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故城:一座战国古城的2000年沧桑

文/图 本报记者 蒋友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6-05-16 07:32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城故城。

始建于战国、历经2000年修缮的古城墙。

白瓷塔是容湖生态公园景区里一处人文景点,塔共七层,八角式,高40米。一楼为传说中的抗洪女英雄白瓷姑娘雕像,二至四楼展示了柘城县七台八景共十五幅画卷,五楼展示了发生在柘城县历史上的泓水之战,六楼为柘城县历史名人展厅,七楼展示了柘城县艺术名家的艺术作品。站在塔顶俯观容湖,烟波浩渺,天水一色,蔚为壮观。

锦鸡园又名歇鹤台、锦鸡台,传为春秋时老子路经柘城时的歇息之处。

柘城故城上的湿地,芦苇青青,烟波浩渺,藏千年古城却了无痕迹。

核心提示

柘城故城,在柘城民间被称为北旧城,相传为炎帝朱襄氏故墟。

柘城故城厚重的城墙里曾挖掘出战国时期的铁锛,这无可辩驳地证明,柘城故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城”了。

由战国至明嘉靖年间,柘城故城历经2000年,堵水患、御外侵,佑护着城内的黎民百姓。

故城的城墙厚了一层又一层,城中居民的家长里短事,说了一茬又来一茬。正所谓沧海桑田,因堵水患而造成的外高内低地势,终至故城废弃。在明嘉靖年间,故城南墙南侧,当时的官府兴建了柘城新城。那座为柘城先民遮风挡雨2000年的故城,不改母亲的天性,转而为新城防水蓄水,渐渐地成了沼泽、湿地和湖。

1977年,柘城故城被当时的柘城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牌。

2000年,柘城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柘城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柘城县继续加大对柘城故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规划。这座建设于战国、历经2000多年沧桑巨变的古老城池,将向我们展现它厚重的历史文化。

2000年沧桑巨变, 昔日的故城今天的湖

在柘城县人民政府立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城故城石碑上,这样介绍柘城故城:“柘城故城,位于柘城县城春水路北侧旧湖区城内,以故城墙基为边界,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288万平方米。是一处自新石器时代至明代延续不断的大型聚落遗址。故城西城墙位于县中医院西侧,总长度1600米,西关村以北残存的城墙南北长915米,墙基宽32米,现保留在地面以上的城墙南北长230米,宽10至15米,高5至10米不等,城墙为夯土筑就。夯土层厚约12至20厘米。夯土城墙早于战国,至明代废弃。该城墙是多个朝代筑修形成。此城墙是豫东地区保存较好的一段土城墙。”

在柘城故城城址的底层是龙山文化遗址。这至少说明,在5000年前,在柘城县城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繁衍。柘城县博物馆馆长张天军说,在柘城故城的城墙里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锛。这证明在战国时期,柘城已经形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了。

据《柘城县志》记载,上古时期,柘城为朱襄氏邑,春秋时期为陈国的株野,战国时期为楚国的株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在这个城池设置“柘县”。

据历史记载,西汉时,柘县城的四周有夯筑而成的高大坚固的城墙,其城墙周长十一里,高二丈,墙宽一丈八尺,城外濠池也为一丈八尺。北城是以夯土堆积而成,十分坚固。每至阴雨季节,城外水势高涨,城内虽然地势低洼,但因城池坚固,大水也不至淹没县城。在西汉时期,故城城墙就已经多次修缮。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柘城开始称之为“柘城”。

明成化元年(1465年),柘城县城墙坍塌。

成化十三年(1477年),柘城知县甄儒将城墙修缮。

明正德六年(1511年),农民军刘六、刘七等作乱,署衙对城墙进行了维修增高,以抗乱军。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十七年(1538年)间,柘城历任知县胡世忠、于濠、高举、王瓒、艾景贤、冯钺等人,都对城墙进行过维修。像大多数古城池一样,当时的城门有四处,东门叫瞻鲁门,南门叫永安门,西门叫仰京门,北门叫长乐门。四门均建有城楼和女墙(城墙上的矮墙)。那时候的女墙,不再是夯土,而改以蓝砖砌成。

因柘城居于黄泛区,随着黄河的泛滥淤积,柘城城墙外的地面被一次次地抬高。而城里,因为要挖土垒高城墙,又一次次地被降低。这个原理,与黄河成为“悬河”的道理基本上一样。久而久之,就造成柘城故城“北城土坚,水涨则外高而内下。”

据清光绪年间《柘城县志》记载,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七月,黄河自野鸡岗决口。河水沿着旧黄河从西北方向涌来,城墙坍塌。雨水夹杂着河水注入城内,官署民居被淹没殆尽,城内居民被迫移居南关。从那时开始,柘城这个县城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柘城故城”,逐渐荒废。因为地势低洼,后来就形成了北旧湖。

柘城故城被淹没后,居民逃至城南的高岗地带避难,很快形成了居民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师尚诏起兵作乱,当时柘城的知县姜寿倡为抵抗乱贼,率领刚刚形成居民区的居民在城南重新建了一座新城。柘城新城周长四里,高二丈,城墙宽一丈余,并在城外开凿了无水城壕,绕城一周,深一丈,宽三丈。建有四门,东为迎熙门,南为向明门,西为望汴门,北叫拱辰门。四门上修筑了城楼,在柘城故城的旧南门处建了县衙,用于署衙办公。

明朝学者刘咸曾这样描写为柘城人民抵挡水患和外敌、哺育柘城人民2000年的柘城故城:

朱襄城畔草萋萋,远客南来望欲迷。

几处寒塘秋水在,数家茅屋夕阳低。

荒陵不必嗟曹操,古墓何须辨夏姬,

往事悠悠只如此,隔林空听鹁鸠啼。

那种对故城被废弃并逐渐荒凉的感伤跃然纸上。

虽然旧城废弃,无人居住,但坚固的城墙对于新城来说仍然起着防护的作用并仍然被修缮。《柘城县志》载:“康熙二十八年,北城圮于水。知县史鉴损资修葺。北门桥亦圮,并新之。”“旧城虽废,遗址尚存,土刚坚固,足御水患,况河水自西北来,新城实赖以保障。新城土弱易颓,卒不可守,若更砖甃旧城,亦一劳永逸之计也。”

张天军说,柘城故城就是新城的母亲。尽管城里的居民搬迁了,但她仍然为新城抵挡水患,蓄积洪水,无私地保护着她的孩子。

2000年人文积淀,那时的市井今天的史

张天军说,柘城故城是一处从新石器时期至明代延续不断的重要遗址,对研究柘城故城历史中的社会状况、城池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总面积288万平方米的柘城故城区域内,遗存下来一些至今仍然显露在地面上的文化遗迹,如:故城城墙、夏御叔墓(白瓷堌堆)、歇鹤台遗址、朱襄氏祠堂旧址、柘沟春水旧址。

现今去柘城的游客,歇鹤台是必去景点之一。歇鹤台又名锦鸡台、锦鸡园,是柘城县的七台八景之一。位于柘城县春水路北侧,是春秋时老子路经柘城歇息之处,是一处自春秋至明代延续不断的文化遗址。该园南北长90米,东西宽60米。历代均在此建祠修庙,祭拜老子,传播老子文化。光绪二十二年的《柘城县志》记载:“歇鹤台,相传老子歇鹤于此。”1996年,柘城县恢复了古歇鹤台景观,在锦鸡台原址上重新修建仿古建筑。在歇鹤台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锦鸡亭、城隍殿,并筑有围院。现在,该院三周湖水环绕,景色怡人。

现在裸露在地面上的、残存的柘城故城土城墙,位于故城的西边沿,是故城的西墙。西墙南北向,残存总长230米、宽10至15米,高5至10米不等。多年来,省、市、县的文物部门不断对城墙进行研究考查,从城墙中发现最早的遗物是战国时期的铁锛,从而证明了柘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城”的资格。历史记载“秦置柘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来的城上置县,也就有了依据。

如果你站在城墙的断面前,直面古城墙那层层坚实的夯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会油然而生:滚滚洪水咆哮着涌来,城墙上的军民在滔天浊浪里奋力抗击;持刀架梯的敌军嘶喊着冲过来,城上的军人或搭弓或持矛,在硝烟弥漫中奋勇杀敌夺城;城墙上应该还有温情的时候,不知哪家的光屁股孩童爬了上来,被守城的士兵逗得嘎嘎地笑……

柘城故城城墙内,就是故城的腹地,现在是埋在水下的文明,考古工作者在里面考查发现了街道、水道设施、水井、冶铸作坊等遗迹。出土有新石器时期的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等纹饰陶片。还有鼎足、鬲足、陶罐等标本。还出土有汉代的墓葬,隋、唐、宋、元、明等多个时期的陶片和瓷片。同时,还发现了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如纺轮、网坠、角器、蚌器等物品。

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的物件和遗存是柘城故城历史的沉淀,它们穿过历史的尘埃,向我们讲说着柘城故城的古老和城里曾经的人和事。

根据对柘城故城多年来出土的文物分析,文物部门把柘城故城分为四个区域类型:

古城墙区。从故城北门口往西的一段城墙,土质坚硬,夯土层平均在十四厘米左右。里面的两汉、晋、隋、唐、宋器物标本较多,偶有战国铜镞、铁锛和汉代小薄砖墓出现。这些早期遗物的出现,可能是后人筑城提土带上去的。这说明,这段城墙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这为“秦置柘县”提供了“城”的支撑。

汉文化区。从北门口往南至原来的朱襄王庙旧址,也就是北湖的北半部。这一带出土的早期文物大都是汉代、汉代以前和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存,尤其是旧湖东北区挖鱼塘时曾出土了汉代的下水管道。这标志着柘城在汉代已经具有了较大城市的规模,并且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重视环境设施了。

手工业作坊区。在故城的最南部(柘城县春水路北小街北端至文庙街北端一带。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商代和秦汉时期的器物和更早一些时期的陶器,另有鹿角质磨制工具、烧骨、纺轮、网坠、三国时期的瓦当、曲尺型建筑构件,并有大面积的红烧土面,在烧土面近旁还发现了一块重50公斤的含有铜质的铁块。由此推断,这一带应该是早期的手工业作坊区。同时这一片还发现有多个时期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现象,这可能是洪水从故城西北方向冲来,冲淤而形成的。

居民区。沿柘城县春水路向北至原水利局以西这一带。西关村委挖鱼塘时曾出土过水井、房基、钱范和陶器,说明这一带是居民区,也是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区。

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城是不能随便建的,它也要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官大城墙高,天子的城天下第一。汉代城墙大都是土城。唐代以后,大都是砖城。明代盛行筑城之风。柘城故城的城墙宽大、高深。这也能从一个侧面佐证,历史上的柘城,人口众多,交通方便,商业繁荣。

这座始建于战国或者更早时期的古城,城内曾经书声朗朗、歌舞升平,也曾经炮火连绵、水患滔天。如今,它把2000余年的历史沧桑,都沉没在平静的容湖水下、融入进肃穆的城墙夯土里,它像一位阅尽世事的老人,在静默地注视着,注视着新的柘城,在快速、茁壮地成长。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柘城故城:一座战国古城的2000年沧桑
2016-05-16 07:32   文/图 本报记者 蒋友胜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城故城。

始建于战国、历经2000年修缮的古城墙。

白瓷塔是容湖生态公园景区里一处人文景点,塔共七层,八角式,高40米。一楼为传说中的抗洪女英雄白瓷姑娘雕像,二至四楼展示了柘城县七台八景共十五幅画卷,五楼展示了发生在柘城县历史上的泓水之战,六楼为柘城县历史名人展厅,七楼展示了柘城县艺术名家的艺术作品。站在塔顶俯观容湖,烟波浩渺,天水一色,蔚为壮观。

锦鸡园又名歇鹤台、锦鸡台,传为春秋时老子路经柘城时的歇息之处。

柘城故城上的湿地,芦苇青青,烟波浩渺,藏千年古城却了无痕迹。

核心提示

柘城故城,在柘城民间被称为北旧城,相传为炎帝朱襄氏故墟。

柘城故城厚重的城墙里曾挖掘出战国时期的铁锛,这无可辩驳地证明,柘城故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是“城”了。

由战国至明嘉靖年间,柘城故城历经2000年,堵水患、御外侵,佑护着城内的黎民百姓。

故城的城墙厚了一层又一层,城中居民的家长里短事,说了一茬又来一茬。正所谓沧海桑田,因堵水患而造成的外高内低地势,终至故城废弃。在明嘉靖年间,故城南墙南侧,当时的官府兴建了柘城新城。那座为柘城先民遮风挡雨2000年的故城,不改母亲的天性,转而为新城防水蓄水,渐渐地成了沼泽、湿地和湖。

1977年,柘城故城被当时的柘城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标志牌。

2000年,柘城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柘城故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柘城县继续加大对柘城故城遗址的保护和开发规划。这座建设于战国、历经2000多年沧桑巨变的古老城池,将向我们展现它厚重的历史文化。

2000年沧桑巨变, 昔日的故城今天的湖

在柘城县人民政府立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柘城故城石碑上,这样介绍柘城故城:“柘城故城,位于柘城县城春水路北侧旧湖区城内,以故城墙基为边界,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288万平方米。是一处自新石器时代至明代延续不断的大型聚落遗址。故城西城墙位于县中医院西侧,总长度1600米,西关村以北残存的城墙南北长915米,墙基宽32米,现保留在地面以上的城墙南北长230米,宽10至15米,高5至10米不等,城墙为夯土筑就。夯土层厚约12至20厘米。夯土城墙早于战国,至明代废弃。该城墙是多个朝代筑修形成。此城墙是豫东地区保存较好的一段土城墙。”

在柘城故城城址的底层是龙山文化遗址。这至少说明,在5000年前,在柘城县城这块土地上,就已经有了人类居住繁衍。柘城县博物馆馆长张天军说,在柘城故城的城墙里曾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铁锛。这证明在战国时期,柘城已经形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了。

据《柘城县志》记载,上古时期,柘城为朱襄氏邑,春秋时期为陈国的株野,战国时期为楚国的株邑。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开始在这个城池设置“柘县”。

据历史记载,西汉时,柘县城的四周有夯筑而成的高大坚固的城墙,其城墙周长十一里,高二丈,墙宽一丈八尺,城外濠池也为一丈八尺。北城是以夯土堆积而成,十分坚固。每至阴雨季节,城外水势高涨,城内虽然地势低洼,但因城池坚固,大水也不至淹没县城。在西汉时期,故城城墙就已经多次修缮。

隋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柘城开始称之为“柘城”。

明成化元年(1465年),柘城县城墙坍塌。

成化十三年(1477年),柘城知县甄儒将城墙修缮。

明正德六年(1511年),农民军刘六、刘七等作乱,署衙对城墙进行了维修增高,以抗乱军。

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至嘉靖十七年(1538年)间,柘城历任知县胡世忠、于濠、高举、王瓒、艾景贤、冯钺等人,都对城墙进行过维修。像大多数古城池一样,当时的城门有四处,东门叫瞻鲁门,南门叫永安门,西门叫仰京门,北门叫长乐门。四门均建有城楼和女墙(城墙上的矮墙)。那时候的女墙,不再是夯土,而改以蓝砖砌成。

因柘城居于黄泛区,随着黄河的泛滥淤积,柘城城墙外的地面被一次次地抬高。而城里,因为要挖土垒高城墙,又一次次地被降低。这个原理,与黄河成为“悬河”的道理基本上一样。久而久之,就造成柘城故城“北城土坚,水涨则外高而内下。”

据清光绪年间《柘城县志》记载,明朝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七月,黄河自野鸡岗决口。河水沿着旧黄河从西北方向涌来,城墙坍塌。雨水夹杂着河水注入城内,官署民居被淹没殆尽,城内居民被迫移居南关。从那时开始,柘城这个县城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柘城故城”,逐渐荒废。因为地势低洼,后来就形成了北旧湖。

柘城故城被淹没后,居民逃至城南的高岗地带避难,很快形成了居民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师尚诏起兵作乱,当时柘城的知县姜寿倡为抵抗乱贼,率领刚刚形成居民区的居民在城南重新建了一座新城。柘城新城周长四里,高二丈,城墙宽一丈余,并在城外开凿了无水城壕,绕城一周,深一丈,宽三丈。建有四门,东为迎熙门,南为向明门,西为望汴门,北叫拱辰门。四门上修筑了城楼,在柘城故城的旧南门处建了县衙,用于署衙办公。

明朝学者刘咸曾这样描写为柘城人民抵挡水患和外敌、哺育柘城人民2000年的柘城故城:

朱襄城畔草萋萋,远客南来望欲迷。

几处寒塘秋水在,数家茅屋夕阳低。

荒陵不必嗟曹操,古墓何须辨夏姬,

往事悠悠只如此,隔林空听鹁鸠啼。

那种对故城被废弃并逐渐荒凉的感伤跃然纸上。

虽然旧城废弃,无人居住,但坚固的城墙对于新城来说仍然起着防护的作用并仍然被修缮。《柘城县志》载:“康熙二十八年,北城圮于水。知县史鉴损资修葺。北门桥亦圮,并新之。”“旧城虽废,遗址尚存,土刚坚固,足御水患,况河水自西北来,新城实赖以保障。新城土弱易颓,卒不可守,若更砖甃旧城,亦一劳永逸之计也。”

张天军说,柘城故城就是新城的母亲。尽管城里的居民搬迁了,但她仍然为新城抵挡水患,蓄积洪水,无私地保护着她的孩子。

2000年人文积淀,那时的市井今天的史

张天军说,柘城故城是一处从新石器时期至明代延续不断的重要遗址,对研究柘城故城历史中的社会状况、城池的发展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总面积288万平方米的柘城故城区域内,遗存下来一些至今仍然显露在地面上的文化遗迹,如:故城城墙、夏御叔墓(白瓷堌堆)、歇鹤台遗址、朱襄氏祠堂旧址、柘沟春水旧址。

现今去柘城的游客,歇鹤台是必去景点之一。歇鹤台又名锦鸡台、锦鸡园,是柘城县的七台八景之一。位于柘城县春水路北侧,是春秋时老子路经柘城歇息之处,是一处自春秋至明代延续不断的文化遗址。该园南北长90米,东西宽60米。历代均在此建祠修庙,祭拜老子,传播老子文化。光绪二十二年的《柘城县志》记载:“歇鹤台,相传老子歇鹤于此。”1996年,柘城县恢复了古歇鹤台景观,在锦鸡台原址上重新修建仿古建筑。在歇鹤台南北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山门、锦鸡亭、城隍殿,并筑有围院。现在,该院三周湖水环绕,景色怡人。

现在裸露在地面上的、残存的柘城故城土城墙,位于故城的西边沿,是故城的西墙。西墙南北向,残存总长230米、宽10至15米,高5至10米不等。多年来,省、市、县的文物部门不断对城墙进行研究考查,从城墙中发现最早的遗物是战国时期的铁锛,从而证明了柘城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城”的资格。历史记载“秦置柘县”,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原来的城上置县,也就有了依据。

如果你站在城墙的断面前,直面古城墙那层层坚实的夯土,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会油然而生:滚滚洪水咆哮着涌来,城墙上的军民在滔天浊浪里奋力抗击;持刀架梯的敌军嘶喊着冲过来,城上的军人或搭弓或持矛,在硝烟弥漫中奋勇杀敌夺城;城墙上应该还有温情的时候,不知哪家的光屁股孩童爬了上来,被守城的士兵逗得嘎嘎地笑……

柘城故城城墙内,就是故城的腹地,现在是埋在水下的文明,考古工作者在里面考查发现了街道、水道设施、水井、冶铸作坊等遗迹。出土有新石器时期的方格纹、绳纹、附加堆纹等纹饰陶片。还有鼎足、鬲足、陶罐等标本。还出土有汉代的墓葬,隋、唐、宋、元、明等多个时期的陶片和瓷片。同时,还发现了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如纺轮、网坠、角器、蚌器等物品。

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的物件和遗存是柘城故城历史的沉淀,它们穿过历史的尘埃,向我们讲说着柘城故城的古老和城里曾经的人和事。

根据对柘城故城多年来出土的文物分析,文物部门把柘城故城分为四个区域类型:

古城墙区。从故城北门口往西的一段城墙,土质坚硬,夯土层平均在十四厘米左右。里面的两汉、晋、隋、唐、宋器物标本较多,偶有战国铜镞、铁锛和汉代小薄砖墓出现。这些早期遗物的出现,可能是后人筑城提土带上去的。这说明,这段城墙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这为“秦置柘县”提供了“城”的支撑。

汉文化区。从北门口往南至原来的朱襄王庙旧址,也就是北湖的北半部。这一带出土的早期文物大都是汉代、汉代以前和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存,尤其是旧湖东北区挖鱼塘时曾出土了汉代的下水管道。这标志着柘城在汉代已经具有了较大城市的规模,并且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重视环境设施了。

手工业作坊区。在故城的最南部(柘城县春水路北小街北端至文庙街北端一带。这里出土了大量的商代和秦汉时期的器物和更早一些时期的陶器,另有鹿角质磨制工具、烧骨、纺轮、网坠、三国时期的瓦当、曲尺型建筑构件,并有大面积的红烧土面,在烧土面近旁还发现了一块重50公斤的含有铜质的铁块。由此推断,这一带应该是早期的手工业作坊区。同时这一片还发现有多个时期的器物堆放在一起的现象,这可能是洪水从故城西北方向冲来,冲淤而形成的。

居民区。沿柘城县春水路向北至原水利局以西这一带。西关村委挖鱼塘时曾出土过水井、房基、钱范和陶器,说明这一带是居民区,也是重要的手工业作坊区。

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城是不能随便建的,它也要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官大城墙高,天子的城天下第一。汉代城墙大都是土城。唐代以后,大都是砖城。明代盛行筑城之风。柘城故城的城墙宽大、高深。这也能从一个侧面佐证,历史上的柘城,人口众多,交通方便,商业繁荣。

这座始建于战国或者更早时期的古城,城内曾经书声朗朗、歌舞升平,也曾经炮火连绵、水患滔天。如今,它把2000余年的历史沧桑,都沉没在平静的容湖水下、融入进肃穆的城墙夯土里,它像一位阅尽世事的老人,在静默地注视着,注视着新的柘城,在快速、茁壮地成长。

责任编辑: Nick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