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问题去 朝着目标走

——虞城县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工作模式解读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4-11 06:54

4月8日清晨,虞城县杜集镇史桥村支书田光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村室,对照《工作问题与导向》小册子,谋划一天的工作。

“以前没这个小册子,没有坚持问题导向,有些工作不知道咋下手,现在有了它,每天的问题一目了然,有了抓手。”田光高兴地说,“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让基层干部找到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找到努力的目标,我们只有围绕问题转,以问题导向倒逼着我们去解决问题、推着我们去工作,才能真正达到‘在基层作基石、打基础、破难题’的目标。”

虞城县针对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找不到问题和抓手、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现象,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倒逼工作模式,以“问题与导向”的方法论切入问题、推动工作,引导干部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善做善成的工作目标。在县乡村三个层面梳理工作中的问题,印发《工作问题与导向》小册子,突出并坚持问题导向,直奔问题去、朝着目标走,不断破解工作中的难题、补齐发展短板、突破发展瓶颈。

●由思考问题开始●

利民镇蔡庄村第一书记葛艳丽的工作日记中写着梁漱溟先生的这样一句话:总有问题占据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用她的话说:“思考问题是发现矛盾解决问题的开端。无论干啥,只有围绕问题展开才能见实效。

界沟镇张集村返乡创业青年张永去年遇到了一件头疼事儿。他想在家乡投资个玩具厂,但他在当地既没土地证也没房产证,按过去的规定是不能申领营业执照的。一筹莫展时,他听到一则好消息,到村扶贫车间投资产业,流程减化,没想到从申请到达产,40天就营业了。问题的解决,正得益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倒逼工作模式。

虞城的工作是从不断思考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发现线多面长造成脱贫攻坚指挥体系不贯通的问题后,该县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中,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以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从“日清周评马上办”机制入手,谋划科学有效的指挥运行体系,将25个乡镇划分为5个脱贫攻坚战区,实行战区制,推行一线干晚上比“六个一线”工作法,近2万名扶贫干部吃住在村。

在脱贫攻坚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围绕政治上如何高站位、战略上如何深思考、措施上如何重周全、落实上如何见成效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思索,展开富有质量的讨论,进而坚定了全县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从分析问题找根●

“光说问题导向找不到问题根源,恰似医生医病,找不到病根儿就开药方。所以找到问题更要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这是李老家乡党委书记刘新学抓模板式推进的感受。为让整村平稳增收,该乡引领村民实施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但蔬菜品质一直不高,种植规模小,经研究发现这是种植技术低下造成的,于是他们从菜农技术培训入手,每月两次义务培训日常管理技术。现在,该乡已发展蔬菜种植基地近2万亩,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脱贫攻坚的根本在哪里?虞城的选择是:把人选准、把路找准、把资金用准、把目标精准。选准脱贫对象,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选准帮扶人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精选130名35岁左右的优秀正副科级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增派1200余名干部全部下基层,为455个非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选准精准扶贫合作社理事长,用好精准扶贫领路人。紧紧围绕贫困户增收这个核心,走增收和保障并重之路。利用统筹整合资金开展“六改一增”工程,全县4.6万贫困家庭面貌得到改善,出台《产业直补资金管理办法》,谋划“脱贫励志奖”项目,惠及2.3万脱贫户。

分析问题找到了病灶,对症咋下药?“厘清产业和贫困户的联结关系,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最佳途径。”郑集乡党委书记田正章说。县里强化“以大带小、以小育大、以新促转”理念,牢固树立全面思维、高质量思维、杠杆思维,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脱贫的富民增收之路,走以全面发展为主线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统筹中全面做优乡村、激活做强乡镇、融合做美县城三个载体,在落实中强力实施项目推动、机制推动、作风推动,实现脱贫攻坚在质量上突破、乡村振兴在全面上突破、基层党建在人才上突破。全面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县乡融投资发展平台、以电镀园区为中心的制造业平台、以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的对外开放平台、以科迪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平台等,促进县域经济扁平化发展,高质量构筑产业体系新格局。目前,全县建成达产扶贫车间146个,新建改建产业扶贫基地160个、产业孵化园24个,带动5200户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靠解决问题推进●

在虞城县,那些善于为农民解决技术问题的乡镇干部,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师傅”。“‘刘师傅’一来,技术难题就解决了,这不,他今天又带来牡丹移栽专家给我们解决移栽成活率不高的问题。”界沟镇王桥村脱贫户韩长华,指着地头上搬运牡丹苗的镇党委副书记刘大力,一个劲儿地夸。

在解决问题中锻炼干部,更在解决问题中推动了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群众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围绕发展谋划和推进项目。县里多次组织座谈,分层面召开项目协调会,以10个近百亿特大项目为总纲,分解成100个大项目、1025个小项目,谋划确立“十百千”项目系列工程,拉出问题清单,逐项逐条解决问题。

在脱贫攻坚中,该县把群众如何有效组织起来作为一个首要问题解决,在全县601个行政村组建由当地经济能人带动、贫困户自愿参与的扶贫专业合作社。把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破解资金瓶颈,把各类财政涉农资金投向与改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有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项目。同时唤醒沉睡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变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把政策有效衔接起来,运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强力实施“奶牛贷”“大豆贷”扶贫工程,实现贫困户小额信贷全覆盖。县里出资1000万元为全县贫困人口购买中原农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组建签约服务团队开展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立县域医共体,实行贫困群众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注重各部门衔接配合,构成扶贫工作合力。

义务当村保洁员的李老家乡张庄村退休支书张振学,一边弯腰捡拾垃圾,一边高兴地说,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工作,让基层干部学会了围绕问题干工作,由原来的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深入解决问题,逐步变为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多角度分析问题、善于深入解决问题了。

●以善作善成求质●

求质者,行恒远。

“稍岗镇依托‘全国五金工量具之都’的产业优势,建立扶贫车间14个、产业扶贫基地160多个、产业孵化园1个,把五金工量具某些利于手工加工的生产环节切割让渡给扶贫车间,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大车间划到扶贫车间,以大产业‘孵化’小产业,用小产业‘反哺’大产业,让当地60%以上的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圆了脱贫梦。县里把以高质量发展决胜脱贫攻坚推动虞城乡村振兴作为虞城发展的根本,强化问题导向重实效求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善作善成,在发展中高质量补齐短板作出成效提高质量。”在稍岗镇韦店集村扶贫车间,镇党委书记毕道喜说。

脱贫成效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该县看的是执行力能否善作善成,最终看老百姓的收入、保障的落实、群众的获得感。围绕脱贫攻坚高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让创新成为发展强大动能,谋划和建设项目抓住高质量做文章,以善作善成为标准,“壁虎断尾”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培育产业发展、高质量推进百城提质生态发展、高质量探索社会治理、高质量实施招才引博工程。

据虞城高新区负责人介绍,“壁虎断尾”即壁虎遇险时,为生存忍痛断尾逃生。虞城县委取其精神,探索以壁虎断尾的勇气和决心科学选择取舍,作为推动高新区发展模式,在原产业集聚区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和管理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等的深化改革,尤其突出高质量人才的作用,育才引才并重,着力创新引智集才的体制机制,全力推动高新区全面发展、高质发展、创新发展,由原来没有一分钱,到融资3.8亿元,今年争取撬动15亿元,实现了率先突破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

目前,全县上下把思考力转化为执行力,明确方位和方向,高质量做好虞城的事情、打好脱贫攻坚战。高质量落实“四个切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建设好各级党组织;对返乡创业人才,提供高质量条件和舞台;高质量凝聚政府、市场、社会、部门、政策、群众、干部形成合力;高质量抓好作风、党风、政风,形成社会正能量。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做能成千万事。以问题为导向,向着目标走,以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在虞城大地上掷地有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直奔问题去 朝着目标走
——虞城县以问题为导向倒逼工作模式解读
2018-04-11 06:54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4月8日清晨,虞城县杜集镇史桥村支书田光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村室,对照《工作问题与导向》小册子,谋划一天的工作。

“以前没这个小册子,没有坚持问题导向,有些工作不知道咋下手,现在有了它,每天的问题一目了然,有了抓手。”田光高兴地说,“只有以问题为导向,才能让基层干部找到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找到努力的目标,我们只有围绕问题转,以问题导向倒逼着我们去解决问题、推着我们去工作,才能真正达到‘在基层作基石、打基础、破难题’的目标。”

虞城县针对工作中一些基层干部找不到问题和抓手、问题面前茫然不知所措现象,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倒逼工作模式,以“问题与导向”的方法论切入问题、推动工作,引导干部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善做善成的工作目标。在县乡村三个层面梳理工作中的问题,印发《工作问题与导向》小册子,突出并坚持问题导向,直奔问题去、朝着目标走,不断破解工作中的难题、补齐发展短板、突破发展瓶颈。

●由思考问题开始●

利民镇蔡庄村第一书记葛艳丽的工作日记中写着梁漱溟先生的这样一句话:总有问题占据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用她的话说:“思考问题是发现矛盾解决问题的开端。无论干啥,只有围绕问题展开才能见实效。

界沟镇张集村返乡创业青年张永去年遇到了一件头疼事儿。他想在家乡投资个玩具厂,但他在当地既没土地证也没房产证,按过去的规定是不能申领营业执照的。一筹莫展时,他听到一则好消息,到村扶贫车间投资产业,流程减化,没想到从申请到达产,40天就营业了。问题的解决,正得益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倒逼工作模式。

虞城的工作是从不断思考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发现线多面长造成脱贫攻坚指挥体系不贯通的问题后,该县在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中,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以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从“日清周评马上办”机制入手,谋划科学有效的指挥运行体系,将25个乡镇划分为5个脱贫攻坚战区,实行战区制,推行一线干晚上比“六个一线”工作法,近2万名扶贫干部吃住在村。

在脱贫攻坚中,县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围绕政治上如何高站位、战略上如何深思考、措施上如何重周全、落实上如何见成效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思索,展开富有质量的讨论,进而坚定了全县党员干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从分析问题找根●

“光说问题导向找不到问题根源,恰似医生医病,找不到病根儿就开药方。所以找到问题更要分析问题产生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这是李老家乡党委书记刘新学抓模板式推进的感受。为让整村平稳增收,该乡引领村民实施蔬菜种植基地建设,但蔬菜品质一直不高,种植规模小,经研究发现这是种植技术低下造成的,于是他们从菜农技术培训入手,每月两次义务培训日常管理技术。现在,该乡已发展蔬菜种植基地近2万亩,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脱贫攻坚的根本在哪里?虞城的选择是:把人选准、把路找准、把资金用准、把目标精准。选准脱贫对象,解决“扶持谁”的问题。选准帮扶人员,解决“谁来扶”的问题。精选130名35岁左右的优秀正副科级后备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增派1200余名干部全部下基层,为455个非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选准精准扶贫合作社理事长,用好精准扶贫领路人。紧紧围绕贫困户增收这个核心,走增收和保障并重之路。利用统筹整合资金开展“六改一增”工程,全县4.6万贫困家庭面貌得到改善,出台《产业直补资金管理办法》,谋划“脱贫励志奖”项目,惠及2.3万脱贫户。

分析问题找到了病灶,对症咋下药?“厘清产业和贫困户的联结关系,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最佳途径。”郑集乡党委书记田正章说。县里强化“以大带小、以小育大、以新促转”理念,牢固树立全面思维、高质量思维、杠杆思维,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脱贫的富民增收之路,走以全面发展为主线的乡村振兴之路,在统筹中全面做优乡村、激活做强乡镇、融合做美县城三个载体,在落实中强力实施项目推动、机制推动、作风推动,实现脱贫攻坚在质量上突破、乡村振兴在全面上突破、基层党建在人才上突破。全面壮大农村专业合作社这个平台、县乡融投资发展平台、以电镀园区为中心的制造业平台、以保税物流园区为中心的对外开放平台、以科迪为龙头的食品工业平台等,促进县域经济扁平化发展,高质量构筑产业体系新格局。目前,全县建成达产扶贫车间146个,新建改建产业扶贫基地160个、产业孵化园24个,带动5200户贫困户家门口就业。

●靠解决问题推进●

在虞城县,那些善于为农民解决技术问题的乡镇干部,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师傅”。“‘刘师傅’一来,技术难题就解决了,这不,他今天又带来牡丹移栽专家给我们解决移栽成活率不高的问题。”界沟镇王桥村脱贫户韩长华,指着地头上搬运牡丹苗的镇党委副书记刘大力,一个劲儿地夸。

在解决问题中锻炼干部,更在解决问题中推动了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群众民生问题的关键是围绕发展谋划和推进项目。县里多次组织座谈,分层面召开项目协调会,以10个近百亿特大项目为总纲,分解成100个大项目、1025个小项目,谋划确立“十百千”项目系列工程,拉出问题清单,逐项逐条解决问题。

在脱贫攻坚中,该县把群众如何有效组织起来作为一个首要问题解决,在全县601个行政村组建由当地经济能人带动、贫困户自愿参与的扶贫专业合作社。把资源有效整合起来破解资金瓶颈,把各类财政涉农资金投向与改善贫困农户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有直接关联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开发项目。同时唤醒沉睡的土地,使土地资源变资产,壮大集体经济。把政策有效衔接起来,运用好金融扶贫政策。强力实施“奶牛贷”“大豆贷”扶贫工程,实现贫困户小额信贷全覆盖。县里出资1000万元为全县贫困人口购买中原农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组建签约服务团队开展贫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立县域医共体,实行贫困群众住院“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注重各部门衔接配合,构成扶贫工作合力。

义务当村保洁员的李老家乡张庄村退休支书张振学,一边弯腰捡拾垃圾,一边高兴地说,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工作,让基层干部学会了围绕问题干工作,由原来的不提出问题、不分析问题、不深入解决问题,逐步变为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多角度分析问题、善于深入解决问题了。

●以善作善成求质●

求质者,行恒远。

“稍岗镇依托‘全国五金工量具之都’的产业优势,建立扶贫车间14个、产业扶贫基地160多个、产业孵化园1个,把五金工量具某些利于手工加工的生产环节切割让渡给扶贫车间,把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大车间划到扶贫车间,以大产业‘孵化’小产业,用小产业‘反哺’大产业,让当地60%以上的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圆了脱贫梦。县里把以高质量发展决胜脱贫攻坚推动虞城乡村振兴作为虞城发展的根本,强化问题导向重实效求质量,推动脱贫攻坚善作善成,在发展中高质量补齐短板作出成效提高质量。”在稍岗镇韦店集村扶贫车间,镇党委书记毕道喜说。

脱贫成效好不好质量高不高,该县看的是执行力能否善作善成,最终看老百姓的收入、保障的落实、群众的获得感。围绕脱贫攻坚高质量推动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让创新成为发展强大动能,谋划和建设项目抓住高质量做文章,以善作善成为标准,“壁虎断尾”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培育产业发展、高质量推进百城提质生态发展、高质量探索社会治理、高质量实施招才引博工程。

据虞城高新区负责人介绍,“壁虎断尾”即壁虎遇险时,为生存忍痛断尾逃生。虞城县委取其精神,探索以壁虎断尾的勇气和决心科学选择取舍,作为推动高新区发展模式,在原产业集聚区基础上通过党建引领、规划先行和管理创新、金融创新、制度创新、人才创新、科技创新等的深化改革,尤其突出高质量人才的作用,育才引才并重,着力创新引智集才的体制机制,全力推动高新区全面发展、高质发展、创新发展,由原来没有一分钱,到融资3.8亿元,今年争取撬动15亿元,实现了率先突破发展,走在了全市前列。

目前,全县上下把思考力转化为执行力,明确方位和方向,高质量做好虞城的事情、打好脱贫攻坚战。高质量落实“四个切实”,做到“两不愁、三保障”;高质量建设好各级党组织;对返乡创业人才,提供高质量条件和舞台;高质量凝聚政府、市场、社会、部门、政策、群众、干部形成合力;高质量抓好作风、党风、政风,形成社会正能量。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天天做能成千万事。以问题为导向,向着目标走,以高质量发展决战脱贫攻坚,在虞城大地上掷地有声。

责任编辑: 田戈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