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43)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2-26 11:05

手泽之遗

“手泽之遗”中的“手泽”,为手汗所沾润之意。这一成语指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典故出自西汉礼学家、经学家、商丘人戴圣编著的《礼记·玉藻》。

玉藻是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礼记·玉藻》中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伸长),龙卷(即龙衮绘有龙图案的皇帝的礼服)以祭”的记载。 孔颖达解释说:“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于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之所以此篇名为“玉藻”,郑玄注解说“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

《礼记·玉藻》中有这样一段:“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癠(病之意)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殁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平生所持手之润泽)存焉尔;母殁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平生口饮润泽之气)存焉尔。”

按照古礼,父亲呼喊儿子的时候,儿子要答应“唯”而不可答应“诺”。“唯”“诺”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是象声词,皆为应答之声。“唯”指地位低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诺”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所以父亲呼喊儿子的时候,儿子要答应“唯”而不可答应“诺”。《礼记·曲礼上》说:“父召,勿诺。”儿子听到父亲的呼喊,手中正拿有东西要赶快放下,嘴里正吃着食物要立即吐掉,要跑着前往而不可稍有磨蹭。双亲年老了,做儿子的出门不可随意改变去处,以免双亲找不到自己,而且要说什么时候回来就要按时回来,以免双亲牵挂。如果双亲病了,或者气色不好,这就是做儿子的有疏忽之处了。父亲去世以后,做儿子的不忍翻阅父亲读过的书,那是因为上面还保存着父亲手汗沾润的痕迹;母亲去世以后,做儿子的不忍心使用母亲用过的杯盘,那是因为上面有母亲口液沾润的痕迹。自己看见父母用过的东西心里就不是味儿,这都体现了对父母的思念。其实,只有孝子才能做到这样。

《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说父母有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能慢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吩咐子女,交代子女做的事,子女要尽早完成,不可懒散,推诿。一个人想要成就自己的德行,就要从这些细微处入手。一般说来,父母所呼,父母所命,不是为了子女好,就是为了家庭好。其实,父母向子女呼和命的时候并不多。而做子女的,却常常悟不透其中的苦心和用心。如果父母让自己做的事、对自己的教训不能做到,则伤德而损福。

可以说,天下人没有比父母对儿女更关心、更体贴的了。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学坏,他们只恐子女不能成为一个好人,因此对子女的关心无微不至。父母的“呼”,很多时候是对子女的教育,这种“呼”有时是有声的呼,甚至于是训斥,而很多时候则是无声的“呼”,例如,有时儿女的短处不想让人听到,便以言语之外的形式而“呼”;有时怕儿女接受不了,出于对子女的疼爱和不忍的“呼”。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儿女的就应该从父母的“呼”声或表情、动作上悟出父母的心意,自觉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做。如果不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之后定会有一天知道自己错了而后悔的。

不听父母的教训,就不能养成好品质。平时在家的时候德行做得不到位,养不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走向社会后,在工作中就会遇到许多的不愉快,如觉得与领导、同事不好相处等。这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家庭中自己思想品德的培养,其实都与这相关。“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说家庭是学做人、做事,学礼貌、恭敬的课堂。“百善孝为先”,在家能按照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德行与能力,到自己当家后就能“齐家”,到社会上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治国、平天下”,无往而不利。

例句:“潘岳《悼亡赋》乃抢手泽之遗。”(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43)
2021-02-26 11:05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手泽之遗

“手泽之遗”中的“手泽”,为手汗所沾润之意。这一成语指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典故出自西汉礼学家、经学家、商丘人戴圣编著的《礼记·玉藻》。

玉藻是古代王冠垂挂的玉饰。《礼记·玉藻》中有“天子玉藻,十有二旒,前后邃延(伸长),龙卷(即龙衮绘有龙图案的皇帝的礼服)以祭”的记载。 孔颖达解释说:“天子玉藻者,藻,谓杂采之丝绳,以贯于玉,以玉饰藻,故云玉藻也。”之所以此篇名为“玉藻”,郑玄注解说“名曰‘玉藻’者,以其记天子服冕之事也”。

《礼记·玉藻》中有这样一段:“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亲老,出不易方,复不过时。亲癠(病之意)色容不盛,此孝子之疏节也。父殁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平生所持手之润泽)存焉尔;母殁而杯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平生口饮润泽之气)存焉尔。”

按照古礼,父亲呼喊儿子的时候,儿子要答应“唯”而不可答应“诺”。“唯”“诺”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都是象声词,皆为应答之声。“唯”指地位低或者辈分低的人对地位高或者辈分高的人的应答;“诺”指地位或者辈分高的人对下级或者小辈分的应答。所以父亲呼喊儿子的时候,儿子要答应“唯”而不可答应“诺”。《礼记·曲礼上》说:“父召,勿诺。”儿子听到父亲的呼喊,手中正拿有东西要赶快放下,嘴里正吃着食物要立即吐掉,要跑着前往而不可稍有磨蹭。双亲年老了,做儿子的出门不可随意改变去处,以免双亲找不到自己,而且要说什么时候回来就要按时回来,以免双亲牵挂。如果双亲病了,或者气色不好,这就是做儿子的有疏忽之处了。父亲去世以后,做儿子的不忍翻阅父亲读过的书,那是因为上面还保存着父亲手汗沾润的痕迹;母亲去世以后,做儿子的不忍心使用母亲用过的杯盘,那是因为上面有母亲口液沾润的痕迹。自己看见父母用过的东西心里就不是味儿,这都体现了对父母的思念。其实,只有孝子才能做到这样。

《弟子规》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说父母有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能慢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吩咐子女,交代子女做的事,子女要尽早完成,不可懒散,推诿。一个人想要成就自己的德行,就要从这些细微处入手。一般说来,父母所呼,父母所命,不是为了子女好,就是为了家庭好。其实,父母向子女呼和命的时候并不多。而做子女的,却常常悟不透其中的苦心和用心。如果父母让自己做的事、对自己的教训不能做到,则伤德而损福。

可以说,天下人没有比父母对儿女更关心、更体贴的了。没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女学坏,他们只恐子女不能成为一个好人,因此对子女的关心无微不至。父母的“呼”,很多时候是对子女的教育,这种“呼”有时是有声的呼,甚至于是训斥,而很多时候则是无声的“呼”,例如,有时儿女的短处不想让人听到,便以言语之外的形式而“呼”;有时怕儿女接受不了,出于对子女的疼爱和不忍的“呼”。可怜天下父母心!做儿女的就应该从父母的“呼”声或表情、动作上悟出父母的心意,自觉地按照父母的意愿做。如果不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之后定会有一天知道自己错了而后悔的。

不听父母的教训,就不能养成好品质。平时在家的时候德行做得不到位,养不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走向社会后,在工作中就会遇到许多的不愉快,如觉得与领导、同事不好相处等。这时候很少有人会想到在家庭中自己思想品德的培养,其实都与这相关。“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就是说家庭是学做人、做事,学礼貌、恭敬的课堂。“百善孝为先”,在家能按照父母的教导,好好学习知识,修养自己的品德,提升自己的德行与能力,到自己当家后就能“齐家”,到社会上就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治国、平天下”,无往而不利。

例句:“潘岳《悼亡赋》乃抢手泽之遗。”(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深夜3人合力救出跳河轻生女
电表更换暂时停止 物业公司还未更换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元宵临近 花灯热销
我们的节日元宵节
视觉新闻
抗旱浇麦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