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那永不凋谢的丁香花

文/图 本报记者 李艾凌 商丘网—商丘日报 2015-07-03 08:18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阿乐的雕塑深情地凝望着丁香空缺的身影。

最早对于“丁香”的认识,来自于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中展现出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直到今年“七一”前夕,我跟随省记协组织的“红色追寻——走进党史纪念地活动”,来到南京雨花台参观,另一位“丁香”姑娘翩然走进我的内心深处,她用22岁的短暂人生,开出永不凋谢的、灿烂夺目的丁香花,相比雨巷中的美丽丁香,她的故事更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

在南京城的中华门外,有一座高约60米、宽约2公里的小山岗,岗上风景秀丽,松柏葱郁。据史料记载:南梁初年,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设坛说法,因内容十分精彩,感动佛祖,顷刻间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

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名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一座占地面积大约87公顷的烈士陵园。

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展厅,一位名叫“丁香”的烈士展板吸引了我的注意,那画像上的丁香,齐耳短发,面容娇美,白皙的脸庞上,长着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是一位典型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姑苏美女。

我长时间地驻足在这块展板前,反复阅读展板上的文字,目睹一尊雕塑深深凝望着丁香空缺的身影,内心跌宕起伏,思绪涌动翻飞。

据了解,丁香曾经是一名弃婴,当年被苏州基督教监理会的牧师收养。收养女婴的是位美籍女牧师,她喜欢中国,更喜欢盛开白丁香的园林姑苏,于是她给自己起了一个“白美丽”的名字。洋牧师白美丽是位精通文史和音乐的知性女士,更有一颗善良的心。弃婴由她抚养后,她给孩子起了个温馨而浪漫的名字:白丁香。

穿越时空隧道,仿佛可以看到一位婷婷玉女在姑苏城里绽放出的美丽和馨香。伴着姑苏的小桥流水,小丁香天生丽质,又聪慧过人,白美丽看着养女一天天成长,专门请来导师教小丁香学英语、读《圣经》和史书、弹钢琴等。1925年,白美丽将15岁的小丁香送到东吴大学学习。

自由而思想解放的大学校园,让美丽的小才女插上了理想和爱情的翅膀。当一场大革命的疾风骤雨袭来时,充满激情的小丁香坚信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她不顾养母的劝阻,毅然跑到革命学生聚集的地方,在镰刀和锤头组成的红旗下,庄严地将理想献给了共产主义未来——她加入了共青团,次年又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在东吴大学,丁香遇到同样投身革命的乐于泓,人称阿乐。在革命的洪流中,两个年轻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丁香善弹钢琴,阿乐喜拉二胡,学习工作之余,他们琴瑟相和。1932年4月,两人在上海结婚。

同年9月,丁香被派往平、津一带工作,因叛徒出卖被捕,解来南京,牺牲于雨花台,此时她已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噩耗传来,阿乐不顾一切前往南京雨花台祭悼丁香,并立下“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

失去年轻美丽的妻子丁香后,阿乐把对敌人的仇恨化作战斗的豪情。之后,阿乐被派到青岛任共青团山东临时工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被捕,关进国民党监狱。在周恩来的亲自干涉和关怀下,1937年9月,阿乐和难友们终于被当局释放。重新回到革命队伍的阿乐,一直随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四师转战江南大地。

1950年10月,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宣传部部长的阿乐,在部队进军西藏的途中,遇到一位与丁香十分相像、名叫时钟曼的姑娘,打开了他紧闭18年的情感大门。阿乐与丁香的忠贞革命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时钟曼,两人结为伴侣。

阿乐后来转业到地方,先后任西藏工委办公室主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后又因工作需要举家到了安徽、东北,且与时钟曼有了宝贝女儿,取名乐丁香。

1982年,在丁香牺牲50周年的纪念日里,阿乐在亲人的陪同下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地方,亲手种下一棵丁香树。

1992年,阿乐在沈阳病逝。第二年清明,根据他的遗愿,时钟曼领着孩子们不远千里来到雨花台,将阿乐的骨灰,深埋于丁香树下。

丁香和阿乐坚贞而崇高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姑苏内外、大江南北。他们的故事被改编为广播剧、戏曲、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被广泛传唱和弘扬,一幕幕场景再现,扣人心扉。

据传,早年由于阿乐家境出现困难,被迫辍学,后到上海从事革命。这时的阿乐,每逢深夜,都将一曲曲古人的“丁香”辞赋,谱成悠长而动听的乐曲,然后通过他的二胡,借着寂静的夜光,传给远在金陵的恋人听。此时,丁香的心也早已飞向了黄浦江边。

“丁香,在上海的地下党由于出了内部叛徒,组织惨遭破坏,党决定派你去……眼下形势非常严酷,你要做好各种准备。”在丁香毕业不久,党组织找她谈话。

“请组织放心,丁香不怕任何风霜侵袭!”那一天,她收拾箱子,连夜赶到了上海。组织批准了丁香和阿乐的结合,俩人在简陋的小屋里秘密成婚。

新婚给从事地下工作的这对小夫妻带来不少方便。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借着阁楼小巢,为党组织传送情报,召集秘密会议。而丁香的钢琴、阿乐的二胡,则成了他们向同志们传递平安讯息的工具。每当丁香的《圣母颂》响起,同志们的心情是舒坦和安宁的;每当阿乐的《二泉映月》传出,同志们便警惕地远远散去。

新婚是甜蜜的,也是短暂的。根据工作需要,丁香又被派往北平,当时她已有三个月的身孕。虽然恋恋不舍,她还是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离开了新婚的爱巢。然而,卑鄙的叛徒把刚到北平的丁香给出卖了。

“小姐这么年轻,这么美丽,连名字都是芳香的,而且还是大学生,为什么一定要给共产党卖命呢?”敌人以种种理由诱劝她。

丁香坚定地说:“因为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他们要推翻你们这些反动统治者。”

“你知道,人的生命不可能有两次。当花朵飘落在地上后,就永远不可能再有芳香了。”

“革命者只求一次有意义的生命绽放,要杀要毙,别再啰唆了!”丁香昂起高傲的头颅,说。

无可奈何的敌人只得将丁香押至南京,作为“共党要犯”关进铁牢。不日,又秘密将她杀害于雨花台。

那一天,乌云压城城欲摧,黄浦江水浪滔滔,次日,阿乐冒着异常风险,只身来到南京雨花台,他披着蓑衣,伫立在大雨中,跪伏在血迹未干的丁香就义的泥地上,泪雨滂沱。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东侧,有一条幽静的小路,叫丁香路,这条路通向一个葱翠的园子,叫丁香园。整个丁香园由丁香树、汉白玉涌泉及顺势而建的木栈道组成。丁香1910年出生,牺牲时才22岁,园内栽植的22株丁香树象征22个岁月,这些丁香树按1910年至1932年的时间顺序排列分布于绿色草坪中,以其春荣秋落,夏花冬谢的自然生长过程,寓意烈士精神生生不息、永久传承。

“丁香花叶是苦的,可她的花是香的。而作为女人,丁香阿姨其实很幸福,一则她是为建立我们今天的新中国而献身牺牲的,二则她获得了一个男人一生的至贞至爱。”阿乐的女儿乐丁香,现在每年都会在清明节的时候来到雨花台吊唁她的父亲和与她同名的丁香烈士。每当有人问起她父亲与丁香的爱情故事时,她总是这样说。

丁香如若活到现在,已经有105岁高龄了。如果不是投身革命,丁香的一生绝对不会在22岁时戛然而止,她完全可能有更长久幸福的人生,享受到天伦之乐,然而,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她甘愿舍生取义。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正是由无数和丁香一样的人民英雄誓死用热血染红。今天,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面对这面五星红旗,我们理当继承先烈遗志,以让更多的民众过上幸福生活来告慰英灵。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雨巷里的丁香很快就消失得无踪影了,而雨花台的丁香年年苍葱翠绿,花开芬芳,永远绽放在人们的心中。

编者按:

为配合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推动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深入持续开展,在“七一”前夕,省记协组织我省部分青年新闻工作者“红色追寻——走进党史纪念地活动”。本报记者跟随参观采访,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结束后写成此文。记者笔下的丁香和阿乐,是千百万革命烈士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斗争精神和忠贞爱情,与日月同辉,永放光彩。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商丘要闻
雨花台,那永不凋谢的丁香花
2015-07-03 08:18   文/图 本报记者 李艾凌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里,阿乐的雕塑深情地凝望着丁香空缺的身影。

最早对于“丁香”的认识,来自于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诗中展现出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高雅而圣洁,美丽而动人。

直到今年“七一”前夕,我跟随省记协组织的“红色追寻——走进党史纪念地活动”,来到南京雨花台参观,另一位“丁香”姑娘翩然走进我的内心深处,她用22岁的短暂人生,开出永不凋谢的、灿烂夺目的丁香花,相比雨巷中的美丽丁香,她的故事更令人心灵震撼、荡气回肠。

在南京城的中华门外,有一座高约60米、宽约2公里的小山岗,岗上风景秀丽,松柏葱郁。据史料记载:南梁初年,高僧云光法师曾在此设坛说法,因内容十分精彩,感动佛祖,顷刻间天上落花如雨,因此得名“雨花台”。

然而,就是这么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却成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先后有近10万名革命先烈在此惨遭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为缅怀先烈英灵,在雨花台上建造了一座占地面积大约87公顷的烈士陵园。

走进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的展厅,一位名叫“丁香”的烈士展板吸引了我的注意,那画像上的丁香,齐耳短发,面容娇美,白皙的脸庞上,长着一双深邃的大眼睛……是一位典型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姑苏美女。

我长时间地驻足在这块展板前,反复阅读展板上的文字,目睹一尊雕塑深深凝望着丁香空缺的身影,内心跌宕起伏,思绪涌动翻飞。

据了解,丁香曾经是一名弃婴,当年被苏州基督教监理会的牧师收养。收养女婴的是位美籍女牧师,她喜欢中国,更喜欢盛开白丁香的园林姑苏,于是她给自己起了一个“白美丽”的名字。洋牧师白美丽是位精通文史和音乐的知性女士,更有一颗善良的心。弃婴由她抚养后,她给孩子起了个温馨而浪漫的名字:白丁香。

穿越时空隧道,仿佛可以看到一位婷婷玉女在姑苏城里绽放出的美丽和馨香。伴着姑苏的小桥流水,小丁香天生丽质,又聪慧过人,白美丽看着养女一天天成长,专门请来导师教小丁香学英语、读《圣经》和史书、弹钢琴等。1925年,白美丽将15岁的小丁香送到东吴大学学习。

自由而思想解放的大学校园,让美丽的小才女插上了理想和爱情的翅膀。当一场大革命的疾风骤雨袭来时,充满激情的小丁香坚信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她不顾养母的劝阻,毅然跑到革命学生聚集的地方,在镰刀和锤头组成的红旗下,庄严地将理想献给了共产主义未来——她加入了共青团,次年又转正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在东吴大学,丁香遇到同样投身革命的乐于泓,人称阿乐。在革命的洪流中,两个年轻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丁香善弹钢琴,阿乐喜拉二胡,学习工作之余,他们琴瑟相和。1932年4月,两人在上海结婚。

同年9月,丁香被派往平、津一带工作,因叛徒出卖被捕,解来南京,牺牲于雨花台,此时她已怀有三个月的身孕。噩耗传来,阿乐不顾一切前往南京雨花台祭悼丁香,并立下“情眷眷,唯将不息斗争,兼人劳作,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

失去年轻美丽的妻子丁香后,阿乐把对敌人的仇恨化作战斗的豪情。之后,阿乐被派到青岛任共青团山东临时工委宣传部部长,1935年被捕,关进国民党监狱。在周恩来的亲自干涉和关怀下,1937年9月,阿乐和难友们终于被当局释放。重新回到革命队伍的阿乐,一直随彭雪枫领导的新四军第四师转战江南大地。

1950年10月,已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宣传部部长的阿乐,在部队进军西藏的途中,遇到一位与丁香十分相像、名叫时钟曼的姑娘,打开了他紧闭18年的情感大门。阿乐与丁香的忠贞革命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了时钟曼,两人结为伴侣。

阿乐后来转业到地方,先后任西藏工委办公室主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后又因工作需要举家到了安徽、东北,且与时钟曼有了宝贝女儿,取名乐丁香。

1982年,在丁香牺牲50周年的纪念日里,阿乐在亲人的陪同下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地方,亲手种下一棵丁香树。

1992年,阿乐在沈阳病逝。第二年清明,根据他的遗愿,时钟曼领着孩子们不远千里来到雨花台,将阿乐的骨灰,深埋于丁香树下。

丁香和阿乐坚贞而崇高的爱情故事感动了姑苏内外、大江南北。他们的故事被改编为广播剧、戏曲、舞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被广泛传唱和弘扬,一幕幕场景再现,扣人心扉。

据传,早年由于阿乐家境出现困难,被迫辍学,后到上海从事革命。这时的阿乐,每逢深夜,都将一曲曲古人的“丁香”辞赋,谱成悠长而动听的乐曲,然后通过他的二胡,借着寂静的夜光,传给远在金陵的恋人听。此时,丁香的心也早已飞向了黄浦江边。

“丁香,在上海的地下党由于出了内部叛徒,组织惨遭破坏,党决定派你去……眼下形势非常严酷,你要做好各种准备。”在丁香毕业不久,党组织找她谈话。

“请组织放心,丁香不怕任何风霜侵袭!”那一天,她收拾箱子,连夜赶到了上海。组织批准了丁香和阿乐的结合,俩人在简陋的小屋里秘密成婚。

新婚给从事地下工作的这对小夫妻带来不少方便。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借着阁楼小巢,为党组织传送情报,召集秘密会议。而丁香的钢琴、阿乐的二胡,则成了他们向同志们传递平安讯息的工具。每当丁香的《圣母颂》响起,同志们的心情是舒坦和安宁的;每当阿乐的《二泉映月》传出,同志们便警惕地远远散去。

新婚是甜蜜的,也是短暂的。根据工作需要,丁香又被派往北平,当时她已有三个月的身孕。虽然恋恋不舍,她还是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离开了新婚的爱巢。然而,卑鄙的叛徒把刚到北平的丁香给出卖了。

“小姐这么年轻,这么美丽,连名字都是芳香的,而且还是大学生,为什么一定要给共产党卖命呢?”敌人以种种理由诱劝她。

丁香坚定地说:“因为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他们要推翻你们这些反动统治者。”

“你知道,人的生命不可能有两次。当花朵飘落在地上后,就永远不可能再有芳香了。”

“革命者只求一次有意义的生命绽放,要杀要毙,别再啰唆了!”丁香昂起高傲的头颅,说。

无可奈何的敌人只得将丁香押至南京,作为“共党要犯”关进铁牢。不日,又秘密将她杀害于雨花台。

那一天,乌云压城城欲摧,黄浦江水浪滔滔,次日,阿乐冒着异常风险,只身来到南京雨花台,他披着蓑衣,伫立在大雨中,跪伏在血迹未干的丁香就义的泥地上,泪雨滂沱。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东侧,有一条幽静的小路,叫丁香路,这条路通向一个葱翠的园子,叫丁香园。整个丁香园由丁香树、汉白玉涌泉及顺势而建的木栈道组成。丁香1910年出生,牺牲时才22岁,园内栽植的22株丁香树象征22个岁月,这些丁香树按1910年至1932年的时间顺序排列分布于绿色草坪中,以其春荣秋落,夏花冬谢的自然生长过程,寓意烈士精神生生不息、永久传承。

“丁香花叶是苦的,可她的花是香的。而作为女人,丁香阿姨其实很幸福,一则她是为建立我们今天的新中国而献身牺牲的,二则她获得了一个男人一生的至贞至爱。”阿乐的女儿乐丁香,现在每年都会在清明节的时候来到雨花台吊唁她的父亲和与她同名的丁香烈士。每当有人问起她父亲与丁香的爱情故事时,她总是这样说。

丁香如若活到现在,已经有105岁高龄了。如果不是投身革命,丁香的一生绝对不会在22岁时戛然而止,她完全可能有更长久幸福的人生,享受到天伦之乐,然而,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劳苦大众的解放,她甘愿舍生取义。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正是由无数和丁香一样的人民英雄誓死用热血染红。今天,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面对这面五星红旗,我们理当继承先烈遗志,以让更多的民众过上幸福生活来告慰英灵。

“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雨巷里的丁香很快就消失得无踪影了,而雨花台的丁香年年苍葱翠绿,花开芬芳,永远绽放在人们的心中。

编者按:

为配合新闻战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推动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深入持续开展,在“七一”前夕,省记协组织我省部分青年新闻工作者“红色追寻——走进党史纪念地活动”。本报记者跟随参观采访,受到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学习结束后写成此文。记者笔下的丁香和阿乐,是千百万革命烈士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斗争精神和忠贞爱情,与日月同辉,永放光彩。

责任编辑: 贺宇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污水时常冒出 居民希...
连接变压器电缆存隐 ...
睢阳区公用事业局:这段华夏路绿化树和路灯都在考虑中
高高兴兴搬新家 为何电价如此高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两城”联创在行动
非遗产品网销俏 贫困...
酷暑难耐哪里去 纳凉...
超载了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