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都城文化传承创新大有可为

本报记者 白 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8-01-13 07:30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诞生“中华圣人文化圈”的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在中华文明起源及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传承与发展商丘所蕴含的底蕴深厚、缤纷璀璨的古都文化、圣人文化,成为众多市政协委员关注、思考和热议的重要话题。

市政协委员郭文剑认为,商丘古都城历史文化魅力的独特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商丘古都城在时空延续和遗存方面有两个全国“独一无二”。其一是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格局风貌历经500多年而保存完整,这在全国现存古城中绝无仅有;其二是商丘古城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不间断的城市和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不间断的城市,这在全国现存古城中独树一帜。二是商丘古都城的根亲文化和“圣人文化圈”现象光照史册、举足轻重。三是以商丘古都城为中心辐射商丘全域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火文化、商文化、商宋文化、汉梁文化、孔祖文化、庄子文化、木兰文化、葛天文化等灿若星河。

郭文剑说,为商丘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铸魂,强力推进商丘古都城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发展,功在当今,泽被后世,需要我们尊重科学、依法依规、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并提出五点建议:一要古为今用创造转化,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比如挖掘古都城文化中深厚的圣贤文化、清德文化等,丰富充实商丘好人文化品牌。二要景观业态协调推进,内涵外延统筹谋划。在加大力度推进显性景观工程的同时,体现独特文化亮点的业态设计和丰富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梳理要组织专业人士同步跟进。三要品牌推广系统策划,内宣外宣融合传播。叫响“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这一品牌,一方面需要加快推进体现品牌特色的景观建设,另一方面需要渐进、持续、有步骤、立体化、多层次、高密度的推广宣传。四要顶层设计县区衔接,突出重点全域联动。比如“圣人文化圈现象”可以统筹联动宋国故城睢阳区、孔祖故里夏邑、庄周故里民权、老子故里鹿邑等。五要立足长远蹄疾步稳,注重细节久久为功。无论是商丘古都城的修复保护展示,还是以文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建设,在大投资土木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后人负责,发扬工匠精神,立足长远,久久为功。

市政协委员贾长城说:“古代的孔子、老子、庄子、墨子、惠子以及伊尹、贾谊、范仲淹等中华民族的圣人、先贤均成长于商丘及周围区域。商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理应成为弘扬‘中华圣贤文化’的中心,使商丘古城成为出文化艺术人才、出杰出人才的摇篮和源头,避免把古城建成新城和缺少文化内涵的空城。商丘应将名人、名作、名胜相结合,把古城打造成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

为此,贾长城建议我市应植入名人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内涵,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我市可将诗词歌赋、书画碑刻、楹联匾额、塑像浮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介绍“圣人文化圈”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建成“圣人文化园”,并把贾谊的汉赋、梁孝王时期的汉赋、后人所作与商丘有关的赋,建成“汉赋文化园”。二是北宋时期“睢阳五老”晚年寓居商丘,可征集相关文物,重建“五老祠”,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三是沈鲤、宋荦、侯方域等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文人,他们的故事可编写成内容丰富的影视剧,宋荦更是多才多艺,其“西陂六景”也可作为古城规划的景区参考。四是“雪苑六子”的故事以及古城内“八大家七大户”的资料,可采用诗词文章、图片,挖掘整理、陈列于有关古迹场馆。五是范仲淹及“书院文化”也是古城的特色文化,可把“应天书院”办成藏书馆及学术交流的平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市政协委员赵杰说,在商丘古都城的修复和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我市和睢阳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不少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旅游软件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急需成立商丘古都城的文化研究会,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赵杰认为,旅游产业特别是历史文化旅游属高智商经营产业,历史文化景点就像一台戏,建设之前一般要有“角本”。景点在项目论证方面,不能仅有外地高校、设计院的专家教授,更要有商丘的文化人才参加。商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各类人才辈出。商丘古都城文化研究会的主要任务,将是组织商丘“文化人”挖掘研究商丘的历史文化,重点围绕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有关服务。一是对历史文化景点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掘挖研究,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对景点进行可行性初步分析研究;三是组织写好商丘历史、商丘故事;四是撰写景点介绍和解说词;五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六是汇集民智、民意的重要渠道等。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商丘古都城文化传承创新大有可为
2018-01-13 07:30   本报记者 白 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诞生“中华圣人文化圈”的中国古代重要都城,在中华文明起源及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传承与发展商丘所蕴含的底蕴深厚、缤纷璀璨的古都文化、圣人文化,成为众多市政协委员关注、思考和热议的重要话题。

市政协委员郭文剑认为,商丘古都城历史文化魅力的独特之处,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商丘古都城在时空延续和遗存方面有两个全国“独一无二”。其一是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格局风貌历经500多年而保存完整,这在全国现存古城中绝无仅有;其二是商丘古城是中国城市建设史上不间断的城市和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不间断的城市,这在全国现存古城中独树一帜。二是商丘古都城的根亲文化和“圣人文化圈”现象光照史册、举足轻重。三是以商丘古都城为中心辐射商丘全域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火文化、商文化、商宋文化、汉梁文化、孔祖文化、庄子文化、木兰文化、葛天文化等灿若星河。

郭文剑说,为商丘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铸魂,强力推进商丘古都城文化传承弘扬创新发展,功在当今,泽被后世,需要我们尊重科学、依法依规、蹄疾步稳、久久为功,并提出五点建议:一要古为今用创造转化,推陈出新创新发展。比如挖掘古都城文化中深厚的圣贤文化、清德文化等,丰富充实商丘好人文化品牌。二要景观业态协调推进,内涵外延统筹谋划。在加大力度推进显性景观工程的同时,体现独特文化亮点的业态设计和丰富文化旅游品牌的内涵梳理要组织专业人士同步跟进。三要品牌推广系统策划,内宣外宣融合传播。叫响“游商丘古都城、读华夏文明史”这一品牌,一方面需要加快推进体现品牌特色的景观建设,另一方面需要渐进、持续、有步骤、立体化、多层次、高密度的推广宣传。四要顶层设计县区衔接,突出重点全域联动。比如“圣人文化圈现象”可以统筹联动宋国故城睢阳区、孔祖故里夏邑、庄周故里民权、老子故里鹿邑等。五要立足长远蹄疾步稳,注重细节久久为功。无论是商丘古都城的修复保护展示,还是以文化为核心的全域旅游建设,在大投资土木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心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后人负责,发扬工匠精神,立足长远,久久为功。

市政协委员贾长城说:“古代的孔子、老子、庄子、墨子、惠子以及伊尹、贾谊、范仲淹等中华民族的圣人、先贤均成长于商丘及周围区域。商丘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理应成为弘扬‘中华圣贤文化’的中心,使商丘古城成为出文化艺术人才、出杰出人才的摇篮和源头,避免把古城建成新城和缺少文化内涵的空城。商丘应将名人、名作、名胜相结合,把古城打造成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

为此,贾长城建议我市应植入名人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古城文化内涵,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我市可将诗词歌赋、书画碑刻、楹联匾额、塑像浮雕等艺术形式相结合,介绍“圣人文化圈”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建成“圣人文化园”,并把贾谊的汉赋、梁孝王时期的汉赋、后人所作与商丘有关的赋,建成“汉赋文化园”。二是北宋时期“睢阳五老”晚年寓居商丘,可征集相关文物,重建“五老祠”,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三是沈鲤、宋荦、侯方域等是明清之际的著名文人,他们的故事可编写成内容丰富的影视剧,宋荦更是多才多艺,其“西陂六景”也可作为古城规划的景区参考。四是“雪苑六子”的故事以及古城内“八大家七大户”的资料,可采用诗词文章、图片,挖掘整理、陈列于有关古迹场馆。五是范仲淹及“书院文化”也是古城的特色文化,可把“应天书院”办成藏书馆及学术交流的平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

市政协委员赵杰说,在商丘古都城的修复和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方面,我市和睢阳区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不少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旅游软件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急需成立商丘古都城的文化研究会,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赵杰认为,旅游产业特别是历史文化旅游属高智商经营产业,历史文化景点就像一台戏,建设之前一般要有“角本”。景点在项目论证方面,不能仅有外地高校、设计院的专家教授,更要有商丘的文化人才参加。商丘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各类人才辈出。商丘古都城文化研究会的主要任务,将是组织商丘“文化人”挖掘研究商丘的历史文化,重点围绕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有关服务。一是对历史文化景点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掘挖研究,提供决策依据;二是对景点进行可行性初步分析研究;三是组织写好商丘历史、商丘故事;四是撰写景点介绍和解说词;五是旅游纪念品的开发研究;六是汇集民智、民意的重要渠道等。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