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时代:让梦想照进现实——走进商丘大学生创业园

记者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5-11-02 07:31

阅读提示

虽然还没有到2015年的年末岁尾,但几乎已经可以断定,“创客”一词无疑是今年较为热门的词语。“创客”,他们善于把理论转化成实际,把虚无缥缈的创意呈现出来。他们没有固定的标签,有人说他们是疯子,一群不务正业的傻子;有人则说他们是创业者,亦有人将他们定义为未来的社会精英。

从“创客”一词出现在今年全国两会报告中的那一刻起,就似乎在预示着它要火的节奏。后来,各地掀起“创客”热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这种国家战略也迅速得到了民间、大众的呼应,并正在演变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创新创业风潮。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想法当实现”作为口号时,殊不知,“创客”时代已悄然来临。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内,“创客”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今年春季,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组织下,商丘青年创业者峰会成功举办,来自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创客在峰会上发表获奖感言。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组织创业者开展主题沙龙。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孙会、刘国立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创办了华章传媒影视公司,这是该公司在拍摄公益微电影《红与黑》的场景。 (资料照片)

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惜堂书院,创办商丘晓珺艺术公司的王文博在给书法成人班上公益课。“创客”在创业同时,也会积极投入公益事业。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10月31日19时许,记者走进位于八一西路的商丘大学生创业园,从一楼到四楼走一趟,记者发现,这里不像写字楼、不像办公楼、不像教学楼,这里给人的感觉是紧张而匆忙、张扬并沉稳。王哲,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党支部书记、三力教育总裁,其实他是个80后小伙。本来约好在18时采访他,但直到19时他的会议还没有结束。记者旁听时发现,所谓的会议,其实就是创业园里各公司的负责人坐在一起讨论,对创业项目、当前问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时而箭弩拔张,时而轻松友好,但最终都是为了寻找最好的创业项目、最棒的创意思路。

每天从早到晚,这里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在这里创业的或者是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或者是刚参加实习的大学生。他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永远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无论是在办公室、实验室,抑或过在道里、大厅内,都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沟通交流,许多新颖的创意和创业的意向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碰撞中激发出来的。每天,他们在这里展示作品、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找点事做”,而社会上则给了这帮人一个共同的身份:“创客”。

商丘大学生创业园虽然没有北京的中关村高大上,却同样聚集着这样的一个“创客”群体。“创客”,这种发端于美国的科技文化,正在当今的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两岁创业园孕育2.3亿“创客”经济

从创立时的几个人,到目前引导850余名大学生创业;从几间破办公室,到目前1.9万平方米的“一园四区”;从一个创业团队,到目前孵化和培养57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从最初的赔本,到目前实现年产值2.3亿元……这就是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短短两年的成长历程。

你可能感觉数字枯燥乏味,但回想起从前,王哲沉思一会喃喃地说:“想起起步时的艰辛,我真是不敢相信大学生创业园能成长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大。”

六年前,王哲还是刚走出商丘师院大门的毕业生。正在其他同学都在为就业烦恼时,他已经开始跋涉在创业之路上。这个创业梦想是缘于他上大学时的一次校外拓展训练。有时梦想就是这样,仿佛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只不过看你是否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2008年,读大四的王哲在同学的“怂恿”下,参加了一次校外素质拓展训练。训练中,丰富多彩的项目和独特的培训模式,让他眼前一亮。当时他就想:如何能把这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的训练,作为自己的事业。

空想成不了成功者。王哲属于敢想敢干的人,回校后他就开始查阅资料,发现商丘的拓展训练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市场更是一片空白。于是,他果断决定:毕业后办拓展训练机构,专门给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短短一年时间,善于学习和创新的王哲就把拓展训练公司运转得红红火火。然而他发现,许多大学同学还没有就业,不少同学甚至打电话想学他创业,甚至是想跟着他干。这时,王哲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每年商丘这么多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不容乐观,如何让毕业的大学生实现就业、开始创业?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王哲又忙碌起来,他找到梁园区委组织部,想为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搭建寻求出路。在梁园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他通过与商丘师院等高校开展“三互动三对接”,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园“一园四区”,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政策体系,建成了豫东大学生创业发展孵化基地、创业项目研发基地、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

平台建立好了,但王哲发现,说是大学生创业园,其实当时只有他和他几个要好的同学,不少大学生虽然想创业,却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平台,还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并不信任这个平台。于是,王哲和几个同学一边四处自主宣传,一边通过与梁园区组织部、商丘师院联合开展活动,吸引大学毕业生前来入驻创业。

孙会,三年前从商丘师院毕业,他就是看到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优惠政策,才来此创业的。

“刚毕业时我到苏州一家影视公司打工,想创业但发现比较难。”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公司里,孙会一边制作视频,一边对记者说,后来通过同学介绍,才知道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知道在园内创业可以享受提供场地、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可以申报创业资金扶持。于是,他和同学刘国立决定一起回到商丘创业。

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孙会、刘国立创办的华章传媒影视公司已是商丘高端影视剧拍摄、制作的“代名词”,孙会还参与了央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的拍摄,参与拍摄的微电影《巴比伦少年》入围63届柏林电影节。

如今,商丘大学生创业园通过与商丘师院校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积极互动对接,逐步形成了校内孵化项目、校外主动承接的良性循环,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创造了良好条件,让他们积极投身自主创业,主动融入到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汹涌澎湃潮流中去,为商丘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历经两年风雨洗礼,商丘大学生创业园正在破茧重生。在梁园区委、区政府主导下,梁园区委组织部规划实施了全新的商丘大学生创业园——“一园四区”:八一路大学生文化创意园(A区),民主路大学生科技创业园(B区),大学生电子商务产业园(C区),大学生农业科技创业园(D区),总面积1.9万平方米,组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党支部。下一步,围绕“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型创业”,通过政府主导、院地合作、园区承接,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将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积极探索“地方+院校+园区”的创业创新模式。

他们都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王哥,还能不能多给一间办公室,我们现在实在挤不开了……”

“不是我不给你,实在是没有空房,只能在四楼给你两间,新的创业园装修好就宽敞了……”

“王哥,这个申报材料你还得给我指点一下……”

在王哲的办公室,采访不时被来人或电话打断。每次中断采访,王哲总是略带欠意地解释说:“我就像个大管家,大家谁有大小事都是找我,现在我80%的精力都放在了创业园,自己的公司都像‘托管’一样。”

确实,环顾王哲的办公室,还不如说是个接待室:门始终敞开,办公桌上放着一摞一捆的资料,沙发上似乎总有人在等他,他的电话隔三差五地响起。

如果不是把创业园当作“孩子”,实际上王哲的公司需要他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经过5年多的发展壮大,王哲创办的三力教育咨询公司已成为独立拥有4大子品牌、6大金牌课程体系的中国知名教育培训连锁品牌,在全国5个省设立了省级运营中心,全国31个城市成立了市级运营中心。王哲现已成为商丘大学生创业园中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之初,三间办公室还坐不满,如今万余平方米的老创业园已满足不了“创客”的需求,所以新的创业园区正在加紧装修,预计年底就可投入使用。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这里创业的人大多都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但他们内心总是阳光明媚。”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位大老板,到如今掌舵大学生创业园,带领众多大学生共同创业创新,王哲意气风发,信心满满。

对未来,王哲充满信心,底气源于坚实的“后台”。目前,商丘大学生创业园采取“项目+团队+研发中心”的模式,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组建创新团队,成立研发中心,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商丘师院人才优势,既服务了企业发展,又助推了企业创新发展。自商丘大学生创业园2013年创立至今,目前已孵化和培养57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已集聚了850余名大学生创业创新,其中博士2人、硕士27人,本科生300多人,创业创新项目涉及电子商务、文化传媒、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

“不要小瞧创业园里的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看着一个个忙碌的创客,王哲介绍说,别看创业园里的都是年轻人,创办的企业可能也没多长时间,甚至有些公司刚成立不到一年时间,但许多企业都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王哲举例:周兴邦两年时间打造的电子商务公司,把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魏明月(女)今年毕业于商丘师院,创办的自媒星网络科技,如今自媒体粉丝达500万……

翻阅资料,你会发现,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周兴邦、魏明月这样的“创客”只是冰山一角。

“业还是要创的,万一成功了呢”

最近几天,可以说是商丘大学生创业园最为忙碌的时间。正值申报创业资金扶持的最后时间节点,每个“创客”都在忙着准备、修改资料,以期能获得国家的创业资金扶持,为公司更好地发展注入新动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创业来说,道理也是如此。大学生刚走出校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资源,三没有经验,他们想创业不仅仅是没有“米”,就连“灶台”也没有,缺少能够为他们提供创造的空间。于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创客”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到头来却只换来一声无奈叹息。

在商丘,准“创客”以及“创客”却没有这种无奈,有了大学生创业园这个平台,等于有了一个创业孵化器,无论是准备创业、还是正在创业、抑或是已经创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共同发展。

“创业园可以说是保姆式的,从最初如何注册公司,到后来如何运转公司,再到资金扶持、人才培训,我们都可以在园区内完成。”王哲虽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说起创业园,他却滔滔不绝。他认为,让更多的人成为“创客”,就是为市场培育更多的创新主体,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继续简政放权,释放企业活力,为企业造血输血、强体固本,才能孵化出更多创意,也能让“创客”带来源源不断的“创客经济”。

任何创业模式的成功,都会有一到两个先行者去大胆尝试。8848从创业明星到陨落的时间很短,以至于今天很难有人记起这个当年叱咤一时的公司。阿里淘宝模式刚刚诞生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但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今天的阿里可以称得上是个帝国。可以想象,如今,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研发实力强的科技创新企业,未来,就能带动园区甚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实现几何级增长。

“套用一位名人的话,业还是要创的,万一成功了呢!”面对当前的大环境,王哲认为,现在我国的创业创新环境非常好,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大胆尝试,最后肯定会有人后悔。但是,他也提醒,“创客”时代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创客”,“创客”不仅仅是兴趣爱好,更是作为一种类创业式的生存方式而存在。

23时许,采访结束,刚关灯准备回家,又迎来两位做软件研发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专门从虞城赶来,想与王哲谈谈合作事宜。于是,王哲又返回了办公室。

此时的大学生创业园难得的安静。我想,此夜,三个人的思想碰撞,不知会产生怎么的火花。说不准,下一个马云、乔布斯就在这样的夜晚产生了。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创客”时代:让梦想照进现实——走进商丘大学生创业园
2015-11-02 07:31   记者 高会鹏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阅读提示

虽然还没有到2015年的年末岁尾,但几乎已经可以断定,“创客”一词无疑是今年较为热门的词语。“创客”,他们善于把理论转化成实际,把虚无缥缈的创意呈现出来。他们没有固定的标签,有人说他们是疯子,一群不务正业的傻子;有人则说他们是创业者,亦有人将他们定义为未来的社会精英。

从“创客”一词出现在今年全国两会报告中的那一刻起,就似乎在预示着它要火的节奏。后来,各地掀起“创客”热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这种国家战略也迅速得到了民间、大众的呼应,并正在演变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社会创新创业风潮。

如今,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把“想法当实现”作为口号时,殊不知,“创客”时代已悄然来临。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内,“创客”也在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今年春季,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组织下,商丘青年创业者峰会成功举办,来自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创客在峰会上发表获奖感言。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组织创业者开展主题沙龙。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孙会、刘国立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创办了华章传媒影视公司,这是该公司在拍摄公益微电影《红与黑》的场景。 (资料照片)

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惜堂书院,创办商丘晓珺艺术公司的王文博在给书法成人班上公益课。“创客”在创业同时,也会积极投入公益事业。 本报记者 高会鹏 摄

10月31日19时许,记者走进位于八一西路的商丘大学生创业园,从一楼到四楼走一趟,记者发现,这里不像写字楼、不像办公楼、不像教学楼,这里给人的感觉是紧张而匆忙、张扬并沉稳。王哲,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党支部书记、三力教育总裁,其实他是个80后小伙。本来约好在18时采访他,但直到19时他的会议还没有结束。记者旁听时发现,所谓的会议,其实就是创业园里各公司的负责人坐在一起讨论,对创业项目、当前问题各抒己见,现场气氛时而箭弩拔张,时而轻松友好,但最终都是为了寻找最好的创业项目、最棒的创意思路。

每天从早到晚,这里都是年轻人的天下,在这里创业的或者是毕业五年内的大学生,或者是刚参加实习的大学生。他们就像八九点钟的太阳,永远朝气蓬勃、意气风发,无论是在办公室、实验室,抑或过在道里、大厅内,都有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在沟通交流,许多新颖的创意和创业的意向就是在这样的思想碰撞中激发出来的。每天,他们在这里展示作品、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他们认为自己只是在“找点事做”,而社会上则给了这帮人一个共同的身份:“创客”。

商丘大学生创业园虽然没有北京的中关村高大上,却同样聚集着这样的一个“创客”群体。“创客”,这种发端于美国的科技文化,正在当今的青年群体中生根发芽。

两岁创业园孕育2.3亿“创客”经济

从创立时的几个人,到目前引导850余名大学生创业;从几间破办公室,到目前1.9万平方米的“一园四区”;从一个创业团队,到目前孵化和培养57个大学生创业团队;从最初的赔本,到目前实现年产值2.3亿元……这就是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短短两年的成长历程。

你可能感觉数字枯燥乏味,但回想起从前,王哲沉思一会喃喃地说:“想起起步时的艰辛,我真是不敢相信大学生创业园能成长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大。”

六年前,王哲还是刚走出商丘师院大门的毕业生。正在其他同学都在为就业烦恼时,他已经开始跋涉在创业之路上。这个创业梦想是缘于他上大学时的一次校外拓展训练。有时梦想就是这样,仿佛远在天边,其实近在眼前,只不过看你是否有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

2008年,读大四的王哲在同学的“怂恿”下,参加了一次校外素质拓展训练。训练中,丰富多彩的项目和独特的培训模式,让他眼前一亮。当时他就想:如何能把这种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目的,兼具体能和实践的综合素质的训练,作为自己的事业。

空想成不了成功者。王哲属于敢想敢干的人,回校后他就开始查阅资料,发现商丘的拓展训练还处于起步阶段,教育市场更是一片空白。于是,他果断决定:毕业后办拓展训练机构,专门给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短短一年时间,善于学习和创新的王哲就把拓展训练公司运转得红红火火。然而他发现,许多大学同学还没有就业,不少同学甚至打电话想学他创业,甚至是想跟着他干。这时,王哲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每年商丘这么多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却越来越不容乐观,如何让毕业的大学生实现就业、开始创业?

面对这样一个问题,王哲又忙碌起来,他找到梁园区委组织部,想为大学生创业平台的搭建寻求出路。在梁园区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他通过与商丘师院等高校开展“三互动三对接”,创办了大学生创业园“一园四区”,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和配套政策体系,建成了豫东大学生创业发展孵化基地、创业项目研发基地、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

平台建立好了,但王哲发现,说是大学生创业园,其实当时只有他和他几个要好的同学,不少大学生虽然想创业,却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平台,还有不少大学毕业生并不信任这个平台。于是,王哲和几个同学一边四处自主宣传,一边通过与梁园区组织部、商丘师院联合开展活动,吸引大学毕业生前来入驻创业。

孙会,三年前从商丘师院毕业,他就是看到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优惠政策,才来此创业的。

“刚毕业时我到苏州一家影视公司打工,想创业但发现比较难。”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的公司里,孙会一边制作视频,一边对记者说,后来通过同学介绍,才知道商丘大学生创业园,知道在园内创业可以享受提供场地、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并可以申报创业资金扶持。于是,他和同学刘国立决定一起回到商丘创业。

如今,经过两年的发展,孙会、刘国立创办的华章传媒影视公司已是商丘高端影视剧拍摄、制作的“代名词”,孙会还参与了央视纪录片《中国大运河》的拍摄,参与拍摄的微电影《巴比伦少年》入围63届柏林电影节。

如今,商丘大学生创业园通过与商丘师院校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积极互动对接,逐步形成了校内孵化项目、校外主动承接的良性循环,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创造了良好条件,让他们积极投身自主创业,主动融入到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汹涌澎湃潮流中去,为商丘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历经两年风雨洗礼,商丘大学生创业园正在破茧重生。在梁园区委、区政府主导下,梁园区委组织部规划实施了全新的商丘大学生创业园——“一园四区”:八一路大学生文化创意园(A区),民主路大学生科技创业园(B区),大学生电子商务产业园(C区),大学生农业科技创业园(D区),总面积1.9万平方米,组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党支部。下一步,围绕“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业人才,培育创新型创业”,通过政府主导、院地合作、园区承接,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将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东风,积极探索“地方+院校+园区”的创业创新模式。

他们都是“八九点钟的太阳”

“王哥,还能不能多给一间办公室,我们现在实在挤不开了……”

“不是我不给你,实在是没有空房,只能在四楼给你两间,新的创业园装修好就宽敞了……”

“王哥,这个申报材料你还得给我指点一下……”

在王哲的办公室,采访不时被来人或电话打断。每次中断采访,王哲总是略带欠意地解释说:“我就像个大管家,大家谁有大小事都是找我,现在我80%的精力都放在了创业园,自己的公司都像‘托管’一样。”

确实,环顾王哲的办公室,还不如说是个接待室:门始终敞开,办公桌上放着一摞一捆的资料,沙发上似乎总有人在等他,他的电话隔三差五地响起。

如果不是把创业园当作“孩子”,实际上王哲的公司需要他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经过5年多的发展壮大,王哲创办的三力教育咨询公司已成为独立拥有4大子品牌、6大金牌课程体系的中国知名教育培训连锁品牌,在全国5个省设立了省级运营中心,全国31个城市成立了市级运营中心。王哲现已成为商丘大学生创业园中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

大学生创业园成立之初,三间办公室还坐不满,如今万余平方米的老创业园已满足不了“创客”的需求,所以新的创业园区正在加紧装修,预计年底就可投入使用。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众多‘创客’脱颖而出,这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这里创业的人大多都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但他们内心总是阳光明媚。”从一个大学生到一位大老板,到如今掌舵大学生创业园,带领众多大学生共同创业创新,王哲意气风发,信心满满。

对未来,王哲充满信心,底气源于坚实的“后台”。目前,商丘大学生创业园采取“项目+团队+研发中心”的模式,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需要,组建创新团队,成立研发中心,集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商丘师院人才优势,既服务了企业发展,又助推了企业创新发展。自商丘大学生创业园2013年创立至今,目前已孵化和培养57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已集聚了850余名大学生创业创新,其中博士2人、硕士27人,本科生300多人,创业创新项目涉及电子商务、文化传媒、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

“不要小瞧创业园里的任何一个人,他们都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看着一个个忙碌的创客,王哲介绍说,别看创业园里的都是年轻人,创办的企业可能也没多长时间,甚至有些公司刚成立不到一年时间,但许多企业都取得了惊人的业绩。

王哲举例:周兴邦两年时间打造的电子商务公司,把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魏明月(女)今年毕业于商丘师院,创办的自媒星网络科技,如今自媒体粉丝达500万……

翻阅资料,你会发现,在商丘大学生创业园,周兴邦、魏明月这样的“创客”只是冰山一角。

“业还是要创的,万一成功了呢”

最近几天,可以说是商丘大学生创业园最为忙碌的时间。正值申报创业资金扶持的最后时间节点,每个“创客”都在忙着准备、修改资料,以期能获得国家的创业资金扶持,为公司更好地发展注入新动力。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创业来说,道理也是如此。大学生刚走出校门,一没有资金,二没有资源,三没有经验,他们想创业不仅仅是没有“米”,就连“灶台”也没有,缺少能够为他们提供创造的空间。于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创客”为了自己的梦想,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到头来却只换来一声无奈叹息。

在商丘,准“创客”以及“创客”却没有这种无奈,有了大学生创业园这个平台,等于有了一个创业孵化器,无论是准备创业、还是正在创业、抑或是已经创业的大学生,都可以在这里共同发展。

“创业园可以说是保姆式的,从最初如何注册公司,到后来如何运转公司,再到资金扶持、人才培训,我们都可以在园区内完成。”王哲虽是个不善言谈的人,但说起创业园,他却滔滔不绝。他认为,让更多的人成为“创客”,就是为市场培育更多的创新主体,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继续简政放权,释放企业活力,为企业造血输血、强体固本,才能孵化出更多创意,也能让“创客”带来源源不断的“创客经济”。

任何创业模式的成功,都会有一到两个先行者去大胆尝试。8848从创业明星到陨落的时间很短,以至于今天很难有人记起这个当年叱咤一时的公司。阿里淘宝模式刚刚诞生时,并没有多少人看好。但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今天的阿里可以称得上是个帝国。可以想象,如今,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研发实力强的科技创新企业,未来,就能带动园区甚至整个地区的经济实现几何级增长。

“套用一位名人的话,业还是要创的,万一成功了呢!”面对当前的大环境,王哲认为,现在我国的创业创新环境非常好,如果再不抓住机遇大胆尝试,最后肯定会有人后悔。但是,他也提醒,“创客”时代并非人人都可以做“创客”,“创客”不仅仅是兴趣爱好,更是作为一种类创业式的生存方式而存在。

23时许,采访结束,刚关灯准备回家,又迎来两位做软件研发的大学毕业生。他们专门从虞城赶来,想与王哲谈谈合作事宜。于是,王哲又返回了办公室。

此时的大学生创业园难得的安静。我想,此夜,三个人的思想碰撞,不知会产生怎么的火花。说不准,下一个马云、乔布斯就在这样的夜晚产生了。

责任编辑: Nick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