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虞城
从本土育人才 从外地引人才 以产业兴人才
虞城县以人才引领促进乡村振兴
2022-03-23 05:50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通讯员 谢卫勋 陈帅昊   商丘网—商丘日报   我要评论 

村民在田庙乡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蘑菇加工车间上班。   本报融媒体记者 刘建谠 摄

“从走进张庄村开始,我就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只有脚踏实地为群众着想,我才能在乡村立足。”3月22日,人民日报社驻虞城县刘店乡张庄村第一书记孙德庚说。

春暖花开,还没到张庄村,记者就看到近200亩的村广场已是一片葱绿,鲜花盛开。一些老年人在村广场的凉亭下正开心地唠嗑。一派美丽的乡村风光。

近年来,虞城县紧盯人才培养,遵循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从本土育人才,从外地引人才,以产业兴人才,以人才引领促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全县入库人才1129人;围绕主导产业培育专技人才7200余人;培养扶持特色农业基地35个,带动67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开展“招硕引博’活动,在北京、上海、广州、郑州、南京等大城市设立人才工作服务站,累计柔性引进博士14名,扶持各类返乡创业人才12347人,创办各类企业8458家,带动5万余人就业。

从本土育人才

“胜利是能人,他不光自己富了,还把俺们都带起来了。”在田庙乡的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工的村民牛秀莲说,“俺家4亩地流转给了他,一亩年租金1000元。俺和老伴在这打工,一月能拿到4000元。此外,每年还能拿到1400元分红,真好。”

董胜利是田庙乡滕湾村人,2016年在家乡创建了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懂菜农业”),在黄河故道沿线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设大棚、温室48个,通过强研发、抓生产、育品牌、搞冷链,逐步建成研产销一体化的绿色蔬菜基地。数百名村民进入公司上班。公司通过创新“公司+订单+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帮扶机制,引导群众通过土地流转“获租金”、扶贫资金入股“变股金”、群众打工“挣薪金”、资源入股“分现金”的“一地生四金”模式,增收致富。

近年来,虞城县紧紧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三大主导产业,围绕由传统农业大县向产业大县、生态宜居城市转型,围绕高新区转型升级,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和满足广大群众日益提升的公共服务加强人才培养,举办“扶贫开发与精准脱贫”研讨班;组织脱贫乡镇分管领导和“第一书记”轮训;组织农科专家、帮扶队员和致富能手施训;发挥远程教育和手机、网络平台作用,先后为企业培养3000余名技术骨干,带动230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申报发明专利89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保证。

从外地引人才

“王所长到合作社指导我们学习了很多果树管理的知识,俺的苹果现在又大又甜。”张集镇杨林村村民杨绪轩高兴地说。

市派科技特派员虞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王爱科,充分发挥本人专业特长,立足果树、蔬菜和园林,对接懂菜农业、中兴苗木、黄冢乡老赵楼村梨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手把手传技能,面对面传技术,受到了村民广泛称赞。

虞城县10名市派科技特派员积极深入企业、合作社和帮扶村,举办果树、小麦、荠菜、食用菌、中药材及特色产业等技术培训班34期,累计培训各类技术人员1674人,培育各类乡土人才50余名。

虞城县作为人口和农业大县,承接沿海开放地区产业转移,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形成了五金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县人社部门积极协调金融部门落实创业贷款,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贷款额度,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引导金融机构与各类创业创新载体合作,加强银企对接,建立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共同支持创业的长效机制。近三年来,该县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亿元。

目前,该县共扶持农民工等返乡创业人员20111人,共带动就业215246人。规模以上企业有虞城县能臣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啤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年产值在9.9亿元以上。设立返乡创业贷款担保基金1350万元,近三年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1亿元,对1661名创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返乡创业人员逐年递增,投资兴办了种植、养殖、建筑、加工、维修、服务等创业项目。

以产业兴人才

“俺文化低,以前只能干粗活,后来班长手把手教。现在俺算是技术工人了,工资也比以前多拿了1000多元。”虞城县稍岗镇珂铭工量具的生产车间里,村民刘春花高兴地说。

虞城县高度重视人才发展与产业统筹的关系,依靠产业发展人才转型。一般村民变工人,一般工人变技术工人,技术工人变为企业骨干。产业发展既顺应市场发展,又形成聚合力。

该县极力发掘产业优势,以政府网站、电视台等媒介,及时公布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重点、市场需求等信息,形成统一创业信息采集网络和发布平台,做好产业发展引导与服务。

城郊乡郭土楼村村民杨献礼于2016年回乡创立了商丘竹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5年来,他共修建水泥路3126平方米,流转土地1200亩,栽植竹园350亩,植竹8.2万棵。吸纳100余名村民到景区就业,人均月入2000多元,18户村民变成景区生意人,年收入净利润在六七万元以上。

该县结合脱贫攻坚“四大战区”部署,80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分成4个专家服务团,开展“进农村送服务、进社区送文化、进企业送技能”,落实对口帮扶。组织技术培训5万余人次,帮助基层解决难题300余件,推广新技术、新产品30余个,转化科技成果8项。数千村民变身成新型农民、知识型农民。在企业,充分调动大家“传、帮、带”的积极性,许多村民从一般粗放型工人变身为技术工人,既实现家门口就业,又拿到了比原来更高的工资。

同时,该县引导返乡农民工由“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以带动更多返乡民工积极创业。建立网站,定期提供就业岗位及其他劳务信息,整体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创业培训、返乡创业和维权服务。围绕劳务品牌和优势工种,采取集中辅导、现场指导操作、订单培训和以岗代训等形式,依托县就业培训中心,选择烹饪、焊工、电器维修等技能性强、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好的特色专业对返乡农民工开展针对性培训。

如今,虞城已把全县拔尖人才纳入目标管理,采取“点对点”形式帮带培养实用人才,各类人才在脱贫村牵头组建专业合作社20余个,帮助脱贫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10个,培育特色主导产业16个。人才的有力引领带动了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增强了脱贫村的“造血”功能。

编辑: 姬艳峰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现场督办后坑洼路面 ...
远看是车道 近看成了...
下水道今年完善 正研究维修方式
非加急业务 暂不予换发护照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共赏浪漫郁金香及樱 ...
省外人员 入商即赋黄码
视觉新闻
疏通清理管网 消除防...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经协商授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商丘网”,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