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众有效发动组织起来 让群众利益机制链接起来

——利民镇“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试点走笔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张运强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7-12-06 07:34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作为贫困县的虞城自然条件不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群众自我发展和抗风险能力较低,现实起点低与现代农业产业的高要求存在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虞城县开展“乡村振兴,争做新时代先锋”主题活动,把群众有效发动组织起来,让群众利益机制链接起来,以利民镇为“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试点之一,寻找适合的产业,建立更加高效的组织形式,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近日,记者深入利民镇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实现产业兴旺的实践与探索。

一棵荠荠菜,富了“一里九”。据利民镇一里九村扶贫专业合作社法人武聚臣介绍,“以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村民挣不了几个钱。今年,麦茬玉米后,村民又种了600多亩荠荠菜,惠及村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虽然比去年行情差,亩均增收还有1000多元,我给剜菜农民工开工资都开了40多万元,小小荠菜成了一里九村的致富菜。”

“我这年纪,外出打工人家不要,跟着村里的扶贫专业合作社,我每天剜菜收入100多块钱。”杨范庄自然村70多岁贫困户范秀兰说,“没有合作社,我的地就没法种,菜种不起来也卖不上好价钱。”

利民镇持之以恒发展合作经济,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把贫困户当成脱贫攻坚和地方发展的巨大资源,以有效形式发动组织起来,导入现代经营模式,在每个贫困村组建了全体贫困户以土地为股份参与、经济能人和龙头企业带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乡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其提供财务、审计服务,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合作社监事会成员,将合作社定期的财务公开和股东大会列入乡、村两级日常考核,让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贫困人口铺平致富路。

合作社联结小生产和大市场。从荠菜播种到荠菜走向餐桌,武聚臣说,全镇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农民直接从合作社中受益,从而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化为社会化大生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目前,该镇十几家蔬菜冷链物流和加工企业都超负荷生产,合作社业务不得不向外地扩张到南通、台州等十几个地市。

利民镇坚持“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三位一体,互为平台,破解现代农业要求高与现实起点低的矛盾,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我今年流转土地510亩,种杭椒50亩,甜玉米160亩,和科迪公司签单种青贮玉米300亩,收割后种荠菜460亩。赶上暖冬,比早茬麦还高产。”正在指挥车辆播种晚茬麦的袁寨村种地能手宋红绍忙得满头大汗。

利民镇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引导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采取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形式,与一家一户的农民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除了将自家地里的农产品交由合作社按市场保护价统一销售外,随着土地流转和产业扶贫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土地股份合作和劳务合作正在利民镇兴起。目前,该镇有专业合作社95家,农业公司5家,家庭农场81家,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4个,种粮大户14户,仅荠菜种植规模化流转土地2.8万余亩,按今年荠菜价格计算,亩增收1000多元,形成了6个特色种植专业村,4个甜玉米种植专业村和2个杂果种植专业村,带动周边乡镇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奶牛养殖、甜玉米种植、蔬菜种植,以利民镇为中心的食品产业经济圈效益日益显现。

“我通过土地流转种荠菜680亩,今年虽不比去年,但农民每亩净增收也有1000多元。”该镇西关村荠菜基地负责人、镇人大代表、虞城县鑫腾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高继民乐呵呵地说,“帮我采收荠菜的工人有80%都是贫困户。”该村“两委”班子引导贫困户采取大块地直接流转、零星小块地整合、村民置换、耕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法,把129户的680亩土地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连片流转给合作社,同时返聘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带动周边4村流转土地8000余亩,从土地解放出来的村民安心务工、快乐就业,参与合作社生产的贫困户每天工资收入不低于80元,户年均增收3600余元,实现了村民“土地租金+务工经商”双丰收。

小小玫瑰花,培育大产业。虞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长期工、利民镇蔡庄村60多岁贫困户杨瑞兰介绍说,合作社流转她家土地还聘她打工,一天挣百十块钱,回家还能照顾母亲,合作社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希望。该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流转土地560亩,有社员5户,工人600人,其中妇女500名,100名贫困人口中妇女有90名,种植玫瑰360亩,花下养玫瑰鸡2万只,还套种棉花、荠菜、香菜、花生、西瓜、秋葵等无公害经济作物,逐步添置了加工机械,每年除玫瑰花每亩产值8000元至1万元外,还出栏散养玫瑰鸡10万只,为科迪集团奶牛场提供1200吨青贮、20余吨花生,为绿环速冻提供860吨荠菜。在“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模式下,通过镇党委和驻村工作队引导,很多农户纷纷通过土地流转变传统种植为多种经营,植桑养蚕,套种杭美菊、荠荠菜、香菜等。蔡庄村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55岁的贫困户李合军带动31户贫困户植桑80亩,建设养蚕大棚23个,年养蚕3茬,亩增收5000元左右。

“目前,利民镇正围绕乡村振兴,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完善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该镇党委书记荣敢说,今后,该镇将在“脱贫励志奖”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激励机制,对贫困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带头参与“三位一体”、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等,推行量化积分考核管理,以积分多少给予一定奖励,把群众广泛发动组织起来,培育链接市场的新型农民,最终实现全镇整体长期稳定脱贫。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把群众有效发动组织起来 让群众利益机制链接起来
——利民镇“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试点走笔
2017-12-06 07:34   本报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刘起旭 张运强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兴旺。作为贫困县的虞城自然条件不佳、农业基础薄弱,农村群众自我发展和抗风险能力较低,现实起点低与现代农业产业的高要求存在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虞城县开展“乡村振兴,争做新时代先锋”主题活动,把群众有效发动组织起来,让群众利益机制链接起来,以利民镇为“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试点之一,寻找适合的产业,建立更加高效的组织形式,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近日,记者深入利民镇田间地头,近距离观察实现产业兴旺的实践与探索。

一棵荠荠菜,富了“一里九”。据利民镇一里九村扶贫专业合作社法人武聚臣介绍,“以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村民挣不了几个钱。今年,麦茬玉米后,村民又种了600多亩荠荠菜,惠及村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虽然比去年行情差,亩均增收还有1000多元,我给剜菜农民工开工资都开了40多万元,小小荠菜成了一里九村的致富菜。”

“我这年纪,外出打工人家不要,跟着村里的扶贫专业合作社,我每天剜菜收入100多块钱。”杨范庄自然村70多岁贫困户范秀兰说,“没有合作社,我的地就没法种,菜种不起来也卖不上好价钱。”

利民镇持之以恒发展合作经济,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把贫困户当成脱贫攻坚和地方发展的巨大资源,以有效形式发动组织起来,导入现代经营模式,在每个贫困村组建了全体贫困户以土地为股份参与、经济能人和龙头企业带动、依法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乡镇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其提供财务、审计服务,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合作社监事会成员,将合作社定期的财务公开和股东大会列入乡、村两级日常考核,让新型农村合作经济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为贫困人口铺平致富路。

合作社联结小生产和大市场。从荠菜播种到荠菜走向餐桌,武聚臣说,全镇至少有四成以上的农民直接从合作社中受益,从而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化为社会化大生产,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目前,该镇十几家蔬菜冷链物流和加工企业都超负荷生产,合作社业务不得不向外地扩张到南通、台州等十几个地市。

利民镇坚持“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三位一体,互为平台,破解现代农业要求高与现实起点低的矛盾,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

“我今年流转土地510亩,种杭椒50亩,甜玉米160亩,和科迪公司签单种青贮玉米300亩,收割后种荠菜460亩。赶上暖冬,比早茬麦还高产。”正在指挥车辆播种晚茬麦的袁寨村种地能手宋红绍忙得满头大汗。

利民镇以产业发展为载体,引导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采取生产合作、股份合作、劳务合作等形式,与一家一户的农民建立起紧密利益联结。除了将自家地里的农产品交由合作社按市场保护价统一销售外,随着土地流转和产业扶贫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土地股份合作和劳务合作正在利民镇兴起。目前,该镇有专业合作社95家,农业公司5家,家庭农场81家,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基地4个,种粮大户14户,仅荠菜种植规模化流转土地2.8万余亩,按今年荠菜价格计算,亩增收1000多元,形成了6个特色种植专业村,4个甜玉米种植专业村和2个杂果种植专业村,带动周边乡镇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事奶牛养殖、甜玉米种植、蔬菜种植,以利民镇为中心的食品产业经济圈效益日益显现。

“我通过土地流转种荠菜680亩,今年虽不比去年,但农民每亩净增收也有1000多元。”该镇西关村荠菜基地负责人、镇人大代表、虞城县鑫腾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高继民乐呵呵地说,“帮我采收荠菜的工人有80%都是贫困户。”该村“两委”班子引导贫困户采取大块地直接流转、零星小块地整合、村民置换、耕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等方法,把129户的680亩土地以每亩每年1200元的价格连片流转给合作社,同时返聘贫困户到合作社务工,带动周边4村流转土地8000余亩,从土地解放出来的村民安心务工、快乐就业,参与合作社生产的贫困户每天工资收入不低于80元,户年均增收3600余元,实现了村民“土地租金+务工经商”双丰收。

小小玫瑰花,培育大产业。虞玫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长期工、利民镇蔡庄村60多岁贫困户杨瑞兰介绍说,合作社流转她家土地还聘她打工,一天挣百十块钱,回家还能照顾母亲,合作社给她的生活带来了希望。该合作社发展现代农业,流转土地560亩,有社员5户,工人600人,其中妇女500名,100名贫困人口中妇女有90名,种植玫瑰360亩,花下养玫瑰鸡2万只,还套种棉花、荠菜、香菜、花生、西瓜、秋葵等无公害经济作物,逐步添置了加工机械,每年除玫瑰花每亩产值8000元至1万元外,还出栏散养玫瑰鸡10万只,为科迪集团奶牛场提供1200吨青贮、20余吨花生,为绿环速冻提供860吨荠菜。在“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订单农业”模式下,通过镇党委和驻村工作队引导,很多农户纷纷通过土地流转变传统种植为多种经营,植桑养蚕,套种杭美菊、荠荠菜、香菜等。蔡庄村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理事长、55岁的贫困户李合军带动31户贫困户植桑80亩,建设养蚕大棚23个,年养蚕3茬,亩增收5000元左右。

“目前,利民镇正围绕乡村振兴,扶贫扶志扶智相结合,完善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该镇党委书记荣敢说,今后,该镇将在“脱贫励志奖”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激励机制,对贫困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带头参与“三位一体”、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等,推行量化积分考核管理,以积分多少给予一定奖励,把群众广泛发动组织起来,培育链接市场的新型农民,最终实现全镇整体长期稳定脱贫。

责任编辑: zc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