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17)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1-01-13 11:33

枯木死灰 槁木死灰

“枯木死灰”“槁木死灰”中的“枯木” “槁木”,同指干枯的树木;“死灰”即燃烧后余下的冷灰。郭象注解《庄子》说:“槁木死灰,言其寂寞无情耳。”这两个成语都是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

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齐物论》。“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须得细加体会和分析。

《庄子·齐物论》中讲了一个故事:“南郭子綦(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这个故事说的是: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问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啊!”子綦回答说:“偃(子游姓颜名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说过‘人籁’却没有听说过‘地籁’,你即使听说过‘地籁’,却没有听说过‘天籁’啊!”

《齐物论》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论》原文中的“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来被简化为成语“形如枯木,心如死灰”“枯木死灰”,形容对世事冷漠处之,不为外物所动,也比喻对世上的一切都悲观失望。

例句:宋代无名氏《宜和面谱道释二》:“大抵释氏貌象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结跏,垂臂则袒肉,目不高视,首不轩举,淡然如枯木死灰。”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17)
2021-01-13 11:33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枯木死灰 槁木死灰

“枯木死灰”“槁木死灰”中的“枯木” “槁木”,同指干枯的树木;“死灰”即燃烧后余下的冷灰。郭象注解《庄子》说:“槁木死灰,言其寂寞无情耳。”这两个成语都是比喻心灰意冷、消沉已极或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冷漠无情。

典故出自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的著作《庄子·齐物论》。“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篇文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须得细加体会和分析。

《庄子·齐物论》中讲了一个故事:“南郭子綦(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这个故事说的是: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问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啊!”子綦回答说:“偃(子游姓颜名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说过‘人籁’却没有听说过‘地籁’,你即使听说过‘地籁’,却没有听说过‘天籁’啊!”

《齐物论》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论》原文中的“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后来被简化为成语“形如枯木,心如死灰”“枯木死灰”,形容对世事冷漠处之,不为外物所动,也比喻对世上的一切都悲观失望。

例句:宋代无名氏《宜和面谱道释二》:“大抵释氏貌象多作慈悲相,趺坐即结跏,垂臂则袒肉,目不高视,首不轩举,淡然如枯木死灰。”清代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限高梁“长高” 大货车扰民
60岁以上独生子女补贴资金已到位 因更改单位名称导...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分发快件
忙生产 保供应
检查维护农田水利设施
加班加点组织生产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