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00)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2020-12-17 10:55

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的意思是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典故出自孔子的孙子孔伋在宋国所著的《中庸》。据《史记》和《孔子家语》等史籍记载,“孔伋困于宋,作《中庸》”。西汉礼学家、商丘人戴圣将《中庸》编入了《礼记》。其中一段说:“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语塞),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喜爱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尽力去实行就接近仁爱了,知晓羞耻就接近英勇了。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如何修养德行;知道怎样修养德行,就知道怎样治理人,知道怎样治理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国家了……尽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准则,但实行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谋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好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好就不会陷入绝境。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治理不好。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途径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途径的,不顺从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顺从父母是有途径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顺从父母。心诚是有途径的,不知晓善就不能心诚。诚实是上天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的法则。诚实,不必努力就能达到,不必思考就能获得,从容不迫地达到天道法则,这就是圣人。做到诚实,就是选择善并坚持做到它。因此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分明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但不够忠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了治学的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知识。要广泛地猎取知识,首先对知识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有兴趣,就会对知识有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如果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就随之消亡,所谓博学就是不可能的了。“博”意味着博大,“海纳百川”,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博学是为学的第一阶段。如果不能博学,为学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审问”是学习的第二阶段。这里的“审”指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包括自己的研究、思考,也包括向别人求教,目的是为了彻底搞懂。“疑事不可不审”,只有对疑难的事仔细研究,才能辩别是与非,得到真正的学问。有不明的就要追问到底。如果向别人请教,问过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因为别人的答问也不一定完全是对的,所以要慎重思考。“明辩”是为学的第三阶段。学问是越辩越明的,不仔细分辩,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不明,良莠不分。最后,为了对知识真正掌握,就要“笃行”。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把学问用于实践,将理论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笃”意为忠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只有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达到知行合一。

“明辨是非”这一成语就是由《中庸》中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来,原指为学,后来用于对待一切事物上。

例句:“但是我希望你明智的心中,还能保存一点冷静的明辨是非的理智。”(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3章)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03-2016 商丘网 版权所有

首页  |  商丘  |  专题  |  网视  |  图片  |  金融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报纸栏目
【连载】源于商丘的成语典故(500)
2020-12-17 10:55   刘秀森   商丘网——京九晚报   我要评论 

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的意思是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错误。

典故出自孔子的孙子孔伋在宋国所著的《中庸》。据《史记》和《孔子家语》等史籍记载,“孔伋困于宋,作《中庸》”。西汉礼学家、商丘人戴圣将《中庸》编入了《礼记》。其中一段说:“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jiá,语塞),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喜爱学习就接近智慧了,尽力去实行就接近仁爱了,知晓羞耻就接近英勇了。知道这三点,就知道如何修养德行;知道怎样修养德行,就知道怎样治理人,知道怎样治理人,就知道怎样治理国家了……尽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准则,但实行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凡事有预谋就会成功,没有预谋就会失败。说话事先想好就不会语塞,做事事先想好就不会感到困难。行动之前事先想好就不会内心不安,法则事先想好就不会陷入绝境。在下位的人得不到上级的信任,百姓就治理不好。得到上级的信任是有途径的,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上级的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是有途径的,不顺从父母就得不到朋友的信任。顺从父母是有途径的,自己心不诚就不能顺从父母。心诚是有途径的,不知晓善就不能心诚。诚实是上天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的法则。诚实,不必努力就能达到,不必思考就能获得,从容不迫地达到天道法则,这就是圣人。做到诚实,就是选择善并坚持做到它。因此要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实践。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不懂得就不中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分明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但不够忠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的,我用百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的,我用千倍的工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说了治学的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为学首先要广泛地猎取知识。要广泛地猎取知识,首先对知识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有兴趣,就会对知识有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如果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也就随之消亡,所谓博学就是不可能的了。“博”意味着博大,“海纳百川”,唯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博学是为学的第一阶段。如果不能博学,为学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审问”是学习的第二阶段。这里的“审”指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包括自己的研究、思考,也包括向别人求教,目的是为了彻底搞懂。“疑事不可不审”,只有对疑难的事仔细研究,才能辩别是与非,得到真正的学问。有不明的就要追问到底。如果向别人请教,问过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因为别人的答问也不一定完全是对的,所以要慎重思考。“明辩”是为学的第三阶段。学问是越辩越明的,不仔细分辩,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不明,良莠不分。最后,为了对知识真正掌握,就要“笃行”。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把学问用于实践,将理论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笃”意为忠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只有有明确目标、坚定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达到知行合一。

“明辨是非”这一成语就是由《中庸》中的“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而来,原指为学,后来用于对待一切事物上。

例句:“但是我希望你明智的心中,还能保存一点冷静的明辨是非的理智。”(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33章)

编辑: 田戈   责任编辑:李瑾瑜
  相关阅读:
百姓呼声 进入频道 >>
燃气管道泄漏 10分钟...
太不安全了 这个井盖...
涵洞积水 政府无奈
更多业主称有相同遭遇
精彩图片 进入频道 >>
游客采摘草莓
冬季容湖别样美
公园里扭起大秧歌
人民公园冬日美
党媒推荐 进入频道 >>
    版权声明:商丘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联系电话:0370-2628098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地图

主管:中共商丘市委宣传部 主办:商丘日报报业集团 商丘网联系电话:0370-2628098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0120156001 豫ICP备05019403号 公网安备 41140202000008号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  12318 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公安部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