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打造市域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品牌。坚持集群集聚发展,突出链式承接和集群引进,引导龙头项目和产业链关联项目向产业集聚区集聚,积极培育全产业链产业集群。实施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推动三大优势产业集群向产业链高端发展。贯彻“豫酒振兴”战略,加快推进酒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争2020年,食品制造、装备制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超1200亿元,纺织服装制鞋产业超1000亿元。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3.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区域特色,坚持战略需求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环保设备、健康保健等产业为重点,大力引进项目、技术、资本、人才,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形成新动能。新材料产业要坚持差异化、精深化、高端化发展,推进金刚石制品由中低端磨料磨具向高端产品发展,加快推动碳纤维材料深加工研发和应用,实现碳纤维品种系列化和工艺多元化。电子信息产业要突出高端带动和集群发展,提升产业配套能力,重点发展智能通信终端、高性能集成电路等,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扩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围绕优化环境、提升品质、创立品牌、增强效益等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发展。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质监局、市工商局

4.着力优化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开发和推广节能、节材和环保技术设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广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运用环境管制、政府补贴等政策工具,严格规范和管理,激励和约束化工、建材传统行业企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绿色化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全面提高传统行业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和安全水平,推进工业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加快推进神火双零铝箔、恒天永安智能高端化纤等项目建设,围绕市场需求,重点扩大中高端产品规模,提高精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从原材料基地向终端产品制造基地转型升级。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政府国资委、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环保局

5.着力推动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牢牢把握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装备,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推动制造业从“商丘制造”向“商丘智造”转型升级。支持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积极开展“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专项行动。市级设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基金,引进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模式,积极吸引智能化改造知名企业落户商丘,加强与知名院校和智能化改造企业对接合作,为企业量身订制个性化改造方案。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食品、电子信息等行业为重点,每年筛选100家左右企业进行机器换人工程。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财政局

(二)加快发展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业

以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为重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实现由种养业大市向种养业强市转变。坚持以优势产业基础为发展导向,实施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建立政府推动、龙头带动、创新驱动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合力推动食品行业向高端绿色智能融合转型升级,增强综合竞争力,形成和巩固以面、肉、乳、果蔬制品为主导产业的食品加工优势地位。

6.着力调优种植业结构。加快调整优化种植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结构,推广先进适用良种和技术,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效率。加快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优质小麦花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认定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依托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广新技术,开展规模化种植,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到2020年,努力建成100万亩以上单品种成方连片种植、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高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高油酸花生面积10万亩,水果面积稳定在90万亩,产品品质和档次进一步提高。大力示范推广生态循环模式,秸秆综合利用率、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农业机械服务中心

7.着力发展优质畜禽和水产品养殖。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进全市畜牧产业转型升级。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要求,发展一批规模化生猪、家禽养殖企业和“公司+农户”代养大户,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提升畜禽产业发展水平。推进绿色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区域化布局,重点抓好夏邑县、睢阳区、柘城县、睢县4个生猪调出大县(区)生猪生产,扶持年出栏3000—10000头养殖场区。加快宁陵牧原、睢阳区正邦高老庄、民权正大、睢县花花牛等畜牧重点项目建设。以河南惠民禽业、虞城乐为牧业、阿健农牧、商丘爱格禽业和柘城宇康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为依托,在睢县、虞城县、柘城县和睢阳区大力发展蛋鸡、蛋鸭、肉鸭生产。积极推广“龙头企业+金融机构+担保公司+经合组织+养殖场户”模式,不断扩大我市畜禽养殖规模,提高畜禽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水产品产业化经营,建设黄河故道生态长廊特色养殖示范带、水库沿线生态资源保护区和城湖周边生态休闲渔业圈。

牵头单位:市畜牧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8.着力推进种养业循环一体化。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县(区)积极开展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建设。加快推进种养结合、农牧结合、养殖场建设与农田建设有机结合,按照生态承载容量,合理布局畜牧养殖场,推广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畜、粮、菜、果协同发展。推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粪便收集、贮运、处理、利用设施,利用畜禽粪便发展大型供气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推动将沼渣、沼液加工成有机肥。加快构建“种植业—秸秆—畜禽养殖—粪便—沼肥还田”“养殖业—畜禽粪便—沼渣(沼液)—种植业”等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促进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

牵头单位:市畜牧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农业局、市粮食局、市环保局

9.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等区域资源优势,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管理优势向优势区域集聚,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就近供应、就地生产,带动区域主导产业壮大,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高标准粮田、土地整治、粮棉油示范基地、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参与“一村一品”建设,与乡(镇)、村合作发展品质优良、附加值高的优势特色产业,重点打造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乡(镇)、村。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粮食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

10.着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一是做优面制品。加快专用面粉发展,着力开发面制品精深加工产品,增加专用粉、功能性淀粉糖等食品以及保健、医药等方面的有效供给。丰富主食加工产品,推进面、玉米、杂粮杂豆主食制品工业化生产、社会化供应,增加多元化、定制化、个性化产品供给。二是做强肉制品。调整肉类结构,按照适当降低猪肉比重、增加牛羊肉比重、稳定禽肉比重的思路,优化肉类结构,到2020年,肉类总产量达到45万吨。三是做大乳制品。调整乳制品结构,以科迪乳品产业化集群为依托,扩大巴氏奶、低温酸奶等低温乳制品生产供应。积极实施优质乳工程,推广低温生产工艺,实施绿色化清洁生产,实现节能降耗、降本保鲜。四是做特果蔬制品。依托各县(区)蔬菜种植基地,发展净菜、蔬菜汁、发酵蔬菜饮料、乳酸发酵菜汁饮料等深加工。建立黄河故道优质苹果和城市近郊鲜果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宁陵酥梨、虞城红富士苹果等大型水果基地。以虞城县双洋食品、睢阳区饮之健等龙头企业为核心,壮大果蔬产业化集群,发展水果罐头、果浆、果酱、果饮料,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品质。发展食用菌精深加工,建立夏邑、民权两大食用菌生产基地,依托金之荣食品、天邦农业等龙头企业形成食用菌种植加工产业化集群,开发食用菌酱菜类、菌汤类、休闲食品类等菌类系列深加工产品,提高增值效益。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粮食局、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11.实施品牌培育行动。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完善农产品等级、质量追溯和包装标识等标准,形成既与国际标准接轨又适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严格执行地方标准制定管理办法,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为载体,以标准化菜(果)园、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为重点,集中连片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活动。加强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支持“三品一标”产品参加全国性或区域性展会,鼓励各县(区)、行业协会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展销会、博览会、互联网等多渠道开展品牌推介,推进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带动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实现“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年均递增6%以上,创建“三品一标”农产品350个,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个、农业企业品牌50个、特色农产品品牌50个。

牵头单位:市农业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畜牧局、市粮食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

(三)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坚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全域旅游、金融保障等,加大新动能培育力度,推进人流、物流、资金流、数据流汇聚。

12.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依托我市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按照“一中心、多节点、全覆盖”的空间发展思路,建设改造一批大型电商物流产业园和仓配一体化分拨中心。支持以商丘保税物流中心为依托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支持商丘豫东综合物流产业园建设,强化区域中转、集散分拨、辐射周边功能。建设中部国际(商丘)电子商务产业园,打造豫鲁苏皖接合部区域性电子商务物流枢纽。加强与京东、阿里巴巴等成熟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合作,吸引其在我市建设仓储和分拨中心,带动我市电商企业整体运营水平提升。重点依托服装制鞋、食品等产业基础,发展特色鲜明的服装、鞋、特色食品电子商务,扩大我市相关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发挥医药流通企业聚集优势,打造医药电商平台,依托必康百川集团建设智慧物流分检中心、医药电商物流配送、医药衍生大健康产业等,用互联网思维构建全新的医药电商平台。利用肥料产业优势,鼓励企业和经销商发展肥料电子商务,扩大化肥销售辐射范围。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发展以销定产模式,鼓励电商企业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和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以满足商丘及周边近亿人口对进口奶粉、食品等主要商品的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拓展全球经贸合作。力争到2020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350亿元。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工商局

13.壮大现代物流业。依托国家示范物流园区豫东综合物流产业园在物流、商贸等产业领域的良好基础,进一步推进铁路口岸、综合保税区、铁路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骨干物流企业。主打进口商品和满足区域消费升级的内需型商品,以两类商品的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为重点突破口,着力搭建智慧物流平台,整合聚集区域物流资源,打造物流组织中心,培育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物流枢纽经济区。高起点建设中原佳海国际商贸城,完善商丘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白云世贸商城、亿丰国际商贸城等专业市场功能,重点加快配套物流配送、金融结算、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功能的完善,提升商贸市场的档次和规模,扩大商贸市场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以豫东综合物流产业园为核心区打造物流发展高地,使园区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快速增长的新高地和带动商丘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到2020年,全市现代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运输局

14.做好金融保障。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以市政府、地方城投公司为主体,整合各金融机构、投资企业等相关资源,搭建枢纽经济建设投融资平台,为重大基础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力争广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国开行、中原资产、中原股票交易中心等金融机构早日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推动海通棉业、高老庄食品等企业赴海外上市。着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积极维护金融债权,妥善处置非法集资和互联网金融风险。到2020年,力争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达到40家。

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商丘银监分局

15.抓好全域旅游。抓好旅游改革创新,积极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加大对商丘古城实施整体保护性修复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以古城文化体验为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配套完善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酒店等设施,形成文化旅游核心区。充分挖掘黄河故道文化历史,利用流域生态优势,加快黄河故道开发,沿黄河故道开发建设一批精品旅游项目,打造吸引游客的重要生态走廊。加大对国内知名文化旅游企业的引进力度,鼓励其在商丘拓展业务,重点在商丘古城、主城区分别形成文化旅游品牌街区,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100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超2000万人次。

牵头单位:市旅游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文广新局、市文物局、市水利局、市工商局

(四)发展网络经济

积极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加快网络经济大市建设。

16.加快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降低交易成本,带动企业利润和投资利润率上升。加大网络设备和研究开发投资,形成网络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17.实行多元化发展模式。探索政府与行业组织推广、企业自愿组合与自主发展和传统商业与新兴商业联合、网上营销与网下支付组合等多种发展形式,鼓励发展商务信息服务、网络营销、非支付型电子商务和支付型电子商务等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方式,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商务局、市科技局

18.改善网络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制定与因特网和电子商务发展相关的政策措施,严格执法与执法监督。建立良好的信用环境,逐步建立企业、各类机构、家庭和个人信用记录,形成社会化信用体系,为网络交易市场的建立奠定基础。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示范区管委会,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市转型发展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部署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安排。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和方向,成立重点产业工作专班,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实施“一个产业、一个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产业转型升级督导考核机制,确保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各县(区)政府(管委会)要把产业转型升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二)强化运行监测协调

进一步完善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新增长点的监测体系,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变化趋势,认真分析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着力提升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水平,指导好产业发展。重点关注用电量、税收等先行指标的变化情况,深入查找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及时制定对策措施,切实增强运行调节的前瞻性和精准度,努力实现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三)细化产业升级项目推进机制

建立市、县两级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库,编制重大产业升级发展项目年度计划。每年筛选确定一批投资规模大、竞争能力强、转型带动作用明显的重点项目,集聚财税、金融、土地、环境等资源,集中支持转型发展。对重点升级产业领域攻坚开展督导活动,确保投资进度和工程进度按照时间节点,达成目标任务。推动实施一批对全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积极促进作用的重点制造业项目,加快实施一批跨越发展、掌握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继续谋划储备项目,围绕龙头企业引进带动能力强和具有补链、延链、强链作用的集群项目。

(四)推行技术创新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建立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发中心,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科技型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研发,落实自主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开展集成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推行技术创新机制。

(五)健全人才引进和培训机制

强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引进高端人才。完善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人才机制,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结合,加强校企合作的“双主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鼓励企业与专业名校的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升级与技能培训对接。制定企业家培育计划,培养一批注重产业升级的优秀企业家队伍。重点加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市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围绕重点升级产业建立市级首席技师工作室。鼓励大中型工业企业搭建“大工匠”工作室、“职工创客”工作室等双创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六)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机制

鼓励围绕主导产业、针对延链补链、突出引大引强进行招商,着眼培育产业集聚群,提高专业招商水平。重点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及省内外大型骨干企业,对成功引进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施奖励。充分发挥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省级先进制造业基金、互联网+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创新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引导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产业集群培育提升,支持各县(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由规模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进一步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带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投融资机构建设,通过投资补贴、贴息和建立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制度等办法,支持企业成立风险投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满足企业融资需求。鼓励发展新金融业态,积极引进融资租赁公司、租赁产业基金等融资服务机构,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服务,加大新型融资服务产品对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 张书豪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